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之义的角度看汉末荀爽今古文易的融合与创新

2023-03-04 03:13王棋
新楚文化 2023年36期
关键词:易传

【摘要】荀爽批判和剔除了易之义学说外部的灾异数术和谶纬神学,汲取合理内核,以天道推人道、以人道印证天道,在天人关系上不是引向神秘天道,而是归本人事,回归费氏易传统。他对《易纬》易之三义、易名四义等合理思想,加以创造性转化,以阴阳变易、阴阳交易讲阴阳不易,论证社会纲常不易法则,阐发《周易》阴阳学说中的中正、中和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追求。他在易之义的高度上,融合今古文易象数学说,以传解经,发明象数体例,对象数易学做了新发展。

【关键词】荀爽;费氏古文易;今文易;易之义;象数易学;《易纬》;《易传》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6-0004-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6.001

东汉一朝直到末期,象数易学才有了新的发展。与官方占筮派相对的注经一派登上易坛,代表人物是郑玄(公元127-200年)和荀爽(公元128-190年)。他们都兼治今古文易学,二人既传承了费直古文易,又吸收了今文易占筮派的学说。从学派立场看,荀爽注《易》更符合民间费氏古文易的传统。官方今文易占筮派主要指京房易和《易纬》图谶纬书合流。京房易直承西汉孟喜易而来,在师法家法盛行的东汉影响最大。《易纬》是孟喜、京房一系今文易占筮派的继续和发展,是易学神学化的重要产物。荀氏批判与剔除了今文易占筮派的阴阳灾异、神学思想,以注释《周易》、建构新的象数易学著称于世,对汉代象数易学做了新的发展。

一、剔除易之义学说外部的灾异数术、神学思想,汲取合理内核,回归费氏易传统

谶纬之学兴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时期,是东汉建国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东汉官方的意识形态。谶是预示吉凶的隐语或预言,因常附有图,所以又称图谶。纬是傍依经传,解释经典。谶纬之学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易纬》是纬书系列的一种,内容“囊括自然、社会、人事各方面,其中不仅有解释六艺经典、文字训诂的,也有讲天文、历法、地理、古史、神话传说、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把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通通纳入依傍经义的神学体系统——谶纬之中,构成一个包罗万象的神学体系”[1]127。谶纬之学在易学领域的代表作是《易纬》,《易纬》对易的作者、性质、内容、历史等问题所做的易学通论,包含在它所构筑的神学体系当中。

西汉自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占筮派兴起以来,象数易学突出了《易传》以象数治易的路子,把天文历法和易学结合起来,以阴阳灾异、占筮数术为核心,向《周易》经传之外拓展象数方法。《易纬》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占验数术体系尤其发达。徐兴无总结:“《易纬》将六十四卦分为三套语言来叙述,将易经旧筮法改造为属于阴阳五行文化中的新占术。即以八经卦和四正四维、太一九宫、节气、占星等结合为八卦卦气之占与征王亡术;以六十四卦与一年中的月份、节气等结合为侯卦气术及风雨寒温之占;以六十四卦及其爻数、策数与历数结合为爻辰说、求卦主岁术、推轨术以及‘推厄所遭法。”[2]138

