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县桔林乡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

2023-03-02 02:58□梅
山西农经 2023年1期
关键词:发展

□梅 赛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农业现代化的“活水源泉”,是群众脱贫致富最长久、最稳定的命脉所在。

在现有的研究中,部分学者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出发,提出了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格局。刘海洋(2018)[1]在乡村产业振兴中提出了农业优化升级和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李翔和宗祖盼(2020)[2]认为,数字化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方向,催生新兴的乡村产业形态,助力乡村经济振兴。韩嵩和秦玉友(2021)[3]认为,高校作为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科技创新的“集聚地”,能为乡村产业融合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强调,乡村产业振兴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曾维和和咸鸣霞(2019)[4]基于武家嘴产业兴村的实证调研,提出提升乡村经济社会效益要以产业融合为基础,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要以村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郭秋玲(2021)[5]深入研究新时期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协调一致发展提出针对性意见。

现有研究为文章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但现有研究普遍缺少针对地域偏远且资源丰富乡村的产业振兴研究案例。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通过对地处偏远且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福建省闽清县桔林乡进行实地调研,剖析其产业优势和潜力,揭示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提出其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1 桔林乡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与潜力

1.1 桔林乡基本概况

桔林乡隶属福建省福州市,位于闽清县西北部,资源丰富,是水口电站、古田溪电站库区主要乡镇之一,是典型的农业乡,主要产业有畜牧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桔林乡人口7 293 人,辖13 个行政村,面积103.2 km2。桔林乡水利、森林、地热资源丰富,适合鱼类养殖,316 国道贯穿,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境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9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600 h 左右,年降水量为1 560~1 600 mm,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瓜果种植。丰富的竹木资源也为桔林乡竹林业乃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1.2 优势与潜力分析

1.2.1 政策扶持优势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产业振兴就被置于首要高度,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重要文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加强政策扶持。2019 年6 月28 日,国务院就乡村产业振兴发布指导意见,就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不长、质量效益不高和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提供引导和扶持。2021 年,国务院聚合多方力量,推动央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闽清县县委立足当地实际,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式,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发展因地制宜。闽清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完善支持政策,细落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2016 年以来,为缓解当地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闽清县财政以出资1 000 万元风险补偿金的方式,借助银政合作,对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助保贷”业务。2020 年,闽清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以给予各类补贴和奖励的方式扶持发展种养业、农林产品等产业发展,鼓励壮大农业品牌,对已获得品牌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最高达10 万元。2021 年以来,闽清县政府继续推进产业兴农赋能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桔林乡政府也积极深化乡村产业振兴服务,成立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工作组,支持村办企业发展,大力扶持乡村产业振兴,推动“数字乡建——多维数据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厦门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福州大学桔林乡乡村振兴工作站”等多个项目落地生根,切实探讨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为解决当地农副产品的产销问题、民宿业及旅游业等产业发展问题提供战略支撑。

1.2.2 产业基础优势

产业基础是地区产业良好发展的先天优势条件,为产业的兴旺发展提供了起始条件。找准产业优势,壮大产业基础,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要一环。桔林乡适宜的气候环境以及丰富的水资源既为农产品的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提供了先天优势,也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桔林乡良好的生态资源以及丰富的历史遗迹为旅游业和民宿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桔林乡已拥有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如位于尚德村以种植、加工木槿花为主的福州闽清绿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伴岭村以种植蜜柚为主的闽清县宝玲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后洋村的福建杉村集团蛋鸡生态养殖基地等。

此外,桔林乡政府在立足本乡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尚德村结合闲置资源与当地特色大力发展民宿业;伴岭村打响闽东特委游击队根据地的红色招牌,通过开展“重走红军路”等红色研学活动推动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设。桔林乡有效整合“农旅”+“文旅”的旅游资源,引导二者产生协同效应,为乡村产业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3 市场需求优势

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产品内在潜力的表现,体现了产品的增值能力,将大市场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是实现产业发展,获得投资回报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突出产业产品特色,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在市场竞争中突围和把握市场机遇的关键。

桔林乡秉持“清新桔林绿色桔林”的建设目标,发挥好乡村内部生态及环境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优质适价农副产品的上市。桔林乡物产丰富,盛产脐橙、柑橘、橄榄、红柚、西瓜、红菇、毛竹等,“早钟6 号”枇杷、“红美人”“爱媛38 号”等优质水果品种已打下一定市场基础。此外,桔林乡自有品牌“梅好桔林”也开始被大众所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优质农副产品、旅游、休闲以及体验等需求增加,既为桔林优质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品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为桔林旅游观光业的推广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2 桔林乡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虽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相适宜的种植战略赋予了桔林乡丰富的农业与旅游资源。但实地调研后发现,桔林乡乡中所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发展效益的能力较差,13 个村人均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诸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

