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课程产教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2023-03-02 13:48:37文|
新课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陶艺产教陶瓷

文| 汤 泓

社会发展过程中,陶瓷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陶瓷的认知也在持续提升,对陶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促使陶瓷种类逐渐变得多样,这需要创作者不断完善制作工艺[1]。近年来,不仅陶瓷生产企业对陶瓷制作专业人才求贤若渴,很多陶艺培训或者陶艺体验也成为更多人休闲、娱乐的选择,因此幼儿园及中小学纷纷开设陶艺课程,以使陶瓷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从陶瓷加工来讲,传统的岗位包含陶瓷业务员、成型工、质检员及技术员等,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衍生出陶艺教师、陶瓷设计师、陶艺管理及陶艺培训师等多种与陶瓷相关的工种,所以对陶瓷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陶艺制作课程,以期为教学活动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产教融合的意义

陶瓷制作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若想将产教融合与陶艺课程相结合,首先应该明确产教融合的价值,通过深入理解发挥产教融合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而对于师范院校来讲,主要责任是培养职业型人才,充分体现人才的实用性特征。换言之,由师范院校走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师岗位[2]。教师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继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后续的工作岗位产生基本认知,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光发热。陶艺教师可将案例讲解作为主要教学环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讲解陶艺相关知识内容,从而更容易被学生认可。陶艺教师将产教融合与陶艺教学相结合,整体提升了陶艺课程教学质量。从学生层面来讲,接受产教融合的锻炼,能够内化所学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在后续投入工作岗位后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二、陶艺课程的改革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

教学改革以前,作为艺术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陶艺教学通常以普及陶艺基础知识为主,诸如讲解陶艺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等,同时教导学生如何认识陶瓷制作材料的基本特征,并教学部分陶艺制作方法[3]。教学改革后,陶艺教学不仅需要实现以往的教学目标,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往的陶艺教学内容以陶艺起源及制作方法为主,内容不够丰富,而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在陶艺课程与陶艺教学之间的桥梁,可促使二者产生联系,在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合了企业需求部分,因此内容方面有所升华。学校与陶瓷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将厂家需求作为根据,为学生布置课程主题,为学生指明方向。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改革以前,陶艺教学模式主要以作品展示为主,教师为学生呈现一件作品后由学生进行模仿,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也仅仅是体验如何制作,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4]。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示企业获得奖项的作品,由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制作主题,并提出设计方案,通过教师指导调整后开始艺术创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协同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邀请行业代表人物进行教学,或者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等。

(四)课程教学环境的改革

在以往的陶艺教学中,教师通常将多媒体课室及陶艺实训室作为主要的教学环境,前者主要用于教学理论知识,后者则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后,学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可以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进入博物馆或者美术馆进行参观,使其深入感受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魅力,充分认识到陶瓷艺术对于我国民族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体会陶瓷作品所传达的工匠精神。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陶瓷制作的实践机会,如通过陶艺工作室让学生学习石湾泥塑等。

(五)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

以往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通常将学生课堂表现与实践作业完成情况相结合,不仅没有考虑学生专业技能,还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及专业素养,其中以实践作业占比最高,达到60%,而课堂表现则占比40%。课堂表现中主要涉及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学习投入程度及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等,而没有针对实践作业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教学改革后,学校为考核作业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而实践作业不仅需要考虑作品烧制情况,还需要考虑作品完整性及创新性。作品完整性主要包含草图设计、作品制作期间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过程等,大约占比20%;作品创新性主要包含制作工艺、艺术创意及作品制作材料等,大约占比20%;最后则是作品烧制结果,通常取决于作品最终表现效果,大约占比20%。

三、中职院校陶艺课程现状

(一)重视实践,轻视理论

个别陶瓷教师单纯以为中职院校应该将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作为主要教学任务,而陶瓷艺术教学只需要培养学生的陶瓷制作技术,略微提及一些理论基础知识,而没有深刻认识到当前陶瓷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对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个别教师对陶瓷理论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传授相关理论基础时也只是“照猫画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很多学生对陶瓷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

