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移民城镇的兴起

2023-03-04 03:13高智林
新楚文化 2023年36期
关键词:清代

【摘要】呼兰地区位于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适宜发展耕作农业。清初呼兰受封禁政策的影响,地广人稀。康乾年间关内人地矛盾尖锐,清廷遂开始展边移民,呼兰地区成为移民的理想地点。自乾隆朝始,清廷共向呼兰地区移民数次,移民屯垦不仅使得呼兰地区的人口和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成为黑龙江地区一处繁华地带,对呼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为清末呼兰地区的移民屯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清代;呼兰地区;移民屯垦

【中图分类号】K248;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6-001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6.003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趁关内混乱之机,夺取了中央政权。迁都北京后,清廷把辽东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口迁往京畿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口数量进入一个低谷时期。随着清政权在中原的统治基本稳定,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东北地区政治国防上的重要地位。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开始调整政策,鼓励向辽东地区移民开垦,在一系列积极政策的刺激下,大批民众纷纷涌入盛京地区。移民政策实行的数十年间,辽沈地区不断有移民迁入垦荒,民地增长的加速度越来越快,而土地总量有限,民地就会挤压旗人土地的增长空间,对其垄断地位提出挑战,这是清廷不愿发生的事情。但是政府采取的“展皇边”及封禁等针对外来移民的政策都收效甚微。清廷遂考虑以“狭乡”向“宽乡”的移民方式来满足旗人发展的要求,边外地广人稀的呼兰地区就是迁移这些旗人的理想场所。

呼兰地区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带,位于黑龙江地区南部呼兰河下游广袤的松嫩平原上。境内流经的河流有松花江、呼兰河、漂河等,水资源丰富。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由北部山岭向南而下,形成肥沃平坦的冲积平原,适宜大规模农业耕作。虽然每年适合谷物播种的时间短,但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快,加之优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呼兰地区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黑龙江省精华全在呼兰一隅,地气和煖,土地膏沃,为关外所艳称。”[1]73呼兰地区的丰腴很早就引起了清廷的注意,在清朝初年便开始呼兰的开发建设。

一、康熙、雍正年间清廷于呼兰地区进行的屯垦尝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雅克萨之战爆发,清廷从黑龙江地区调拨军队粮草支援前线。但黑龙江此前实行封禁,开垦土地甚少,出产粮食无法供给前线,异地调运军粮又费时费力。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廷便调官兵于墨尔根、呼兰等处驻防。呼兰驻军的粮草虽由边内供给,但清廷鼓励官兵就地垦荒。此时垦荒规模虽然较小,但粮食收成不错,也使呼兰地区得到了初步开发。

雍正十二年(1734年),黑龙江将军卓尔海上奏请求在呼兰地区加派驻军以防止流民偷盗人参东珠,“(呼兰)偷盗人参之弊,难于查察,请于白都纳、打牲、瓜尔察挑兵一百八十名,齐齐哈尔城旧兵内挑选三百二十名,驻劄其地。”[2]为解决粮草问题,驻军加大了垦荒规模。经过数年经营,呼兰地区的垦荒事业卓有成效,粮食出产不仅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每年所剩粮食还可设仓储存备用。

康熙雍正年间呼兰地区的垦荒多以军屯的形式进行,其目的主要是满足军需,增强边境防卫。虽然此时屯垦规模较小,却是清廷于呼兰地区屯垦的首次试验,其良好成果坚定了清廷开发呼兰地区的信心。

