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毅
(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比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了15年左右。这充分表明,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现代化,特别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开启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是新型举国体制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建设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一批建设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前列,为带动全国高等院校发展、整体提升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高等院校发展改革的基本方向,是高等教育中国模式的鲜明底色,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建设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双一流”建设优势,把党的领导融入院校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为中国高等院校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不断提升院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优良示范。如清华大学在全校党组织中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提出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集体中建立临时党支部的举措,实现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相统一、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浙江大学创新党的组织建设机制,实施基层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达98.7%,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①本文中的案例,如无特别说明,均来源于教育部简报2019年第13、14、15、16期,http://m.moe.gov.cn/jyb_sjzl/s3165/index_10.html和高校官方网站。。山东大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破解一切难题的“金钥匙”,落实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要求,坚持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秉承传统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新思想[1]。强化立德树人、形成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是中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是立足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加快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基础的重要依托。
“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成效作为成效评价的根本标准,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初心,以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为目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抓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校人才[2],为中国高等院校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初步形成,建立起“钱学森班”、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俗称:姚期智班)、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教融汇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基本成熟,据自然科学基金委年度报告统计,近五年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中,在学研究生占团队成员的比例超过50%;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更加丰富,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
优化学科布局、分类推进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院校坚持“四个面向”,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的重要手段,是构建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为各行各业提供高层次人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主动服务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需求,为中国高等院校优化学科布局、分类推进学科建设上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如复旦大学打造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推进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建设微纳电子与量子、脑与类脑智能两个多学科融合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探索“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天津大学根据“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布局和“交叉、开放、创新”的原则,启动建设了大型建设工程安全、能源互联网、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12个学科交叉平台建设。
加快创新策源、支撑关键技术攻关是中国高等院校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基于血的教训总结的历史经验。科技自立自强是扔掉“落后”帽子,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
“双一流”建设高校聚焦科技前沿与关键领域,发挥多学科优势,聚集优质资源,形成一批高水平基地,产出一批一流成果,为中国高等院校加快创新策源、支撑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发挥示范效应。如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陆续建立,聚焦脑科学(复旦大学)、脑与脑机融合(浙江大学)、合成生物学(天津大学)、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同济大学)、纳光电子(北京大学)、量子信息(清华大学)、疾病分子网络(四川大学)等科技前沿领域;一批基础研究成果先后产出,清华大学首次实验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一批突破“卡脖子”的技术先后开发,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我国绞吸疏浚装备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突破;华南理工大学实现了高性能芳纶纸基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并应用于国产大型运输机首飞,打破国外对我国航空、轨道交通用高等级绝缘件的垄断和控制;兰州大学建立了干旱气候和环境演变机理的科学理论与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推动我国西部风沙灾害的监测与防治。
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与文化,推进文化理论创新是中国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自诞生之日起,都担负着文化生成、选择、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大学利用知识与知识间的“纯粹”冲突培养了具有理性思维与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建立了文化与知识间的交往纽带[3]。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明之邦必有学府,文化之都必聚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形成了代表性成果,为中国高等院校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由中宣部支持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鼎立支持,萃取精华、赋予新意,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契合点①此案例来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tsg/202108/t20210809_927032.html。。
深化国际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中国高等院校开放交流,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高举合作共赢旗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世界范围内第一所大学(巴黎大学)诞生之时,就是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面向全球生成和传播知识。
“双一流”建设高校不断推进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国际重大议题研究,畅通学术成果国际交流渠道[4],主动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和科研攻关任务,为中国高等院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发挥了引领作用。如多所高校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动承担深空深地深海领域的重大研究任务;中国农业大学致力于“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国家的减贫研究与实践,起草《南南合作评估框架及其在中坦合作中的应用》在联合国总部发布;北京协和医学院做大做强国际临床转化医学研究联盟(CTSI),与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世界顶尖医学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北京交通大学结合我国高铁应用技术,编制ISO国际轨道相关标准,极大推动了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学生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设立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国际发展与治理等方向的学位和证书项目,与若干国际组织达成实习生输送合作备忘录;外交学院探索外交学与多学科支撑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课堂学习与国际机构双轨实习体系,培养合格的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推送多名学生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
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仅占全国高等院校数量比例不足5%,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数量比例略超过10%,但承担着全国80%以上的博士和50%以上的硕士培养任务,聚集了全国超过60%的战略科学家、杰出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
以“双一流”建设引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于将“双一流”战略作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基础工程、引领工程,形成“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地方高等院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建设格局。
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带动作用,将“双一流”建设中党建引领的典型经验、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学科布局的创新方式、创新策源的基地成果、文化传承创新的宝贵经验、国际合作交流的方式方法,通过学科合建、课程互选、学生互访、教师互聘、科研互助等方式,辐射至地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带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总体跨越,为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引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