(二)重视模仿,轻视创新

教学实践过程中,陶艺教师通常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借鉴他人的经验及制作技艺,同时会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参考前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流程进行练习即可。比如,训练泥条盘筑科目时,一般教师会将泥条盘筑的器皿以及瓶子当作模板,与学生一起探讨泥条盘筑实训以及创作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学生将教师提出的制作流程作为基础,通过泥条盘筑的制作方法机械地堆积泥条。实训期间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对于艺术思维及作品创作缺乏引导,而学生只希望尽快完成作业,不会积极思考课程内容,更不会主动探索新的创作技法。

(三)“灌输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当前,国内陶瓷艺术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通常以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为学生讲解陶瓷理论知识,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学。而实训过程中,教师通常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示范样本,学生只需要机械地临摹即可。另外,个别授课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匮乏,不能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陶瓷艺术创新层面更是如此,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积极性,更无法产生学习热情,最终降低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亟须针对陶瓷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重视学生关注点,更新教学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不规范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考核学生在陶瓷课程中的表现时,方法过于单调,通常以实践作业为主,而课堂表现为辅。课堂表现中主要概括了课堂表现、出勤及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实践作业则以课程大作业为主,借助作品烧制效果作为成绩考核标准。但陶瓷课程作业具有一定的显性特征,假如仅仅由作业结果出发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导致结果过于片面,并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成绩评定结果,诸如一些高难度造型可能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开裂的情况,若教师团队仅仅是以抽查、听课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完整性。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院校陶艺教学改革的相关举措

(一)提炼经典,融入文化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推动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导致人们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前大部分艺术院校将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作为主要任务,而陶瓷制作课堂改革过程中,可以重点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各界挖掘及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比如,学校与当地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真正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二)夯实基础,强技尚新

艺术创作中的基础就是创作技法。陶瓷课程实践训练过程中,缺乏技法的作品过于空洞,若过度重视技法而忽视了创新,则会导致作品缺乏灵魂。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教学案例,为学生讲解制作流程并进行演示,重点解释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之后确定训练主题,教师通过解释创作主题,引导学生构思,之后由其进行自主创新,不再是单纯地临摹代表作品。比如,讲解泥片及泥条成型时,在传授成型技法特征后,教师可以将鱼作为创作主题,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所有人印象中的鱼各不相同,所以学生能够呈现的陶瓷作品也存在一定差异。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另外,学校开展陶艺教学时,可以依托当地风俗习惯及特征,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比如,广西地区的学校可在陶瓷文化中融入龙母文化、龙舟文化、太阳文化、铜鼓文化及花山壁画文化等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陶瓷作品。

(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1.情景教学法

陶瓷课程更符合情景教学需求。产教融合模式中,学生同样是企业中的一分子,学生怎样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怎样通过企业标准规范实践操作,是教师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在情景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实践能力,还可以积累更多专业知识,进一步强化社交能力和观察能力。

2.项目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项目作为基础,充分融合教师引导、自行评价、自主设计、自行检验、分组讨论及方案落实,以“教师布置作业任务—学生学习—教师点评—实践操作—发现问题—小组探究—作品完成—师生互动点评”为主要流程,充分发挥慕课和微课的优势,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自行选择与之相符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四维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基于教学难点制作微课,让学生课后可以根据难点问题进行观摩学习,使学习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通过启发式、小组探究式及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协作学习、主动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强化教学效果,培养更多创新型、专业型以及实践型人才。

(四)教学评价多维度

考核学生陶瓷课程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可将实践作业与学生课堂表现相结合,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综合评估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及能力,调整实践课程与课堂表现所占比例,在日常课堂表现中同时纳入出勤、小组评价、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等多项内容,而实践考核则需要同时兼顾作品最终效果及作品的完整性及创新性,前者同时包含作品设计、创作期间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处理等,后者则需要同时包括作品创意、技术创新及创作材料等,剩余部分为作品烧制效果,通常由作品表现效果来决定。

总体来讲,各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纷纷将产教融合模式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检验自身的知识体系,明确自身不足之处,尤其对于师范类艺术专业学生来讲,通过产教融合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有助于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陶艺产教陶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疯狂”的陶艺
小学生导刊(2018年1期)2018-03-15 08:02:40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
陶瓷艺术欣赏
景德镇陶瓷(2014年1期)2014-04-29 11: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