《易纬》改造《易经》的占筮体系,向京氏易占筮派渗透,专言灾异,宣扬皇权天命一套神学思想。京氏易占筮派阴阳灾异说与谶纬之学合流,是经学神学化在易学领域里的主要体现。荀爽归宗费氏古文易,反对谶纬神学,反对把数术之学引入注《易》。《易传》改造《易经》,原则是哲学高于占筮,坚持了孔子易学的立场,“我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帛书·要》)。因此,易是什么、如何对待易的不同涵义之间的关系、天和人究竟是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易传》里的基本问题。《易纬》傍依《易传》,精心构筑了宇宙观及易之义理论,它所做的回答,有一定的合理性。荀爽象数义理兼治,他提高到易之义的高度思考变易、交易与不易的关系,创造新的象数体例,与受《易纬》合理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易纬》关于易的涵义,有两处做了确切的表述。一处是就易之德说易的涵义,认为得到了易之道才有易之德。因为“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易者管三成为道德苞籥”[3]。易之三义的具体内容是:“易者,以言其德也,通情无门,藏神无内也……不烦不挠,淡泊不失,此其易也……变易也者,其气也……不易也者,其位也。”[3]77其中“不失”一词,郑玄解释为“未始有得,夫何失哉”[3]77。结合郑氏的解釋可知,《易纬》提出的易之义三层内涵分别是未始之易、有始变易、不易之位。易之义三层内涵分别对应宇宙演化过程中的道、气、人三个阶段,由形而上层面的易之道经易之气、向形而下层面的易之人贯通。易之道归根为不易法则,落实于社会是社会纲常、人伦秩序,它们是人们社会活动普遍遵循的不易法则。

《易纬》关于易的涵义,另一处明确表述是就《周易》书名讲易有四义,日月之易、简易、交易、不易。原文内容是:“易名有四义,本日月相衔(郑玄注:日往月来,古日下有月为易)①。又易者(郑玄注:生万物不难,故易准天地也),又易(郑玄注:变易不定,轮转交易,阴阳是为交易,阴交于阳,阳交于阴。周圆反复,若圜不息。圣人之道,唯易无穷,神智通冥昧),易定(郑玄注:不更改天地名、君臣位、父子上下宜)。”[3]124易名四义的落脚点也是社会纲常、人伦秩序。由上述两层涵义可知,易之义在天人关系上指从天道推明人道,以人道印证天道。易之德的根本内容是天人合一的不易法则,在人事上不易法则是社会纲常、人伦秩序。易的作用是推天道明人道、人道效法天道,“故易者,所以经天地,理人伦,明王道”[3]78。

《易纬》的易之义理论是符合《易传》的内容与精神的。《易纬》继承和发展了《易传》推天道明人道、人道效法天道的天人观,对易之义问题做了系统而集中的阐释。易之三义说和易名四义说,都是从天人关系高度对社会纲常、人伦秩序作合理说明。东汉前期古文经学家贾逵为了把古文经纳入和今文经统一的话语体系,申明“《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4]406。表现在易学上,今古文易都致力于维护社会纲常、人伦秩序,推行儒家的仁政主张,反对施行暴政。不同的是,今文易重视权变,古文易重视不变。简易、变易在《易传》中已有详细阐述,不易在《易纬》中有了新义。“‘不易的新义则是《乾凿度》所特别发挥的新伦教观: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2]111《易纬》重视不易法则,和古文易有一定的相似点,但是其合理思想成分被神学外衣包裹着。

《易纬》和京氏易占筮派一样都主张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学说劝谏朝廷,把祥瑞、灾异分别解释为上天对当政者治国有道的嘉奖、对当政者治国失道的警示惩罚。京氏易占筮派把象数易学向《周易》经傳之外发展,提供卦气说一套象数世界图式,连接卦象和天象,观察卦象可知灾异的发生、发生时间,用来指导统治和管理,以有效应对异常天象和异常人事变化,因而受到当政者们的重视。但京氏易的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后来与谶纬神学合流,不是把灾异归结于人事,而是归结到上天神灵的意志,向着占筮数术和神学神秘主义方向发展,背离了《易传》人文易学传统。

从《易纬》精心构筑的轨数说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谶纬神学背离了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念,它与儒学混合,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极大地削弱了儒学警世、治世功能。轨数说认为六十四卦每卦都有轨道定数,六十四卦共有三十二年流转的定数或规律。用卦轨数系统“可以推算出历代帝王即位及传位的日期,如文王受命当咸恒,轨皆七百二十。因为朝代沿革,帝王之位承传是有定年的,合乎这年数才能终其父业,否则则遭厄运,不能继承父业……天灾人祸的出现也是一个定数,运用轨数也可以推算出”[3]66。

