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顺平从湿论治霉菌性食管炎之经验

2023-03-01 14:45文玉利侯雪玥
江苏中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水湿霉菌性食管炎

文玉利 侯雪玥 李 阳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霉菌性食管炎,又称念珠菌性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受白色念珠菌入侵所致的溃疡性伪膜性感染,属于消化道念珠菌病,以黏膜表面附着有乳酪、豆渣样白色物为特征[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感染,但无明确的特征性,大多数患者并无食管相关症状,临床易被误诊及漏诊[2-3]。近年来,随着电子内镜等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患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的人数不断增加,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4],且有研究显示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癌变率高达17.3%[5],因此在病变发生之时进行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临床尚无统一疗法,西医治疗多选用氟康唑、酮康唑等吡咯类抗真菌药,但长期使用存在毒副作用积累、耐药性及停药后易复发等诸多问题。本病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噎膈”“胸痹”“胃痛”等范畴,中医药在辨治本病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有效改善症状和逆转病理,且远期疗效更优[6]。

任顺平教授为山西省名中医,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疗工作30余年,对霉菌性食管炎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任师认为,本病病位虽在食管,但属脾胃所主,脾易生湿,加之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嗜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等不良饮食习惯,结合霉菌喜温暖、潮湿环境,总结其发病关键为“湿”,且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当健脾固本、祛湿顾标,兼活血化瘀以防湿毒酿生,验之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任教授,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将任师从湿论治霉菌性食管炎之经验介绍如下。

1 追本求源,紧抓病机

1.1 脾虚失运为发病基础 霉菌性食管炎的好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且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憋胀及纳差等。多因年老体弱,脾运失职,无以濡养食管,而发为本病。如《金匮翼·膈噎反胃统论》[7]所载:“膈噎之证,大都年逾五十者,是津液枯槁者居多。”故任师认为脾虚失运是本病发病之始动因素。《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中土,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养。反之,若脾虚运化失职,则气血化源不足、水湿痰饮凝聚而生百病。而湿浊内生亦可影响脾气升散,致水液无法布散全身,水湿停聚更甚。脾虚生湿-湿困脾-脾愈虚-湿愈重,循环往复,致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其根本仍为脾虚失运。

1.2 湿浊内蕴为发病关键 霉菌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咽部阻挡感,此乃脾运无权,水湿内聚所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性黏滞,易滞气机,“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难以速已,是故任师认为湿浊内蕴为霉菌性食管炎发病的关键因素。湿邪日久困阻中焦脾胃,或因恣饮热酒煎煿,或情志不遂,郁久化热,或久居湿热之地,可化为湿热;或因素体阳虚,湿邪从阴而化,或屡用苦寒清利,或复餐生冷寒凉,伤及脾阳,与阴寒相结,可化为寒湿。正如《温病条辨·中焦篇·寒湿》[8]所言:“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

湿热搏结,常常相互为患,湿聚可生内热,火热亦能生湿。如《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论风热湿燥寒》所云:“湿本土气,火热能生土湿……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湿也,故凡病湿者多自热生,而热气尚多以为兼证,当云湿热。”[9]湿与热相合,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致使疾病迁延难愈。

《温病条辨·卷二》[8]云:“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易于相合,最损人之阳气。”寒性凝滞,易致气血津液凝结;湿性黏滞,易阻气机。寒湿阻滞困脾,则清气不升,湿愈重,寒湿凝滞与脾阳不升互为因果,常常是导致霉菌性食管炎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

1.3 湿瘀酿毒为进展要素 霉菌性食管炎发病日久,常有吞咽疼痛不利、胸膈以及胃脘闷痛不适等症,由其病久,湿浊内蕴,气血郁滞,或平素体虚,后天失调,气血阴阳俱虚,气虚则血行无力,血虚则血脉空虚,阳虚则脉道无以温通,阴虚则脉道无以柔润,俱可致血行不畅,停聚于脉,化生瘀血,损伤食道。而瘀血作为有形之邪,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脏腑机能失常,水湿津液运化不及,聚而为湿,正如张仲景所言“血不利则为水”。瘀血致病具有病证繁多、病势缠绵等特点,易瘀阻气机、瘀滞经脉、瘀闭脏腑,病机错综复杂,故任师认为霉菌性食管炎疾病的进展关键为湿瘀酿毒。

湿邪日久内蕴,与瘀血、寒邪、热邪相互兼夹,可酿生湿毒,其性质险恶、危害更甚[10],是霉菌性食管炎迁延难愈的重要病理因素。如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11]云:“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此外,湿毒留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升降,阳气难以通达,变证百出;阴邪之湿毒常袭下焦之肝肾,肝肾“乙癸同源”,湿毒入侵,正气虚衰,正虚邪恋,胶着难解,也是导致霉菌性食管炎证候复杂、迁延难愈甚至癌变的重要因素。

