纪 恺
(安徽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在我国地方传统文化体系中,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富的形式内容,成为安徽文化乃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徽州文化进行梳理,使其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只有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切实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在传承的背景下更需要加以发扬和对外展现。在新时代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2],要把握住其中的精华,结合时代需求和实践需要进行继承、转化、创新,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更加多样化。
近年来,很多徽州文化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到徽州文化自身及历史形态的研究上,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徽文化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方面。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徽州文化表现出内外融合的传承特征[3]。因此,应该从徽州文化出发,在原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更加有效的创新方式,将研究成果进行多元化拓展,在保持其传统文化特征的前提下,以多种形式承载徽州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播与推广,使传统徽州文化更加鲜活、生动。
徽州文化涵盖种类多,地域特色鲜明且影响深远,有徽州建筑、医学、人文、戏曲、音乐、民俗等诸多门类,还有徽墨、徽州三雕、徽剧、目连戏、徽州民歌等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在众多徽州文化类别中,徽商精神和徽剧是极具代表性的存在。古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明清时期徽商以诚实守信和艰苦奋斗闻名天下,对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古徽州因其特有的地理条件,交通极其不便,与外界联系困难,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徽州人不得不外出打拼,他们通过一条条崎岖的山路走出大山,从基础学徒做起,凭借自身努力闯出一番天地,而那一条条徽州古道见证了徽商的历史,成为徽州文化的一种象征。徽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定名,但在其历史溯源中,“徽池雅调”的形成、徽州本土艺人对于徽调发展的影响、发轫于徽州的徽班以及将徽班推向鼎盛时期的徽商都呈现出徽剧与徽州文化的紧密联系,因此,徽剧也成了徽州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
在徽州建筑中,白墙青瓦的色彩搭配,徽州祠堂、马头墙、牌坊等代表性建筑造型形成了其独有的建筑风格;在徽州的雕刻艺术中,“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以其精美的造型、细腻的雕刻手法和传神的形态驰名中外,同时也被大量地运用在徽州建筑中;新安医学在徽州地区形成和发展,一代代医学名家不断涌现,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当地画家提供了创作灵感,逐渐形成了以徽州地区山水绘画为主要题材的“新安画派”;“徽菜”以取材天然、烹调方法多样、味香醇厚等特点在我国的八大菜系中独占一席,臭鳜鱼、毛豆腐、山笋等菜品都是中外游客争相品尝的佳肴。
为了弘扬徽州文化之精髓,寻找其创新发展模式,包括笔者在内的创作团队于2017年年初创作了音乐作品《那古道》,作品先后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荣誉和奖项,作品完整视频多次在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和网络媒体播出,让“徽州古道”这一徽州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以艺术创新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大徽班》是继《那古道》后又一精心打磨的作品,获得了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这首作品是为特别纪念2020年“徽班进京”230周年而作,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划、创作、修改完善,于2019年年底正式完成,由《那古道》原班团队进行创作,作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众多业内专家和大众的认可与好评,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徽州古道不仅是商业交流的渠道,也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新安古道作为古徽商对外商贸的一个重要窗口,不仅将古徽州地区的特产输送到全国各地,同时也将古徽州精神带出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古道的现实意义虽已经开始衰退,但是其饱含的精神价值以及深刻内涵依然值得传扬与歌颂。古道也是展现地域风俗、人文观念、科学文化、自然资源的重要渠道,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那古道》以洗练的笔调书写关于古道的传奇故事,描写徽州人民的创业之路。