《易纬》的征王亡术将四正四维与占星术结合起来,推算人间帝王的兴亡交替,跟轨数说类似,目的是为封建集权统治制造舆论,神化帝王权力,维护帝王权威。《易纬》的卦轨象数系统“注重易数及推算,有助于筮法的进一步完善,故为历代数术家所推崇,成为他们建立新的占验体系的材料。但这个理论本身,对于整个易学理论的发展没有多大价值”[3]66。

东汉后期皇权衰落,阴阳灾异、谶纬之学神学思想影响减弱。党锢事件是荀爽思想的转折点。党锢之前,荀爽上疏对策,用阴阳灾异说劝谏朝廷。皇权背弃儒家信仰,发动党锢之祸,残害士大夫精英,颖川荀氏家族惨遭迫害。荀爽避祸退隐,转向古文费氏易的立场。荀爽“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集汉事成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又作《公羊问》及《辨谶》,并它所论叙,题为《新书》。凡百余篇,今多所亡缺”[4]603。《公羊问》及《辨谶》的内容后人虽不得见,但文章以“问”“辨”为体例,文章名称中的“问”“辨”两字,流露出荀爽对阴阳灾异说及谶纬神学神秘主义的批判锋芒与战斗精神。

费氏易治学的特点是以传解经,必然要求占筮服从哲学,反对占筮向阴阳灾异、神学方向发展。两汉易学发展有两个路向,一个路向是官方京氏易占筮派与《易纬》神学合流,缺乏创新力。另一个路向是荀爽、郑玄代表的古文费氏易,力图超越官方今文易,复兴儒家易学正统。较之郑玄,荀爽对阴阳、道的认识,对易之义、变易和不易关系的认识更符合《周易》的变通精神,更能体现汉代易学以象数解易的特点与风格。

二、以传解经,发明象数体例,

融合今古文易,复兴费氏易人文传统

按照费氏古文易以传解经的原则,荀爽创新象数易学只有符合《周易》经传中的象数思想,不离经传,归本于经传,才能合乎儒家传承脉络,延续儒家正统。故而,《易传》中的象数体例以及今文易对《易传》象数体例的发挥,都受到了荀爽的重视。荀爽吸收了今文易的象数思想,与《易传》象数体例融合,发明了新的象数体例,创新出注经派的象数易学。

《易传》阐释《易经》,发展出系统的阴阳学说,核心命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崇尚变易,在阴阳变易问题上,提出了阴阳往来的基本原理。但是具体到卦象上,阴阳爻是在哪里往来,在卦内往来还是在卦与卦之间往来,怎么个往来法,是相邻两爻之间的往来还是间隔的两爻往来等,没有明示。换句话说,阴阳爻在哪里往来,怎么个往来法,这不紧要,这只是个方法进路的问题,关键看是否与六十四卦卦象、卦辞一致,是否符合《易传》的基本原理。

今文易主张的卦气说,荀爽做了吸收,卦气说也成为他注经派的基本学说。卦气说给卦象变化与阴阳二气变化建立了关系。消息说是卦气说的重要内容。十二消息卦卦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复、临、泰、大壮、夬、乾六卦卦象依次象征每年十一月至来年四月阳递升、阴递降的阴阳变化;姤、遁、否、观、剥、坤六卦卦象依次象征每年五月至十月阴递升、阳递降的阴阳变化。落实在爻象上,消息说是看爻的阴阳属性,着眼于爻性次第变动,阳爻变阴爻或阴爻变阳爻,本卦变出新卦象。

