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旧体诗词里的平民英雄形象

2023-03-02 16:16张宁晏洋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旧体诗老妇平民

张宁 晏洋

英雄形象或英雄情怀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 材。早在先秦时期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中就已有 记述,如《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和刑天舞干戚等就带有浓郁的英雄色彩。英国 学者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中将英 雄分为六类:作为神明的英雄、作为先知的英 雄、作为诗人的英雄、作为教士的英雄、作为 文人的英雄和作为帝王的英雄。这六类人物无 一例外都有非凡的身份和地位。而抗日战争时 期涌现了大量的英雄人物,这一时期旧体诗词 不仅关注在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将士,还注意到 了大量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着力凸显普通民 众朴实真诚的侠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一、不同类型的平民英雄

战争具有暴力性和破坏力,制造杀戮和 恐慌,给普通民众带来无穷的灾难。张纯如指 出: “在日军侵略中国的 14 年中,出现过无数 难以付诸笔墨的暴行。我们永远无法巨细无遗 地了解,在千千万万个曾遭受日军铁蹄蹂躏的 城市和乡村中,究竟有过多少悲惨事件。”[1] 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 没有就此屈服,他们自发投身到反侵略的斗争 中。平民英雄指的正是那些在战场之外为抗击 日本侵略者而顽强不屈、毁家纾难、慷慨赴死 的普通民众。抗日战争时期旧体诗词中的平民 英雄有各种各样的身份,如乞丐、书生、商 人、工人、汽车司机、家庭妇女。从年龄上 看,他们当中既有老妇、老翁,也有少年、青年, 可以说是地无南北, 人无老幼, 抗敌卫国, 皆为英雄。从类型上来说,旧体诗词里的平民 英雄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种类型是奋起抵抗、以命相搏的形 象。比如上海的胡阿毛,他是一名汽车司机, 被日本侵略者逼迫运送军火,因不满日军的暴 行,于是驾驶满载军火的卡车沉入黄浦江,与 押运军火的日本官兵同归于尽。当时的报刊纷 纷刊载了他的事迹。王蘧常《胡烈士歌》、听 风《胡烈士沉车杀敌歌》、陈柱尊《胡阿毛烈 士歌》、姚伯麟《胡阿毛见危授命》等竭力摹 画胡阿毛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如姚伯麟《胡 阿毛见危授命》云: “汽轮开驶势难逃,不惜 倾身葬暮涛。临难从容毋苟免,阿毛一死岂鸿 毛。”作品撷取其驾车沉江的画面,展示了葬 身黄浦江的壮烈场景,凸显了胡阿毛身上忠义 的精神力量。冯玉祥《孙景皓》则讴歌热血青 年孙景皓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诗中提到孙景 皓抱着必死的决心,趁日本兵游行之机,用所 购手榴弹对敌人发动了袭击,他的生命永远定 格在了 25 岁。这些义士身上都充溢着“士可杀 不可辱”的品格,显示了粉身碎骨、杀身成仁 在所不惜的钢铁意志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义。

第二种类型是秉持大节、坚韧不屈的形 象。李小江在《让女人自己说话:亲历战争》 一书的导言中说:“‘战争于曾经的中国女 人,不是一个‘事件、一个时段,而是她们

曾经的生活内容或生活环境——这种情境影 响到中国女人对战争的态度。”[1] 她们是“母 亲”,是“妻子”,更是中华儿女。所以她们 坚守民族大义,送儿子、送丈夫上战场。如卢 前《清平乐·红带老妇》就描述了这样一位深 明大义的母亲:“一条红带。街口婆仍在。为 国忘家吾敬爱。日日徘徊门外。大儿战死湘 东。中儿远戍关中。去岁小儿十八,荷枪又复 从戎。”这位“为国忘家”的母亲先后把三个 儿子送上战场。作为母亲她难免担惊受怕,她 所能做的也只有日日徘徊在门外等待消息,这 等待是艰难的、煎熬的,同时也表明她内心依 然满怀希望。再如艺仁的《老妇语》借白发老 妇之口,倾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战争让她失 去了长子、次子和幼孙,但她为了家仇国恨, 毅然送第三子奔赴战场,所以作品写道: “三 子幸免难,悲愤不可当。誓报此仇雠,立即赴 戎行。”她无依无靠,徘徊在街头,却依然满 怀希冀。这些母亲的命运何其相似,她们深明 大义,具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忍耐力。她们 是这个时代“母亲们”的缩影。吴戈华《参军 小唱》则描写“阿嫂”和“我”送爱人上战 场,“我们”这些质朴的乡下人,骨子里镌刻 着最坚定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和 “阿嫂”又何尝不是英雄。

第三种类型是尽其所能、竭尽所有支援 抗战的形象。1936 年冬天,绥远地区爆发战 事,慈溪孀妇陈氏因痛心国事,服毒自杀。她 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三十余万元全部用于 犒军。王季思写下了《慈溪孀妇歌》, 诗中叹 道: “窥边丑虏又凭陵,消息传来泪满襟:已 散万金酬士死,更拼一死激人心。”[2] 老妇为 了激励抗战,倾其所有,尚且不惜一死,更遑 论财富。冯玉祥《江苏无名老人》则将笔墨对 准乞讨的老人: “老人不知姓和名,破旧棉袍 穿一身。四肢瑟缩如柴瘦,满面胡子皆风尘。 老人每日上银行,慢步趑趄走入門。掏出几分或几角,要求捐作救国金。”[3] 瘦如枯柴、 满面风尘的老人以乞讨为生,尽管身份卑贱, 却不忘支援抗战,每日将乞讨所得捐作“救国 金”。这“几分”“几角”是他的全部,但他 为了国难家仇,倾其所有。在冯玉祥看来,这 老人是“大义士”“老英雄”,是中国人的楷 模。

