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教育信念:危机、症结与重构

2023-03-01 02:16陈祖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信念人工智能时代

陈祖鹏

(1.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311121;2.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浙江杭州 3111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①人民网:《习近平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提出“四有”好教师标准》,载人民网:http://politics. people. com. cn/n/2014/0910/c70731-25631746.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3 年6 月30 日。,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②人民网:《引路人是新时期教师努力的方向》,载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2/c1053-28707814.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3 年6 月30 日。“大先生”③人民网:《习近平眼中的“大先生”》,载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909/c1001-31345095.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3 年6 月30 日。。理想信念是“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的重要内容,教育信念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品格。作为“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④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年第2 期,第28-36 页。,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精神支撑和心灵家园,是教师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内生动力,是教师追求自我人生幸福的内在需要。⑤叶文梓:《论教师的教育信仰》,《浙江社会科学》2004 年第2 期,第112-116 页。当前,大数据、VR 技术、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部分取代教师工作的同时,也动摇着教师的精神世界,引发了教师的教育信念危机。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教育信念面临的危机及其症结,重构教师的教育信念,培育具有科学、崇高和坚定的教育信念的新时代教师。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信念危机

“教师的教育信念”也被称为“教师信念”“教师的教育信仰”,三者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内涵完全相同,都指向教师关于教育活动较为内隐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是一套支撑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判断系统。关于教师的教育信念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确认并信奉的有关人、自然、社会和教育教学的思想、观点和假设,是教师内在的精神状态、深刻的存在维度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心向导”①赵昌木:《论教师信念》,《当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9 期,第11-14 页。;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个体所确信的且对教育教学行为起到间接和直接支配作用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价值判断系统”。②马莹:《论教师信念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6 期,第136-140 页。关于教师的教育信念的结构,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主要由教师对学校组织、教师角色、教育教学、学生成长、自我发展的信念构成③李霞:《信念、态度、行为:教师文化建构的三个维度》,《教师教育研究》2012 年第3 期,第17-21 页。;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自我信念、教育信念、学科信念、学生和学习信念,其中教师自我信念是教师教育信念的根基。④李润洲:《论教师的教育信念》,《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 年第6 期,第1-5 页。分析发现,学者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和结构的认识见仁见智,但普遍都认为教师教育信念是支撑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判断系统,教师教育信念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知识观、学生(学习)信念以及教师的自我认识。从教师日常教育工作的视角出发,教师的教育信念主要包括知识教育、价值引导、生命关怀三个方面,且这三个方面均建立在教师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因此,本文从知识教育、价值引导、生命关怀和自我认同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信念的危机展开探讨。

1. 知识教育信念的动摇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是人类知识的占有者,是知识权威,向学生传递知识是教师的教育信念。然而,人工智能时代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以及对人的知识素养要求的提升,使得教师的知识权威、传统知识观被动摇。

人工智能时代,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唾手可得,学生获得知识有了更多的途径,这就在知识层面直接挑战了教师的知识权威,使得教师在知识教育方面产生了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人类发展到今天,知识分类愈发精细化,知识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任何人都无法穷尽人类所有的知识。在知识占有数量和知识获取途径上,教师与学生相比没有绝对优势,这对教师的知识权威造成了巨大冲击。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的身心素质的新要求挑战了教师传统的知识观。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人的知识素养的要求不仅是知识的记忆和输出,更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和创造。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背景下,知识学习要从为获得而学走向为理解而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⑤张良,关素芳:《为理解而学: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学习》,《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 年第1 期,第55-60 页。这就意味着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开展知识教育应从重视知识的记忆、输出走向重视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和创造。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如果把知识理解为静态不变的存在,把自我视为静态知识的输送者,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迁移和创造,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知识素养。

2. 价值引导信念的迷失

全面发展的人不仅需要掌握知识和能力,还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本有的教育信念。然而,面对网络社会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巨大冲击,中小学生容易被虚拟世界中片面、极端的价值观所误导,形成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教师如果缺乏批判反思意识,不关注何为“好”“善”的生活,没有充分承担起学生价值引领者的教育责任,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批判的思维品质,就会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异化。