应爻说也是看爻的阴阳属性,着眼于应位上的阴阳爻互补相应的关系。像卦象的初四、二五、三上之位两两相应是应位,《易纬》认为凡居于应位的阴爻和阳爻,彼此是对方的应爻,有着相通互应的关系。《易纬》给出了阴阳二气相应的宇宙论依据。京房提出的升降说,则侧重爻的位置的变动。《易纬》进一步用阴阳二气的变化“阳气升上,阴气欲承”[3]84,来讲阴阳爻的位置升降。《易纬》和京房的升降说都认为阳有升亦有降,阴有降亦有升,对阴阳升降变化的复杂多样性做了事实描述和说明。消息说也可视为是讲阳爻升降、阴爻升降。只是其阴阳爻升降变化不是在一个卦象或者两个卦象上进行,而是在两组卦象上进行,即复、临、泰、大壮、夬、乾六卦和姤、遁、否、观、剥、坤六卦卦象,分别象征半年阳升、半年阴升的阴阳变化规律。

荀爽把今文易的卦气说、消息说、应爻说、升降说和《易传》的当位说、中位说等加以整合,阐发《易传》的中正思想,提出新的升降体例,创立了著名的乾坤升降说和成两既济说。

乾坤升降说中,阴阳爻的升降发生在乾坤两卦的卦体上。乾卦的二、四、上爻都是阳爻,居阴爻之位,失位不得正。坤卦的初、三、五爻都是阴爻,居阳爻之位,也失位不得正。阳升阴降是阴阳爻变动的本性,升降的方向和目的是当位得正相应。在乾坤两卦卦体上,乾二和坤五、乾四和坤初、乾上和坤三两两相应、往来交易,分别是乾二爻升居坤五爻位、坤五爻降居乾二爻位,乾四爻降居坤初爻位、坤初爻升居乾四爻位,乾上爻降居坤三爻位、坤三爻升居乾上爻位。这样,经过乾卦的二四上爻和坤卦的五初三爻两两交易升降,乾坤两卦失位之爻皆当位得正。这是乾坤升降说的象数内涵。

乾坤升降的结果,乾卦变成既济卦,坤卦也变成既济卦,乾坤两卦变出两个既济卦。这是成两既济说的象数内涵。

荀爽用乾坤升降体例注《易》,如《乾·九四》“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荀爽注曰:“乾者,君卦。四者,臣位也。故欲进跃居五。下者,当下居坤初,得阳正位,故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5]33荀爽用成两既济体例注《易》,如《文言·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荀爽注曰:“乾升于坤,曰‘云行。坤降于乾,曰‘雨施。乾坤二卦成两旣济,阴阳和,均而得其正。故曰‘天下平。”[5]50

荀爽将乾坤两卦阴阳升降法则推广至其余六十二卦。和前人不同,他所言的升降是由阴阳二气的本性决定的,阴阳升降求正求中的价值源头和终极依据是道德意义上的天、形而上意义的天。《易传》偏重义理,象数服从义理。乾卦卦辞元亨利贞,《易传》从中阐发出元亨利贞四德。荀爽沿着《易传》哲学路子,将《易经》中的占筮内容向哲学上发挥。《彖·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荀爽注曰:“谓分为六十四卦,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皆受始于乾也。策取始于乾,犹万物之生禀于天。”[5]12这是说占筮内涵乾元哲理,哲学上天是化生万物的源头,有化生万物的元之德,是万事万物变化的形上依据。荀爽的高明在于他把阴阳位动升降与阴阳本性结合起来,从天道的高度、易之义的高度考察阴阳的应然变化,理论上回答了如何拨乱反正的政治难题和社会难题。

无论是阴阳二气的变化还是阴阳爻的变化,吉凶都会跟着变化。阴阳变化多端,反映到卦爻辞象上,爻之吉凶受时位势情因素的综合影响。“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动移,各有所会,各有所通。”[5]819每一卦每一爻时位不同,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时机、时遇不同。比如在乾卦的卦时下,六爻随爻时、爻位的不同或潜,或现,或惕,或跃,或飞,或亢,这些复杂变化正体现了时位因素对事物发展过程与阶段的直接影响。荀爽深知时位的重要,他注《彖·乾》“六位时成”明确道:“六爻随时而成乾。”[5]13

