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荣,杨博凯,任 娜,熊先青,徐 伟,吴智慧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2019年4月,教育部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正式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计划拟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各10000门左右(简称“双万计划”)。所谓一流课程,即强调课程建设应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两性一度”),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要求课程、教师、学生、管理、效果全方位提升与改善[1-5]。
为提高《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两性一度”[6],增强学生适应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结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学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与SWOT分析法[7-9],系统、全面地开展了课程教学路径改革与实践,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习产出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强调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导的课堂理论教学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重点以产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从课程目标制定、教学成果获取、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考核方法等全方位改革教学模式,做到“以生为本”,重视个性发展,聚焦成果获得,反向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10-12]。SWOT分析,即在内外部竞争环境与条件下进行态势分析,精准、全面与系统研究被分析对象所处情景,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对应的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及解决对策等[9,13-15]。
从课程性质分析,《木家具制造工艺学》是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合共进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掌握木家具主要原辅材料的材料特征和加工属性,木质构件或产品的主要结构特性、制造基本理论,各种典型构件(实木零部件、板式零部件和弯曲零部件)加工工艺、涂饰与装饰、产品或部件装配工艺等内容[16-17]。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家具材料属性、加工原理、加工基础等理论内容,也包括课程设计以及弯曲零部件加工等实验室实操环节,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达成等方面均与OBE理论具有良好一致性。本研究利用SWOT分析法对基于OBE理念的《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14,18]。
本课程属性与OBE教学理念契合度高,使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得以顺利开展并加以实践。线上教学过程中,通过零部件机械加工过程视频、实操视频动作分解等方式,促进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加工工艺过程;线下教学以核心理论知识点为主,通过问题导向式、项目讨论式、PPT汇报等方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和学习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移动学习,互动学习。同时,在时间安排上,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局限于课堂内,有效地将教学时间延伸到课堂之外,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探索“线上”MOOC平台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情境、交互、讨论、反思、反馈”五位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线上学习过程监管困难、评价考核方法不当、线上线下衔接不畅等不足,缺乏本科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价标准以及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而影响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效果。就课程自身劣势分析,教学改革的内因主要有:教学内容相对固化、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信息化技术应用不佳、学习主动性不足、问题探索精神缺乏;外因主要集中在,进一步缩减的课程总学时与新工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充之间的矛盾。内外因的劣势叠加,促使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2021年,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等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指导意见包含教育新基建核心内容,教育过程强调线上线下融合,为混合式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互联网+”时代促进了教学的主体、资源与媒介等要素革新与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也为教学改革也提供了良好机遇。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要求任课教师持续学习,具备更广的知识面与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能力。同时,线上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如何提高线上学习兴趣,确保线上课堂教学效果,是本教学改革路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不够完善,如何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方法,改革评价内容与形式,实现公平公正的课程考核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挑战之一。
课程群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建设模式,是指通过重新设计和整合学科内或跨学科的相关课程,建立课程群中的知识、方法等要素间逻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促成彼此渗透互补,知识点融会贯通。《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群以“材料—结构—装备—工艺—装饰”为主线,打造了以《木家具制造工艺学》为核心,《家具材料》《家具结构设计》《家具制造装备与机器人技术》《家具表面装饰》等课程为支撑,以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目标的“一核四翼”课程群(见图1),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木家具制造基本原理、工艺技术、装备配置以及质量保障等关键知识点。
图1 “一核四翼”课程群
教材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载体,是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三十多年来,课程建设团队凭借在家具制造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积极联合业内龙头企业共同开展了课程与教材校企共建共享,将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和最新颖的实践成果纳入教材,编写出“精品、系列、前沿、实战”的高质量教材[17]。木家具制造工艺学是家具设计与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家具设计方向)等专业的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其教材于2004 年、2012 年和2019 年先后出版和修订3 版,分别获如图2所示的相关荣誉;《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现已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教材共建,现已形成了一定特色与创新,体现了教材传承与创新,突出了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力求课程教材建设“同频共振”,凸显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特色,在国内同类高校、相近专业教学中具有一定引领示范作用(见图2)。
图2 课程教材共建路线图
备课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要求、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学习状态,合理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构建逻辑结构、教学方法,准备教学资源等。备好课可显著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与计划性,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传统备课过程中,存在不同教师理解各异、备课内容不统一等问题,直接造成了平行班级同学知识达成、能力达成的差异性,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该课程团队经过三十多年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老、中、青”合理的结构梯度,长期在教学一线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为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课程团队发扬了“传帮带”精神,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备课、教学,集思广益,构建了“两线五维”集体备课模式(见图3)。“两线”,即集体备课的明线与教研能力提升的暗线;“五维”,包括备思政、备内容、备结构、备方法、备资源。通过集体备课,全方位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凝聚集体智慧,促进了团队协作,提高了教师积极性与参与度以及学生学习兴趣[19]。
图3 “两线五维”集体备课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周期过程化;即由传统“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不仅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完成度、完成质量,又要考察成果达成过程中学习表现与参与度[20]。具体总评成绩=40%线上+60%线下,线上、线下考核内容及考评分值与占比见表1。
表1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核成绩构成
通过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创新思维。线下评价的PPT汇报,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单位,确定一件木家具,集体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等信息,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装备选择、工艺流程图绘制等全方面,以PPT汇报的形式展现出家具具体的加工工艺过程,表达对木家具制造各工艺的理解与应用。该汇报可促进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通过汇报洞察学生学习盲点、理解偏差与困难困惑,便于精准辅导,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专业素养。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和学时占比都较高,统一的学习、测试、评价方法可显著消除不同教师评价主观性。同时,学生能接受课程团队全体教研成果与教学资源,促进知识来源丰富与多样。
2019年,《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开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过4年的改革与实践,课程建设略显成效,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累计在线选课6000余人次,课程建设影响力逐步形成。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以及课程教学目标,从线上测验、讨论、有价值问题到线下课堂表现、PPT汇报以及期末测试,全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应用能力。经过分析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的各方面目标达成度,通过持续改进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效果提升显著。例如,2021-2022第1学期,三个班级综合成绩一次性通过率100%;其中,85分以上占比44%,平均分数82分,总体成绩分别梯度合理。课程目标达成度相较改革前显著提升,目标1-3均达到90%左右(见表2)。
表2 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及目标达成度
一流课程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以应对新时代对于“教与学”的新要求。本课程基于OBE理论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了战略分析,从课程群建设、教材资源建设、备课方式、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与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能力达成度明显提高,课程建设影响力凸显,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心以“学”为中心,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程考核注重“考核能力”,课程评价做得“过程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显著提高,教学评价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