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蕾宇 姚春梅
摘 要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降低教育成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急需进行专业化发展,以此促进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构建教师共同体将打破当前教育教学“各自为战”“散兵游勇”的格局,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建立高效的学校教育教学运行机制,以满足“双减”政策下教师减负提质的需求。
关 键 词 双减 教师减负提质 教师共同体
引用格式 冉蕾宇,姚春梅.“双减”背景下教师共同体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3(28):21-24.
2021年7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的通知,就此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的教育减负工作。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对推动“双减”的落实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设计更加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的作业和更多元的课后服务,才能切实满足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的现实需求。然而,当前教师个人能力无法完全满足“双减”政策新要求,导致教师个人工作负担明显增加,进一步挤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1]。因此,实现教师的减负提质,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2]。
教师共同体由具有共同愿景的一线教师组成,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并以集体协作为核心,旨在建立高效的学校教育教学运行机制[3]。针对“双减”政策下教师群体面临的困境,教师共同体将以教师减负提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共同愿景,构建平等互助、资源共享的教师团体,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推动课堂教学设计改革、作业体系构建和课后服务的优化,在减轻教师个人负担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教师负担加重的原因
“双减”政策为实现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对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课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项研究调查显示,教师个人能力难以适应“双减”政策新要求是教师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4,5]。以往教师凭借“依赖主义”和“拿来主义”完成教学任务,缺乏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双减”政策下,教师群体急需提升自身能力,以满足新的改革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需要在有限的作业量和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更高效的教学计划,完善课后服务,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同时,当前的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评聘等制度尚未得到有效改革,再加上教师普遍存在培训、检查、评比、学校管理等非教学工作,进一步挤壓了教师自我发展的空间,加剧了教师对“双减”政策的不适感。
二、“双减”背景下构建教师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双减”政策提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总体目标。为响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新要求,教师个体之间形成了共同愿景,即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以教师的“应教尽教”保障学生在校“学好学足”,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6]。
构建教师共同体是解决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不足的有效途径。教师共同体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实现教师减负提质。具体来说,教师个体作为教师共同体的触角,为共同体实现学情分析和诊断提供广泛的信息,为共同体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多元化的资源,并最终根据实际问题反馈和评价结果实现共同体的自我完善。教师共同体作为教师个体的集合,为“双减”政策下教师个体普遍面临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业设计体系构建和课后服务完善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教师共同体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层的教师个体,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的方式推动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最终以分工协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模式切实减轻了教师个人的工作负担,促进了教师个体间教育理念的碰撞和融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养分和途径。同时,教师共同体的构建将推动教师评价机制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为教师提供合作共享的工作机制,保障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教师共同体的形式
1.教学共同体:完善教师集体备课机制,保障学生学足学好
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规划。优秀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个人教学风格了解的基础上。目前,学校已经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教研,借助备课组集体的力量,设计出教学方案,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集体备课形式感大于内容[7]。教师个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只是将教学工作进行简单的分工,再由个体教师独立完成分配任务,忽略了教师群体的智慧。第二,由于教师的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导致集体备课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制定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在现有集体备课教研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构建教学共同体,强化教师群体力量和智慧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协同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教学体验。教学共同体提出了学情信息收集与分析、集体备课、目标匹配和教学实践反馈的课程设计流程,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真正提供学生学习的“专属方案”和实现教师教学的提质增效,如图1所示。