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18 13:03:06
轻音乐 2023年12期
关键词:声势肢体节奏

沈 云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指出, 音乐课程应当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新课标文件还为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设置了循序渐进的节奏、 节拍教学任务, 旨在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提升他们的艺术感悟力与创造力。 作为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方法, 声势训练在小学生音乐节奏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将理性的乐谱知识转化为直观、 有趣的肢体动势, 从而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与声势训练的融合深度, 借助声势训练的优势, 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之美与艺术感染力, 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 声势训练的内涵与原则

声势训练这一教学方法最早由德国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所创设。 其是一种教师指导学生做出能够发出声音的肢体动作或利用人声模拟节拍来进行节奏训练,以达到音乐知识传授目的的教育方式。 不同于传统音乐课堂, 融入了声势训练的小学音乐教学增强了音乐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让音乐回归自然、 充满活力,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 节拍的感悟力。 声势训练分为身体打击乐与嗓音打击乐两个部分。 身体打击乐强调身体、 节奏、 声音之间的协调, 而嗓音打击乐则将发声位置从全部身体部位转移到嗓音, 利用人声模仿特定的声音并按照一定的节奏形式形成丰富音效。 由于身体打击乐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声势训练一般采用的都是身体打击乐模式。 声势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节奏教学方法, 能够帮助学生找准稳定拍, 体会音乐节奏之美。

小学音乐教学声势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拍手、 拍肩、跺脚、 弹指或模仿情境中的特定动作等形式。 无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哪种形式, 均要以自然、 舒适、 灵动为主,保证学生不会因为不合理的动作而产生生理不适, 同时也要要求学生灵活控制声音, 比如利用拍手心、 手背展示不同音色, 通过拍击力度掌控声音大小等。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上述肢体动作展开节奏模仿、 节奏创作或声势伴奏等学习行为, 增强学生对节拍、 音型等音乐要素的记忆力。 基于声势训练的小学音乐教学应当遵循适度性、 指向性与典型性等原则。 适度性原则要求教师整体把控课程的内容与进度, 避免因为学生对于声势训练过于投入而产生课堂纪律失序、 课程目标难以落实等情况。指向性原则要求教师针对课程特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具有针对性与独特性的声势训练模式, 不能为了使用某一声势训练方法而不顾课程曲目是否与之相适配。 典型性原则要求教师精心挑选教材案例, 尽可能地挑选在节奏方面有代表性的曲目, 从而提高声势训练效率, 提升学生对于节奏的感知力。

二、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 激发深层动机, 培养创新思维

声势训练虽然谓之“训练”, 但有较强的趣味性。 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演奏音乐、 表达自我, 能够帮助小学生丰富情感体验、 收获乐理知识。 在教师的设计下, 枯燥、 复杂、 抽象的课程知识被解构成简单有趣的游戏, 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也让他们更容易沉浸在喜悦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音高、 旋律、 节奏, 对音乐学习的信心与渴望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同时, 声势训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强化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生要想正确地完成声势训练任务, 就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掌握音乐节奏以及如何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节奏。 在教学实践中, 声势训练样态十分多样化, 学生不再局限于使用某一种特定的方法进行学习, 而是手、 眼、 耳、 脚、 口相互配合, 在身体各类感官的配合下领会音乐元素的魅力, 从肢体语言中深刻感受声音速度、 力度、 幅度的变化趋势。 这种开放多元的音乐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索欲望, 学生会充分发挥想象力, 从而提高音乐理解力。

(二) 强化综合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声势训练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还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反应力与肢体协调能力。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 思维发散,难以在传统音乐课堂中记住较为专业的音乐知识。 在声势训练中, 学生必须记住动作模式与执行该动作的音乐节点,在行为、 声音两类元素的互相对应、 互相影响之下, 他们不仅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记忆内容的串联, 也将不断强化自身的音形配合、 手脑协调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声势训练经常涉及多声部合奏、 接龙等合作演奏形式, 比如学生可以划分小组并分别通过拍手、 跺脚、 拍腿进行曲目演奏,形成纷繁有趣的节奏卡农。 此类训练活动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与审美体悟, 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合作关系,教师也能够在音乐课堂中营造互相勉励、 互相督促的学习氛围。

(三) 优化课堂质量, 顺应课程改革趋势

将声势训练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 我国小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日益丰富, 学生的知识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常规的音乐教学已然难以构建起符合客体实际需求的知识供给体系。 声势教学的融入能够让音乐课堂更富生机,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合理运用声势训练活动, 可以给予每一位学生展示个性、 获取审美体验的机会, 使音乐变成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 这是对音乐学科特性的充分彰显, 更是对新课标相关理念与倡议的深入贯彻。 同时,基于声势训练的音乐教学活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讲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有助于督促教师提能力、 增素养,使其怀揣着更高的教学热情与更强的育人技能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 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三、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调动模仿能力, 利用声势解决节奏问题

相对于旋律、 音高等音乐要素, 节奏是一类更为抽象的概念, 尤其是在一些节奏型较难, 出现休止符、 时值线等复杂要素的曲目教学中, 如果仅从理论的角度讲述节奏型的分类或特点, 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因此需要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 利用声势训练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应当摆脱知识灌输式的生硬模式, 而是都通过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的方式推动小学生自发生成节奏意识。

