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
吹管乐器是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的乐器类型之一,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们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更加强烈, 促进了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巴洛克时期在整个文化发展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关人员在研究小号演奏艺术时可以将巴洛克时期作为重要内容和对象, 分析鉴赏并深入理解小号演奏艺术, 推动现代小号艺术的发展。
“巴洛克” 一词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解读, 总的来说, 这一词汇的贬义性质较为明显。 巴洛克时期通常指1600 至1750 年之间的一百五十年, 在巴洛克时期, 美术、 雕刻、 音乐、 建筑等领域均爆发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极大地推动了艺术风格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之前的艺术风格强调理性色彩, 重视艺术作品的庄严肃穆, 而巴洛克时期则更加自由。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以新奇和融合为中心思想完成艺术创作, 反对传统和束缚, 热情大胆, 彰显了运动与活力, 主张享乐主义。 因此, 巴洛克时期在艺术发展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改变了固有的艺术风格, 为后世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巴洛克时期在小号演奏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自巴洛克时期起, 小号的普及范围扩展, 成为音乐演奏中较为常见的乐器种类之一。 相关人员在欣赏小号演奏艺术时应当重点关注巴洛克时期。
最初, 原始先民在狩猎以及生活过程中需要传递信息,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 原始人员就地取材,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石头、 木头、 海螺、 竹子等传递信息, 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乐器。 小号的前身可能为原始先民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时使用的海螺、 兽角等, 经过演变成为小号。
通过查找资料文献, 最初的小号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 主要应用于军事战争中, 发挥传递信号的作用。 此后, 其逐渐出现在庆典等场合中。 此时, 小号在军事以及宗教领域的应用较为频繁, 尚未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13 世纪末14 世纪初, 小号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渐频繁, 被称为“上天的声音”, 以其独特的声音、 自然泛音和长短乐句表现上帝的庄严和肃穆。 16 世纪末17 世纪初, 小号参与到了音乐合奏中, 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完成变奏。 巴洛克时期,歌剧与宗教音乐得到了较大发展, 器乐在音乐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音乐家更加重视乐器的发展, 希望实现器乐和声乐的融合, 这为小号演奏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巴洛克时期, 人们希望在音乐作品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 品味多种音乐风格与器乐体裁。 基于此, 歌剧、乐曲、 合唱等表演形式出现并发展, 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小号演奏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彰显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为了配合倾听者变化的审美趣味, 小号演奏由原有单调、 保守的演奏风格转变为大小调, 乐曲的长短不再统一, 而是由长句和短句共同组成, 二者交替出现, 通过调整乐句气息以及长短变化营造丰富的乐曲, 为倾听者带来更为良好的体验。 在大小调体系下创作的小号演奏乐曲的对比较为鲜明, 有着强烈且浓厚的风格特征。 另外, 创作者在创作乐曲时多用装饰音, 结合多种多样的模进音型设计乐曲, 使乐曲整体的变化较为丰富, 利用不同形式的节奏为小号演奏曲目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 使小号演奏艺术的情感渲染能力更强。 在此基础上, 演奏者着重处理了演奏乐曲中的不和谐音, 从而增强了和声在乐曲中的和谐度, 充分发挥和声应有的作用, 促使小号演奏乐曲更加完整。 在巴洛克时期, 人民更加喜欢具有变化性的音乐作品,希望音乐作品可以在节奏、 速度、 风格等多个方面做出调整和改变, 增加乐章结构。 某一乐章内的情感基调应较为稳定, 通过不同乐章的情感变化刺激倾听者的感官, 展示更加复杂、 多变的思想情感。 基于此, 创作者改变了以往渐弱和渐强的表达方式, 而是使用阶梯式力度完成乐曲转变。
