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飞
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深度思维的关键作用。深度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思想、感受文本情感,培养扎实的语文功底和综合素养。然而,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于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课程的影响,明确深度阅读的原则和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一、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课程的影响
(一)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理解其中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理解能力正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教师通过深度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二)增强阅读思维的深度
深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正是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保障。教师通过深度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文本,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增强阅读的深度。
(三)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识。教师通过深度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感受其中的美和价值,提高文学素养。
(四)增强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素养,包括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参与能力等,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课程具有重要影响。在深度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从而形成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教师通过深度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能力,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原则
(一)文本解读须有深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关键在于确保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简单的通读只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表面信息,但缺乏对文章内在含义的深刻理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必须引导他们在解读文本时追求深度,站在作者的视角上,以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考过程。深度解读文本要求学生关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透过字面意思挖掘作者的用词、句式等背后的深层信息。通过这样的深度阅读过程,学生不仅能更全面地理解文章,还能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知识运用须有维度
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原则是确保知识运用具有维度。深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还强调在知识运用中注重多层次、多维度考量。这意味着学生需要以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方式应用已学知识,将其有机地融入深度阅读任务中,从而实现对文本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学生必须在解读文本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灵活运用知识,对知识进行有效内化,使其成为自己的思维资源。只有在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在深度阅读中以更高水平的思考,将知识迁移到不同的维度,使之更贴近文本的内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设计多层次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灵活运用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启发其主动思考的思维,使其具备在不同维度进行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有维度地运用知识成为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基本原则,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和深度思考。
(三)阅读材料须有广度
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确保阅读材料的广度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原则。尽管课本中收录了很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但由于课文数量有限,仅仅通过对课内内容的深度阅读难以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课外阅读材料成为提升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关键途径。课外阅读材料的无限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还能够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然而,在协助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阅读材料的广度,包括多类型、多题材、多体裁的选择,确保学生接触到更为广泛、多样化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涉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探索多样的题材和体裁,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全面、更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这样的广度性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够提高他们对多领域文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深度,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确保阅读材料的广度是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基本原则,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阅读能力。
三、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
(一)设置探究任务,为深度阅读奠定基石
设置探究任务不仅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也使阅读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将任务设置得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再是机械地运用技巧,而是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因此,设置探究任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基本技能,使其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还要引导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能,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海底世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任务,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从而奠定深度阅读的基础。任务:结合《海底世界》插图,深度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标出文本中的形态、声音、色彩、活动等关键词,然后以这些关键词为基础,撰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概括描述海底世界的特点和生态。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如海底生物的形态特征、声音特点、色彩表现以及它们的活动方式等。通过这样的深度阅读,学生不仅仅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义,还能够通过插图更加生动地感知文章背后的信息,培养了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并在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中掌握了关键信息的提取和整合技能,为深度阅读提供了训练场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海底世界》的深度理解,还掌握了有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真正体验到了深度阅读的乐趣,并为将来更复杂的文本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个体差异,为深度阅读找准起点
个性化反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名学生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都各不相同,因此给予个性化反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挥潜能。针对性建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有信心地面对学习挑战,并对自己的进步有更明确的认识,激发学习动力。
有些学生可能对文本的理解较为迅速,能够轻松理解复杂的文章,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掌握文本,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分层阅读方法,引入多个层次的文本选择。对于能够迅速理解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文本,这些文本在情节、隐喻或叙事结构上更为复杂。对于理解速度较慢的学生,选择一些简化或内容较为直接的文本,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力。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类型的反馈和建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并提供更高层次的问题和讨论,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对于理解速度较慢的学生,则通过引导和解释,帮助他们逐步理解文本,并慢慢培养其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针对性辅导的形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环境中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成长和进步。
(三)倡导多元联动,为深度阅读拓展时空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的联系与框架。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科学、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语文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语文作为一门抒发情感、传递信息的学科,与科学、艺术等学科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阅读、写作中更加自由地表达认知和想法。
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历史主题教育为例,其中的历史部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蕴含着许多与语文阅读相关的素材。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历史背景的阅读材料,如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记等。这些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背后的故事,从而拓展知识面。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以其趣味性和可读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想要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所选取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同时设置一些问题或讨论环节,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意义和影响。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延伸阅读,如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四)创设有效情境,为深度阅读提供保障
教学情境的创设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深度阅读中。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阅读中,提高对文本深层次理解的能力。
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生活性,将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例如,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情境或角色,使学生对阅读内容更有兴趣和投入感。其次,情境应具有形象性,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实际展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形象性的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将趣味元素融入情境中,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或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深度阅读中。最后,教学情境应具有问题性,即在情境中引入引发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教师在情境中嵌入有深度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学三年级《荷花》教学为例,教師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深度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在课堂开始前播放荷花盛开的美丽画面,搭配轻柔的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片荷塘之中。教师可以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你们有没有看过真实的荷花?”或“如果你是一朵荷花,你会有怎样的感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加渴望深入了解荷花的特点和生态。在这个情境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深度阅读课文《荷花》,关注作者对荷花的描写,挖掘其中的感情色彩和意境表达,让学生进行共同讨论,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五)利用联想和想象,让深度阅读提升素养
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中,一个关键的策略是利用联想和想象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以此提升其深度阅读能力。这一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对作品内在含义的洞察力。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将在文本的空白处填充个人的理解和想象,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使学生逐渐习得深度阅读的技巧,通过主动联想去理解作者的用意,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
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提升其深度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留白的句子,如“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然后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在这条铺着色彩鲜艳地毯的路的尽头,你们能够想象出怎样的场景?”“或者如果你是在这样一条金色的水泥道上行走,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通过这些引导性的问题,学生主动进行思考,通过联想和想象填充留白,使之更具个性和深度。通过这个实例,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作者描绘的金色水泥道的美感,还通过自主联想得到了更为生动丰富的场景,从而提升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在留白中发现更多的文学内涵,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为其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考虑文本解读深度、知识运用维度、阅读材料广度等原则以及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开展。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整合跨学科知识、创设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以及利用联想和想象等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