2.1 产业优势不明显

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借助区域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是增加产品竞争力、打造新型农村产业格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桔林乡虽然存在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产业优势不明显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产业发展存在浅尝辄止、产业分散的问题。虽然桔林乡以各村为代表存在着各自特色产业,但是各村产品经营各自为政、导致产品零散、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各村特色瓜果应季供应、各自产销、零散经营的模式难以打通全年供应链条。

二是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桔林乡存在乡中产品生产合作社群龙无首、各自摸索的现象,既难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效应,也没有成功的经营模式可供借鉴。

三是水果种类较多,但缺乏鲜明特色的品牌,品牌效应不强。虽然桔林乡已有果蔬品牌“梅好桔林”,但是品牌优势并不明显,品牌效应有待加强。

2.2 产业链条不长

实现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延长产业链。产业链条长且宽是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具备的特征,其表现为功能多元,产品价值创造能力强,这为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桔林乡的产业发展以民宿旅游业和瓜果销售业作为经济支撑,以农业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基础薄弱。由于产业链较短,缺乏产业化多元发展的条件,乡内产业难以实现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农产业处于初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桔林乡的产品普遍加工程度较低,多数农户采用简单的生产销售方式,采摘的高品质果蔬直接出售给收货商,收货商再进行贴牌包装出售或者将初级产品运往外地进一步工业加工后再运回,使农产品的获利空间被极大压缩。

二是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程度较差。在资源整合方面,桔林乡农副产品零散,小农分散式的农业结构导致资源底数不清、产业点多链短;在包装方面,桔林乡的农副产品缺少正式的包装,特色品牌效应不强;在运输方面,桔林乡除了靠近乡政府的邮政快递外,再无任何快递公司进入,农副产品物流受到了极大限制;在产品的销售、推广方面,桔林乡只有简单的销售模式,农户或合作社自行寻找销路。总体而言,桔林乡处于农业产品这一产业下的产业链前段,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造成了产品产业链条不长的现实困境;在销售环节,面临着存储、运输、找收购商等较多问题。桔林乡没有统一的机构、品牌等。

以上问题导致桔林乡农业发展环节零散,前后衔接不当,难以规模化,产业链条短且不完善,乡内产业发展尚处于落后阶段。

2.3 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基础设施的滞后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产业能否稳定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桔林乡的产业基础设施。

一是从交通运输条件可以看出,桔林乡的路面条件尚可,但山路弯曲,平日里山路上难以见到通行的车辆,班车一周仅有两趟,还只到达乡政府所在地的四宝村。对于更重要的物流运输,乡内唯一的快递点只有位于乡政府附近的邮政快递,但对于农副产品这种有鲜度和保鲜要求的产品来说,到镇上邮递并不现实,“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二是乡内基本没有加工厂、加工作坊等,农户销售的往往都是未经加工制作的原产品,导致其产生的附加价值较低。缺乏对于农产品最重要的仓储保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更是难以得到保障。根据调研可知,桔林乡进行产业振兴规划时,建有一个仓储仓库,从完工之日就闲置至今,相应的储存保鲜设施更是没有得到有效推进。

三是配套设施不足。桔林乡水资源丰富且山泉水的品质较好,但并未得到有效开发;住宿方面,乡内除有民宿产业的尚德村外几乎无其他旅舍,游客的当天往返受限;餐饮方面,只有镇上存在少量小餐馆,村中并无其他就餐地,阻碍了文旅业的发展。农业知识培训基地、农业技术学习基地等基础设施都需要加强建设,这些有助于桔林乡乡村振兴打下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以及产业基础设施的软硬环境。

2.4 产业要素活力不足

释放乡村产业要素活力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挖掘乡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在调研过程中获悉,桔林乡内以户籍人口计算的村民人均收入在1.1 万~1.5 万元,在资金投入方面仅依靠本土的农户来解决行不通,需政府出资或引进外资来为产业发展的资本技术需求提供保障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贷款等业务不可缺少。对于桔林乡的金融服务,调研团队发现,桔林乡内仅乡政府驻地附近的一台ATM 机,缺少银行网点,金融业务办理不便,只能前往附近的镇上办理。乡村需要振兴,桔林乡需要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农户、合作社、公司等主体都需要资金支持。如何让村民、合作社、公司这一类微观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资金需要对接上乡镇或福州市、福建省内的金融机构主体,能够切合实际、符合规范、高效便捷地向桔林乡的微观主体提供他们切实需要的金融服务是一大关键问题。

桔林乡还存在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土地空闲、低效、粗放利用现象突出。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桔林乡下辖宝湖村,村中有耕地约57.33 hm2,但却仅利用了约5.33 hm2,其余土地均处于闲置荒废的状态。

