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开展路径

2023-03-03 12:43祁昊
家长·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议题情境政治

祁昊

思辨指的是基于逻辑推导而进行的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可以被拓展为思考和辨析两种思维活动,包括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辨别,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抽象思考、推理和论证,而人对某一事物进行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和清楚准确、明白有力地说理就是思辨及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站在教育的视角下看,思辨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关键词之一,教师需要通过提问和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基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辩证思考,以建构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思政认知。本文主要围绕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构建展开分析,分别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的构成要素、高中思想政治建构思辨课堂的价值和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开展路径,以期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落实对学生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的构成要素

思辨课堂的构建通常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在设定好任务主题的前提下,逐步完成体验式情境的构建、思辨性议题的提出和合作化探究的开展,并引導学生完成对思辨性议题或问题的分析、判断与推理,最终助力学生形成认知共识。从发展的视角下看,思辨课堂的构建旨在激活学生的高阶思维,通过高阶的思维活动来完成对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助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的构成要素可以总结为体验式情境、思辨性议题和合作化探究。

(一)体验式情境

情境的本质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在场景之外还包括场景中各种相互交织的元素与各种元素的相互关系,具体也可以看作场景及场景中隐含的氛围,在概念上比情景更大,也更全面。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辨课堂中,指向体验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具体手段,情境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关键是能够呈现或概括议题内容,从根源上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让学生可以更沉浸于对议题及问题的探究,最终在体验中感悟哲理。

(二)思辨性议题

思辨性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的依据。在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上,教师先要参照课程内容设置思辨性议题,然后围绕思辨性议题提出思辨性问题,再结合思辨性问题创设体验式情境,最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质疑、评价和创造来实现高阶思维活动下的深度学习。除了紧扣教材内容外,教师在设置思辨性议题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认知冲突的探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合作化探究

合作化探究指的是以学生间的合作交往活动为基础展开的探究活动,强调对学生思维潜能力的开发和自主思维的建构,同时追求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合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化的探究活动来积累更多知识,并在积累更多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对知识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在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上,合作探究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助力学生全面思考的关键,促进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养成乐于想象、敢于批判、大胆提问、放心质疑的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

二、高中思想政治建构思辨课堂的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领域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内容,是在思想与意识层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建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体系与价值体系。其中,思辨就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建构思辨课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能够更好地落实对抽象课程知识的有效转化,进而将思想政治的本质更直观地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在对社会问题的辩证思考中深化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并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站在整体视角下看,高中思想政治建构思辨课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加强学科素养培养、推进深度学习转化和提升教学效果提升。

(一)培养学科素养培养

在以思辨为核心要点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依托对议题及议题下问题的探究来实现,教师需要将真实话题或真实材料引入教学,结合现实中的思想政治要素和教材中的思想政治知识设计可供学生探究与讨论的议题,并基于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现实经验与所学知识来展开对议题及问题的探究与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分享与思维碰撞中理解与领会到学科的本质,进而实现个人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必备品格上的养成与发展。

(二)推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的一个教学概念,指向的是以分析、质疑、评价和创造为主要形式与核心内容的高阶思维活动。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指向的也是高阶思维与高阶思维活动,在构建思辨课堂时,教师需要从不同维度出发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究指向深度学习,进而实现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开发和高阶思维能力的锻炼。从这一视角出发,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的价值体现在了对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的推动上,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社会议题的感知、分析和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提升教学效果

在新时代的教育新生态下,课堂教学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提升成了教师教学改革的关键,而建构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果也成了教师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时的核心追求。在此背景下,针对特定议题展开的辨析式探究与学习彰显出了诸多优势,尤其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积极学习态度的养成上。通过对议题展开的质疑与思辨、发现与反思,学生能够借由对问题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比较来完成知识网络的建构与分析,因此高中思想政治建构思辨课堂的教学也体现在了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目标上。

