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阳
(福建开放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13)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选择学习资源、时间与空间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且,学生可与志同道合的学习者共同组成讨论群体,自由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共同构建知识框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与发现学习,教师也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1]。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互联网不仅发挥着共享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的作用,还可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随时随地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并且这种交流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由此可见,网络远程教育可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
网络远程教育可利用互联网交互与数据储存等功能储存、分析学生基础资料、学习环节与进程、课后作业准确率等,以此为参考为学生推送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学习资源,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学习建议,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高校可依托互联网智能处理各类信息,对学生报名、选课、考试等进行自动化管理,其不仅可缓解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可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系统,便于其获取各类信息,切实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当前,网络远程教育通常通过学生登陆所属高校教育网站观看网络课程的方式开展。这类课程通常由负责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师自行录制,如本校专业课教师、外聘教师等。由于大部分高校并未明确制订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导致网络课程内容参差不齐,不仅无法彰显网络远程教育的互动性与内容创新性,还极易出现所传授的知识与最新知识无法衔接、难以真正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情况,致使网络课程开发始终落后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步伐。
高校网络远程教育主要依托本校师资力量开展,再额外聘请学科专家、专职网络教育教师等,以此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2]。其中,除专职网络教育教师外,本校教师与学科专家均未接受过远程教学培训,缺乏对网络远程教育的正确认识,导致其认为网络远程教育仅是指导学生依托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或难以有效与学生开展互动,直接影响网络远程教育的质量。所以,高校应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帮助其快速熟悉网络远程教育的规律,并为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支持。
学习支持服务是大部分高校网络远程教育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其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课程辅导两方面。其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部分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无法容纳多名学生同时登陆,导致学生只能在规定时间登陆学习,难以为学生学习夯实外部环境基础。并且,部分高校网络速度较慢,不利于实时音视频互动。其二,课程辅导方面。当前,大部分高校网络远程教育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协调,教师需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提供辅导,导致教师并未真正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仅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辅导,难以保证辅导工作的有效性,极易导致学生出现不适应网络课程的情况。
3.1.1 完善资源建设体系
其一,高校应制订详细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制度与标准,为教师开发网络课程提供依据,以此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资源建设体系。其二,高校应帮助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其结合网络远程教育特点与学生实际需求开发教育资源,立足全局做好资源建设工作[3]。其三,更新资源建设理念。在资源建设中,高校应将开放办学理念置于重要地位,并将能够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作为重点。所以,高校应主动强化与同类高校的交流合作,落实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以此保证远程教育资源质量与数量。一方面,高校应秉承“保证质量、强化特色、做好服务”等原则主动与其他开通网络远程教育的高校沟通合作,通过整合与规划普通高等教育、开放大学等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引进网络远程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在充分应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其四,高校在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区域实际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与企业用人需求等设置新课程,并强化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各种教育培训项目,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完善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
3.1.2 推进多媒体教材统一化设计
近年来,学习资源日渐丰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应用是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所以,高校应推进多媒体教材统一化设计,以此做好资源组合与改造工作,融会贯通资源蕴藏的各要素,以此打造逻辑合理的资源结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网络远程教育,为学生开展有效自主学习夯实基础[4]。多媒体教材的统一化设计即在资源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以各种媒体形式存在的教材,如以文本形式、音视频形式、人机交流形式等呈现的教材,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统一规划其内容,彰显各种媒体形式教材的优势,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各种形式的教材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坚实保证,在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展现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
3.2.1 明确教师培训形式
师资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培训、在课题项目中进行理论培训以及各种短期培训,其最终目的均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能力。但在新时代下,传统培训形式以无法满足网络远程教育教师的实际需求,需高校立足教师发展积极探索培训新形式,如导师制培训与在线校本培训。导师制培训即由高校选派网络远程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辅助其他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其具有个性化与特色化等特点。在此过程中,高校应选择知识扎实且拥有较强教学能力、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与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导师,通过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向接受培训的教师传授经验与知识技能、给予其针对性的指导。在线校本培训即将传统校本培训网络化,可打破培训时间与空间限制,强化培训时效性与灵活性。高校可通过开展网络短期培训班、教师线上交流研讨活动、在线反思等形式进行在线校本培训。
3.2.2 明晰教师培训内容
影响教师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主要因素为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等两方面,所以,培训内容可围绕其设计。一方面,专业知识应包括学科知识、网络远程教育知识、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等[5]。其中,学科知识培训应主要为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学科知识,网络远程教育知识培训应以提升教师远程教育素质与能力为重点,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培训应以帮助教师形成先进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为主。另一方面,教学能力应包括课程教学能力、网络教学平台操作能力、网络课程开发能力、远程交互能力、学习资源建设能力、各类媒体设备应用能力等。这部分培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并将实践培训作为重点,以此切实提升网络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3.3.1 以生为本原则
以生为本是网络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核心思想。围绕以生为本的原则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需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的需求,确保学生支持服务体系符合学生特点、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可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与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系统应包括:资源服务子系统,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教师、技术人员等信息与联系方式;学习过程服务子系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技术设施服务子系统,提供远程学习必备的各种基础设施与技术手段,确保学生能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管理行政服务子系统,为学生提供线上学籍注册、查询考试安排与考试成绩、申请学位证书、缴纳学费、认定学分等服务,为学生顺利完成远程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6]。
3.3.2 综合性原则
其一,服务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支持服务需全方位、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首先,应保证其包括学科支持服务、思维能力培养支持服务、创新能力培养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行政管理支持服务等,并将其置于同等地位。其中,教学支持服务主要为教学资源与教学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旨在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以此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行政管理支持服务主要为教务、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如招生、学籍管理、课程安排、选修课指导、面授安排、校园活动、就业信息发布等服务。其次,注重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将技术设备支持融入学习支持服务内容中。高校应提高对网络系统的要求,增加投入资金,并不断进行软硬件维护与升级,为学生提供外部支持环境。最后,为教师、行政人员、技术人员等提供帮助。高校应帮助其及时了解网络远程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自身需掌握的技术技能等,为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夯实基础。
其二,学习支持服务形式的综合性。首先,保证其结构的整体性。一方面,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并非独立存在的,高校应根据本校网络系统的组织结构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与优化,为其充分发挥价值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网络远程教育的子系统,高校应立足服务目标、服务需求、服务策略、最终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其能够在网络远程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彰显自身独特之处、明确呈现出自身功能定位[7]。其次,保证其能够连续运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运作时应能够实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定不同学习目标、推送不同学习资源、提供不同类型的辅导供学生选择、不断收集学习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学生,以此保证学习支持服务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新时代下,网络远程教育已发展成为教育系统的重要分支,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引擎动能。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拥有诸多传统教育模式无法与之相比的优势,但也存在网络课程开发滞后、教师远程教学能力不足、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其价值,高校应强化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构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此切实提升网络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并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注入引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