六爻时位发挥作用的机制是势。一定的势反映了特定环境里能够把握和掌控局面为己所用的能力。有位无势或有势无位,都不能真正发挥时位的作用。能否形成势,要看和远近爻的关系如何。二四同功、三五同功是有利关系。《系辞下》所言“二与四同功”“三与五同功”本指二四爻都处于阴位,以柔顺顺命为事,三五爻都处于阳位,以刚健自主为事。荀爽发挥这一思想,从中阐发出二四同功、三五同功的象数体例。二四同功除了指二三四爻互体外,也指阴二对阳四的间承。《易传》的爻位说认为阴阳爻上下相邻时,阳在阴上,阴承阳得吉,阳在阴下为凶。荀爽将之拓展为阴隔爻承阳也吉。比如《否·六二》“包承,小人吉”,荀爽注曰:“‘二与四同功,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小人,二也。谓一爻独居,间象相承,得系于阳,故吉也。”[5]222三五同功除了指三四五爻互体外,也指阳三爻虽不如阳五爻尊贵,但也能与阳五爻一样刚健自主为事。比如《夬·九三》“君子夬夬”,荀爽注曰:“九三体乾,乾为‘君子。三五同功,二爻俱欲决上,故曰‘君子夬夬也。”[5]557

对于二四同功、三五同功,荀爽还发挥出一层新意,阳二或阳三在外因主要是四爻的帮助下升至五爻爻位。比如阳二在四爻的帮助下升至五爻爻位。《师·六四》“无咎”,荀爽注曰:“‘二与四同功,四承五,五无阳,故呼二舍于五,四得承之,故无咎。”[5]159-160又比如阳三在四爻的帮助下升至五爻爻位。《谦·六四》“无不利,?谦”,荀爽注曰:“四得位处正,家性为谦,故‘无不利。阴欲?三,使上居五,故曰‘?谦。?犹举也。”[5]257

荀爽的新注释强调了阴四本着上承阳五的本性,举荐助推阳二、阳三升居五爻爻位,诸爻相感互通,阴助阳升,以便在中正之位阳主阴从,形成阴阳和谐、大干事业的条件与环境。荀爽依据和利用阴阳本性把时位势情不同因素做以整合,突出了升降主体阴阳爻的道德理性、能动因素在吉凶转化中的作用,发扬了《易传》的人文传统。

总体来看,荀爽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今文易占筮派,批判和剔除了他们的灾异数术和谶纬神学,对他们的哲学思想和象数学说做了一定的吸收与转化。在天人关系上,荀爽以天道推人道、以人道印证天道,但不是把天人关系引向神秘的天道,而是归本人事,回归费氏易传统。

荀爽吸收了《易纬》易之三义、易名四义合理思想,易之三义是未始之易、有始变易、不易之位,易名四义是日月之易、简易、交易、不易。不同于京氏易占筮派重视权变、《易纬》重视不变,荀爽以变易、交易讲不易,创立了乾坤升降说、成两既济说等新的象数学说,阐发了儒家中正、中和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追求。

荀爽在易之义的高度上,融合今古文易象数学说,突出和丰富了《易传》的象数思想与方法,将以传解经的费氏易推进到了象数易学新阶段,大大提高了汉代象数易学的注《易》能力,对象数易学做了新发展。

注释:

①括号内的是郑玄注释,“郑玄注”三个字为筆者所加,下同。

参考文献:

[1]钟兆鹏.纬书论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林忠军.《易纬》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2.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5]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棋(1973-)女,安徽阜阳人,博士,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易传
周易文化之十 学习《易传》知识,诠释谦卦和豫卦——可知“全吉全利”之卦的奥妙和如何寓治于乐
《苏氏易传》版本源流考
漫画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论汉儒易象观与茶山的易象体系
周易君子学与古典生命伦理观的奠基
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易传》与中国传统美感之构建
从管理学名著《第五项修炼》看《易传》哲学
“误读”与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