二、乾隆年间清廷向呼兰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移民屯垦

乾隆朝时人口迅速膨胀,边内人地矛盾尖锐,清廷遂考虑向边外移民。呼兰地区地广人稀,加之有前朝屯垦的良好效果,成为移民的理想地点。乾隆二年(1737年),清廷于呼兰地方设立官庄,将盛京地区的八旗户移往呼兰,“盛京将军于八旗开户人内,选能种地壮丁四百名,携带家口前往开垦……共設官庄四十所。”[3]对于迁往呼兰地区的民众,清廷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移民每丁给碾磨银五两,随迁家人各给整备行装银二两,并于沿途给予口粮,拨发车辆船只送至呼兰,“初至呼兰,每丁给冬衣夏帽。其家大口每月给粮二斗四升九合,小口半之。每开垦地六亩,给耔种二斗……”[3],并委拨当地官员采木造屋,这样移民就具备了基本的生存条件。移民在赋税上也享有一定优惠,清廷允许他们第一年赋税全免,第二年交纳半额,第三年正常交税。乾隆二年的这次移民共设屯庄四十所,规模较大,推动了呼兰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清廷令“盛京将军于八旗开户人内,再查有愿往呼兰垦种官地之人,应增设官庄若干,再议具奏。”[3]

乾隆六年(1741年)时,呼兰地区人口增多,清廷增设新的官庄,“呼兰地方宽衍,可设官庄之处尚多,应将前设四十官庄内、闲丁一百三十八名选择五十名,增设官庄五所,拨地开垦。”[3]新设官庄内的屯丁每人给地六十亩,耕牛稻种等物资均照乾隆二年例供给,并拨发银两令其自行盖造房屋。乾隆八年(1743年),黑龙江将军博第上疏称“呼兰温得亨山并都尔图一带,地广土饶,水草佳美,请安设官庄五座。”[4]清廷准奏,命盛京将军于当地旗户中,选择善于农垦的壮丁五十名移往呼兰,增设官庄五座,赏给移民的银两、农种器具等一如旧例。乾隆十年(1745年)时,黑龙江地区闲散流民增多,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户部郎中福明安建议将他们移往呼兰,“现在各城壮年闲散,计有五千余名,若不早谋生计,将来必至穷乏。呼兰有地可耕,请照雍正十三年将奉天开户旗人、移屯呼兰设立官庄之例,酌借卖米银两,令往耕种。”[1]68当地官员上奏呼兰之东佛忒喜苏苏地方有地径二百余里可供屯垦。清廷遂令将这些流民移往呼兰之东屯垦,“其佛忒喜苏苏地方虽列次等,而距该处旗人尚不甚远,以之移驻屯垦,亦足资生。”[4]并拨发银两、农种器具。乾隆十年后,呼兰地区垦殖事业发展稳定,只乾隆十六年(1751年)时呼兰温德亨山地区的八座官庄因受水灾,农地不堪耕种,遂裁撤官庄将民众移往别处。

总体来说,乾隆时期是呼兰移民社会兴起之时,官庄数量逐年上升,福明安曾上奏“呼兰千里膏腴,可以大兴屯田。请以奉天开档之人,每年酌立屯庄十余座。”虽然呼兰每年实际新设官庄不及十余所,但其数量还是在稳步增加。在乾隆朝大规模移民之前,呼兰地区地广人稀,原住民以驻扎军户和一些游牧部落为主,从事耕种的民众较少,人口共计千余。从乾隆二年开始,移民涌入呼兰地区,早期移民大致可以分为八旗官屯户和旗籍之外的流民这两种类型。虽然两种移民在民籍、开垦政策上有很大差异,但是它们的数量在呼兰社会兴起的百余年间都呈现上升趋势。

最早来到呼兰地区的移民是编入官屯的八旗户。因清廷优厚的移民政策,旗户们获得了较好的生存条件,加之清廷陆续在呼兰地区新设官庄移入旗民,因而旗户在当地民众数量中占比最高。此外呼兰社会中还存在着广大的流民群体。咸丰朝以前,黑龙江地区实行封禁政策,关外流民因生计所迫私自潜入呼兰地区。随着呼兰官屯规模壮大,产生了较大的劳动力需求,便招募流民来此从事农耕,“呼兰旗营官庄利其工勤而值贱也,往往收为赁佣。”[5]222随着时间发展,流民不再满足于屯庄内部耕作,开始私自开垦官庄外荒地。咸丰九年(1859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曾对呼兰垦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呼兰私垦土地已达8万余亩,私垦流民2500余人。据此情况,清廷决定调整封禁政策,在呼兰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招商开垦,使得大量关外移民涌入呼兰,民户数量持续增长。

