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萧蔓,毛海军,云 登,王昕旖,郭 卉,孙意然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彰显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战略的一大热点。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报告》表明,县域农村市场消费者呈现以下消费趋势:数字经济助力农村“生产+消费”正循环,县域农村市场“新消费”蓬勃发展,县域农村“衣食住行”消费全面升级[1]。在新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云南省澜沧县产业经济发展迎来新的变革提升空间。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产业着力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澜沧县作为茶叶生产大县,需立足当前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推动以茶叶产业为代表的澜沧县乡镇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是指以运用数字化知识技术与信息通信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基础为设备载体,通过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结合IOT(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业务模式流程,使得在生产制造、交易、流通等领域存在“数字化”特征,促使经济结构形态由工业经济向智慧经济形态转型升级,促进地区产业升级,人民生产生活新消费模式升级转变[2]。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84 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 年12 月缩小0.2 个百分点[3]。在此背景下,澜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绿色茶园、有机茶园建设,不断开拓销售市场,搭建电商物流“快车道”。
利用数字经济集群平台构建“数字经济+产业”新模式,实现乡村振兴梯度产业集群效应,重点供给农村监控基础计算设施,从ICT 资源的公平分配中受益。利用数字化创新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构建产销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最佳组合的新型企业模式,为传统产业和数字领域的联合发展创造条件,实时了解作物相关趋势、新的耕作策略,学习农业种植技术。
构建数字农具生态链,识别产品与需求的关系,构建数字农具平台体系,利用数字信息打造农业系统支撑服务,打造“村、品、院、地、户、业”的新兴产业,组织生产种植一体化。采收分批销售,实现数字化监控,搭建数字化农产品销售平台。以澜沧县普洱茶为例,可以依托新兴电商发展环境,打造普洱茶消费服务新场景,打造澜沧县普洱茶品牌,进而推动茶叶经济健康发展。
引入数字经济概念,提升农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学习意愿,弥合城乡“数字素养鸿沟”。提高农民数字素养,注重应用技能和数字农具培训,充分调动农民学习和使用数字产品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数字人才和工具为农民制订培训计划,实现有组织的数字经济目标,弥补地区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例如“空中课堂”“医疗争议”和“触手可及的关系生活”。
澜沧县拥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茶叶总面积0.19 万hm2[4]。近年来,澜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围绕“绿色产业兴县”和“产业兴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经济兴”总体要求,树立优质品牌,实现茶产业跨越式发展。持续完善县、乡、村3 级电商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建设,推动城乡物流资源整合;提升和完善快递包裹的仓储分拨、快速配送等功能,确保品质茶叶“输送到县”。同时,深度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和乡村产业发展,全力拓宽寄递服务渠道,将茶叶输往全国各地。
PEST 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如图1 所示。P是指政治,E 是指经济,S 是指社会,T 是指技术。在评估时,通常采用这4 个准则分析企业集团所处环境,检验其对公司组织战略目标与发展的作用。
图1 PEST 分析
3.2.1 政治因素(P)
近年来,澜沧县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省做大做强“云茶”战略决策等机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品牌以及重点发展八大产业的决策部署,着力做强大基地、做优大主体、开发大数据、建设大仓储、拓展大市场、塑造大品牌,把澜沧县建设成知名茶叶生产、加工、贸易、文化和茶旅游的重要基地,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财政增长。
3.2.2 经济因素(E)
如图2 所示,根据居民收入和购买力分析,中等收入群体的购买需求弹性较大。中等收入群体家庭人均月收入为6 000~30 000 元,占城镇居民总数的67%左右。2019—2021 年中国茶叶总产量复合年增长率为6%,预计2022—2024 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按收益计,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从2019 年的1.45 kg 增加至2021 年的1.66 kg。研究表明,2024 年预计人均茶叶消费量可增加至1.97 kg。
图2 沙利文报告
3.2.3 社会因素(S)
澜沧县茶产业各类企业共1 036 家,其中取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SC)的精加工企业41 家、国家农业龙头企业1 家、省级龙头企业两家、市级龙头企业两家。茶产业已成为促进澜沧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重要产业。澜沧县精加工企业占比较小,大部分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不明显。整体而言,澜沧县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性不强[5]。
3.2.4 技术因素(T)
澜沧县电商经营发展较好。为了配合电商等数字平台的经营发展,基层政府已构建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确保线上信息传播的畅通无阻。由于各项基础设施正处于建设完善阶段,在管理与运营上仍亟待改善。例如,线上茶叶商家商品定价管控以及电商市场的管控等需要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与引导。
SWOT 分析即根据澜沧县茶产业的发展环境及内部资源,通过调查分析目前茶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不同要素的排列组合,制定合适的战略,助力澜沧县茶产业的数字化转型。SWOT 矩阵如图3 所示。
图3 SWOT 矩阵
3.3.1 优势分析(S)
澜沧县气候温和湿润,拥有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古茶树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具有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3.3.2 劣势分析(W)
优质品牌打造滞后,存在品牌多、产品杂、档次低等问题,品牌效应不明显;营销渠道不开阔,缺失市场推广能力,严重影响销售效果;小规模生产模式下企业沟通不畅,导致部分企业机械化水平低;观念转变对传统茶农带来较大冲击[6]。
3.3.3 机会分析(O)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做大做强“云茶”战略决策机遇;充分利用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工业4.0 高新技术,培育澜沧县茶叶产业新生态;茶产业作为澜沧县特色优势产业,承担着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3.3.4 威胁分析(T)
部分茶农对古茶园进行掠夺式经营,对古茶园和古茶树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极大影响宏观经济形势;传统“革命加拼命”的管理方法让很多商家获得了较多的市场份额,但也带来一定的威胁。
澜沧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旅游资源圣地与水田农业生产地。为构建稳固的茶叶交易平台,依托丰富的茶叶资源打造成熟的交易体系,澜沧县规划“茶叶交易中心市场”,汇聚澜沧县及周边县域的茶叶资源,联合临沧、景洪等地建设专业化茶叶成品集聚地,大规模、大批量地生产,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7]。
澜沧县可依托资源优势,构建多样化的农产品经济发展体系,以旅游带动当地农产品经营与发展。构建相应的茶园风景园或其他农业观光园,打造生态科技农业生产园,引导人们认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立农产品研发部门,在生产农产品商品时,将其转换为饮品或甜品等相关性较高的产品,提升澜沧县农产品附加值。
做好顶层设计,将一体化建设理念融于旅游供应链打造过程中,注重地方优势,打造景区、资源整合、共享提升的网红IP。在营销策划、产品设计、大数据共享等领域,依托庞大的客户群,与口碑、美团等OTA平台合作,提升精准营销和服务水平。重塑品牌优势进行生产直销,扩大服务培训体系的人员覆盖范围,健全中间商、茶农以及茶厂人员的服务营销体系。
打造集成的供应链协同平台,互联互通生产端、供应链端、销售端、服务端等模块,凭借覆盖完整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在行业内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利用大数据、元宇宙、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预测茶产业需求,基于信息技术宏观规划茶产业,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实现气候全过程监控溯源、制作过程数字化,利用数字赋能维护客户黏性,加大品牌推广宣传力度,抓住科技发展机遇,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既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澜沧县盛产以知名茶叶为代表的农产品,在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及技术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澜沧县要抓住数字赋能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发展机遇,依托自身资源政策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多样化营销体系,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借助数字化技术,积极开展电商营销,推动澜沧县乡村经济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