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与生活教育的融合

2023-03-03 22:23郑梅
家长·中 2023年11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生活

郑梅

在高中教育中,美术教学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高效的执行不仅有助于挖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了决定性影响的作用。因此,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高中美术教师有必要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评估,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更加符合高中生认知需求和多元化教学策略的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活化教育是目前应用广泛、深受师生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探究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教育。

一、高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一)丰富性

高中美术课程已经覆盖了多学科领域,并且这些领域内的学习内容非常全面和丰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还为学生在美术核心能力上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更多创意和优质教育资源。

(二)人文性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历史发展非常悠久,与全人类社会的进步几乎是同步的,因此,美术这门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高中美术教育展示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艺术性

相较于小学和初中的美术教育,高中美术教育的焦点已经从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转移到了美术核心素质的培育上,更加强调学生对美术艺术特质的深入理解。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对艺术之美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教育的策略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够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的基本能力和必备品格。为了更加高效地引导学生在美术领域的学习,充分挖掘他们在多个方面的潜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策略的实际应用及研究。

(一)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

高中生通常展示出极高的学习潜能和强烈的学习热忱。高中生正经历着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状况相对稳定,对各种事物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在这一学习时期,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对多个学科有了深入了解,因此拥有较高的学术潜质。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专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素养,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材料相融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欣赏传统的山水画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同生活中的园林设计结合起来,将山水、园林、景观、建筑艺术相融合,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与美术的密切融合,突出美术学习的实用性,使美术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相融合,让学生绘制相应的山水画草图或制作建筑模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的、真实性的艺术作品。这样,美术教学活动既充分体现了美术核心素养中的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两大素养,还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生活不仅是所有艺术作品的灵感之源,还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途径。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元素融合到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延伸作品的深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生活素材以其真实性、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还能深入挖掘他们的艺术才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让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程所带来的愉悦。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艺术设计。在人美版《绘画》第一单元第三课“光色变奏—色彩基础知识与应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提供一条大红色的连衣裙与各色围巾若干,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色彩知识进行搭配,让学生体会不同色系带来的不同效果。通过展示,学生了解了色彩搭配知识,即红绿色、黄紫色、蓝橙色是对比最强的三对互补色,黑白灰是万能色,和其他颜色搭配,视觉体验比较温和。通过这节色彩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色彩基础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实际生活中的穿衣搭配技巧。本节课不仅点燃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还确保了他们对美术理论和绘画技巧产生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拓展美术生活教育空间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鼓励学生走向更为多元和开放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应当努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缩小了美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各种任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是如何起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提供服务的。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加大对美术教育课程资源的研发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师应具备将美术活动有效延伸至社会各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展览活动来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激发他们对美术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定期安排他们参观美术馆、民俗馆等,拓宽他们的美术视野,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美术学科的吸引力;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在假期组织各种主题文化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美术课堂所展现的独特魅力;为了有效提升美术教育成效,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为了鼓励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举办的各类主题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教育融入社团活动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分享个人爱好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在美术教育中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美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注重将美术作品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加强对学生美术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事物、追求美好的生活的情感。美术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意识、提高鉴赏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以,对学生而言,美术教育成了自己学会创造美的重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力求把这些美术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借助绘画表现出生活的真实情境,发挥美术知识的實际应用价值。

美术这一视觉文化产品包含的美感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日常生活的种种情景或者材料,引导学生借助美术技巧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看法。同时,美术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情景和图片,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差别进行仔细观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通过展示绘画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艺术氛围。此外,教师需要设置与课程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启发其创意。教师可以布置若干描绘具体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即借助日常生活情境激发想象空间,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助益。生活给了学生学习、运用美术知识的空间和机会,既可以使生活更富有情趣、丰富多彩,又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情感。

(四)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利用视觉传达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感到更为轻松和愉悦。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后期作品进行深入赏析和艺术创作指导,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点燃学生对美术课程内容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学习美术的难度也会相应降低,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五)保障美术课时,增强核心素养培养意识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进程,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核心技能进行培训和提升。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美术品鉴生活化教育環节,使学生对东西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欣赏,进而培养他们的图像识读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以我国和西方艺术家在描绘室外风景画中所运用的各种不同的表现技法为例,在深入讲授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我国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山水画作品《千里江山图》和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荫道》两幅作品。经过比较与欣赏,学生能够快速而直接地体会到这两件艺术作品间的区别与相似之处。两幅作品在表现内容、语言表达手段、透视关系(前者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后者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进而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体现的不同美感(前者带是一种江南山水浩淼的意境美,后者带是一种乡野风光的真实美)。这一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素材,还能够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两幅画作的特点等各种素材的过程中提升美术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鉴赏完两幅画作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假如家里的家居装饰风格呈现欧美乡村风格,该选取哪一幅作品进行客厅墙面装饰呢?假如家里的家居装饰风格呈现中式风格,又该选择哪一幅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也需要悬挂在与它风格相匹配的环境中才能发挥美学价值。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装饰居住环境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六)基于学习能力,设计探究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不仅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一种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团队合作的交流手段。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构建各种不同的问题场景,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以《民间美术——风筝》这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风筝制作的平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扎、糊、绘等操作,最终探究风筝能否顺利起飞、能否耐得住风力的冲击,让学生在认真实践中体验到绘制风筝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七)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

在生活化教学中,对教学环境的创新是一个突出的特征,主要涉及两个关键领域。一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能力各有差异,当他们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时,他们在知识吸纳和创新方面的能力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在欣赏《鱼》这幅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幅尚未完成的海洋世界画作,让学生选择以海洋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美术技能。教师还可以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方法。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辅助工具逐渐增多,这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不仅能更全面地欣赏到知名画作,还能在课外时间的知识拓展中,更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在不断演变的生活背景中寻找创作灵感的热情,从而增强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教育是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对美术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高中美术学科的特点,从多个维度入手,运用更多创新且恰当的方式对美术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生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