三、早期移民垦荒对呼兰地区产生的影响

经过清代前中期的移民开发,呼兰地区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不仅使当地耕作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居黑龙江地区前列,而且对呼兰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移民迁入推动呼兰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随着呼兰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其旧有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乾隆元年(1736年)清廷移八旗驻防呼兰,建立旗署城守尉衙门,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管理体制,旗署掌管境内各项事务,下设屯官、仓官等分司。其中屯官于乾隆二年(1737年)设立,其职能为“掌官庄四十屯丁户词讼租赋事宜”[6]86。在呼兰刚刚兴起之时,八旗移民数量有限,这种单一管理体制还是有效的。但随着移民数量增多,特别是咸丰年间大批关外移民的到来,使得旗人与民户之间围绕土地、习俗等方面产生了很多矛盾,呼兰“命盗案件近年以来案牍繁增,倍于往昔”[6]410。屯官无权解决旗民之外纠纷,大批诉状投到城守尉衙门处,但军政长官对汉文法律不甚了解,断案难免失之偏颇;诉状官司的积压也使得衙门无法兼顾其他政务,行政效率日渐低下。旗署一元的行政管理体制此时不太适应呼兰地区社会发展状况了。

基于上述情况,清廷在呼兰地区开始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同治二年(1863年),清廷设立呼兰厅机构,下设理事同知官职,来“管理呼兰城所属各境赋课刑名旗民交涉事件”[6]86,同时设巡检一员缉拿盗匪,管理监狱。理事同知及巡检官职的设立,将原旗署的民政权力分离出来,相当于在旗署外设置的专门机构对移民等事务进行管理。这时的理事厅还不是完全的民署,因为还受城守尉衙门的管辖;但从其基本职能来看,它无疑是一个民政部门,所以理事厅是从旗署向民署过渡的产物[7]270。从这一点来看,呼兰厅的设置可以视为黑龙江地区旗民二元行政管理体制形成的开始。改革之后呼兰地区的民政事务处理得更加专业有效,行政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二)呼兰地区的农副产业迅速发展,加速了呼兰地区的商业发展

呼兰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除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外,当地民众还广泛种植高粱、大豆等作物。随着移民开垦的推进,呼兰各类农作物的产量大幅上涨,当时“呼兰农产以小麦、元豆为大宗,高粱、谷子次之,大麦、苞米又次之。”[5]229这些作物为呼兰酿酒、榨油等农副产业提供了原料。呼兰地区早期的酒类产品有黄酒、白酒两种,其中白酒以高粱合曲酿造为主,又称烧锅酒,酒性甚烈。东北地区气候苦寒,烈酒御寒效果好,故呼兰白酒销路甚广,“酒坊日夜并作,贩运各城,时有供不应求之虞。”[1]125

制油業方面,呼兰地区出产豆油、麻子油等油类产品。呼兰黄豆品质最佳,每饷地可出产六七石之多,其时呼兰地区油坊甚多,豆油产品行销遍布黑龙江地区及邻省。此外榨取豆油所剩的渣滓做成豆饼,可作牲畜的饲料,也可作土地肥料之用,出产数量也非常庞大[8]。

