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奕
处理好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处理好我和“我”的关系。前者是真正的自我人格,是躯体中的意识,后者则是一种源于社会的约束和定义;前者是具有自然属性的,与生俱来的,后者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发展。自从人类成为社会性动物以来,我和“我”便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和“我”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一方面,我本身的性质和社会所认为的“我”的性质必然有所不同。出于对隐私的保护,社会中独立个体的信息无法被百分之百地了解。即使个人信息被完全了解,我所进行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被外界和社会所了解。这便会导致社会定义的“我”偏离自身定义的我。定义的偏差导致认识的偏差,认识的偏差导致预期的偏差,而他人期望悖于自我的认识便是这种偏差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我和“我”统合于更高层次的一个“我”。人类兼具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性质,自然性的我即自我认知,社会性的“我”即他我认知,两者对于人格的塑造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和“我”能够相互影响。一方面,自然性的我能够影响社会性的“我”。当一个人对自我的定义发生改变,他将努力改变自己的语言、行为,乃至外显的心理模式,从而使社会对他的评价和认识改变。引发他们心中对“我”的定义的改变;简而言之,这种情况便是自我認识改变了他人期望。另一方面,社会性的“我”同样能够影响自然性的我。自然性的我与社会性的“我”之间存在偏差,若这种偏差向着积极方向,我便会尝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磨砺自己的意志以达到社会所定义和期望的“我”,这种情况下他人期望改变了自我认识。
不难得出,具有自然属性的我与具有社会属性的“我”具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于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转化中。自我认识超过他人期望时,秉持“人不知而不愠”的心平气和;他人期望超过自我认识时,更要迎头赶上。无论二者是否一致,我们只需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我和“我”的相互结合,相互成就塑造更完善的人格。
评点
文章主题鲜明,见解独特。作者对“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归结为“我和‘我的关系”,从“矛盾统一”和“相互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自然属性的我与具有社会属性的“我”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得立意准确,论点突出。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