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五上)教学

2023-03-03 23:31:16武凤霞马燕妮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示儿风雷杂诗

武凤霞 马燕妮

板块一    解题目,拓展诗词认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出示三首诗)谁来读三首诗的题目?

(生朗读)

师:读懂诗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看看从这三首诗的题目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从“示儿”这个题目中我知道了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师:对。“示”就是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者指出来让别人知道。“示儿”就是“给儿子看”。

生:从“题临安邸”知道了作者写诗的地点,是在临安一家旅店里。

师:是的,临安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邸就是旅店。古代文人兴趣来时喜欢即兴赋诗,还常常把诗题写在墙壁上。类似的题目还有“题西林壁”,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再来读这首诗的题目。指导“题/临安邸”的读法。

生:我从“己亥杂诗”这个题目知道了作者写诗的时间是1839年。

师:是的,1839年是重要的一个历史分界线,从这一年开始,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即将没落。这一年,诗人龚自珍写了一组诗,统称《己亥杂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一首。

师:同学们,三首不同的诗题,告诉了我们不同的信息,三位作者在诗中分别写了什么?(出示完整的三首诗,“汴、喑、重”标红并分别注音“biàn、yīn、chónɡ”,生齐读。)

师:自己读读这三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诗的节奏。(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板块二   借注释,初解诗文大意

从《示儿》切入——

师: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诗人在说什么。请大家结合注释和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试着把诗的意思读懂,开始吧!

(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师:第一首谁来说?

生:《示儿》这首诗的意思是:人死去后本来就知道什么事都与我无关了,只是悲伤看不见祖国的统一。当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的那一天,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师:说得很流畅。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今天习惯的语言会有所差别,看“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知”是“原来就知道”,在说第一句的时候,如果能把“元知”说在句子的开头,意思会更顺畅。

生:原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

师:很好,顺畅多了。刚才你说“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家祭”是什么意思?

生:“家祭”就是家庭祭祀的时候。

师:“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但”,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意思是什么?

生:“但”的意思是“只,只是”。

师:原来学过的哪首诗中也有这个字,也是一样的意思?

生: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师:所以,“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

生:只是让我悲痛的是不能亲眼看到祖国

的统一。

师:“祖国的统一”对应的就是——

生:“九州同”。

师:“九州”这个词在第三首中也出现了。

关联《己亥杂诗》——

生:九州生气恃风雷。

师:这句话的理解难度就大了。你有什么不懂的?

生:我不懂“祖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为什么“依靠”风雷?

师:这里的风雷,不是自然界我们看到的狂风,听到的惊雷,而是指像风雷一样强大的改革力量。这是一个比喻句。谁能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中华大地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风雷一样强大的改革力量。

师:作者为什么在第一句就发出这样的希望呢?因为——

生:万马齐喑究可哀。

师:让作者痛心的是怎样的场景?

生: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不鸣叫。比喻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

师:猜测一下,对什么不好的现象沉默不语?

生:对腐败现象沉默不语。

生:对欺压老百姓的现象沉默不语。

生:对老百姓的艰苦生活沉默不语。

师:发现问题,本来要解决问题,但是,却没人去说,去做。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齐读第一、二句)

师:所以,龚自珍才发出了呐喊——

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师:抖擞,搭配一个词语——

生:抖擞精神。

师:什么是不拘一格?

生:不要按照规定,可以破格选拔。

师:降,降下,也可以理解成选拔。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生:奉劝上天抖擞精神,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师:如果真正做到这样,那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生:九州生气恃风雷。

师: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生:万马齐喑究可哀。

师:很好,完整读一遍这首诗。

走进《题临安邸》——

师:《题临安邸》理解难度相对比较小,自己先说一说。

生:我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一眼望不到头,西湖上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暖洋洋的春风让人都陶醉了,他们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师:基本意思就是如此。很好,同学们借助注释、工具书或者课外资料,理解了三首诗的意思,学习力真强!表扬大家。

板块三    补资料,深悟诗人情感

师:编者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他们有什么联系吗?

生:我发现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

师:的确,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果分别用一个字概括诗人的情感,读一读,三首詩你分别用哪个字来表达?可以是诗歌中的,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

生:我觉得《示儿》可以用“悲”字表达。《题临安邸》概括成“醉”字。《己亥杂诗》可以用“哀”来表达。

生:我觉得《题临安邸》的感情还可以用“恨”来概括。

生:我觉得还可以用“担忧”的“忧”。

生:我想用“劝”来概括《己亥杂诗》。

生:我不同意用“劝”,“劝”不是一种情感,我觉得可以用诗中的“哀”来表达。

《示儿》的悲——

师:真好,同学们能各抒己见,这是课堂该有的样子。大家一致认为《示儿》中诗人的情感是“悲”,诗人为何而悲?