移民开垦使得呼兰地区农副产品出产甚多,且呼兰处于吉林、黑龙江两省往来要道,往来车马轮船日以万计,加速了当地的商品流通,呼兰商业日趋繁荣,几冠全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诱发了货币的变革,呼兰地区最早以白银为货币,但是“银贵质重,难于剖析制钱”[9]1017,货币匮乏。后来随着呼兰地区的商品贸易量扩大,人们在交易中开始使用纸帖这一交易媒介代替银两。纸帖相较于银两质量更轻,易于制作流通,故深受呼兰地区商户欢迎,并在黑龙江地区各城流通,“维时烧锅有帖,当铺有帖,小本商户往往有帖。”[6]181纸帖的出现适应了商业流通的需要,对呼兰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促进呼兰地区多元信仰文化体系的形成,加速民族间文化融合

移民不是从甲地到乙地的简单位移,而是涉及社会生活多方面的迁移。在移民形成的新社会中,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间信仰都是移民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7]354。移民们迁入新的社会单元中,辛苦劳作之余,心灵上也需要一点慰藉,神坛庙宇的营建就是其信仰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乾隆初年移民们刚刚迁入呼兰地区,就开始修建一些庙宇,早期庙宇大概为表2中几种:

在表2的庙宇中,呼兰地区修建最多的是关帝庙,“帝之忠义深入人心,而捍灾救患往往有奇验,故民间多立庙私祀之,岁时伏腊祈福禳灾,奔走道路相属。”[6]246早期移民披荆斩棘开垦土地,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较差,便寄希望于神灵护佑,关帝信仰盛极一时。这一时期也有观音庙、娘娘庙等庙宇修建,同样也是移民祈福禳灾的一种体现,但是它们在数量及营建规格上逊于关帝庙,在乡间这些神灵往往配祀于关帝庙中。

除了一些供奉关帝、观音等神灵的庙宇外,呼兰地区还广泛存在着祭祀土地、龙王等具有自然神特征的庙宇,其中普遍可见的是农业神庙坛。种植农业是呼兰早期的支柱性产业,因而上到官府,下到百姓,每年都要祭祀农业神灵冀求丰收。官府农祭以祭祀先农神为主,“先农中祀也,岁以春秋吉亥致祭,府州县长官主之,在城文武咸与祭。礼成,举行耕耤礼。”[6]249对于下层民众来说,耕作收获的农产品是解决温饱的基本生存物资,因此他们对土地的诉求格外强烈,民间主要祭祀的农神为土地神,土地庙各村俱有之,经年香火不断。除了上述神灵祭祀外,呼兰地区还存在着一种原始信仰,即对狐仙神灵的供奉,“狐产北方,土人狃于迷信,谓其能够通神为祸福也,相与立庙虔祀之,谓之大仙堂,官署巨宅多有之,不可胜记。”[6]254狐仙信仰是呼兰境内原住民的文化,但这种信仰并没有随着移民到来而消逝,反而成为一种普遍的民间信仰。通过共同信奉祭祀狐仙神灵,移民与当地土著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沟通,呼兰地区的社会精神和民间文化也得到了重新整合。总体来看,清代前中期对呼兰地区进行的移民屯垦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此时尚属呼兰地区的兴起阶段,虽然移民垦荒规模较大,但尚有大片荒地未经开发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清廷逐渐放松了对黑龙江地区移民流入的管制,重视边地开发建设,呼兰地区也在清末迎来了更大规模的移民开发。

参考文献:

[1]徐宗亮,等撰.黑龙江述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大清世宗(雍正)实录[M].台北:华文书局,1965.

[3]昆刚,李鸿章,等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61[M].石印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1.

[4]清高宗乾隆实录[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8.

[5]廖飞鹏,修.柯寅,撰.呼兰县志[M].铅印本.哈尔滨:哈尔滨新华印书馆,1930.

[6]黄维翰,修.呼兰府志[M].黑龙江省呼兰县志编审委员会,1983.

[7]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王辛玉.清代呼兰地区土地开垦及其影响》[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8):114-116.

[9]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崔重庆,等整理.黑龙江志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高智林(1999-),男,辽宁营口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史。

猜你喜欢
清代
试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及影响
宗族伦理视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崇明县乡村产业交易中“过投”的讨论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永远的末代皇帝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