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艳
江苏省南京市春江第二幼儿园是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践行“春雨润物、融爱至美”的办园理念,自2017年开始探索实施融合教育,积极倡导和弘扬“让每个孩子拥有平等、幸福的童年”幼儿教育观,以“一起玩吧”幼儿园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设(见图1)为抓手,推进课程建设、资源建设,深化社、家、园联动,努力为特需幼儿提供优质、适合的教育。2019年春江二幼成为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课程是本系统的核心,幼儿园从内容构架和实施方略上进行“一起玩吧”园本课程的重建与优化。
一是三类课程建设优化。幼儿园以“渗透式领域课程”为基础性课程,占课程比例的70%;在此基础上创设了园本纸艺课程和融合园本特色个训课程,分别占课程比例的20%、10%,将普通课程内容和特需幼儿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进行有效整合,促进特需幼儿全面发展。渗透课程主要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在实施中为特需幼儿制定个别化发展目标。纸艺活动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幼儿喜爱的手工活动。通过开展纸艺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机会,另一方面锻炼了幼儿的触觉和动作准确性,培养了幼儿手脑并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普特幼儿互助融合。融合园本特色个训课程是根据每个特需幼儿的需求制定的个别化课程,帮助特需幼儿提振自信、挖掘潜能、补偿不足、激发动力,更好地融入普通教育。
图1“一起玩吧”幼儿园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设
普特幼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
二是课程实施基本原则。幼儿园明确三类课程实施原则。首先,坚持系统性。基础性渗透课程、园本纸艺课程、融合园本特色个训课程不能相互孤立,必须针对特需幼儿教育康复需求实际情况一体化实施。其次,体现普特合作共赢。注重普特幼儿间的互相影响和带动,力求融合无痕。再次,注重特需幼儿康教结合。特需幼儿有极其鲜明的个体差异,在课程实施中,不仅要注意分层教学,更要做好个别化关注和教学指导,以及学习行为辅助,并在区域活动中做好一人一案教学准备。最后,体现科学性。系统制定面向特需幼儿的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教学目标,充分考量特需幼儿的学习现状,预设特需幼儿可接受度和可发展度,以健康第一的观念科学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资源培育是“一起玩吧”幼儿园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基础工程。幼儿园一方面营造良好氛围,构建悦纳文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施课程游戏化,活动充分尊重普特幼儿差异,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将融合教育理念融入保育教育中,在班级里创设了“宝宝爱心小屋”,小小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照顾”随班就读的小朋友的重任。
另一方面,完善“一起玩吧”游戏活动室。根据特需幼儿教育康复需求,充实完善室内各类活动器材,包括提供满足特需幼儿活动需要的感统体验、体位矫正、情绪抚慰等专业设备,以“一起玩吧”游戏活动室为主阵地,开辟活动空间,让“老师和孩子”“孩子和孩子”“家长和孩子”共同“玩”在一起。
同时,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在每个班级区角中投放活动材料,创设融合活动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引导幼儿自发学习、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实现普特双赢。
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家、园、社持续协同。家、园、社联系越紧密、配合越默契,产生的融合教育合力就越大。
一是动员家长参与融合教育组织管理。幼儿园从家委会中选出家长志愿者参与融合教育项目研究和园所融合教育管理工作,包括特需幼儿的评估安置、个别化课程的集体审议以及多元评价等,凝聚融合教育发展共识,推动家、园迈向深度协同共育。
二是建立融合教育园本智慧资源库,向教师、家长提供融合教育在线学习专业资料,对融合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和展示,提振广大家长对于融合教育的信心。同时利用网络广纳资源,吸纳更多的家长和社会人士助力融合教育深入开展。
三是吸纳社会医疗康复机构力量。幼儿园引进社会医疗康复机构专业力量,为特需幼儿的家庭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与服务,满足特需幼儿的个别化需要。同时,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的专业力量积极参与特需幼儿教育评估安置过程,针对特需幼儿生理、心理、个性发展及学习等特点,与教师共同进行个别化教育干预,使早期干预更有针对性、科学性。
四是积极争取区政府和街道社区对园所融合教育的关心与支持,从而在社区志愿者选拔和器材、活动经费方面获得相应支持,确保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的有效衔接,形成“共育、共促、共建”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起玩吧”幼儿园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整体建构与实践探索,推动了融合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了融合教育质量,在实现幼儿园办园品质全面提高的同时惠及全体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