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融合、发展: 申克分析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

2023-03-02 19:09周慧雯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调性分析法理论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得益于剑桥大学 教授亚历山大·戈尔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教授森图里亚在中国对申克分析法进行的系 统讲授,中国的音乐学者开始积极地接触、吸 收和研究这一理论。国内对申克分析法的研究 最初集中于理论构建及其发展,现已逐渐转向 对音乐作品分析的应用层面。这種转变体现在 通过构建申克分析图来揭示音乐作品的深层结 构,进而为演奏家、歌唱家和作曲家提供深入 解析与理解作品的方法。本文将深入探讨申克 分析法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应用,通过多视 角对申克分析法进行洞察,对中国申克分析法 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探讨中国内学者是 如何逐步将申克理论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 语境中,以及申克理论在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与 理论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

一、申克理论的传播推介

“申克分析法”作为一个泛称,学界普 遍认为其既包括申克本人在分析实践中使用的 技法、标记和理论,也涵盖了这些理念在“二 战”后的美国的应用。目前在知网能找到的最 早的一篇关于申克分析法的文献是周勤如的 《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阐述音 乐分析学在 20 世纪的进展概况和发展趋势,通 过梳理归纳,指出应采纳这些现代音乐分析方 法以推动音乐研究和教学的创新发展。随后,国内关于申克理论的介绍、阐释类文献层出不 穷,诸如于苏贤的《申克体系概述——结构主 义理论研究专题之一》、胡晓的《申克和声分 析体系概述》,还有对国外学者的推介译文, 如塞弗琳·奈芙撰写并由金平翻译的《美国作 曲理论的发展:1955—1995》主要探讨了申克 理论在美国音乐理论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来,申克的追随 者们将申克理论中的重要思想遗产继承下来并 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阿伦·福特著、陈丹 布译的《音乐的新线性分析方法》,姚恒璐的 《萨尔则的后申克式分析》和《申克式图表与 泛调性现象的剖析》,姜蕾的《超越调性:申 克分析理论的发展与延伸——写在萨尔彻〈结 构听觉〉译校后》, 陈泱亦的《大卫·比奇“高 级申克分析”研究》等,不仅讨论了申克理论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的误区与修正,还探讨了申 克理论的概念阐释及补充、教学演化与延伸方 向,这些著述充分展示了音乐学者对申克分析 法的积极传播和推动中国音乐理论国际化发展 的有益尝试。

二、申克分析法的多维展开

申克音乐分析理论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新的 音乐分析方法, 更是给音乐表演、民族音乐学、 音乐教育等多个领域打开一扇窗子。由乔·施 托克撰写,蒲实编译的《申克分析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将通常用于西方艺 术音乐的申克分析法应用于民族音乐研究,还 探讨了其对越剧与京剧的结构分析。杨贤忠的 《论申克理论对古典音乐演奏的影响》指出申 克理论强调音乐调性和音级在音乐构成中的凝 合贯穿作用,主张从更深层次去理解音乐,从 而实现更精准、表现力强的音乐诠释。马婷在 《申克音乐分析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中通过教学实践,对比了申克音乐分析 方法和传统的曲式作品分析方法,将两种方法 的优势结合起来,衍生了一种新的综合图表分 析,不仅证明了申克理论体系在教学中的可行 性,也突显了其理论优势。

在音乐理论的探索过程中,多视角的碰 撞会不断激发出新的火花。宁尔的《申克和声 分析法与传统和声理论》深入探讨了申克分析 法中的和声理论,即“结构功能”与“延长功 能”两种属性,并通过比较传统和声理论与申 克分析法在具体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展示了两 种方法在理解和解析音乐作品时的差异。巩 小强的《申克的音乐之树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之 树》探讨了结构主义哲学对音乐研究的影响。 通过阐述这两种理论方法在音乐与语言研究中 的应用和相互关系,指出申克的分析方法和乔 姆斯基的语言学方法有相似之处,指出了两个 领域在结构分析方面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杨和 平的《论线性分析的混合策略——探讨申克分 析与动机、集合、曲式等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相 关问题》探讨了将申克分析法与动机、集合、 曲式等方法相结合的线性分析策略。他认为申 克分析法具有多层性和过程延展特点,并提出 结合其他方法可以增强分析实践中的分析效 能,并通过研究贝多芬、肖邦等作品,指出在 分析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时,混合策略能够提 供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分析视角。姚恒璐的《申 克式图表分析对于线性思维和声的认知作用》 强调了线性和声在“横向”思维和“非功能

