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宪平 王建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坚持问题意识和求实精神,认清文化发展态势,处理好相关重大关系,是文化现代化中的基本要求和在新起点上完成文化使命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同样存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基本关系,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文化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首先,物质生产是文化发生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是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是其他一切思想的、观念的等等社会关系赖以生长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产为文化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客观的第一手资料,物质生产再生产出了文化生产发展的手段和工具,文化生产从根本上也决定于物质生产的发展质量。其次,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文化的性质。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当然生产出不同性质的文化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性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性质是根本不同的。“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3]第三,物质生产的发展必然刺激人们的文化需求。新时代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推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已经不止于物质产品的需求,更多地体现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渴望,表达出对文化现代化的追求,期待出现更多注重品质、富有个性、样态多样、瞄准世界前沿等特点的精神文化形式和产品。
文化从根本上决定于物质生产,反映着物质生产发展的状况,它一旦形成,又以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形式影响物质生产,这是文化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文化具有反作用,一方面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物质生产的影响,或积极促进或消极阻碍,先进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反映,为物质生产提供积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凝聚合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表现为群众掌握文化的状况对物质生产的影响,或程度深浅或范围大小或时间久暂,群众越是自信于自己的文化,文化越能更深程度、更大范围、更可持续地影响物质生产。“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4]在新时代,我们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物质生产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基本构筑起了包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精神生产体系。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5]物质生产不断厚植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带来的文化产品的丰富、不断增强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等,本身就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两个文明”“两种力量”“两种生活”的问题,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强大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丰裕的物质生活和精彩的精神生活才是人们的幸福生活。以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实现文化现代化,广大文化工作者努力争创更好更多人民群众喜看、乐听、想读、真爱的文化作品,及时把物质生产中真正体现时代要求、国家进步、人民利益的生产实践“文化化”“文明化”,及时把物质生产中的感人事迹、感动时刻转化成优秀的文化作品,用以鼓舞人、影响人、塑造人、感染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文化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认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清醒,文化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聚焦,因此,加快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就变得迫切而重要,坚决反对任何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忘记革命文化、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言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发展道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注重“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6],较好地处理了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现代化中的各种关系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文化的社会效益是文化精神的本质体现,它通常是由责任、价值、意义等范畴构成,具有突出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人民性等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一个在文化需求方面发生重大积极变化的时代。人们自身文化权利意识普遍增强,他们期待更加完善的文化公共设施,渴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始终遵循社会效益首位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贯通于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化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文化产业质量水平提升的全过程,是适应和实现人们对文化需求变化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并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他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7],国有文化企业越是创新发展就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文化产业质量水平提升则要以能否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参照。始终坚持把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以此为指导,实现保障相对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平等权利与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文化生活的权利相统一,实现继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相统一,实现坚持文化创作的内容导向与追求文化产品的价值导向相统一。
追求经济效益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产品不能故作‘清高’,不屑于讲‘票房价值’”[8],但追求经济效益不能忽视健康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9];在2014 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谈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可以考虑经济效益,可以科学设置市场发行量、票房收入等指标,但“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10]。新时代我国文化现代化道路发展过程中最大、最突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浮躁。“‘浮’则不定,容易造成思想漂移,甚至出现立场摇摆;‘躁’则不深,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甚至急功近利。”[11]个别文化工作者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倾向明显,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迷失了方向,弄丢了精神,耐不了寂寞,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他们的文化作品带有炫富逐奢之状、低俗媚俗之态、见利忘义之形,贪大求洋、太过形式、违背规律、粗制滥造、错误倾向、低级趣味、流于感官之特征明显。他们把文化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用商业利益取代艺术法则,甚至用红包厚度丈量作品高度。上述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忘记文化价值初心,在“文化发展为什么”的问题上发生偏向,偏向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甚至错把经济效益视作文化发展的至高追求。
