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辅导内容:“活用人称”

2023-02-28 06:33
《学习方法报》初中升格作文 2023年22期
关键词:真实感第二人称藤野

写作指南针

记叙的人称是指说话者、写作者(叙述者)根据需要采用的特定的叙述视角。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直抒胸臆;第二人称是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的,能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可以充分塑造人物形象,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写作时怎样确定人称,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哪种最适宜于表达中心,就选用哪种。一篇文章中可以两种或三种人称交错使用,只要运用恰当,能充分表达中心即可。

一、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活用第一人称

我们如果需要增强文章现身说法的真实感,一般可以选择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当鲁迅先生回忆他生命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藤野先生时,就是用第一人称来记叙抒情的,无论是回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还是这里的抒情议论,作者始终从 “我”的视角去记叙、去议论、去抒情。这样不仅便于抒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增强了真实感,而且会让人读起来感到真切、自然。

二、增强文章的抒情性,活用第二人称

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第二人称,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使记叙更加精彩感人,而且,也使行文显得更加灵活多变。

如魏巍《我的老师》中,“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觉察,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那么依恋!” 魏巍在写蔡老师的时候,上文回忆了与蔡老师相处的六件小事后,他对蔡老师的热爱和依恋已经蓄积到了顶点,此时,很自然地让人称由第三人称转入第二人称,直接倾诉对老师的无限依恋之情,显得尤为真挚感人,很好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题。

三、增强文章人物的立体感,活用第三人称

使用第三人称写作可以更自由,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但文章出现多个人物时,应注意指代对象的明确。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在选段中鲁迅对私塾先生的称呼发生多次转变,“先生”是对老师的称呼;“高而瘦的老人”是对先生外貌的描述,“老人”写出先生年老,用“宿儒”称呼先生,表现先生的学识渊博,从“先生”到第三人称“他”,衔接自然,对象明确,与中间提到的“阿长”和“东方朔”区分开,使文章内容清晰。

猜你喜欢
真实感第二人称藤野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回归真实感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浅议假定情境与表演的真实感
南丰蜜桔造型
浅谈韩语第二人称的分类、用法及使用范围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