教师作为价值引领者信念的迷失还表现在,在人工智能技术规训下,教师形成了技术崇拜的教育观,忽视了技术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的负面影响。智能头环、机器人、智能触屏设备等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使师生对速度、效率迷恋和崇拜,忽略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身体感官体验的价值,造成学生作为现实的、个性的“现实存在”被弱化,而对虚拟的数字生活、数字身份青睐有加,无视真实社会生活及其所倡导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存在异化教师的价值信念进而造成学生的价值信念异化的危险。

3. 生命关怀信念的弱化

教育是鲜活的生命之间在身体和精神上相互影响的活动。教师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要关心、关怀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人格魅力、实践智慧提升学生的生命素质,这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是教师的重要教育信念。

然而,受应试主义、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逐渐遗忘了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缺乏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心情感、心灵世界的关注和引导。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导向的教育思维习惯使得教师容易把智能技术视为应试教育的手段,从而加重了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学习成绩的数据分析、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等智能化手段无不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促逼和限定,即强迫学生进入某种非自然状态,忽视他们的天然特征。”①孙田琳子,沈书生:《论人工智能的教育尺度——来自德雷福斯的现象学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019 年第11 期,第60-65 页,第90 页。“机器很难真正‘读懂’学生,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长短善失以及志向、努力程度和发展潜力,无法确切知道学生的‘愤悱’状态,也很难发现学生的困惑、障碍和挫折,更是无法在恰当的时候‘开其意达其辞’。”②刘伟,谭维智:《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交互:困顿与突破》,《开放教育研究》2022 年第2 期,第54-63 页。可见,教师如果过分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就难以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及时、精准的指导和帮助。

4. 自我认同信念的遮蔽

首先,教师自我认同信念的异化表现为,教师忽视了实践智慧之于教育活动的价值。客观而言,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精准的教育数据,便于教师改进教学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然而,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快速发展的人,教育活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实践性,智能技术无法替代教师在改进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心理状态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果教师缺乏对智能技术的批判反思意识,忽视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就会造成教育教学的过度技术化,从而造成教师自我认同的异化。

其次,教师自我认同信念的异化表现为,教师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之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直面相对的沟通交往活动,师生面对面的语言沟通、身体交往、表情互动、眼神交流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教育机器人、智能教育软件)可以部分替代教师作为沟通对话者的角色,但教师过分依赖教育机器人、智能教育软件等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开展教育教学,将会把自我视为工具人,导致师生在身体、情感和心灵上产生陌生和疏离,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信念危机的症结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平庸之恶”是教师教育信念出现危机的根源。“平庸之恶”是汉娜·阿伦特提出的概念,她认为现代社会对工具理性的顺从导致了普遍的“平庸之恶”,“平庸之恶”意味着无思③汉娜·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安尼译,译林出版社2017 年版,序言第10 页。,即不思考。“平庸之恶”使得人们把自己视为维持社会系统运转的机器或工具,缺乏自我反思、自我决断的意识和责任。教师的“平庸之恶”具体表现为教师工具化的教育理想、规训化的教育思维、单向度的教育心灵以及片面的专业发展。

1. 工具化的教育理想

教师的教育信念危机根源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教师工具化的教育理想。受应试主义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会被持有工具化教育理想的教师视为规训学生的工具,从而加剧教育的标准化。教师过分信任智能技术会导致技术误用,表现为违背教学规律、教学决策失准和僭越教学伦理。④刘丰源,张香兰,张夫伟,孔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误用后果、归因与破局》,《中国电化教育》2022 年第3 期,第69-74 页。教师可能会出现过度使用智能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状况,把自身视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甚至旁观者,导致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工具化的教育理想表现为,教师缺乏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改进和创造,导致教师将自我视为教育活动中的工具人。另一方面,教师工具主义的教育理想还表现为,教师把学生身心成长完全技术化,把人工智能技术视为帮助学生身心成长的高效工具,忽视了学生身心成长的变化性和复杂性。