谈及各类人才服务乡村产业的激励保证机制,在桔林乡更是难以见到,一方面,乡中乡村振兴处于起步阶段,对此尚未制定适应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桔林乡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普遍,劳动力较少、人才更少。人才缺失的后滞影响也带来桔林乡信息处理以及管理等层面上的用人储备缺失。

3 桔林乡乡村产业振兴对策

3.1 打好特色牌,提升品牌价值

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愈加凸显,发展优势产业和加强品牌效应是重要出发点[6]。桔林乡虽已有“梅好桔林”品牌,但仍面临销售出路受阻等诸多困境,追其根源,特色品牌价值缺乏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品牌效应不强使出售的农副产品难以得到与其价值相匹配的回报,当市场同类产品供大于求时,造成了该乡农产品低价销售仍无人购买,甚至出现滞销的现象。

桔林乡政府应就其品牌多加宣传,可就应季蔬果举办相关嘉年华活动,以此拓宽销售渠道;各蔬果社、瓜果企业可自行采用试吃推广、免费产品品尝等形式让品牌普及到消费人群中去。品牌价值一经树立,消费者的需求会慢慢地从农副产品品牌化的各别种类,延伸到农副产品的全产业链中,例如品牌化蔬菜、品牌化粮油、品牌化水产、品牌化肉制品等,渐次形成稳固的产业发展链,打造出产品产业优势[7]。

3.2 延伸产业链,打造系统产业链条

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难以规模化是桔林乡现阶段面临的阻碍之一,严重阻碍了农副业发展及产品产业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8]。

具体而言,桔林乡可将整乡资源集中起来,打通生产链条,打破村民户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对内,桔林乡可启用先前建造的闲置仓库房,将其作为13 个村各自不同产品的储藏库,各村利用一致品牌统一包装,对接专门机构,集中对外销售,避免村民各寻供货商,同时不同村舍的特色蔬果使供货不受季节影响,为稳定货源提供保证,见表1。对外,引进物流公司,建立仓库处的物流服务,保证蔬果发货的及时性,延伸产业链,见图1。这样既可以保证社区或超市能够获得及时新鲜的货源,同时解决了农村销售难的难题。当然,这种产业振兴还是以农业为核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乡内农副产品发展起来的基础上,带动旅游等产业发展[9]。

图1 桔林乡完善产业链条构思

表1 桔林乡各村特色产业

3.3 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产业发展

如何改善桔林乡乡内物流服务水平是置于首位的问题。乡政府附近的邮政快递并不能保证乡内特色瓜果产品的及时输出。

相关人员需要在打通乡内完整产业链条的基础上,保证乡内产品的规模化及稳定供应[10]。还需要做好仓库房待销产品统一仓储及保鲜工作,乡镇府及农户代表出面与各大物流公司协商,引进条件最为合适的物流公司。

此外,紧随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也亟须完善,解决好往来游客的吃、住问题,游客才可以来、愿意来。在基础服务解决的基础上,农业技术学习基地、水电资源开发等都可适时跟进[11]。

3.4 激活产业要素,重塑乡村活力

人才、土地、资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各类要素的有效配置[12]。进一步激活产业要素是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发力的方向。

通过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和支持乡贤、企业家、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鼓励外出能人返乡等举措,强化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支撑[13];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乡政府可联合银行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多种产权贷款和质押贷款,拓宽抵押物和质押物的范围;针对宝湖村57.33 hm2土地全部荒废的状况,可开展耕地整理,政策吸引农户回乡种田,撤除分户而种的田埂沟壑,扩大耕地面积,实现耕地规模化集中并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3.5 重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的革新无论何时都必不可少,乡村产业振兴虽然前期可通过上级财政支持、扶贫资金支持等加以实现,但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农村自身产生造血机制,自我壮大[14]。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奠基。对于桔林乡而言,新型农民的培育必不可少。虽然桔林乡如今的采摘培育技术尚可适应市场,但是存在村民普遍缺乏与同业交流的情况,村中种植户年龄普遍较大,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较弱。加强科技兴农就是要把技术服务与农民的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此外,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以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双向流通,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有助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模式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4 结束语

产业兴,则乡村兴。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旅则旅,如若把不适合的产业放在当地发展,就算短期内能够带来一定成效,长此以往终会功亏一篑。桔林乡的产业发展重点在“渔”而非“鱼”,将适宜的战略融入到当地的乡村产业发展中,结合当地实情,探索小而特、小而品、小而优的新发展模式,强化创新引领,发掘乡村功能价值,才能推进桔林乡新产业、新业态、新势能。

对于产业振兴的启示而言,一方面,结合当地实际,加强战略引领与实际的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增加乡村产业振兴附加值;另一方面,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振兴的目的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即刻增收。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各种相关政策的推出,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做好了开局、起好了步”,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