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仲鹏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公安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公安专业人才做支撑。根据当前招警政策和公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公安本科院校成为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公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管理并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直接关系着高质量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面对当下部分公安院校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这个问题,依然有人对公安院校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问题的必要性质疑,认为没有必要对公安院校毕业生提出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从事公安工作就是靠经验,不需要特别的专业和技能,具有常规的文化知识即可胜任现有公安工作,而且现实中很多没有经历过系统或专门公安业务学习的民警也都成长为了优秀的公安民警[1]。实际上,公安工作内容已经演变为一种专业性工作,从理论到操作层面具有较强专业性和技能型。在公安信息化和“智慧公安”建设背景下,创新和改革成为公安工作的常态和方向,当前和未来公安工作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质量公安专业人才。公安教育工作是“兴警之基、强警之本”,提高公安专业人才质量是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公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意[2]。
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坚持能力本位,毕业论文撰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公安专业理论知识对社会治安现象的逻辑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资料搜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综合检验。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对研究话题长期跟踪观察、深入思考推究,才能得出相对理性客观的结论或观点,这需要论文完成人具备较强专注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研究的话题缺乏相关资料或研究话题他人已有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或观点创新方面遭遇瓶颈,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准确描述某种现象而被迫临时搁笔等,这都需要有坚韧的毅力,才能避免半途而废;毕业论文有基本的字数要求,一般要求在5 000 字以上,因此撰写人要有很好的整体把控力和宏观驾驭力,才能实现毕业论文前后观点呼应、逻辑顺畅。撰写毕业论文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检验,能够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是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3]。
学位论文本质上属于学术论文,学术的根本是创新。当前本科毕业论文从选题到论证过程均缺乏创新性,对研究问题缺乏系统深入了解,对本领域前沿话题不熟悉,论文观点俗套、大众化。毕业论文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用专业理论分析研究问题,能够体现专业性水准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适用专业术语和专业概念,但是总体来看,相当一部分毕业论文不能做到准确适用专业术语和概念。本科毕业论文的专业性不强,未能规范使用专业术语和相关理论对本领域的问题展开论述,语言口语化。
毕业论文作为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格式上有严格要求,比如论文摘要的书写人称、关键词的选择、“注释”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标注等。毕业论文普遍没有规范的参考文献标注,基本都是为了完成论文形式上有“参考文献”的条件,而在文后附上若干篇文献资料。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对毕业论文撰写的价值缺乏深刻认识,未意识到将引用或参考文献在文中标注和文后列举,这是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对他人知识产权尊重的体现。
论文撰写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将相关问题、事物、现象文字化的过程。论文撰写文字表述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准确、专业。但现实中相当部分毕业论文的语言不通顺、表述不准确、逻辑不严谨、标点使用不规范、表达概括能力低。比如论文摘要要体现论文的中心内容、核心观点和主要创新点,但相当部分毕业论文的摘要属于引言性质、研究背景,关键内容泛泛而过;再如论文的各级标题是对论述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应坚持文字简洁、深刻,但相当部分毕业论文标题冗长,语句复杂,不能对所论述问题进行涵盖和包全。很多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强调最多的是语言要通顺、用词要准确,花费精力最多的是修改病句、帮助学生提炼语言。
在就业导向背景下,学生的重心在就业方面,比如参加招聘会、应对“考研”“考公”,在学生看来,毕业论文大概率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似乎很少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而导致无法毕业或延迟毕业的,因此学生们会“功利化”的消极对待毕业论文。常规情况下,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启动是很早的,基本在本科阶段刚进入大四,学校就会启动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学生选题,开题,但大多学生选完题目就放下了,开始忙于“更有价值”的事情,直到下学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时,很多同学才匆匆赶制出论文初稿,然后就又放下了直到毕业前夕需要提交论文草稿,才临时“抱佛脚”,又是找资料,又是想办法“降重”,毕业论文就这样“完成”了。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也会提醒学生要重视毕业论文撰写,注意平时多搜集资料,但仍有部分学生到临提交毕业论文前几日才比较认真地处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有时也只得“放水”,致使论文的质量大打折扣。