生:诗中说“但悲不见九州同”,使诗人悲的,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师:当时的南宋,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出示资料一,指名读。)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州(今河南开封),中原国土被人侵占。连宋徽宗、宋钦宗都被俘虏了。金人在中原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师: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中用四字成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境,一起读。

(出示)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师:读一读,想一想:你能抓住一个词来说说看到的画面吗?

生:我读着“哀鸿遍野”,仿佛听到了民众百姓呻吟呼号的声音,看到了一个个流离失所的灾民。

生:读着“生灵涂炭”这个词语,我仿佛看到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生活困苦。

生:读着“流离失所”,我仿佛看到人们背着衣物,带着老人、孩子离开了自己的家,四处乞讨,到处漂泊。

师:是呀,从此山河破碎,人们流离失所,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来,一起读好这几个词语。

(生有感情地读词语)

师:陆游看着这种境况心痛!那么陆游是什么人呢?(出示资料二,生自读。)

陆游的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而努力。

青年时,他说: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中年时他说: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老年时,他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师: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一腔报国之志的诗人,却无用武之地,今日又英雄迟暮,垂垂老矣,所以,他焦急愤懑又无可奈何。所以,临终前他说出了最大的愿望——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一腔赤诚爱国心!同学们,陆游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愿望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他盼望的王师在哪儿呢?在干什么呀?

《题临安邸》的愤——

生:我看到《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也就是说这里的人都忙着

在西湖边唱歌跳舞呢。在他们眼中,杭州就是汴州了,甚至比汴州还好,感觉到他们不想回

去了。

师:是的!(出示资料三)

宋钦宗的弟弟赵构携一帮大臣逃到江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沉迷于杭州的江南秀水之中,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杀害了著名抗金将领岳飞,对辛弃疾、陆游等抗金爱国人士多种打压。

师:所以,你们知道陆游为什么而悲了吗?

生:为人民流离失所而悲!

生:为南宋不思进取而悲!

生:为岳飞等大将被杀害而悲!

师:你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示儿》。(指名读)

师:悲的又何止是陆游啊,诗人林升和他一样,所以挥笔写下了《题临安邸》,齐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林升站在都城临安,向北遥望,视线越过千山万水,仿佛看到了兵荒马乱的故国,沦陷的中原是这个样子的——(生齐读)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师:再看看南宋的都城,达官显贵是这样

的——(生读)

青山绿水  歌舞升平  游船画舫

悠然自得  神闲气定  锦衣玉食

师:此时的林升心情如何呢?

生:我感觉很愤恨。

生:我觉得还有担忧。

师:一个反问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谴责和愤恨,带着这种情感,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己亥杂诗》中的哀与盼——

师:这种局面,如果用第三首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用哪一句?

生:万马齐喑究可哀。

師:如果让你给南宋的皇帝提个意见,你想选择哪句诗来说?

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师:是呀,诗人是多么希望统治者能打破旧制度,用多种方式选拔优秀人才,从而改变沉闷腐朽的社会局面,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啊。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己亥杂诗》里有诗人龚自珍的哀,但更多的是诗人对风清气正的朝局和乾坤朗朗的强烈期盼。

(生齐读这首诗)

板块四    归单元,助力情感升华

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三首古诗,了解了诗人共同的爱国情怀。无论是悲是恨是哀还是盼,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都渴望这样的生活——(生齐读)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师:(出示单元导语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着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这三首诗我们会发现,爱国诗人们在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的时候抒发的爱国之情,尤其显得深沉和真切。

师:作为今天的少年,国家兴亡之责就担在我们肩上,我们要记住——(出示,生齐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少年中国说(节选)》,让我们期盼明天的到来。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示儿风雷杂诗
杂诗四首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8:00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垂直风雷”直-8
论陆游诗词《示儿》与《钗头凤》中的情感缺失与政治寄托
北方文学(2017年14期)2017-07-31 21:28:30
论陆游诗词《示儿》与《钗头凤》中的情感缺失与政治寄托
杂诗六首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0
示儿
学语文(2015年3期)2015-03-01 00:58:11
《杂诗荟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6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rmor steel under complex loading conditions
示儿书—赵一曼就义前留给儿子的信
连环画报(2010年3期)2010-10-26 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