2 正本清源,辨证论治

2.1 扶正为根本,治湿首健脾 正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脾,中央土以灌四傍,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脾虚不运则水湿内生。治疗上,任师强调应时时顾护脾胃:一则脾气健旺,运化水湿之功正常,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二则防止苦寒或苦温之品损伤脾阳或胃阴。因此任师从健脾着手,恢复脾胃之纳运之功、升降之用、燥湿之性。然此时湿已存,亦不能过于补益。在治疗过程中,任师也十分重视肝之疏泄功能对中焦脾胃的影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利其疏泄之用,肝脾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方面气机不畅影响脾胃运化水湿而致疾病的产生,另一方面疾病本身亦影响了正常的气机升降。故任师常参以行气化湿之品令补而不滞,常用参苓白术散化裁方(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白扁豆、砂仁、陈皮、木香)。考虑患者脾虚日久,将大补元气之人参易性平之党参,取其“少火生气”之意,以防虚不受补,与白术、山药、茯苓同用,以增补气健脾之效;薏苡仁健脾渗湿、白扁豆健脾化湿,标本兼顾,使湿无所聚;佐以砂仁醒脾开胃;陈皮辛香走窜,木香芳香气烈,梳理三焦、肝胆之气机,着眼于气滞,防滞气之弊。全方轻巧灵活,复其性而健其用,以令全身之气流动如环,气血津液运行畅达无阻。此外,“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但也不是指独治脾,五脏本为一体,病理上相互影响,应以健脾为要,还应注意肺之宣发肃降、肝之疏泄、肾之主水之功。

2.2 祛湿以治标,辨清寒与热 任师认为湿邪贯穿于疾病始终,治以祛湿为重,但湿邪易与寒邪、热邪相合,化为寒湿或湿热之证。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任师通过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苔、脉象等四诊合参,首要辨别病邪的寒热属性,分别予以辛温或苦寒之燥湿药物,酌情配伍温中祛寒或清热之品。

湿与热合,一阴一阳,如油裹面,不可分割,治疗时当慎察之,不可一味清热,更不能一味祛湿,如吴鞠通所言:“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清热与祛湿同施,应辨清湿与热之偏重。而辨湿热之偏重,任师尤重察其舌苔,观其黄白所占之比。若黄白相差无几,常于参苓白术散化裁方中加入黄连、苦参、苍术、生姜。黄连大苦大寒,尤长于清泄中焦脾胃湿热;苦参清热燥湿,又兼以利尿,使湿热之邪得以外出;苦温辛香之苍术,苦温燥湿以除湿阻之标,辛香健脾以顾生湿之本,直达中州,与黄连相互制约苦寒或温燥之性;生姜调和诸药,其辛散之性可助湿祛,亦可防黄连、苦参苦寒伤中。若黄多白少,则热重于湿,加用苦寒之大黄、黄柏、黄芩、栀子清热燥湿。若白多黄少,则湿重于热,选用甘寒之滑石、竹叶行利湿清热之效,重用薏苡仁、白蔻仁以助湿祛,使热无所依。

湿与寒结,治宜温燥,多选用辛温、甘温之品以治寒湿。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苦坚之。”任师多选用辛温香燥之化湿药如广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草豆蔻等。若寒湿困阻,阳气未伤,则配伍温中祛寒之品。如辛热燥烈之干姜,主入脾胃而尤善温中散寒;辛苦之吴茱萸,性热祛寒;辛温之小茴香,温中散寒;辛热之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若寒湿内盛,可加草果,《本草纲目》载“草果治太阴独盛之寒”。若寒湿伤阳,可加甘温之桂枝,与茯苓相伍,温阳行水之效著,佐以白术增健脾祛湿之力。若火不暖土、命门火衰,可加大辛大热之肉桂温补元阳,配伍酸收之白芍,以防肉桂燥热伤阴,而无温燥之弊。

2.3 祛湿兼通络,以截断传变 湿邪久聚,泛溢经络,阻遏气血运行,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入血入络,终致湿瘀互结。任师认为“瘀”为湿的演变,由湿致瘀,而湿与瘀虽同为病理产物,但亦可为致病因素,湿瘀互裹,湿不去则瘀易生,瘀不去则湿难化,故任师认为应在祛湿的基础上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如延胡索、川芎、郁金、丹参、赤芍等,达“化瘀不伤正”之效。若湿瘀酿毒,则辅以少量破血消癥之品,如三棱、莪术、水蛭等,并配伍解毒利湿之土茯苓,使湿毒得化的同时也避免了湿毒的酿生。