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如果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撰写比较重视,高标准要求毕业论文撰写,能够给学生在论文研究方向、写作思路、撰写方法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指导意见,就可以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论文写作。但是有些论文指导教师本身缺乏专业学术训练、没有撰写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经验、对学术论文撰写不感兴趣,只是基于追求工作量和完成指导毕业论文工作任务的要求,勉为其难的从事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部分教师对待学生论文缺乏必要的师者耐心和教者仁心,对于学生提出的论文辅导的要求以工作繁忙推脱或敷衍,或者让其他年轻教师代为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这种心态会迁移至学生,学生对毕业论文自然简单应付了事。
一般来说,高校都建立有毕业论文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实行学院、系部和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学校教务部门负责毕业论文的总体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学校整体层面毕业论文工作的政策制定、检查监督、经费分配和组织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考核、总结、评估等;系(部)负责本系(部)毕业论文工作全过程的管理,主要负责制定本系(部)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编制选题指南、举办论文撰写集中辅导、下发论文任务书、组织中期检查;组织本系(部)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和毕业论文的成绩、档案管理等;教研室作为直接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拟定毕业论文题目、组织论文选题、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进度、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等。
但是在论文管理各环节存在标准不高、执行不严的情况,缺乏对对论文质量的实质监测,对提高论文撰写质量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很大程序上满足于毕业论文工作“做”了,学生“有”毕业论文,满足于授予学生学士学位的论文条件,“做”了与“做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个别情况下都是学校毕业工作时间表倒推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在某个时间节点必须提交毕业论文成绩,否则会影响下个环节的学校整体工作。很多情况下需要指导教师反复提醒催促学生要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为了追求毕业论文工作整体进度,有些指导教师就代办了部分论文内容的撰写。从学校层面缺乏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的提前谋划和布局,很多学生进入毕业生阶段才知道要撰写毕业论文,未免有仓促之嫌。
当下以图片和小视频为载体的媒体传播方式较为流行,这是快餐式文化的主要体现,其特点是碎片化、表象化,具有易传播、短平快的媒介特征。现在的学生深受影响,习惯了图画、视频和口头的表达方式。部分教学改革内容在课堂教学和考试手段上采取了分组讨论、PPT 汇报、视频制作等方式进行所谓的教学改革,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创新更多的追求表现形式上变化,比如将原来的纸质试卷更新为线上进行,“人人过关”变成了“小组代表”等,在追求创新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对诸如专业学科概念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诸如公文写作、逻辑思维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和考试过程变得很轻松,而毕业论文撰写正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检验和考核。
大多地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警务人才,对于何为应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是什么,却鲜有统一认知。大多认为“应用型”就是能够满足公安实战需求的人才,这种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何执行操作却比较模糊。公安学科自身发展还不充分,不管教学还是理论研究均存在“公安业务路径依赖”[4]。公安机关要求的人才目标就是“操作型”和“实用性”,简单说就是“上手快”、“出校门进警营”之间无缝对接,这种简单化的理解传导到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就表现为公安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对缺失,教学内容简单化,传导到毕业论文撰写就是毕业论文质量不容乐观,这与教育部对高校教学“两性一度”要求是不一致的。
准确把握本科层次公安专业应用型警务人才的核心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公安专业应用型警务人才应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公安工作需求。当今社会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不断涌现,现实公安工作不是简单的因循守旧式的机械操作,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处理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警情。这就需要培养的公安专业毕业生具有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这种能力就表现为创新能力,即能够适应、面对、应对新事物的能力。本科层次的公安专业人才就是要具备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首先要能准确认识事物,在纷繁杂乱的现实社会中快速认清事物的本质、抓住要领,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化解矛盾危机。创新能力的本质还是逻辑思维认识水平的体现。论文撰写工作需要学生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该问题的解决提出思路措施,这与警务实践中民警工作思路是一致的。因此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
从思想上增强质量意识,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当前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内生动力不足,其根本源于内心不重视,又可溯源至学校管理层面的不重视。不管学校还是系部,不管指导教师还是学管干部,都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重要性,毕业论文撰写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毕业论文撰写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检验,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要将毕业论文撰写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在平时课堂教学、考试考查中,注重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加写作类内容的测试内容,提高专业学习的难度和深度。在课外推荐学生阅读学科专业类书籍,展开类似专业小论文的写作比赛活动。
