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英
评价一堂课最核心的因素是能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所谓核心素养的发展,背后是学生的深度学习在课堂中的发生情况。深度学习指向四个深度建构,即知识的深度建构、思维的深度建构、能力的深度建构和人的发展的深度建构。基于深度学习的丰富意蕴,教师应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融合真实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资源,设计梯度的教学任务,完善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可见地学、完整地学、深度地学。本文以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桃花源记》教学实践为例,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文言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深度学习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深度学习最早由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学者提出,它构成了与“浅层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理念。与传统的孤立记忆机械训练和被动接受知识不同,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关联、整合与批判性建构,注重学习迁移和问题解决,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关键能力以及促进全面发展的品格。
深度学习涉及四个主要方面的深度建构,包括知识的深度建构、思维的深度建构、能力的深度建构和人的发展的深度建构,这四个方面共同塑造了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核心素养。因此,实施深度学习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的途径。通过知识的深度建构,学生能够形成系统性的学科认识体系;通过思维的深度建构,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通过能力的深度建构,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未知的挑战;通过人的发展的深度建构,学生将更全面、健康地成长为未来社会的有益一员。深度学习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更深入的学习路径。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一直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使得学生陷入对书本知识的单一追求,导致浅层学习成为主流。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忽视了学生整体发展的需求,未能充分关注个体的生成意义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而深度学习的理念提倡关注学习对个体的深远意义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将掌握大量书本知识作为唯一价值追求,更注重培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和精神层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深度学习的“深度”并非仅仅指学习内容的深入,更着眼于个体思维、能力、情感和精神的深刻发展。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更容易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培养出更具深度思考和表达能力的人。
总之,这种教学取向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提升,还有助于他们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深度學习”在教材编写中的体现
(一)教材编排重整体
部编教材对旧教材的课文进行了大量删改与调整。其中,原本安排于八年级上册的经典文言文《桃花源记》调整为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并且在单元课文编排上更注重整体性,均是“记”这一文体,促进教师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生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学的意识的形成,改变了单篇文言文教与学的零散局面,从整体把握文体,在比较中感悟同一文体下的文本特性。
(二)课后思考有深度
深度学习重视学习对个人的生成意义和提升价值,不以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为价值追求,而是以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发展为旨归。深度学习的“深度”,其意义并不是指向学习内容的深度,而是指向思维、能力、情感与精神发展的深度。部编新教材在文言文《桃花源记》课后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编排中均突显了指向学生思维、能力、情感与精神发展的理念。
如思考探究第一题:“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指向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讲述而不是以翻译的方式品读文本,打破了传统的机械记忆式学习。
再如积累拓展第六题:“结合课文所学与课外补充的《桃花源诗》,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学生以主动探究者的角色,联结课内外文本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
三、“深度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教学目标做减法,深度学习有指向
在《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中,每一课时均确立一个核心教学目标。《桃花源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用现代汉语讲述《桃花源记》1—2小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结合背景,细读文本,解读言外之意。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知人论世,理解主题。每一堂课都用一个核心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可循,并且删繁就简。而且,整堂课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对教学目标做减法,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而不改变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二)学法指导做加法,深度学习有章法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应该在课堂结束后培养学生自学自读的能力,能够在今后读到同类型作品时,勾连起相类似的解读文本的意识,所以教师更加应该强调教授学生以方法。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篇教学文言文,课时安排为三课时,在这三课时教学时间内,如果充斥着教师的文言知识讲授,那么教学内容即使再精彩,这一教学本身也偏于狭隘了。因此在每一课时开始均明确了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目标之下,教学的方法也有所变化,将常规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重点突出围绕不同教学目标之下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个好的途径。如在第一课时教学生复述时,指导学生重点学会运用“添 ”这一方法。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体会言外之意,教学生“补”“析 ”两种方法。在第三课时时教学生“疑 ”与“悟”,进而理解作品主题。
(三)情境互动做加法,深度学习有思考
在《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一课时均设计了情境互动环节。这一环节的设置需要考虑三方面,一是互动环节设计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即富有文味。二是情境创设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即富有趣味。三是问题设置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的提升,即富有深度。
在第一课时中,通过问题“这一图片是否可以作为课文配图?”设计“大家来找茬 ”环节,引导学生对重难点字词产生更加准确的理解。第二课时中,通过“文本翻译过程中有哪些疑问?”设计“补全主语,完成对话”环节,引导学生将记叙文本改写成了对话体,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内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补全“言外之意”打好基础。在第三课时教学中,课时重难点是理解课文主题。这一环节的教学,以“你会如何编写这个结尾”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创设结尾,在不同结尾的比较中理解主题。丰富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减少和规避假性学习、浅表性学习,促进学生真正走向深度学习。
(四)课后拓展做减法,深度学习有趣味
通常人们理解深度学习时会将其锁定在思维的深度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军提出了全视角深度学习观,他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整体的学习状态,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既是一个大脑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情感、意志、精神、兴趣等全面参与的过程。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深度学习不只是大脑参与的思维层面的学习,也不只是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学习,还是动机、心灵、情感、态度、意志全面参与的心脑合一的学习。这也启示我们,应该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即使在课后也让学生产生沉浸式的课堂体验。在《桃花源记》课后拓展设计中,教师可以仿照电影放映结束时的“彩蛋 ”环节,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结尾均留一个视频彩蛋。此举有三重设计用意:
1.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课堂内容。
2.比较彩蛋内容与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3.课后带着问题思考,完成课堂内容的延伸,扩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课后拓展的方法还可以更多样,优化传统的作业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课内外联结,将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
四、“深度学习”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学评价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转变,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桃花源记》深度学习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关键,应将传统的书面考试转变为包括口头表达、小组讨论、项目作业等多种形式。
首先,通过团队合作,以剧本形式重新诠释故事。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考驗了创意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其次,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深入探讨《桃花源记》的主题和隐喻,评价侧重于思维的深度和批判性分析能力。最后,安排学生完成一份个人反思报告,描述自己的学习过程、所遇挑战和收获。这种自我评价方法促进了自主学习和自我认识的深化。
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仅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也鼓励了他们在多个维度上的成长,如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深度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
(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在《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是实施深度学习的关键。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和参与度,结果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讨论互动以及完成作业的过程来进行评价。
例如,在学生分析《桃花源记》文本时,教师不仅应评价他们的最终分析报告,还应关注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深度、互动的质量以及思考的方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同时,结果评价也不可忽视。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的项目作业或报告,是对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获知识和技能的总体评价,如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程度、文本分析的深度和创造性,这些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能更全面地评估学生在《桃花源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在思维深度、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
(三)鼓励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
在《桃花源记》深度学习教学中,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同时学习如何给予他人建设性的反馈。
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理解文本、参与讨论和创意表达方面的表现,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帮助他们设定未来学习的目标。此外,互相评价在《桃花源记》小组讨论中尤为重要,学生在听取同伴对文本的解读后,可以相互提供反馈和建议。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也帮助他们学会从多种视角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桃花源记》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也增强了自我驱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学习不再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是拓展到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层面。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由学生在自主自觉的深度学习中习得,必须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才能达成深层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语文课堂教学应踏上“深度学习”之路,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深度学习也将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自觉追求。基于深度学习的丰富意蕴,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发挥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