抗日战争时期旧体诗词塑造的这些平民英 雄形象,体认和宣扬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和气 节,表现了对拯溺扶危的侠义精神的热切呼唤, 折射出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的觉醒。

二、旧体诗词塑造平民英雄形象的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旧体诗词对各阶层的人们都 有描写,可以说,摹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抗战 图景与众生面相。相比于其他人物形象,旧体 诗词中的平民英雄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首先,这些旧体诗词丰富和拓展了文学史 上有关英雄书写的范畴。以往文学史上的英雄 形象,或惩恶扬善,或忠肝义胆,侧重表达人 们对解决中国社会内部或中华民族内部种种问 题的渴求。抗日战争时期旧体诗词挖掘和呈现 了中国社会普通民众作为“弱小者”反抗强大 的日本法西斯时捍卫尊严、尽守节操所焕发的 荣光。这不仅延伸和开拓了英雄“平民化”的 命题,同时也正面审视了中国社会从近代向现 代转型过程中民众的力量及其在历史演进中的 重要作用。如冯玉祥《南京一少女》就写到了 拼死反抗的“营妓”,被掳到敌营的南京少女没有被日寇的淫威吓倒,她还抓住机会逃跑,  面对追赶、阻挠的敌人, “少女得菜刀,猛砍  诸强盗”,最后“三敌卧血泊”。她自觉难逃  牢笼,最后举刀自杀,临终前“一笑哈哈哈” 的面容和表情,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表明了  中国人捍卫尊严、自由的坚定态度。

其次,这些旧体诗词诠释了民族危亡之 际国人的凛然正气和执着信仰,凸显了中华民 族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力量。听风《胡烈士沉车 杀敌歌》在详细描述了胡阿毛沉车杀敌的过程 后,感叹“御夫走卒胡阿毛,职贱人微志独 高”“黄浦江中烈士血, 波潮万古中华光”[1]。 作者认为胡阿毛虽身份卑微,但其义举却足以 震古烁今。冯玉祥《赵老太太》细致地记述了 游击队队员赵侗之母支援抗日的过程,写道: “ 老太太,女英雄。她儿子,名赵侗。 日本 鬼,陷北平。组游击,大进行。需枪弹,作军 用。老太太,极卖劲。在平郊,找散兵。收枪 弹,自运送。数十里,爬山峰。不顾累,不怕 病。”[2] 作品展示了她全心全意服务抗战、坚 持抗战、宣传抗战的赤诚态度,冯玉祥对其大 加叹赏,认为“老太太,太可敬。我同胞,应 感动”。这些作品蕴含着催人奋进的力量,有 助于发扬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最后,这些旧体诗词展示了崇高之美、悲 怆之美、坚韧之美和壮烈之美的艺术风格。王 亚平《老妇的烤刑》用儿歌体描写丧失家园的 老妇烧长香,求上苍: “杀鬼子!保家乡! ” 吃了败仗的日本兵把她绑在树上,浇上煤油, 活活燒死。整个过程老妇都没有向丧心病狂的 日寇求饶,她用死亡来证明中国人民不会屈服于恐怖和暴力。冯玉祥《跳楼》记述工人杨剑 萍为对抗日寇耀武扬威的武装游行,高呼“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后,便跳下楼去。这粉身碎 骨的激烈行为,表达了对日寇的蔑视,唤起了 国人反抗敌人的勇气和血性。所以作者写道: “纵身一跳堕楼下,当时头颅拼一碎!道旁观 者皆惊震, 寇军零乱不成队。我闻此事甚感动, 又是钦佩又伤痛。寇应知我不可侮,同胞亦当 大奋振。”这些作品着重表现平民英雄“轻死 重义”的品格,展示了死亡降临之际他们的隐 忍与坚韧、从容与沉着、执着与挚诚,奏响了 一曲生命的雄浑悲壮之歌。

三、结语

抗日战争时期旧体诗词对平民英雄的书写 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苦难、时代忧患和 个体命运,也凸显了中国民众的精神力量。他 们的光荣事迹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 略斗争最有力、最生动的注脚。就像朱光潜在 《谈英雄崇拜》一文所说: “敬贤向上是人类 心灵中最可宝贵的一点儿光焰,个人能上进, 社会能改良,文化能进展,都全靠有它在烛 照。英雄常在我们心中煽燃这一点儿光焰,常 提醒我们人性尊严的意识,将我们提升到高贵 境界。”[3] 历史渐行渐远,那些平民英雄的故 事值得永远铭记,其必将成为我们当代精神建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后来者昂扬奋进。

基金项目:2021 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 审委员会课题“抗日战争与旧体诗转型发展研 究”,项目编号: XSP21YBZ089。

[ 作者简介 ] 张宁,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湖 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学。晏洋, 女, 汉族, 湖南常德人,宁波出版社编辑,文学硕士。

[1]   出自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谭春霞、焦国林译, 中信出版社 2021 年出版。

[1]   出自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亲历战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出版。

[2]   出自王季思《王季思全集(第六卷) 》, 河北教育 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3]   出自陈汉平编注《抗战诗史》,团结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1]   出自陈汉平编注《抗战诗史》,团结出版社 1995年出版。

[2]    同上。

[3] 出自朱光潜《成为人和成为自己》,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2 年出版。

猜你喜欢
旧体诗老妇平民
老舍的旧体诗
重返旧体诗世界的鲁迅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老妇干陈秀琴和她的伙伴们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圣母子》和《老妇》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