如果说徽州古道体现了徽州文化中的徽商精神价值,那么徽剧则代表了徽州文化中的艺术价值。中国的戏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戏剧文化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4]。徽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剧种,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徽剧的保护、抢救、传承、发展迫在眉睫。诞生于徽文化土壤的徽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自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形成“徽池雅调”之后,以“徽班”为代表的安徽戏曲勃然兴起,蜚声大江南北,四百年的风雨艺程,孕育出徽剧独特的艺术风范。200多年前“徽班进京”,通过徽、汉合流,皮、黄交融,为京剧的诞生培养了胚胎,也决定了徽剧与京剧的传承关系。“徽班”作为徽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联系着徽州的历史,彰显着徽州悠久的文化,反映着徽州地域的民俗、民情,也寄托着徽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如今,在徽州地区依然有着专业的徽剧表演团体和徽剧表演艺术家,他们为徽剧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卓越贡献。歌曲《大徽班》向世人再现了徽班和徽剧的辉煌历史,同时也为徽剧的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听觉和视觉上都需要按照高要求进行打造,才能成为文艺精品,这也是现阶段国家对文艺创作工作者的新要求。目前,《那古道》和《大徽班》均已完成音乐制作和MV的拍摄,两首作品的音乐伴奏部分均由国家级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录制完成。《那古道》在拍摄时专程前往徽州古道、灵山古道、徽州棠樾牌坊群等地进行取景,整个拍摄和制作过程历时一个多月,经过十余次的修改和完善,力争能够呈现出一部艺术精品。《大徽班》伴奏中的京胡部分由著名徽剧表演艺术家方仁华老先生亲自演奏,曲中的念白部分和打击乐部分由黄山市徽剧团的王灶川和范卫东录制。《大徽班》MV作品由安徽艺术学院出品,得到了黄山市委宣传部的支持,邀请了老、中、青三代徽剧演员加入拍摄,向观众呈现了一段有关徽剧传承的感人故事,在MV的最后,没有徽剧表演经验的主唱歌手化身为一名徽剧武生,在徽剧老师的指导下在舞台进行表演,以此表达对徽剧艺术的敬意。
1.艺术特色
《那古道》和《大徽班》在选题上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也符合一定的时代风格,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歌曲结构严谨、形象鲜明、内容突出,极具戏剧性色彩。生动贴切的歌词、歌乐一体的旋律、旋律优美的伴奏都在展现多元化的内容与多层次的形式。
《那古道》是男高音独唱歌曲,音域跨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演唱难度。歌曲既有大气磅礴的“勇于向前”,又有温婉细腻的“杜鹃绽放”,既有叙事性的委婉道来,又有咏叹式的告白天下,一字一句都充满着对难复繁荣古道的深切遗憾,对那不曾远去精神的激情向往。《大徽班》则是一首结合了戏曲与创作歌曲两种风格的音乐作品,音域跨度较大,风格多变。在时代变迁的今天,人们既希望听到迷人心脾的戏曲韵味,又希望戏曲声腔走出程式化的束缚[5]。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徽班辉煌历史以及徽剧独特艺术风格,《大徽班》加入了戏曲元素,对于演唱者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演唱时既要有创作歌曲的音色和技术表现,也要有戏曲韵味,这和“戏歌”的演唱处理方式相似,“戏歌”大量运用现代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创作,更能够为当代人接受和喜爱,从而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6]。
2.旋律特征与和声色彩
《那古道》在歌曲的旋律创作上运用了调式交叠与转调的手法,将歌词和曲调相互糅合,在以西洋小调为基础框架的语汇上嵌入大调式和声色彩,运用了中国民族调式的音乐元素,在伴奏背景音乐的设计上追求丰富的和声色彩与转折,起到了烘托情绪的作用。歌曲当中还出现了同主音转调、大二度转调等多种转调形式,使歌曲极具戏剧性,向听众展示不同的场景、再现不同的画面。
《大徽班》是一首旋律起伏较大、旋律风格较强、节奏变化明显的音乐作品。旋律创作快板部分引用了徽剧名段《水淹七军》中的音乐动机元素,体现了歌曲的徽剧音乐风格特色,是对经典名段的再现和致敬。歌词中“火乡间”“扣心弦”等词语展现了徽班和徽剧的独特魅力,再现了徽剧风靡北京的繁荣景象。歌曲最后直接转到了前调的上方大二度,旋律是对歌曲前奏部分的再现,节奏由原来的快板突然变慢拉宽,歌词中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演你演我、戏大如天”是对徽班、戏曲演员以及中华国粹的赞颂,“徽剧传承责任在肩”“中华文化代代相传”将整首歌曲的立意再次提高和升华,表达了传承和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
3.伴奏音乐设计与调式特征
《那古道》伴奏的引子部分运用弦乐形式,气势突出,紧接着进入节奏张弛有度、旋律线条圆润朴实的叙事性旋律,好似在诉说,又好似在低吟,平和中流露出一丝无奈。此时伴奏部分的旋律若隐若现,衬托出古道的深远、神秘。之后是平整的四句结构形式,规范统一、铿锵有力,曲调进入“广”而“远”的氛围,坚实、饱满又不失活力,展现了古徽州人民勇敢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随后是一个抒情的间奏,将歌曲画面带回到古道旁,那山、那水、那人家,仿佛我们不曾离开,不是一种歌颂,而是一种怀念。在歌曲进入转调前,创作者在“古道又现杜鹃花绽放”这一句大胆运用了“音阶式”旋律,利用音阶上行的旋律展现了古徽州人民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历程,更好地推动音乐情绪进入之后的转调部分。歌曲最后进行了两次递进式的上方二度转调,在全曲最高音时以强收结尾,让歌曲在一种荡气回肠的氛围中结束,给听众留了一份遐想,存了一份纪念。
《大徽班》伴奏音乐的前奏部分运用双簧管、长笛、大提琴交替演奏,进入叙事和抒情性旋律后,伴奏以节奏张弛有度的低音提琴为主、京胡点缀为辅,让听众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情景,紧接着,由京胡和管弦乐演奏的快速连续十六分音符把音乐转入一种激昂奋进的快板状态,此部分通过对“唱念做打”和“生旦净丑”这些戏曲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徽班演员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和多种多样、活灵活现的人物角色形象。《大徽班》在节奏和调性上同《那古道》一样进行了变化和转换,让音乐形象更加丰富,不仅有现代的创作风格,更加入了老生、花脸的念白以及京胡、锣鼓等伴奏乐器,使音乐具有鲜明的戏曲音乐元素,让现代与传统音乐在同一首作品中相互辉映。