为了防止毕业论文雷同的现象,部分高校实行“一人一题”制度。为了保证“一人一题”,需要系部事先拟定不少于毕业人数的论文题目,有的专业毕业人数几百人,就需要拟定几百个论文题目,拟定的论文题目未必适合学生,同一个题目只能由一个学生来做,某个论文题目如被某位学生选择后其他学生就不能再选择这个论文题目,所以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能选择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论文题目。毕业论文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命题作文”,学生对所选论文题目不感兴趣,也是造成论文撰写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要求指导教师提供大量的备选题目也常常让指导教师深感为难,造成部分论文题目本身也存在不规范和不科学现象。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受某位授课老师或实习经历或生活观察的影响,会逐渐形成个人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因此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自拟题目,经由指导老师进行专业把关和审定,就可以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当然对于还不能独立确立毕业论文方向的学生,可以在给定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同样在与指导教师沟通后,对给定也可以做出适当调整。这种“拟定与自选”相结合的论文选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保持对研究话题的兴趣性,有利于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
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进入本专业领域时间不长,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展开专业研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指导教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周期和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从选题到完成基本上有一年的时间,从理论上具备了完成一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条件。指导教师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如果能够给予专业深入的指导,对于学生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思路的扩展,乃至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基本学术素养的养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毕业论文指导基本上平均分配,几乎每个老师都有毕业论文指导任务,但是并不是每位老师都有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资质。毕业论文写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功底。如果指导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有限,很难保障毕业论文撰写的高质量,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也必须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门槛制度。首先指导教师至少需要中级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这说明指导教师本人具备一定的专业学术功底;同时还要求指导教师近三年有撰写学术论文的经历或学术成果发表,这表明指导教师一直在跟踪学术热点,了解当前本专业学术动态;对于不再具备毕业论文指导资质的教师退出论文指导教师行列,待资质恢复经过申请方可重新指导毕业论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建立优秀毕业论文奖励机制,对于优秀的毕业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分别予以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比如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更高一级荣誉的推荐资格,甚至在招警考试按照一定比重予以加分。还可以将优秀毕业论文出刊发行,并在一定范围内供大家传阅学习。这既是对优秀毕业论文的肯定,亦是监督,防止低劣论文冒充优秀毕业论文被表彰的现象。优秀毕业论文的公示和传阅,会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论文。
严格执行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对于不遵守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没有达到论文撰写质量标准的学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予以处理。比如,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的重要条件,指导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情况并要求其撰写阅读笔记或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作为一种规范文体,首先需要学习了解学术论文的格式方法和语言风格,没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阅读量,很难建立起学术论文的写作意识和思维模式。再如,毕业论文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坚决避免抄袭现象,毕业论文重复率检查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需要严格执行,提供真实的学生论文提交检测系统,严防出现提交指导教师的论文和提交查重检测系统的论文并非同一版本的情况[5]。
在现有论文管理规范基础上,细化论文管理标准。比如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文献资料(比如不少30 篇),同时完成相关阅读笔记;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不少于3 次,并做好相关指导记录;优秀毕业论文外审制度,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匿名对优秀毕业论文再审议,提高优秀毕业论文质量。
建立毕业论文专项检查制度。毕业论文工作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每年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组织专门力量对已经完成毕业论文进行抽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督促指导教师认真履行论文指导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