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幼儿园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辅助方式,渗透到幼儿园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在进行科学活动的教学实践中,幼儿园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创造良好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情境,让科学探究的内容更加丰富,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幼儿的科学探究之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感受科学的魅力,并且,能够灵活地利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特定的问题,进而让幼儿园科学教育工作实践的整体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孩子在幼儿时期的认知能力是较弱的,但是,对外界的一切都很好奇。有些充满趣味、新奇的科学实验,能够充分利用孩子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材料进行演示。有些科学实验则需要打破幼儿的浅层次认知,让幼儿去探究现象背后的秘密。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在培养幼儿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通过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对客观规律进行探索,从而激起他们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浓厚兴趣和意愿,并对幼儿全面而愉快的探索给予适当引导。
一、信息化技术对提升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实践效能的必要性
(一)从组织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层面出发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运用信息化技术则能够在语言讲解、手势融入、身体参与的基础之上,把声音、图片、文字和视频有机地融入学习实践的全过程中,捕捉到幼儿的兴趣所在,力求为他们提供一个生动、直观且具体的科学形象,以此有效地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此外,幼儿园和教师灵活地运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够显著地扩大某些细节知识,使幼儿能够在对科学现象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充分地了解其中的客观规律。通过对幼儿图像记忆能力的强化,增强了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活动整体的效率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幼儿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难以明确地认识到许多潜在的危险,基于此,幼儿园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对幼儿进行科普知识的宣傳,使他们能够了解到生活中神奇的科学知识,并且学习如何恰当地进行自我保护、如何灵活地运用科学理论知识,为幼儿发现生活的美和奇妙之处、积极快乐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园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开展,激发教育工作者对科学的探索热情,促进对幼儿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效发展,在保护幼儿好奇心的前提下,帮助幼儿获取更多、更广泛的科学知识。
(二)从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的层面出发
将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幼儿园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将幼儿所拥有的直觉思维的优点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幼儿创造沉浸式的外在情境,并且融入故事式的情节,适时引入话题,使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参与科学探索的目的,将幼儿探索出的诸多表层现象相互结合,抓住幼儿产生的各种新奇想法,帮助他们丰富自身的科学实践经验。
同时,幼儿园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也能适当地扩展话题,用模拟情境来构造丰富多彩的画面,促进动态的视听参与,使幼儿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还可以将许多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有效地传递给幼儿。因此,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既能显著地推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又能够达到价值导向的目的,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与健康发展。此外,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还可以充分地体现科技教育的“艺术性”,这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从强化“家园共育育儿”的层面出发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应当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主导作用,同时家庭也要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辅助作用。其中,部分科学探究活动是难以在幼儿园内完全成功地进行的,需要把它扩展到家庭生活当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幼儿园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搭建健全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打造家园共育新局面,不仅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的环境,还能促进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多方主体的互动和交流,及时地发现幼儿在学习、实践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多方一起努力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促使幼儿对科学探究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精力更加集中,确保幼儿科学探究的收获更加丰富和多样。
比如,植物栽培类、动物饲养类以及自然观察类等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可以通过幼儿园和家庭一起进行推动,让幼儿向父母展示自己在幼儿园中所学到的新的操作技术,父母则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形式,与幼儿共享科学探究实践成果。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有效地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能够深刻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再比如,趣味科学小实验中的《会动的毛毛虫》是一个很受幼儿欢迎的“膨胀”小实验,其操作简便、现象有趣。科学教师可以把自己做趣味实验的录像上传到信息交流群里,让幼儿根据录像来模仿,试着自己参与、动手操作。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幼儿明白了当中蕴含的道理,培养了积极的科学探究热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根据上传的视频,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设计、完成这个小实验,让孩子再一次体验遇水膨胀后“毛毛虫”的憨态可爱,启迪孩子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鼓励孩子勇于进行科学探究小实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效能的设计与实施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幼儿园在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促进多种内容的充分融合,这种融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对幼儿的想象力、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和分析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使幼儿真正地投入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设计符合幼儿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的趣味性科学探究活动至关重要。教师需要鼓励其将自身的兴趣表现出来,运用科学技术把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直接有效的游戏交互,深化幼儿对语言表达的直觉与理解,从而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效能。