小学生虽然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完善, 但模仿能力较强,教师不妨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设计声势训练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率音乐课堂。 以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四单元《雁儿飞》 一节教学为例, 该曲虽然篇幅短小、 旋律轻快,但出现了连音线、 延时线以及休止符等复杂音乐要素。 为强化学生对此类要素的认识,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音乐,并按照歌曲3/4 拍的节奏舞动双手, 做出“大雁挥翅” 的动作, 要求学生观看并模仿教师所做动作。 因为存在延时线这一元素, 歌词中的每一个字并不必然对应一个节拍,不过小学生往往看不清这一点, 会从直观上认为每唱一个字, 便要做一次动作, 教师应当着重纠正这种观念。 同时,还要突显出3/4 拍的强弱变化规律, 按照“强、 弱、 弱”的节奏调整手臂挥动的幅度。 教师示范完毕后, 便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学生排成人字形的“雁阵”, 跟随歌曲的节奏摆臂, 另一组学生则在歌曲休止符处击掌, 比如唱到“飞呀、 飞呀” 以及“小树、 长呀” 的时候, 歌曲的节奏形似:X X 0 | X X 0, 击掌的学生便可以根据这一形式按照“ ‘飞呀’、 击掌、 ‘飞呀’、 击掌” 的节奏做出肢体动作, 两组学生在声势配合下共同演奏出充满童趣与自然韵律的音乐。 此类声势训练方法将乐谱中专业性的节拍知识转化成了简洁生动的肢体动作, 能够让学生在肢体语言所表达的直观情境中增强对节奏的认识。

(二) 采用趣味教学, 在愉悦氛围中激活律动感

虽然声势训练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节奏感, 但它的内涵与形式十分多样化, 对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在基于声势训练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当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领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之美,体会音乐情境中所隐含的思想内涵。 为此, 教师需要开展游戏式的声势训练,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学生的律动感, 使学生全面领会歌曲的节奏、 旋律乃至与作品背景相关的人文知识。

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只小猪》 一课教学为例, 在开始声势训练之前,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授《三只小猪》的故事背景, 带领学生理解未雨绸缪、 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在学生融入故事情境后, 教师便可以创设“盖房子” 这一游戏活动, 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模仿三只小猪盖房子的动作,在身体律动带领学生中感受二拍子的特性, 具体动作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 如刷漆、 搬运、 钉钉子等。 此类声势训练需要师生具有一定的娱乐精神, 不能仅依靠学生拍子跟得准不准来判断他们的活动成果, 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力、 表演水平、 参与积极性等因素, 将学生是否能够以动作与神情呈现出三只小猪建房时的心态视作评价学生游戏完成度的重要依据。

除严格依托课程情境的游戏活动外, 教师还可以创新改造教材内容, 对原有曲目旋律进行一定的改变, 锻炼学生的节奏适应能力。 教师不妨借助4/4 拍的节奏特点, 围绕三只小猪的性格设计不同的节奏类型, 并以击掌、 拍腿等形式为学生进行示范, 要求他们据此执行“盖房子” 动作。比如: | X 0 X 0 | 这一节奏可以表现为做一次动作顿一下, 对应的是老大懒散的状态; | X X X X | 需要速度适中、 平稳推进以表现老二缓慢的建筑进度; |X XX XX X X X |则需要加快动作速度以呈现出老三辛勤工作的模样。需要注意的是, 该游戏中的肢体动作对应的不再是节拍,而是嵌入节奏中的音符, 由于小学生对歌词、 音符、 节奏认识不深刻, 教师有必要在活动伊始便指出这一区别, 避免因概念混淆而产生节奏感悟力弱化的问题。

(三) 布置团队任务, 强化多声部合作意识

除了单独演奏或跟拍练习外, 声势还可以用来丰富歌曲伴奏。 师生可以自行创编不同风格的伴奏节奏型, 在配合演唱中增进师生默契, 强化班级对个体的情感向心力。伴奏涉及连音、 顿音、 衬词等专业概念, 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需要应用声势教学法烘托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比如, 在歌曲衬词处拍桌, 顿音处跺脚, 连音处则挥手划出一道弧线,一边歌唱、 一边律动, 将歌曲演绎为人声与自然声音相得益彰的连贯表演。

在学生熟知基本的声势伴奏方法后, 课堂教学便可以进入多声部配合环节。 如果说“雁阵” 配合强调的是合作的话, 那么多声部配合强调的就是分工。 由于每一声部的节奏存在差异, 且每一声部均会发出声音对它者产生干扰,因此多声部合作的难度相对较高。 为降低学习难度, 需要开展基于团队合作的声势训练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创作、 演奏与聆听,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 声势训练是一种效果斐然的音乐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记忆力、 肢体协调能力等。 这不仅符合音乐新课标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要求, 也能够满足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趣味性需求。 在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当继续深入探究声势训练在课堂中的应用理路, 扩大研究对象范围, 为声势训练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 切实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声势肢体节奏
题淮上中学补习班
花有自己的节奏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0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4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雷声与闪电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名师在线(2018年9期)2018-11-28 16:55:53
YOUNG·节奏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17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