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素养发展?构筑高质课堂

2023-03-03 12:43刘同银
家长·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师应危险

刘同银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以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为目的,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有效增强教学的系统性、结构性,深化学生的认知,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政治认同、法治观念等素养的培养,构建高质课堂。

一、提炼单元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指引,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指向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安全护我成长》是三年级上册中的内容,聚焦于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安全问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认识,增强学生珍爱自身生命的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保障。这一单元内容包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生命最宝贵》《安全记心上》《心中的“110”》,先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宝贵之处,进而引出关于安全的话题,促使学生探索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有效方法,内容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基本认知。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以“安全”为核心话题,促进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深入理解。

安全问题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不仅应当关注学生对相关生存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促使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进而实现全面育人。基于对单元内容的分析以及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制定如下的单元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警察、消防人员等和自己生活的关系,感受其带给自己的安全感,能够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求助,包括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等,愿意根据实际情况,为警察、消防员等人的工作提供帮助。

道德修养:结合所学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分辨意识,能够理解他人对自己的善意或者恶意,客观地看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阳光、自信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法治观念:了解并掌握公共急救措施,包括报警等。在遇到危险时,能够采取适合的方式寻求法律渠道,不随意浪费公共资源。

健全人格: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生活中的困难或者危险,拥有面对危险、挑战的勇气以及自信心。对生活中的危险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以主动规避一些危险,包括不去危险的地方、不随意和陌生人交往等。

责任意识:形成对自己和他人安全的重视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主动发现危险和预防潜在的危险,能够主动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进行分析,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包括如何规避风险、人工呼吸、急救等自救和救人的技能。

如此,有了整体化教学目标的指引,教师能够更好地规划教学措施,促进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从整体上构建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整体性。

二、实施多样活动,促进整体构建

(一)创设整体情境,建立系统认知

情境创设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单元知识的整体构建中。教师应结合单元主题的内涵,创设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情境,引起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思考,为学生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教学中,单元重点为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并且促使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维护自身生命安全的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安全”是一个比较熟悉的话题,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心智不成熟等原因,学生难以较好地理解维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方法。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将单元知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关联在一起,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如下单元情境: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为了引起广大学生对安全这一问题的重视,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让我们制作一份安全宣传手册,现在大家一起完成这项任务。但是,为了制作出一份安全宣传手册,我们需要去了解哪些事情?做出哪些准备呢?”

在学生了解了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想一想可以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安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可以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之后,从这一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展开对单元知识的探索,让学生可以在情境的驱动下完成对单元知识的构建。

教师应重视单元大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和自己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带着充足的兴趣以及较强的解決问题意识参与到单元学习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设计序列问题,逐步推进探究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展开递进性、序列化学习,让学生逐步搭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单元知识的建构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认知规律的了解,对单元内容进行拆解分析,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融入具体的问题中,驱动学生展开探究。

在《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生命安全的宝贵”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索。因此,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陆续提出以下驱动性问题: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有关“安全”的话题,父母会提醒我们注意安全,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安全标语。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我们的生命具有怎样的意义?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宝贵。这是学生建立良好安全观念的重要保障,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宝贵之处,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

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哪些危险?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索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尝试总结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安全保护措施。

3.自己的生命安全需要自己来维护,必要时需要得到其他人的一些帮助。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在为我们的生命安全而努力?我们应当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向他们寻求帮助呢?

教学目标: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中,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通过警察、消防员、学校等途径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形成合理运用公共资源的意识。

在上述序列问题提出的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的实际需求,对问题进行拆解,引导学生从更加细微的角度展开探索,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加系统的单元学习体验。此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感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组织生活实践,加深主题认识

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在一起,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为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深刻认识。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的目光从教材转移向生活,丰富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经历。

在《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安全”这一主题的认识。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维护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在校内、社区内展开调查,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助力学生解决上述问题2。学生可以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对校内的同龄人展开调查,了解身边的同学都遭遇过哪些危险、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去解决、留下了什么问题。教师开展这一调查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如何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制作出更具实用性价值的安全宣传手册。

此外,学生也可以使用情景模拟、上网调查等方式,对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场景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开放的视野。如,通过网络调查,学生能够了解未成年遭受危害的各种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安全宣传手册。

(四)引导单元归纳,建立完善认识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思想的内化。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将零散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建立完整的逻辑,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单元总结课上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促使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为什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

你是如何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之处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都遇到过哪些危险?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可以使用怎样的方式去化解?

制作出来的安全宣传手册里面都包含哪些内容?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警醒?

对于“安全”这个话题,你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促使学生在互动中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制作思维导图、表格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整体上整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归纳总结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以评促进教学,增强教学实效

传统教学模式下,普遍存在教师忽视教学评价作用的问题,导致教学评价的实际价值难以真正体现出来。教学评价在学生的学习中能够起到监督、引导、激励等作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活动的展开,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评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助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在《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单元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地观察以及分析,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维护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单元相关问题的探索中。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具有实用性的维护生命安全的方法。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维护生命健康的注意事项。

学生是否能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整理,能否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安全宣传手册。

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交流讨论意识,能否主动分享自己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否通过观察、调查、分析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深化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学生是否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自己掌握到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否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解决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不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生活经历不同等,导致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有必要基于对学生差异的了解,实施个性化、差异性评价,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帮助每名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评,促使学生在自评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为学生终身自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立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加强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系统性、整体化地内化道德与法治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造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教师应危险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喝水也会有危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拥挤的危险(三)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