2. 规训化的教育思维

在中小学校中,强调制度、规则、分数、考试的科层化管理模式依然普遍存在,长期沉浸其中的教师渐渐形成了规训化的教育习惯,教师作为学生的价值引导者、生命关怀者的教育角色弱化。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教师逐渐遗忘了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价值,将外在的规训内化为自身的信念,成为单向度的工具人。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精准判断每位学生现时的身心状态和学业发展水平。学生时刻处于福柯提出的“全景敞视主义”的规训中,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个人的隐私和秘密存在被侵犯的危险。在教育活动中,除了公共性的教育空间,还存在个人性的教育空间,公共性的教育空间是师生围绕着教育内容进行思维交流、精神碰撞的空间,而个人性的教育空间(如课桌、书包、日记、私人对话、课本里学生做的独特标记)则是他人不可侵犯的隐私空间。“儿童有了秘密就开始成长,有秘密意味着有了独立的意识,成人需要尊重儿童的秘密,给他们成长的私人空间。”①马克斯·范梅南:《教育的情调》,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年版,第87 页。可见,教师如果任由智能技术入侵学生的个人空间,就会扼杀儿童成长的自由,智能技术就会成为教师规训人、异化人的工具。

3. 单向度的教育心灵

教师单向度的教育心灵也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存在密切关系。长期浸润在考试中心、知识中心的教育文化中,教师容易把人工智能视为促进应试教育的工具和手段,从而加剧教育的标准化、程序化,忽视在直觉、灵感、人格、情感的基础上生成的实践性知识、默会知识、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之于学生成长的巨大价值。“人工智能的工具性思维和形式化思维难免会使教师对其产生依赖,并对教师教学艺术与智慧产生制约作用。”②安涛:《“算计”与“解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本质与价值批判》,《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 年第6 期,第9-15 页。可见,持有规训思维的教师运用智能技术会加剧教育教学的技术化、程式化倾向,丧失通过展现自我的生活、人格、直觉、情感、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单向度的工具人。

4. 片面化的专业发展

长期浸润在应试环境中的教师更为关注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的娴熟,从而忽略了教师自我之于学生成长的价值,导致专业发展片面化。“在人类的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的过程中,其实存在着一个关键的中间阶段——人类机械地做着工作。……一旦工作实现了这种方式的‘机械化’,稍后由真正的机器接管它们就成了完全合理的事情。在我看来,这个等式最麻烦、最悲惨的部分是它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将有‘人性’的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③布莱恩·克里斯汀:《最有人性的“人”: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启示》,闾佳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年版,第70-71 页。人工智能时代最悲哀的地方在于,将本有“人性”的工作变为“机械性”的工作。

教师的专业成长应是教师自我的全方位成长,而非仅仅是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技巧的改进。全方位成长的教师是把职业、工作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统一起来的教育者。在“劳动”和“制作”的意义上,教师的工作并不彰显教师自身的卓越和德性,教师没有真正关怀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精神生活,没有与学生发生精神上的交流和碰撞。因此,如果不关注学生的理性启蒙和灵魂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片面化,教师就会异化为工具化的教育者。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信念的重构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教育信念的挑战,教师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以批判反思的态度审视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的挑战,重构教师的教育信念。

1. 秉持正确的知识观,促进学生成为知识的反思建构者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要挖掘客观知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客观知识的现实社会价值,彰显客观知识的形成背景和文化价值,让学生深刻体会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人类文化的精华既包括浓缩在教科书里面的知识,也包括这些知识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意义,人工智能的缺陷在于它无法理解人类知识文化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及其对人类的独特意义。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要学生聚焦高阶思维能力即知识批判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养成,注重教学情感(社会情感和人文精神)以理解知识表达的意义。①王天平,闫君子:《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变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 年第1 期,第47-54 页。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在对知识深度理解、深度反思基础上的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教师要引领学生理解客观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批判、反思、创造和建构。为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高阶能力,使其成为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时代新人。

