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及实现路径 *

2023-03-05 06:54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转型

叶 飞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及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吸收西方现代化的经验、规避西方现代化弊端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之路”[2]。对于中国德育体系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在德育领域中的落实,其核心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德育现代化建设以及人的解放,在中国式现代化洪流中不断促进现代人的培养。这也是德育在新时期需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德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德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德育事业要走出一条中国式新道路的决心和勇气。这条新道路致力于创造出德育发展的新形态、新路径,从而使德育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新人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中国式的德育现代化,其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德育自身(包括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的现代化。

德育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德育现代化,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现代化,也只有促进了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成功。现代化肇始于西方社会,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是以大工业生产、城市化以及人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为主要标志,它使人、社会以及自然获得了极大解放,但是也制造了自身所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工业生产虽然创造出了大量财富,但是却无法真正解决人的贫困和饥饿问题;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各行各业中广泛使用,技术似乎取得了胜利,但是却无法阻止人的道德败坏;人类愈益控制了自然,但是却没有带来应有的自由,反而越来越成为了别人的奴隶以及自身卑鄙行为的奴隶[3]。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包括西方教育的现代化道路,它以个人自由为口号但是却带来了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极大不自由,它导致了“人的心与身、灵与肉、理智与情感、物质追求与精神享受等非但没有得到相济相成、自由张扬,反而在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逻辑下被篡夺了”[4]。中国式的德育现代化,显然必须坚决反对这种对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的践踏。中国式德育现代化是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追求的现代化,它强调的是人与他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中国式德育现代化,事实上就是要打破西方现代化的个体主义及割裂化的生活方式,走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与人实现价值共享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才是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的现代化,才是涵养人的现代精神以及现代人格的现代化。

德育的现代化也是德育自身的现代化。德育自身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德育自身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德育自身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它不是以西方现代化为蓝本,而是致力于打破西方现代化的霸权话语,摈弃启蒙现代性以来所形成的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现代化理念。中国式德育现代化的新理念,它倡导的是物质与精神、肉体与心灵、理智与情感等的有机统一,它形成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德育的现代化发展。这种理念要求德育的内容、方法等要进行现代化的重建,以更好地传递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共建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德育自身的现代化也是面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现代化。德育现代化必然需要面向未来,需要面向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特征的数字化社会。在数字化社会里,德育现代化已然整体“嵌入”了整个的信息网络及大数据系统当中。因此,德育现代化不仅要广泛使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及方法,加强自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德育现代化也要以数字化、信息化来深度改造自身的理念、内容、方法、评价等,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字化社会和数字化生存的挑战,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人。

二、德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中国式的德育现代化既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德育自身的理念、内容及方法等的多维度的现代化革新。德育现代化是要创造出德育发展的中国式新路径,它“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规避西方式现代化的弊端”[5]。要想实现中国德育的现代化,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做好相应的路径探索。

首先,德育现代化要重塑自身的目的导向,从培育物化的个体走向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西方现代化虽然“将人从对自然的顶礼膜拜、对宗教的蒙昧魅惑以及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中解放了出来”[6],但是,它并没有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反而使得人们愈益陷入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成为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的“物化的个体”。中国式现代化(包括德育现代化),其核心导向就是改变这种人的物化、异化,从培养物化的个体走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因此,中国式德育现代化事实上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重要转型。一方面,人的观念的转型,即人应当成为现代人、现代中国人。这种人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精神气质,同时还要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质,是能够把现代化的价值元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有机结合的现代中国人。另一方面,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型,即要从西方式现代化的物化人、个体人逐渐走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西方式的教育现代化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工业培养物化、异化的人;而中国式的德育现代化是真正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它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它所要培养是物质与精神、肉体与心灵和谐发展的现代人。这是教育观念上要实现的一个重要转型。

其次,德育现代化需要推进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的现代化,以更好地实现共同价值的有效传递。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德育课程教学应吸收西方现代化的具有先进意义的价值理念,比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并对这些理念进行反思性、批判性的改造,从而使其符合中国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同时,对这些价值理念的解释以及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必须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7],把这些价值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属于我们自身的现代化诠释,进而在德育课程教学体系中加以有效传递。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德育课程教学要着重去寻求人类的共同价值,课程建设、教学实施等要围绕共同价值来展开。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8],这些共同价值是人类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共建共享而得出的价值,它们也是维护全球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基础。德育要坚定地传递这些共同价值,“要使人们体验相同的经历,把人们与彼此世界联系起来”[9]。德育课程教学要始终关注共同价值的发掘及传递,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更好地完成德育现代化的使命。

最后,德育现代化要积极面向数字化社会的转型,以技术革新来引领整个德育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技术手段或者工具的转型,而是人类的整个生存方式、道德价值观念的转型。因此,面向数字化的德育现代化转型,需要做好以下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实现德育理念的转型,即德育必须主动去面向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加强年轻一代人的“数字伦理”“媒体和信息素养”“网络公共参与”“数字批判力”等方面的培育[10],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存,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11]。二是要实现德育手段及方法的数字化转型。面向数字化社会,德育必须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包括数字化平台、新媒体技术、大数据系统等的运用;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案例库等建设;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包括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断拓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三是德育管理以及评价机制的数字化转型。加强德育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大数据系统来实施更加精准化的管理及服务,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的养成;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德育评价以及大数据的跟踪机制、反馈机制等,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当然,在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时刻警惕和规避算法歧视、隐私侵犯、数据宰制等数字化所带来的隐忧,真正以数字化来促进人的现代化,同时也促进德育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转型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转型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