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文化育人建设路径研究

2023-03-02 14:53张汝杨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职教校园文化育人

张汝杨,任 源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35)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等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国内职业教育从深化改革到提质培优,再到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逻辑。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等方面,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教本科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类型教育,如何在新形势下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摆在职教本科院校面前急需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形成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文化的产生上来说,文化来源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从文化对人的反作用上来说,文化对育人有着独特的价值,它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涵养人的德行,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中都伴随着文化的进步和民族精神的彰显。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已成为在特定时代维系特定民族和阶层的精神纽带。

(一)文化育人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为崇高和神圣的事业。“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化人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文化育人,是将已有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个过程,是能够对引导个体快速适应并不断驾驭外部世界起推动作用的全过程。”[1]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的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个体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职业本科教育基于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更加注重对学生技术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培养,内含了科学精神、严谨思维、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2]。

(二)文化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

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求高校不仅要承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树人”职责,还要落实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立德”使命。文化育人坚持育人为先,通过“以文化人”实践,不断挖掘发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新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多元网络文化等的育人功能,涵养大学生的独特气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育人与立德树人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两者在实施主体、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两者统一于高校育人实践。

(三)文化育人是推动思政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色,高校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文化育人的关系,不难看出,文化育人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育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学校的学生工作队伍应当充分认识将文化教育或者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性,不断思考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将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和职责。

二、职业本科院校文化育人建设存在的问题

职业本科院校在实施建设特色文化、筹建特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不断梳理学校文化的内涵外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见效,文化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育人研究不够深入、文化育人主体不够明确、文化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的困境,文化育人工作任重道远。

(一)文化育人研究不够深入

职业本科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兼具理论功底和实操技能的大国工匠的育人使命,要求培养出的人才规格是应用型和技能型的统一。合并转设以来,职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理论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育人机制。但众多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多出现在对职教本科教育系统研究的零星著述中,尚未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体系,文化育人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关联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文化育人主体不够明确

高校文化育人的主体应是全体教师,党员领导干部、思政工作队伍、专业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都肩负着文化育人的职责和使命。但从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实际来看,思政工作队伍作为文化育人的主要力量,包揽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理论知识的讲授,党员领导干部、专业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的育人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高校未能充分挖掘全体教师队伍的文化育人要素,形成全员育人的有效机制。

(三)文化育人效果不够理想

00 后大学生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思维更加活跃、主动,思想也呈现出自我意识、独特个性。本科职业教育生源相对于专科职业教育生源,在质上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较之增强,对文化育人的教育形式、内容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反观当下,部分院校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过于“生硬”和“直接”,文化活动方案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流于形式,缺乏互动,针对性不强,对活动中蕴含的育人元素挖掘不够,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化产品的多元化需求。此外,文化活动内容方面质量不高、精品不足,且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日常生活联系不密切,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文化育人工作的供需矛盾突出。

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职业本科院校近几年才起步建设,职业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研究还不够深入,如何结合本科职业院校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起文化育人体系有待深入探讨和实践。

三、职业本科院校文化育人建设路径

职业本科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突出文化育人在职业本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从加大职教本科特色文化研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一)传承创新,加强职教本科特色文化研究

职教本科是近几年国家同意举办建立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业本科院校基本是由高职院校独立升本或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升本而来,职业本科院校有其普遍性的文化特征,但由于不同院校的发展历程不同,办学特色不同,因此各学校又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基因。作为职业本科院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职业本科教育的特征和培养目标,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传承创新、加强研究,总结凝练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并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突出作用。就职教本科一般性文化特征讲,职教本科文化建设要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来进行,突出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科学探索等人文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培养浸润,使培养出的学生打上独有的职教本科院校的烙印。

(二)凝聚合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育人队伍

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中文化育人体系中的育人主体,职教本科院校开展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化本身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要遴选出一批理论学术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具有的高素质就是要理论水平高、学术素养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有效传输。将传统的内容用新时代的观点、平实简单的语言讲述出来,确保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成效。二是要培养一批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专业课教师。职业本科院校强调要实现课程思政化,就是要充分发掘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各门学科当中的文化元素,从文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讲授一些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丰富思政教育渠道和内容,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普通的专业课教师,都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灵活使用教学工具手段,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遵从各科教学的共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以生为本,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

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展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牢牢把握文化育人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有效途径。职业本科院校应基于学生多元化需求,丰富文化育人内容形式,创新文化育人方式方法,扩展文化育人空间,提升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一是要创办特色品牌活动,结合职业本科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文化,广泛开展一批形式活泼、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主题演讲、艺术节、志愿服务、社会帮扶等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郁学风、陶冶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学生专业科技素质、人文科技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二是要打造一批高质量学生社团。社团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重要纽带,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聚力场。举办各式各样、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都能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有积极作用。另外在社团活动中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和思想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文化的交流,使师生双方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三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职教本科院校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尤其是学生比较愿意接受的微平台。在网络教育中,要主动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整合媒介资源,提高网络教育的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增强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性[3]。

(四)注重环体,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所具有的特殊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既包括景观、绿化、建筑等物质形态的内容(硬文化),也包含学校校风、学风、优良传统、规章制度或行为规范等精神形态的内容(软文化)。在文化育人体系中,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一方面,校园文化中的硬文化主要体现出了校园文化内涵中的物质层面,而加强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可以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氛围,比如学校的道路名称、文化园、文化亭、文化长廊、校训碑、校史馆、实训场所的标语箴言等文化布置就可以将学校历史、学校的文化特色展示出来,通过游览学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软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如校风学风、校训、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工作氛围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成为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价值的。学校应充分发掘校园历史和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核,将职业大学文化与工匠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整合在一起,通过校史、校训、校徽、校歌等载体烙印在学生内心[4]。

(五)德育引领,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体系

第二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第二课堂能够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材。一方面,扩展实践活动载体,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各种资源,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将实践内容与工匠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充分结合起来,深化学生的民族精神基因、红色基因、传统文化基因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基因,拓宽学生受教育的渠道。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志愿服务、校企合作等服务性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精神时有抓手,从学习具体内容到有具体行动,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让学生在服务中体会学校的文化育人,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提高学校文化育人的实效[5]。

职业本科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育人关乎到职教本科院校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关乎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动落实。我们站在新时代前沿,要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加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使职业本科学校成为弘扬工匠精神、时代精神、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优秀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职教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