文化现代化的精神生活指向决定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强调社会效益优先条件下的有机统一。新时代,这个条件更加成熟、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其统一的最大保障,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奋斗目标是其统一的最大动力,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其统一的最大底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拓推了文化现代化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社会效益的存在和实现需要经济效益的有力支撑,经济效益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效益的塑造引领,它们在相互依存中实现了文化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社会效益的不断实现所拓展出的更大发展空间会转化生成经济效益的市场空间,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所积累的巨大物质财富会转化成投身社会效益的自觉行动,它们在相互转化中实现了文化现代化的可伸展性。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拓推文化现代化的方法论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建设中的不协调问题,创新文化市场的运行理念,建设灵活高效的文化监管机制等,推动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贯彻新发展理念,使文化发展氧气十足,用更多能够引领发展方向、突出中国特色、引发思想共鸣的文化作品和体现向上向善、优雅通俗、创意十足等特点的文化主打产品,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广泛凝聚起拓推文化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的观念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12]对文化本质的认识必须摆正市场属性(经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
文化的经济属性是指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经济方面的指向性,主要包括文化对经济的功能和文化存在方式所具有的商品属性,集中体现为文化市场化的发展态势。文化对经济的功能就是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先进的文化会通过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支撑等推动经济持续进步并通过实践实现精神变物质、文化变经济的社会理想,这是文化经济属性的理论逻辑。事实上,作为文化基本存在方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凝结着人的劳动,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进行市场交换,商品属性明显,这是文化经济属性的现实逻辑。文化的经济属性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具有积极影响。新时代,我们必须把对文化经济属性的认识转化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进而加快推进文化现代化进程。首先,实现文化发展方式的集约式转变,高效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把这一文化资源变成蕴含独特价值理念的文化产品,变文化资源大国为文化资源强国。其次,坚持遵循市场规律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需求相统一。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既非单独的市场化运作所致,也非完全脱离市场化运作所能达到,既要树强市场思维,完善市场体系,也要强调内容导向,适应群众渴望,用获得感、幸福感度量文化品质。第三,坚持示范带动,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旅游需要文化铸魂提质,文化借旅游拓展传播空间,文旅融合是探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
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从文化的本质看,文化作为观念形态与经济、政治相对应,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从文化的特征看,阶级性更加凸显其意识形态属性;从文化的构成看,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其中社会意识形式中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都属于意识形态;从文化的社会作用看,不同性质的文化表现为或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或加快或延缓社会的进步。新时代文化发展环境严峻复杂。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加快实践文化殖民活动的步伐,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他们用更加隐蔽的方式到处植入其“虚假”意识形态,企图离间、隔断人们与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转而亲密、投入他们所主张的“温柔”陷阱。文化工作者的浮躁心态也是造成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他们追求形式胜过内容,相信成功有捷径,常常被缚于名利;文化消费者不良的消费倾向搅乱了文化秩序。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清文化舆情,把牢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三权”(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引领文化发展,用坚定的文化自信厚植中国文化力量,决不能“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13]现实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好玩”的游戏、乐享“好听”的音乐、痴迷“好看”的影视、存储“好笑”的段子,显然,这些“好”系列消费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消解主导思想和价值规范,忽视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也是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它既是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客观要求,在确保文化发展导向正确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14],确保文化发展导向正确需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文化的经济属性,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成功拓推文化现代化。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而文化经济属性的实现越是充分,越是有利于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要加强研究阐释,坚持学以致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5]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文化产业的生产创作,使文化产业始终保持在健康发展轨道,在恪守意识形态底线前提下,尽可能创作生产出更多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优秀产品,是文化现代化必须担负的责任和必须完成的任务。理解经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有机统一,要坚决反对过度意识形态化和过度商业化两种倾向,前者常常否认文化的经济属性或者把经济属性当成意识形态属性,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对内忽视甚至放弃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外实行文化关门主义,当然更看不到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后者则忽视意识形态属性,一味强调和突出文化的经济属性,只看得见经济利益,根本看不到隐藏在利益背后的思想和价值动机,对内则造成文化产品的粗鄙化现象,对外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大开方便之门。我们拓推文化现代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文化经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有机统一。
文化的协同发展要做到“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16]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有科学的态度、真理的精神,“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双创”“双百”与“二为”的相互关系,并把它们统一于文化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双创”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了文化现代化的深厚滋养和时代传承。“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8]显然“双创”具有鲜明的方法论特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进行“双创”最基本的方法论要求,这个实际是随时代特点和要求而变化的实际,是随时代进步和发展而形成的实际,离开这个实际,“双创”就会流于主观和随意,陷入唯心主义,导致文化发展的虚假繁荣。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是进行“双创”最重要的方法论要求,联系就是不隔断、不否定文化自身的历史,发展意味着不固守、不崇拜传统文化,应该秉持辩证否定的态度,否则就会陷入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泥潭,致使文化发展停滞和僵化。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进行“双创”最根本的方法论要求,这一方法论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求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为“双创”进行的最高标准和最大动力,否则文化生命力、影响力、感召力无从体现,也无处释放。理解和把握“双百”方针,要把握理论逻辑,物质多样性原理是“双百”方针的客观依据;要把握历史逻辑,“双百”方针贯彻执行力度和文化发展繁荣程度呈正相关;要把握现实逻辑,“双百”方针不仅营造了有竞争力的文化发展环境,而且彻底激活了文化发展的元素,文化发展生机盎然;要把握底线思维,“双百”方针不是文化随意发展方针,不能以文化“双百”之名挑战文化安全底线。