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借助丰富的图片和巧妙的情节设计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科学教师可以把要探究的内容制作为动画,在提出话题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动手尝试,并设计游戏挑战,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趣味性。
例如,幼儿在室外看见美丽的蝴蝶想要靠近去看,却发现蝴蝶已经离开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向幼儿展示各种不同的蝴蝶种类,让幼儿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或者选择将《小青虫的梦》这个故事讲述给幼儿,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蝴蝶由“卵期”生长到“幼虫期”再到生长到“蛹虫期”最后到破茧成蝶的整个变化过程。
(二)互动性原则
幼儿在儿童时期是比较活跃的,要让他们学习科学学科相关基础知识,参与到科学课堂小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为了高效能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手脑并用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降低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难度,培养其科学精神。教师带领幼儿亲身参与,让幼儿对科学知识形成全新的认识,使其在持续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培养创造性思维,乐于探究未知的科学现象。同时,也能促进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和经验借鉴,使幼儿的学习实践过程更完善。
以探究“沉”和“浮”现象为例,幼儿园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情境短片中的故事,引入“沉”和“浮”这两个相反的概念,并且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浮”案例。例如,人在游泳的时候,要靠游泳圈漂“浮”在水上,然而,在进行跳水运动的时候则要下“沉”。然后,带领幼儿思考“什么东西可以漂浮?什么东西会再次下沉?该怎样运用物体的下沉和漂浮的性质?”提问之后,科学教师可以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试一试哪个能漂浮,哪个能下沉,然后用手称一称、用眼睛观察、用尺子测量,看看每件物品都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效能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电子白板信息技术,优化科学实践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园配备了白板等新的教学器材。在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白板,减少繁琐的课件讲解,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利用白板的擦除、缩放和强调等功能设置,辅助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比如,在展示“大和小”内容的时候,为了使幼儿对大小的概念产生更深刻的认识,除了学习利用具体的实物来区分大小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将物品依照大小差异进行分类。白板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功能性辅助工具,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情境。教师可以通过白板直观图片的展示功能,让幼儿熟知各种各样的动物,让幼儿进行比较,明确到底哪个动物更大、哪个动物更小,同时适当地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让幼儿对这些动物进行归类和排列。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科学实践教学
在短视频平台快速逐渐崛起的今天,许多幼儿对视频类科普视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类影像的内容精、时间短且话题集中,图像展示、语言解说和字幕增强等有机结合,能够使幼儿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获得乐趣。在此背景下,在综合性的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录像,使之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虚拟模拟信息技术,优化科学实践教学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多借助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力求推动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得到更好发展。同时,由于引进了仿真应用软件,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变得更加高效。利用虚拟模拟技术,科学教师可以直接高效地把一些传统的教具融入其中,使幼儿能够进行形象认识和科学观察,使某些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迎刃而解。
比如,在《植物吸水》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模拟技术,让幼儿通过杯子、水、墨水、白菜、芹菜、白花等直观的工具来模拟植物吸水的过程。幼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杯子里的红色油墨被慢慢地吸收到植物体内,看到白菜、芹菜和白花的颜色变化。教师提供红色、蓝色和黄色三种颜色供孩子反复使用。可见,教师利用虚拟模擬技术,可以有效地加速部分繁琐的程序,使那些孩子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更简单明了,如放大某些微观的事物,把改变的过程缩小演绎,把讲故事的教学活动变成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独立体验的活动,进一步优化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此外,教师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践教学,还能打破空间的局限,让幼儿在家里就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再比如,在推进《垃圾去哪儿》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时候,科学教师可以对虚拟模拟系统进行有效运用。在虚拟模拟系统的帮助下,幼儿能够针对可回收的垃圾进行直观操作,了解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垃圾是如何从垃圾站通过运输工具运到回收箱中、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和相应的处理、垃圾如何变成各种各样的新东西等。以服装为例,教师利用虚拟模拟信息技术,把服装类可回收垃圾变成一种建筑的隔热材料,以及一些用于室内装饰的嵌板。这种奇妙的转变过程,可以使幼儿认识到垃圾再利用的复杂性,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力求推动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活动效能的显著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实践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注重与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相契合,注重直观方式适当融合应用,借助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让幼儿获得更丰富更多元的科学探究实践经验。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保护环境、爱护粮食以及尊重劳动者等价值观传递给幼儿,充分根据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对德育环节进行持续优化,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氛围,努力使幼儿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得到快乐、实现成长与发展,促进教师科学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