三、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开展路径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利用问题来呈现知识点、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来落实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达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目的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起到的作用为引导。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指的是以围绕议题提出的问题为核心,通过学生对问题及议题的思考辨析来落实课堂教学,完成对学生思辨意识、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课堂模式,问题起到的是说明、拆解与深化议题的作用。在问题引导下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的思辨课堂时,教师需要明确四个指向,即建构学生素养、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体验和锻炼学生能力,逐步完成课程内容与目标的整合、核心议题与内容的设计、活动情境与环境的打造和探究任务与问题的布置,以实现对学生个人能力、思维和素养的全面培养。

(一)以建构学生素养为指向,整合课程知识与目标

在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探究中,对学生素养的讨论通常指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过程中需要具备或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在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上,教师需要先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为指向,在对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和公共参与这四大素养建立了准确认知后,再推进课程知识与课程目标的整合,以便为后续议题的设置和问题的提出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融合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自主调节的特殊经济体制,也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提出的,能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经济体制,与传统意义上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核心的集体经济和以市场自主调节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有着不小差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需要重点把控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和为什么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在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上,教师也需要先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完成对课程知识和教学目标的整合。这部分教学内容大致可以整合为三个环节,一是寻,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引导学生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由来。二是赏,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魂,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与内涵。三是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必然性和与我国经济发展间的适配性。

(二)以开发学生思维为指向,设计核心议题与内容

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辨课堂尤其看重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在以思辨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为指向,结合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来完成核心议题与内容的设计。其中,对课程内容的考量主要是为了确定课堂教学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对生活实际的考量主要是为了利用与强化思想政治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联,让学生可以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知出发展开议题探究。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学为例,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趋势,在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全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要想进一步拓展经济市场、提升经济规模,就需要对外开放,主动走向世界并接纳世界。在教学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基于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设置“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要如何自处”思辨性议题,并围绕这一议题提出相关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此同时,在设置议题与问题时,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引入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能够立足实际,从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趋势和现实追求出发展开思考与辨析。其中,契合社会热点话题的议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进而帮助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建立准确理解与准确认知。

(三)以增强学生体验为指向,打造活动情境与环境

情境是思辨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体验的优化上,在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打造更适宜的活动情境与环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沉浸感,也让学生可以深入情境,展开对议题与问题的深层次探究。与此同时,创设情境还是转化抽象知识的有效路径,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學生学习与理解课程知识的难度。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为例,在依托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创设感知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感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承载了各地不同文化的建筑、服饰、工艺品等,让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建立完整认知。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与世博会等世界级文化交流相关的图片与视频,并向学生提出“世博会上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是怎么实现的?”这类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教师还可以联系经济与政治来设问“国家级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对一个国家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能够带来哪些影响?其中哪些是正面影响?哪些是负面影响?”立足于情境,学生能够依托自己在情境中的感知、体验与感悟来实现对问题的深入探究与思考,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以锻炼学生能力为指向,布置探究任务与问题

从教学追求和教学目标的视角下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构建思辨课堂的一大目的是开发学生思维和锻炼学生能力,尤其是指向辩证思考的思维与能力。在问题引导下的思辨课堂上,教师对探究任务与探究问题的设计与布置需要以开发学生思维和锻炼学生能力为指向,结合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对学习成果的追求,向学生提出符合其认知水平且能推动其认知发展的任务与问题,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锻炼。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为例,在依托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在完成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后,教师需要先围绕“文化的继承是否是指对文化的完整延续”议题提出问题,如“文化的继承性从何而来?”“文化的发展与继承间的关系?”等。再结合情境提出深化问题,引导学生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来建构有逻辑且完整的思考线索,然后借助互动来延伸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视角下展开对问题的多元化思考,并在此之后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视角下论述问题,尝试论证己方观点的合理性或对方观点的不合理性。在这种强调思维碰撞的问题探究、问题思考与问题分析中,学生辩证思考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种基本特征,构建思辨课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师需要通过思辨课堂的构建来落实对学生思辨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进而实现对学生思辨水平的提升。问题是一个能够有效启发与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元素,由问题引导的课堂教学比直接灌输的课堂教学更看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更看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能够为学生思维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构建思辨课堂的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问题引导作用的发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要创新或调整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持续动脑思考,最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让学生主动展开对课程内容或生活问题的思考辨析。

猜你喜欢
议题情境政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政治攀附”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