2.4 个体化治疗,用药应灵活 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毒手术、情志因素均有关,因此在遣方用药时,任师指出治疗切不可过于机械,对于不同兼症,临证需灵活加减。若兼肝气郁滞者,可加柴胡、香附、枳壳等疏肝理气之品;若兼夜寐不安者,可加首乌藤、酸枣仁、茯神等宁心安神之品;若兼宿食不消者,可加焦山楂、鸡内金等消食健胃之品;若兼热盛伤阴者,可加竹叶、石膏等清热生津之品;若兼顽痰凝结者,可加海藻、昆布等化痰消积之品;若兼瘀阻显著者,可加丹参、三棱、莪术等活血通络之品;若夏月感寒伤湿者,可配伍藿香正气散等。临证当细审病机,谨慎配伍。

3 验案举隅

王某,男,65岁。2022年5月24日初诊。

主诉:胃脘部胀满1月余。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曾服用雷贝拉唑治疗,效不佳,遂至任师门诊就诊。刻下:胃脘部胀满,食后不消,周身困重、乏力,无反酸、烧心,纳少,寐可,小便调,大便2~3日一行,成形,质黏。舌淡胖有齿痕、苔薄腻稍黄,脉沉。查胃镜示:霉菌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西医诊断:霉菌性食管炎;中医诊断:胃痞(脾虚湿阻气滞,郁而化热证)。治以健脾祛湿理气,佐以清热。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方。处方:

党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20 g,陈皮10 g,木香10 g,砂仁9 g,薏苡仁20 g,山药12 g,扁豆10 g,大黄6 g,厚朴6 g,神曲9 g,鸡内金9 g,焦山楂9 g,苦参6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22年5月31日二诊:诸症减,大便1~2日一行,成形。舌淡、苔黄腻,脉沉。予初诊方中大黄减至3 g,薏苡仁加至30 g,加黄芩9 g,14剂。

2022年6月14日三诊:患者诉心烦、偶有口干咽干,大便日1次,余症减轻。舌淡、苔白稍腻、舌下脉络紫暗,脉沉。予初诊方去大黄,加竹叶10 g、丹参10 g、三棱6 g、莪术6 g,14剂。

2022年6月28日四诊:患者已无明显不适,纳可,舌淡、苔薄白,脉沉。守三诊方治疗以固疗效,嘱注意饮食及生活日常调护。

4个月后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按语:本案为中老年患者,又因常年偏嗜肥甘厚腻、饮酒如浆,致使脾胃受损,健运失职,水湿内停,故可见胃脘部胀满、周身困重、乏力、舌淡胖伴有齿痕;察其身形瘦弱、面色萎黄,乃脾虚之象;纳少、食后不消乃饮食伤胃,腐熟无力所致;观其舌苔薄腻、稍黄,乃湿浊内阻,郁而化热之象;视其大便2~3日一行,乃气机郁滞所致。四诊合参,当治以健脾祛湿理气,佐以清热,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方治疗。方中党参、炒白术、山药、茯苓同用,共增健脾之效;厚朴、扁豆、薏苡仁助茯苓、炒白术化湿;砂仁化湿开胃;木香、陈皮行气除胀;神曲、鸡内金、焦山楂健胃消食;苦参清热燥湿以遏化热之势;大黄泻积,亦可助苦参清热之力。二诊时患者大便情况好转,故减少大黄用量,但湿热仍存,且热有复盛之状,故重用薏苡仁,又加黄芩增清热之效。三诊时患者热虽已退,但阴已伤,且湿存瘀生,故加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加丹参、三棱、莪术活血。四诊时患者诸症好转,守方治疗,以固疗效。

4 结语

在霉菌性食管炎的诊疗中,任师紧抓核心致病因素——湿邪,从湿论治。施治时,健脾以护本,除湿以祛邪,标本兼顾,并辅以活血祛瘀,以防湿瘀酿毒。同时,任师重视日常调护:告诫患者饮食有节、三餐有时、细嚼慢咽;调畅情志,豁达面对生活,避免过大的精神心理压力;适当锻炼,如中医保健方法八段锦、太极拳等,有研究表明八段锦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12];避免久居湿热之地,勿滥用药物。任师临证根据不同兼症,灵活化裁处方,充分体现了中医诊疗的优势。

猜你喜欢
水湿霉菌性食管炎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好事近·中秋感怀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