歌曲作为表达广阔社会、人类思想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中,不仅要表现作品自身的艺术内涵和魅力,更需要紧扣时代发展,植根于人民,站在一定思想高度去体现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艺术作品。
两首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雅的格调、隽永的意境、深刻的内涵、饱满的精神,既体现了歌曲本身的魅力,同时也将时代感、使命感融入其中。《那古道》选材从现实角度出发,以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为契机,将古徽州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及创业精神抒发其中;《大徽班》以洗练的笔调书写徽班和徽剧的辉煌历史,表达了对戏曲艺术和中华国粹的赞美。两首音乐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歌曲本身饱满有力,叙事与抒情兼备,内容质朴无华、立意深远。
作为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地方文化种类,徽州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要引起人们对徽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加强对徽州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提升人们对徽州地域文化的理解,结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更丰富和立体地去展现徽州文化的独特内涵。要坚定文化自信,探索艺术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为身处安徽地区的文艺工作者,笔者长期从事与徽州文化相关的研究和艺术创作,也接触和结识了一批深耕于徽州文化研究的理论研究工作者,他们不辞辛劳地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搜集、整理和撰写了众多关于徽州文化的文字资料,对于徽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人的了解与关注,传统应当被授予新的生命,被今天所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7]。因此,不能局限于文化本身的研究,应该从徽州文化出发,在汲取其精华的前提下进行活态传承和保护,让徽州文化在保持传统艺术性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运用现代方式进行创新和发展。
《那古道》和《大徽班》的创作正是对徽州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转化的尝试和探索,两首作品尝试利用徽州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素材进行艺术创作,在保留原有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展示了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创新发展和转化可以为其提供载体,扩大优质文化的宣传面,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文化资源与现代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文化和艺术创作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徽州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优质内容。徽州文化体系繁多、内容多样,需要通过文化表征来发掘其内涵及价值,把传统文化同多样化表达和现代语境的呈现联系起来。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宣传,因此,要确立民间传承保护与政府政策引导相结合的保护措施,联系各方面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相关人士,结合文学、艺术、戏剧、文化产业等多学科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总结传承措施及发展方向。
徽州地区拥有众多优秀的旅游资源,可以把旅游和文化相结合,与徽州地方文化部门和企业进行联合宣传,与景区形成合作关系,使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徽州文化,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传播媒介也需要更加多元化,将实践成果及创新成果通过纸媒、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受众面。可以将徽州实践成果融入美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以徽州当地文化现象作为例证,进一步阐述审美理论,使地方学校的美育课程更具地方特色。还可以将艺术作品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与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进行融合和渗透,依托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合唱团、舞蹈队等进行定期排练和展演。
在徽州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背景之下,对其创新转化路径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入总结研究,要不断挖掘“徽文化”当中潜在的审美价值,继而引申出其对创新价值的思考,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辩证地接受与吸纳“徽文化”。唯有这样,才能在一个崭新的高度去发现“徽文化”的内涵,继而让徽州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