第一, 运动美和空间美。 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艺术中涵盖了大量科学与文化的相关内容, 小号演奏艺术的运动感较强, 曲线较为优美, 呈现出节奏跳跃、 旋律精彩、情感起伏的特点。 此时, 音乐创作的空间概念出现, 创作者开始在音乐作品中延伸声音空间, 利用空间感的变化表现不同的音乐主题。 另外, 乐句长短的调整使得小号演奏中的距离感更加显著, 多声部的旋律与和声色彩共同形成了小号演奏艺术的空间美。
第二, 有序美。 巴洛克时期的创作者和演奏家强调音乐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希望通过音乐作品向人们展现客观世界, 反映实际情况。 基于上述思想,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创作表现出一定的和谐和秩序, 成为音乐家在创作过程需要遵守的首要原则。 在有序性风格的引导下, 小号演奏艺术在情感表达方面的次序性特征较为明显, 完美融合了混乱和有序, 相关作品的哲理性较强。
第三, 模仿美。 巴洛克时期, 人们对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充满崇敬之心, 这种思想状态自然而言拓展到了音乐艺术领域, 创作者开始以自然和现实世界为基础,利用音乐模仿世界, 展现音乐的魅力。 法里纳(Farina)、科雷利(Corelli) 等音乐家均留下了充满模仿意味的作品。
第四, 激情美。 音乐作品在精神层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体现了创作者以及演奏者汹涌澎湃的个人情感, 展现了人们激扬的情感。 巴洛克时期, 小号演奏艺术的器乐速度、 力度、 节奏等均出现了变化, 成为人们的情感寄托。
第一, 强调演奏音准。 音准是巴洛克时期小号演奏艺术中较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与评判标准, 希望演奏者能够准确演奏, 提升艺术享受。 为了规范小号演奏艺术行为, 巴洛克时期统一设定415 赫兹为a1 标准音振频, 这与现代管弦乐的标准不同, 由此产生了不同的音高。 巴洛克时期的赫兹低于现代管弦乐标准, 呈现出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另外, 在小号演奏艺术中, 音乐家常用纯律小号, 演奏特色较为鲜明。
第二, 重视吐音发声。 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艺术在演奏过程中希望演奏者可以尽可能地应用多种吐音发声方式。 以《小号演奏法》 为例, 创作者梵蒂尼(Fantini) 指出, 小号演奏者需要在演奏曲目时使用不同的吐音发声方式, 并结合琶音跳度较大的音乐辅助小号曲目演奏。 另外,其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类文献对这一艺术规则进行了补充说明, 认为吐音发声方式的使用应随着演奏条件的变化而调整, 根据演奏环境的实际情况展示更加恰当的发声特色。针对不同的演奏曲目以及速度, 演奏者需要选择对应的发音方式。 基于此, 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艺术呈现出较为突出鲜明的特色。
第三, 鼓励即兴演奏。 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强调口头传授, 在演奏重复的乐句以及乐段时, 演奏者往往会临时增加装饰音, 区分现有演奏与前期演奏, 进行对比。 较为常见的区分方式为改变演奏力度, 这是即兴演奏中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方式与亮点。
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艺术得到了发展, 在当时社会背景、 生产力发展水平、 文化、 思想、 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社会音乐观念, 在反映人们审美特点的同时进步和发展。 此时, 人们欣赏的主要音乐形式为古组曲、 室内乐、 大协奏曲等, 上述音乐形式共同构成了巴洛克时期辉煌的音乐发展局面。 器乐演奏形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并通过独特的音乐魅力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乐器自身的发展为音乐艺术的进步创造了较为良好的物质条件。 相关人员可以在现有乐器的帮助下研究更加多样化的演奏方式与音乐形式。 器乐类艺术的发展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息息相关, 联系较为紧密, 独立性增强, 脱离了声乐以及舞蹈伴奏的限制, 成为能够独立表演的乐曲形式。
在弦乐重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重奏曲和奏鸣曲为主要的音乐形式。 各国音乐综合运用多种乐器, 通过体现不同乐器在演奏过程中的特点增强作品本身的对比, 兼顾旋律、 节奏以及韵律。 另外, 在小号演奏艺术中, 演奏家尝试了叙事风格与小号演奏的融合, 为小号演奏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一音乐形式的影响下, 小号演奏艺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新颖的心理感受与主观刺激。
第一, 声部旋律流畅性。 旋律是乐器演奏的基础和前提,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创作者以及演奏者的音乐感受,主观性特征较为明显, 能够引发倾听者的内心共鸣。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致力于打破篇幅的局限, 在演奏曲目中呈现较为完整的艺术表现。 此时, 演奏家强调小号演奏在思想情感方面的表达, 以不同的情感基调为基础, 通过调整小号演奏的表现形式展示情感, 突出呈现小号演奏声部旋律的流畅性。