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对文化发展价值和宗旨的追问,是对谁是文化创造者、文化消费者、文化评判者的综合追问。从历史上看,私有制为主的阶级社会是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克服了“文化异化”的发生,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第一次实现了文化生产者、文化消费者与文化评判者的统一,实现了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统一。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一切文化成果得以产生的最终源泉都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是文化的消费者,他们最有资格享用文化带来的一切;人民群众是文化的评判者,文化作品的优劣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二为”的价值和宗旨规定,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人民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为什么人”的问题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文化现代化也经常面对传统文化的更易问题。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而言,二者具有相对性,传统文化是过去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未来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在社会发展中递变的。文化现代化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作品,而优秀文化作品如何产生、何以表现、为何而来是由“双创”“双百”“二为”共同决定的,优秀文化作品是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来的,它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是依照人民之需和社会之呼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创”“双百”与“二为”是有机统一的。“双创”“双百”应以“二为”为基本遵循,“双创”“双百”作为体现文化发展新意和活力的重要方式不能随心所欲地“创”“放”和“争”,它具有清晰的边界和内在的价值取向,在“创”“放”和“争”的时候应以满足人民需要和有利于社会发展为基本遵循,否则“创”“放”和“争”就失去了意义,甚至会对文化造成伤害;“二为”是“双创”“双百”的驱动力。“二为”作为高度凝练的文化发展价值观和宗旨观,实质上是在文化作品对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的。继续拓推文化现代化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19],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焕发新风貌,必须始终坚持大门“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20]。
新科技革命使得文化阵地不断突破传统范围而走向网络,网上阵地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上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21]巩固发展传统阵地基础上建设好这块前沿阵地,使网上网下融通联动、形成同心圆,对拓推文化现代化意义重大。
网下“老”阵地是指与互联网相对应的、传统的文化生产、传播平台,主要包括院校、报刊社台、博物馆(院)和特指的学院、工程、中心等四大类,大都具有政治性、事业性、科学性、专业性等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老”阵地建设,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高质量推进“老”阵地建设,在确保文化发展方向、培养文化发展人才、认识文化发展动力、创新文化发展内容、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拓推文化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院校类“老”阵地负有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培育新人的重大使命,在深入学习、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报刊社台类“老”阵地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政治家办报刊社台意识,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使命担当,在传播党和人民声音、捍卫党和人民利益、统一党和人民意志、反映党和人民主张、维护党和人民团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博物馆(院)类“老”阵地是以强记忆、增自信、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脉为使命担当,在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发展方面最具发言权,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诉说历史的荣光与屈辱,“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22]特指的学院、工程、中心类“老”阵地坚持问题导向,以专业、专攻、专注的态度,深入理论研究、完善理论教材体系,这对深化认识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指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亿三千万人。”[23]文化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人的工作。人在哪里,文化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迅速占领网上“新”根据地是拓推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一工作重大而紧迫,重大是因为它事关执政安危,紧迫是阵地资源空间稀缺,“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24]互联网增强了人的脑力,拓展了文化发展空间,改变了文化样态,丰富了文化类型,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等,这对拓推文化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既要加快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用健康向善的文化内容主导网络文化空间,也要注意创新网络文化形式,力求立体形象、感性亲民,实现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文化空间治理,严格网络内容入口审核、过程监管、常态巡查,用管理强化导向,坚决同背离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网络文化生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现实网络文化生活的主导是正确的、主题是鲜明的、主流是向好的,但它也经常受到不良文化的污染和冲击,“各种流俗文化也在网络空间蔓延,庸俗不堪的电视剧,充满搞怪的网络直播,不堪入目的真人秀节目,故意做作的矫情内容,无厘头的网络文学,人设崩坍的邪恶思想,搞怪、穿越、翻拍的影视作品等都在考量着网民的审美眼光、判断能力和价值坚守”。[25]这些都要求我们迅速占领网上“新”阵地,在网络空间自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网上网下的“新”“老”思想文化阵地不是取代、主次或相互斗争的关系,而是共同、互补、有机统一的关系。“十三五”期间我们就开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提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的要求。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信息社会进程也在加速,信息找人的局面已经形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是不可扭转的趋势。放眼国际,媒体智能化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加快传统媒体智能化进程,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实现追赶和超越。网上网下有机统一不只是对文化阵地的要求,更是对文化内容的治理。网上网下的不良思潮已经成为继续拓推文化现代化的制约性因素,用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体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体现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价值观宗旨观等的文化内容为引领,不断提升网上网下文化治理能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26],是我们当下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文化现代化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和实践,如果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环境中,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放在文化发展的子系统中,也包含着重要的文化关系,能否处理好重要的文化关系,决定着我国文化现代化的成败,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成败。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各项要求。要前瞻性地思考文化问题、全局性地谋划文化发展,整体性地处理文化关系,使文化现代化的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有机地协调起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文化问题的有效解决,着眼于文化发展效能的全面提升,用新的实践和新的成就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