2. 坚守教育的价值属性,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者

教育具有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价值属性,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充分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精神世界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首先,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表现为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身心成长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但理想信念、生命态度、心理素质等素养则是人长远发展和终身成长的内在支撑。教师独有的、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专业特质是“心灵的转向”,即“在学习者灵魂深处激发源于内在的对善、德性、美的热爱和追求,引导师生对真、善、美的共同向往”。②李栋:《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特质的新定位》,《中国教育学刊》2018 年第9 期,第87-95 页。“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作为学生的精神导师、心灵引路人,应该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情感、态度和心理素质。为此,教师要积极学习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前沿科学,从科学的角度更好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其次,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表现为教师能够深刻认识爱、关心、希望、信任、敏感等人性化因素之于学生身心成长的价值。“教育学的根本条件在于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以及责任感。”③马克斯·范梅南:《教育的情调》,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年版,第177 页。教师要努力摆脱机械化、工具化的思维方法,在学生面前展现区别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一面,即人性的一面。布莱恩·克里斯汀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的挑战会使得人类积极表现出“人性”。“‘有人性’,意味着‘有人情味儿’,是指一个具体的、有生命历程、有特质和观点的人。”④布莱恩·克里斯汀:《最有人性的“人”: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启示》,闾佳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年版,第25 页。有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持续引导目光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好,间断引导目光次之,教师回避目光时,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差。⑤杨九民,等:《教学视频中教师目光作用:基于眼动的证据》,《中国电化教育》2020 年第9 期,第22-29 页。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期望、期待会激发学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敏感,深入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学生成长的脉搏,激发学生自主成长、追求卓越。

3. 彰显教育的生命意识,做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要树立“以人驭器”的教育意识,既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也要防止智能技术的“计算”思维对学生身心成长的伤害,做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首先,教师要防止智能技术遮蔽真实生活世界的价值,为学生的身心成长构建健康的教育环境。人类与智能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智能机器通过纯数值的数据输入的方式学习,人类学习通过体验要增强或削弱我们的心理连接。”⑥约瑟夫·E·奥恩:《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李海燕,王秦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年版,第101 页。“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计算机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复杂,如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甚至文化敏捷性。但在学习如何解读情境以进行评估、采取行动、做出正确的决定时,它们缺乏我们看待生活的真正的人类视角。人类拥有这个视角是因为我们从体验中学习。”①约瑟夫·E·奥恩:《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李海燕,王秦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年版,第100-101 页。可见,在真实生活世界中的亲身体验是学生的学习得以发生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深刻认识智能技术的教育局限,重视真实生活世界之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独特价值。

其次,教师要积极反思智能技术对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的限制,彰显教育的“育人”本质。第一,教师要防止智能技术限制学生的成长潜能,守护学生个人的教育信息。滥用教育大数据技术存在限制学生潜能的伦理风险,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成长的潜能,避免过度利用过去的教育数据评价学生现在的发展水平或预估学生将来的发展水平。第二,教师要防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模式化陷阱,守护学生的个性特征。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异于他人的独特性,从而能够被他人辨识。教师要积极反思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模式化的辨识、分类和处理,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征,使每位学生都成长为个性化的人。

4. 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生成整全的教育心灵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关注自我的完整性,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构建自我的教育哲学,积极生成整全的心灵世界,如此才能走出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危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②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2 页。面对人工智能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部分代替,教师要回归自我的心灵世界,更加注重自我的人格修养、人性修炼,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理想人格、自我形象、语言艺术在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深刻反思,让教育从“知识”的境界走向“审美”的境界。以往,我们以专业主义的视角认识教师职业的性质,仅仅把教师视为专业技能的操作者,缺少对教师的本质进行追问和思考。因此,教师要反思专业主义思维方法的弊端,重视教师整全心灵的育人价值,培养坚定的教师身份认同、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此外,学校要为教师的精神成长提供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积极肯定教师的成长、进步和成就,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成为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教育者,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

猜你喜欢
信念人工智能时代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信念
数读人工智能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