化”运用方面的优势,并通过分析展示了申克 式图表分析法在认知线性思维和声组织结构上 的作用,特别是在主题动机、调性布局和整体 音乐结构方面。同时这篇文章也提出了对非西 方音乐和声结构的反思,以及对当代音乐创作 的实践意义。

三、申克理论的应用分析

国内对申克理论的实例分析是最开始是 对外国作品的阐释,涉猎的作品范围广、时间 跨度大。最早是姚恒璐的《斯克里亚宾四首钢 琴小品之三〈色调微差〉的两种分析方式》, 文章主要对斯克里亚宾的这首钢琴小品进行传 统分析法、申克分析法及主题动机分析法的对 比分析。近年来,对申克理论与本土作品的应 用的探索也越来越多了。如杨红光的《無言之 美——论杜兆植先生〈G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运用申克理论解读作品中蒙古族音乐素材与西 方多声部作曲技法的融合。黄巧的《钢琴曲〈牧 童短笛〉的深层音高结构与创作思维》是对贺 绿汀《牧童短笛》的深层音高结构的解读,旨 在揭示作曲家运用西方的多声部写作技巧,恰 当结合中国民族风格曲调的具体手法,从而推 导出作曲家的创作思维方式,为丰富中国钢 琴音乐创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丁艳的《“申 克”映现下的江苏民歌旋律特色研究(上) (下)——江淮、吴语方言区民歌旋律风格比 较》主要聚焦于“江淮”“吴语”以及江苏北 方方言区的民歌,通过对这些不同方言区民歌 的旋律结构、音调和细节延伸进行透视观察, 揭示了各自的旋律特点与风格,展现江苏不同 方言区民歌在旋律上的多样性和特色。

四、西为中用:申克理论“本土化”探讨

在音乐的跨文化对话中,申克理论的“本土化”与“中国化”不仅体现了西方音乐理论 与东方文化的融合,也展现了国内的音乐分析 学者在全球语境下的创新与多元化探索。李鹏 程和徐子淇《走向多元的音乐理论世界—— “申克风波”启示录》讨论了 2019 年发生在 美国音乐理论界的“申克风波”,反映出音乐 理论界对于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需求和音乐理论 教学及研究中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对中国 的音乐学科发展而言,这些讨论和变革提供了 重新思考和构建音乐理论教育和研究体系的新 视角,特别是在推动多元文化理解和包容性方 面,重构和更新音乐理论的重要性。贾达群的 《后调性音乐的音高组织发展引论》和《“中 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研究”项目述要》探讨了 全球化语境下构建跨越时空、融合中西方元素 的作曲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申克理 论这一类西方音乐理论在当前音乐分析和跨学 科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了融合西方理论 与中国音乐实践的重要性。陈鸿铎的《论现当 代作曲——分析理论核心知识的体系化构建》 深入探讨了西方作曲与分析理论在中国的融合 和转移过程,以及这些理论如何促进具有中国 特色的创新理论的产生,并探讨了在理解和应 用这些理论时体现“中国叙事风格”的必要 性。西方音乐理论该如何在中国适应和发展, 从而为中国的作曲理论和音乐学科建设的发展 做出贡献,在全球作曲理论体系中展现中国特 色,都是值得未来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内容。

五、结语

现如今,申克理论体系在中国的研究已有 近 40 年的历史,相关的文献近 1800 篇,也出

版了诸如《调性音乐分析(申克方法)》《音  乐分析指南》《后调性音乐中的音高组织体系、  技法及分析》等著作,可见申克分析法已在国  内引起广泛关注。任何一种分析体系,必然存  在理论本身的价值和理论包含的问题两个方面。 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在不断地突破中实现其发  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的发展甚至推动发展  进程,了解学科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突破就  显得格外重要。申克分析的适用性从古典调性  音乐扩展到早期音乐和现代音乐,甚至涵盖了  对调性音乐和后调性的分析,这体现了一个理 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和适应新领 域的能力。这种演进表明,音乐理论不是静态  的,而是一个动态、适应性的框架,能够与时  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音乐形式和理解。申克  分析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反映了音乐理论自身的 不断进化,以及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创新、本  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动态互动。这种融合不仅  推动了申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也促进了东西  方音乐理论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笔者认为,申克理论在中国的逐渐普及,  可以说是跨文化学术交流的充分例证之一。这 不仅展示了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的良好适应性, 也反映了中国音乐学术界对外交流的努力。未 来,随着更多的研究资源和学者的深入的、多 维度的探索,申克理论在国内会有更广泛和深 入的影响,并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学 科建设等相关领域产生更加多元化的应用。

[ 作者简介 ] 周慧雯,女,汉族,江苏扬州人,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作 曲理论(音乐分析)。

猜你喜欢
调性分析法理论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