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熨联合皮内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2023-03-03 07:14刘琪玉陈梦张曼竹李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皮内针委中腰椎间盘

刘琪玉 陈梦 张曼竹 李沙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广州 510095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危险因素就是引起腰腿痛,主要是腰椎间盘纤维变性,髓核张力下降,腰椎盘之间结构松弛,从而使腰椎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常表现为慢性反复性腰痛、麻木等症状,该病病程较长,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4]。临床上治疗LDH的常见方法有非甾体类药物治疗[5],虽可取得止痛效果,但存在不良反应。或手术治疗,但是手术费用高且风险大[6-8]。中医治疗LDH有它独特的优势[9]。此研究采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供方,院内制剂室制作的中药药熨5种药籽散加热后药熨腰部,联合皮内针针刺相应穴位以治疗LDH,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LDH患者90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男54例,女36例,年龄18~80岁。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56.68岁,病程1~10年,平均3.76年。观察1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6~77岁,平均55.73岁,病程2~9年,平均3.89年。观察2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7~80岁,平均57.16岁,病程3~7年,平均3.96年。3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患者本人或患者的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已经获得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2.纳入标准

⑴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11]的LDH的症状。⑵患者年龄≥18岁,同时≤80岁,病程1~10年。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大于3分,自愿且坚持完成研究。

3.排除标准

⑴腰椎有感染性疾患、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者;⑵年老体弱及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或精神病患者;⑶凝血功能异常者;⑷皮肤有红肿或局部皮损者;⑸金属过敏者及中药过敏者;⑹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进行问卷调查者;(7)有晕针史者。

4.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按临床常规检查,并且予常规骨科护理。

4.1.对照组 进行常规非甾体类药物干预,按标准评估疼痛。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d,分2次口服。

4.2.观察1组 在对照组的干预方案基础上予中药药熨治疗;操作方法:使患者处于适当体位,用中药热敷腰部,中药药熨由5种药籽组成,其中莱菔子、白芥子、王不留行籽、苏子各75 g,决明子50 g。棉布袋包装,用一次性杯装半杯水放置于微波炉,同时中药五籽散包也放于微波炉,调高火3~5 min,温度0~70 ℃,加热后将五籽散包放在患者腰部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待温度在30~40 ℃时敷于腰部。每天治疗1次,每次20 min。

4.3.观察2组 在观察1组的干预方案基础上用皮内针针刺肾俞、大肠俞、委中、腰阳关、足三里(双)配合阿是穴。操作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选用规格是0.22 mm×5.00 mm的一次性麦粒型皮内针(华佗牌)。予肾俞、大肠俞、委中、腰阳关、足三里(双)等穴进行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稍微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撑开,右手持止血钳夹紧针柄,快速平行刺入腧穴真皮内,针身可以全部刺入皮内。针刺入皮内后,贴上直径约1 cm的胶布固定[12-13]。留针8 h。留针期间,嘱患者每小时按压留针的腧穴10~20 s。皮内针治疗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5.观察指标

5.1.VAS评分 采用VAS对参与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患者的疼痛指数越大,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14]。由2位主管护士于治疗结束后独立评分,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5.2.改良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15-16]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ODI评分对3组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下肢麻木、提物、步行、坐立、站姿、睡眠、家务劳动、卧床翻身等9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17]。该评分由2位主治及以上医师于治疗结束后独立评分,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5.3.疗效评价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8-20]。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完全恢复工作与生活。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腰腿疼痛基本消失,基本恢复工作与生活。好转:腰腿疼痛部分症状消失,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及生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腰腿疼痛加重,无法正常生活及工作。该评价由2位主治及以上医师于治疗结束后独立评价,综合二者评价作为最后结果。

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3组干预后VAS、ODI评分对比 观察1组、观察2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2组VAS评分低于观察1组;观察1组、观察2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2组ODI评分低于观察1组。见表1。

表1 3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后VAS、ODI评分对比(分,±s)

表1 3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后VAS、ODI评分对比(分,±s)

注: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观察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中药药熨腰部;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治疗方案上运用皮内针刺肾俞、大肠俞、委中、腰阳关、足三里等穴。VAS为视觉模拟量表,ODI为改良功能障碍指量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 3组干预后临床疗效对比

经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1组、观察2组的疗效对比对照组高;观察2组的疗效高于观察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对比

讨 论

LDH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本病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劳损、感受风寒湿热外邪等引起的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以致腰腿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21]。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22]。本研究采用中药药熨是将5种中药籽加热,利用热的刺激下使患处皮肤组织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令全身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患者药熨后能即时缓解腰腿疼痛症状,故中药药熨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效果,通络止痛以治标。中医治疗思路注重标本兼治,此病位在腰,累及肝、肾、筋骨。腰为肾之府[23-24]。“腰痹”发病源于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本研究选用皮内针刺肾俞、大肠俞、委中、腰阳关、足三里诸穴以治本,以上诸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之穴,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是根椐经络辨证及皮内针远近取穴原则。肾俞穴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大肠俞穴主脊强不得俯仰;委中穴主疏通腰背部气血,有“腰背委中求”之说[25-26]。腰阳关穴是督脉的穴位,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足三里穴主强筋骨[27]。LDH引起的放射性下肢疼痛,中医认为伤筋病症;针刺足三里穴起到强腰固肾作用。以上诸穴合用,可以更好地起到补肾健腰、舒筋通络止痛的效果。

皮内针疗法也称为埋针法,是建立在经络皮部理论、卫气理论、留针法的基础上,由古代针刺留针和浅刺法发展而来。近代皮内针由著名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从日本引进,临床运用后深受广泛医患高度认可[13,28]。皮内针有两大优势特点:皮内针细短、针刺表浅,安全性高,不伤及患者内脏,患者施针后可以随意活动,不受体位及时间限定;埋针时间长,有效治疗顽固性痛证。《针灸大成》云“病滞则久留针”古人较早关注到了长时间留针的是治疗痛症的关键点[12,29]。可见笔者善于挖掘和传承古人中医疗法,本研究运用皮内针治疗LDH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观察1组、观察2组VA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2组VAS评分较观察1组明显改善,提示中药药熨联合皮内针治疗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同时在腰椎功能评分方面,ODI评分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及效度。在腰腿痛程度、卧床起身、下肢麻木、行走、坐、站及睡眠情况观察组的疗效显著。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中药药熨联合皮内针疗法对出现伴有功能障碍的LDH患者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医特色鲜明,标本兼顾,中药药熨止痛为标,皮内针循经取穴强腰固肾为本。两者配合运用,疗效加强,所以中药药熨联合皮内针疗法治疗LDH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30]。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皮内针委中腰椎间盘
皮内针研究热点及趋势: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皮内针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腰酸背痛找委中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基于皮部理论浅析皮内针疗法之应用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