第二, 伴奏简洁性。 “数字低音” 是巴洛克时期小号演奏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使得这一时期的声乐织体呈现出旋律主唱、 和声伴奏的状态, 并成为一种典型构建。 演奏人员在“数字低音” 中可以突出展示演奏曲目中的低、 高两端声部, 当两种声部交替出现时, 则呈现了错落有致的艺术美感和享受。 通常情况下, 此类作品较为舒缓, 节奏起伏不明显。 四部和声形式是巴洛克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和弦伴奏形式, 伴奏织体形式则以复调性伴奏为主。 总而言之, 巴洛克时期伴奏较为简单, 以淳朴的方式向倾听者传递思想感情。
第三, 风格抒情性。 表达情感是声乐艺术的核心思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崇尚淳朴简洁的情感表达, 不矫揉造作, 向外界传递朴素的情感。 在演奏以及演唱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曲谱内容吐音发声。 如果需要在表演过程中增加装饰音符, 表演者应当准确表达, 避免纤弱的表演状态。 演奏者需要张弛有度, 为倾听者提供律动感较强的听觉享受。
小号的形制流变可以简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属于14 世纪及之前的时间段, 小号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利用海螺、 兽角等发声, 为简单的传声工具。 第二阶段为17 世纪,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小不同的自然泛音号。 第三阶段为侧孔小号, 在管身设置4 ~6 个孔, 从而演奏半音阶。 第四阶段为转阀、 活塞小号, 与第三阶段相比音准掌握更加简单, 并出现了不同调性的小号。
从上述发展过程可知, 小号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演变期, 克服了材料获取、 音准掌握、 调性设置等多个困难。 在巴洛克时期, 小号得到了发展与普及, 进入了小号艺术的辉煌时代。
器乐创作在巴洛克时期属于声乐创作的主要内容, 地位显著提升。 此时, 小号的形制分为自然音小号和巴洛克小号。
自然音小号以泛音列无机械装置为准则, 采用震动发声方式, 音阶结构为泛音列。 站在现代声学的视角看待自然音小号可以发现, 演奏者可以利用改变振动频率的方式获得目标音高, 从而完成演奏。 基于此, 巴洛克时期的演奏家在使用自然音小号演奏泛音列之外的音时需要改变嘴型振动, 演奏对应音。 然而, 这一演奏行为的难度较高,需要演奏者频繁练习, 容错率较低, 容易出现演奏不准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人员研究出了巴洛克小号。
与自然音小号相比, 巴洛克小号增加了音孔, 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音孔的闭合状态改变气流长短, 利用较为简单的方式达到目标音高。 这一调整解决了自然音小号在演奏音阶方面面临的困难, 但是受技术手段以及思想的形式,在演奏半音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巴洛克时期, 小号的用途更加广泛, 能够演奏出优美完整的乐曲。 基于此, 为了提升艺术享受, 相关人员研究了不同形制的小号。 此时, 小号演奏偏重纯律, 吐音发声方式更加丰富, 出现了多种小号演奏技巧。
姿势与气息属于演奏者在演奏小号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演奏技巧, 直接决定了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与技巧能力。 作为一种泛音乐器, 小号需要通过管内气体的震动发出声音。此时, 演奏者应当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借助唇震气息带动小号发声。 演奏者可以锻炼胸部运气、 腹部运气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运气方式。 练习呼吸技巧时, 演奏者可以借助站立呼吸练习、 坐卧呼吸练习、 无实物练习以及长音练习等方式, 针对个人姿势和气息的短板选择更加有效的练习方法。
连音常见于情感基调较为舒缓的小号演奏作品中。 就连音而言, 演奏者需要充分运气, 综合运气和手指运动完成连音演奏。 连音的演奏有着多种指法, 演奏者需要在保证音色统一的前提下吹奏, 保证气流的连续性。 需要注意的是, 当演奏者挑战难度较大的连音演奏时需要禁止借助外力的行为, 避免伤害嘴唇。
增强音准控制是小号演奏艺术在巴洛克时期较为显著的发展特征之一, 由此出现了巴洛克小号。 演奏者可以充分利用校音器校对音准, 检验演奏过程中的气息, 判断气息的平稳性与强度, 并且可以帮助演奏者校准口缝大小和嘴角幅度。 除此之外, 演奏者可以将钢琴作为辅助练习工具, 提高音准。
综上所述, 巴洛克时期属于音乐发展史中较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相关人员在赏析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艺术时,可以从巴洛克时期的审美特点以及风格入手, 分析艺术规则、 艺术发展以及艺术特点, 结合小号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形制流变, 分析小号的演奏技巧, 从多个层面解读并赏析巴洛克时期的小号演奏艺术, 吸收其中的精华, 为现代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