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爽,黄彬洋,李梦晓,杨璐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康复医疗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对高素质康复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目前康复服务存在需求大、服务能力差、人才缺口大、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康复治疗人才缺乏是国内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1]。《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21〕19号)提出,力争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2]。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国内康复医疗人才存在巨大缺口。
高职院校作为康复治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培养符合行业及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其重要使命与责任担当。经走访调研及与省内外多家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院校交流,发现目前多数院校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对接不紧密、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不契合、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师资不充足、教师临床实践及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不强、滞后于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现象明显。因此,人才培养如何与市场需求及行业标准接轨、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如何与实际工作岗位对接、教师实践教学及科研创新能力如何提升,成为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均明确指出[3-4],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要创新产学研协同模式,形成学生、企业及学校三方人才培养的闭环,缩短学生岗位适应周期,促进学生高质量稳步就业。
学院以真实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下,联合多家医院、企业组建“育人共同体”,整合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践行多元合作育人。成立以学院院长、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处长及医疗机构分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康复技术系主任、教学科研科科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带头人及负责人、医院科教科科长、康复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管部门指导、学院主导、医院与企业共同实施、行业协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确立“技能精湛、仁心仁爱”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医疗机构中聘请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德育导师,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大先生”。利用这支育人主力军,把握好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学院“五爱五尽(爱岗、爱生、爱学、爱家、爱校,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美)”家校情怀引领下,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育人目标,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如盐化水般融入专业教学,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同行同行,实现课程思政体系与价值体系融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素养养成融合。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团队成员围绕康复医疗行业产业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共性问题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建设,对康复治疗岗位所需的综合文化素养、岗位基本技能、康复专项技能等进行深入调研,确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其分解到课程与教学中。本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原则,结合学生学习和职业成长规律,科学构建“公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有机融入爱心与感恩教育。
以“以做定学、以学定教”为基本原则,按照“学生→学徒→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四位一体”的培养总思路,系统科学规划学习进程。首先结合学生职业发展愿景进行“四定”,即定学生、定医疗机构、定师傅、定计划。遴选师德高尚、业务娴熟、技能精湛的学院教师和医疗机构康复治疗师作为学生的师傅,一组师傅带2―3名学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个人特点及康复治疗岗位胜任力,在基础课程体系上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学习,学习内容以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校内外双师授课,理论内容多由校内教师讲授,实践内容以医疗机构治疗师及行业专家教学为主。第二学年学生进入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核心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在专业技能教学中,注重将德育有机融入,达到“以德育技、以技育德,德技互融互动”。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确定实习内容及科室,完成顶岗实习,通过医疗机构考核的学生直接就业。在此期间,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深度理解“医者仁心”,厚植“家校国”情怀。
2.4.1 共建教学团队,深度推行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校企互派互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途径,组建专兼结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教学中推行“双教师授课制度”,理论性强的内容由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实践性强的内容由医疗机构兼职教师授课。双方互结对子,学院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职教理念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使其从师傅向教师转变;学院教师到医疗机构锻炼,定期轮岗,提升临床技能,实现教师向师傅转变。专兼教师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实现“双师双能”。根据师资专业结构、技术职务职称及个人发展需求,通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国内外进修培训、高级理论研修、教育教学研讨、课程开发及顶岗锻炼等方式分层次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教学名师及骨干教师,持续打造结构合理、视野开阔、理念先进、能力出众的教师队伍,形成“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的双师型教师长效培训机制及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岗位互通机制,推动人员双向流动,提高师资团队的协同育人和社会服务能力,最终建成一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能结合”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遴选优秀教师进入技术技能平台,针对康复行业技术难题开展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新产品的研发,搜集总结医疗机构中的真实案例,将其转化为紧贴实际的教学案例,形成项目案例库和教学案例库。联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立体学习空间。在教学中创设康复治疗工作真实情境,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项目案例为纽带、工作任务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开展自主学习,实施“课前线上拓展、课中教学做一体化、课后岗位技能培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学生自主参与、有趣高效的学习课堂。
2.4.2 共建实训基地,打造真实工作场景
紧跟康复行业发展需求,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及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持续引进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及设备、技能操作流程等,达到实训基地与职场环境融通;结合教学实际与要求,在医疗机构打造可开展教育教学的优质实训场所,规范添置教学设施设备。专业教师深入医疗机构一线工作岗位,与行业专家、技术人员针对岗位能力需求、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进行分析,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单元设计实训项目,力争做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遵循专业和岗位特点,合作开发实践教学项目,联合制订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实践教学标准与规范,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2.4.3 共融专业与创新,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
对标“卓越技师”培养目标,紧跟康复行业新技术、新形势,将专业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校企共建“双创”基地,共同制订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管理制度、孵化成果转化制度,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开展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系统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充分发掘自我潜能、活跃自身思维、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专创融合”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研究,训练科研思维,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协同共育、德技并修、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的建设与实践,建立了有效的体制机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项目管理方案,校企合作育人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专业建设内涵、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质量及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取得比赛奖励及科研立项、学生参与专业技能大赛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逐年递增。
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对“重道德、负责任”的医者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专业的理解、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临床思维的建立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对康复行业有了更深的认同感,愿意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走进社区、养老院等开展社会服务。此外,学生就业时岗位适应期明显缩短,大部分同学毕业即对口就业,部分同学实现精准就业。用人单位反映,通过合作育人,机构知名度有所提升,能从毕业生中招到岗位胜任力强的员工,也培养出了一批教育教学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该模式通过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融合范围及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等问题。由于学院与医疗机构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上有明显差别,对各自角色与定位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且医疗机构作为人才需求方,承担人才培养的自觉性相对较差,导致融合范围及深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