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联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应把发展英语核心素养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发挥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不同的课型来呈现课程内容,如阅读课、词汇课、语法课、写作课、听说课等。无论是哪一种课型,教师都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以《课标》提出的英语核心素养为指引,对聚焦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进行实践探究,分析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并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角度出发对如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论述。
一、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
英语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看,其中听是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说是信息输出的方式之一,听说能力是英语语言交际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听说教学,把听和说定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的整体听说能力较弱。
首先,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以阅读课、语法课为主,听说课往往得不到重视。尽管人教版2019年版新教材的设计有Listening and Speaking和Listening and Talking教学板块,但仍然有不少教师选择跳过听说板块,只侧重阅读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和语法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板块的教学。其次,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在习得和输出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很多教师并不注重语用环境的创设,更多的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开展教学,以致高一阶段的听说教学就以训练高考听说题型为主,重视考试分数,忽视了英语听说教学的根本目标和现实意义。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听说的学习和参与失去兴趣,听、说、看等语言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更是难以得到发展。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制定教学目标,做好核心素养的引领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引领,是学生在该节课结束后要达到的目标高度和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努力达成预定目标。一节课的教学成果首先取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准确。为达到在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就要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明确具体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因此,一节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语言能力(language ability),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思维品质(thinking ability),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下面以新教材人教版英语必修二 Unit4“History and Traditions”单元中的“Listening and Talking”为例展开论述。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History and Traditions”,活动主题是“谈论历史古迹的观光经历”(Talk about a visit to a historical tourist destination)。听力文本是一段青年旅店招待员Xiao Yan和背包客Paul的对话,讲述平遥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和Paul作为一名外国游客的旅行经历和感受。平遥是一个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的古城,它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都十分有代表性。通过捕捉对话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平遥古城的多个著名景点,感受它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听”获取对话中的重点信息,理解与历史古迹有关的词汇,如historic, tourist destination, cultural heritage等,掌握表達兴奋、惊讶、失望等个人情感的语言表达形式,为“说”做好准备。
2.目标设定。
对于本节课的语言能力(language ability)目标,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与历史古迹有关的词汇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学生通过“听”,捕捉表示地点的关键信息,并基于对话内容判断人物说话时的情感,包括对话中的情境描述和人物的语音语调。“说”着重培养学生有情感的朗读技巧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讲述等语言输出能力。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积累词汇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习策略的迁移能力,在课堂上开展结对和小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思维品质(thinking ability)目标,重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听力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国家著名景点的悠久历史、特色传统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在谈论历史文化景点时提出批判性意见和建议,从而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得以培养。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名胜古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二)用好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有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需用好课堂主阵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促进目标的达成。
1.在语篇中学习词汇表达、在情境中练习听和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因此词汇学习应基于语篇。仍以新教材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4“History and Traditions”单元中的“Listening and Talking”为例,本课时设定的语言能力目标包括对与历史古迹有关的词汇和个人情感的表达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听青年旅店招待员Xiao Yan和背包客Paul的对话中关注与历史古迹有关的词汇,如historic,tourist destination,cultural heritage等,掌握表达兴奋、惊讶、失望等个人情感的语言表达形式,如“I was a little disappointed.”“I was so amazed!”“I cant believe...”等,在听力练习完成后,把对话语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语篇中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表达。
英语是一门外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设计任务,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语言环境中练习听说,提高听说语言能力。例如,在这节听说课中,教师可以创设导游和游客关于某个景点的对话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设计合理的对话。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实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小组活动助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在听说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练习机会,而大班教学却很难实现人人都有机会与教师直接交流的目标,为此,小组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听说课堂中进行结对活动或者小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在本节听说课上,教师让学生结对,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根据情景发挥想象,设计导游和游客的对话,并进行小组模拟活动,分组谈论自己曾去过的历史文化景点、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以及为景点存在的问题给出的建议等。教师组织小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使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鼓励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针对话题展开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在与同伴的对话、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学习策略,拓宽学习渠道,由此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增加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应研究教材,分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在听说课堂中使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帮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例如,在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三Unit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引入环节以视听的形式让学生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了解节日文化背景。在听后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向一外国友人介绍自己喜爱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并陈述理由,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了解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及其内涵和意义,培养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
4.在其他课型中渗透听说教学,增进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标》指出,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种语言技能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理解性技能與表达性技能可能同时使用。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听、说、读、写、看等各种语言技能。英语听说课堂并不是听说教学的唯一阵地,听说教学可以渗透到其他课型中。例如,虽然阅读课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但教师可以在阅读的读前环节播放与话题相关的音频和视频,如对话、演讲、新闻、歌曲或者故事等,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境中通过听和看理解与阅读内容有关的话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在读后环节设计情境,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开展语言输出活动,使听、说、读、写自然融合,相辅相成,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同理,听说教学也可以渗透到词汇课、语法课和写作课等其他课型中。
(三)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英语听说训练,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要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提升核心素养,仅靠每周几节课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听说训练,这既是课堂听说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看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培养文化意识、思维能力的另一重要阵地。
课外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分为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课外活动。其中,校内课外活动可以作为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看英文电影或纪录片片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谈感受,培养学生的听、说、看的语言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开展不同难度的英语辩论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前期阶段,学生需要为比赛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与同伴分工,材料的搜集、整理,语言的组织等。教师还可以专门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班,如“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等活动,创设情境,组织学生用英语介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意识。
校外课外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接触更多的英文电视节目和英文广播,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了解,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语言能力的机会。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如,地铁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与地铁有关的相关场所有很多英语词汇,呈现方式主要有语音和图文两种形式,站台上、列车上都可以听到、看到相关站点介绍、安全提示、信息指示等英语词汇,这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英语的生活场所。学生在乘坐地铁时可以留意车厢内的英文语音播报,借此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此外,把校外课外活动同校内的课堂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会有更佳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媒体上看到的故事或新闻,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在地铁发生的对话等,这些都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听说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听说教学时,教师要制定明确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