学情信息收集与分析是教学共同体开展个性化教学方案,实现教师提质减负的基石。学情信息不仅包括学生个人学习情况,还包括了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知识难点情况、班级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分布情况等一切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信息。因此,学情信息收集与分析需要每一个教师个体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协同工作,为预估和改进教学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群体进一步开展单一学科和多学科的集体备课。单一学科的集体备课基于学科知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搭建起该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8];多学科的交流合作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转化。相比于当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共同体的集体备课强调根据学情信息收集与分析结果,实现教学方案与目标群体的匹配。也就是说,教学共同体根据不同班级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提出差异化分层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分配,从而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体的学习问题。教师个体根据匹配的方案展开实际教学实践反馈,在检验教学共同体成果的同时积极收集课堂反馈信息,为教学共同体教学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支持,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作业共同体: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实现作业设计质量提升
为解决学生作业质量参差不齐、量大效低的问题,“双减”政策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和将作业设计纳入教学设计的方案[9]。其核心在于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共同体提出构建作业设计体系的方案,针对当前作业管理机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问题,结合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业负担过大的“老”问题,同时缓解教师个体习题搜集低效繁重的现实问题[10]。
作业共同体提出的作业设计体系由作业调查、作业设计、作业管理、作业评价四个步骤组成,如图2所示。首先,共同体成员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并进行作业调查。共同体成员共同协商制定作业设计的通用标准,包括优质作业的基本标准、作业设计原则及分学段的作业设计目标。其次,在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作业设计方案,并合理规定作业难度和作业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体基于自身对课标不同的理解,在相互交流中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融合。同时,通过大量的调查信息汇总成的学情分析档案,为作业设计与布置提供学情文本依据,大大提升了作业设计的效率和精准性。在此基础上,作业共同体精准定位学生需求,制定个性化作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个体作业布置只能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积累或市场上的辅导书进行作业布置。为满足“双减”政策对作业布置分层次、重质轻量的要求,教师个体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在题海中“百里挑一”。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且过分依赖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准,缺乏科学性。作业共同体整合教师个体的力量,广泛收集优质习题,集结教师智慧,评估习题层级档次,解决学生学习需求与作业布置不匹配的难题。最后,开展作业管理和作业评价工作是作业共同体长期运行的基本保障。作业管理是指共同体建立校内作业资源库对优秀习题进行汇总和保存,以便教师在未来工作中参考学习。作业评价是指学生对作业的实际反馈,如作业的难度层析、作业的价值等,从而促进作业的升级改良。未来,这一模式有望成为学校作业管理机制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内容。
作业共同体的作业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单一学科内的知识点和技能,还要考虑不同学科间的关联和互动,实现综合化和多样化,推动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问题的结合。作业共同体成员需要涵盖多学科教师群体,设计跨学科动手实践类的作业,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更深入的方式理解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应用。
3.课后服务共同体:全面统筹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課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放学后校内教育[11]。目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通常以托管服务、作业辅导、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的方式进行[12]。现阶段的课后服务要实现由“有”到“优”,从“留住学生”升级到“吸引学生”“发展学生”,逐渐从普及巩固阶段转向提质增效阶段[13]。课后服务共同体立足于“双减”政策要求和现实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课后服务共同体通过资源整合、内容制定和管理评价,打造系统性的课程开发体系,如图3所示。首先,课后服务共同体需要广泛地发展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渠道课后服务资源,并进行统筹化管理。优质的课后服务应该是多元化的,对内,共同体成员可以利用其专业能力和集体智慧对本土文化进行开发,为学生量身打造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14];对外,共同体作为校内外资源的连接者与配置者,在对本校学生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可以与高校、博物馆、学生家长、志愿者团队等进行合作,开展课堂科普、科学研究展览、志愿工作宣传等活动,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补充人力资源、场地资源、教育资源等。除传统线下资源外,课后服务共同体还可以结合线上资源库,推进课后服务课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包括但不限于趣味实验、历史人文影音、科普讲堂等。在此基础上,课后服务共同体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制定服务内容,如个性化的学习指导、长期化的体育锻炼、多样化的艺术感受、实践化的劳动体验等。最后,开展课后服务的评价工作,广泛收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反馈意见,采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对课后服务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促进课后服务共同体的专业化发展和完善。
为解决课后服务与教师正常教学生活可能产生的冲突,课后服务共同体统筹管理课后服务资源,将有限的校内场地、设备设施及专业教师时间进行精准配置,切勿占用教师备课、教研等专业活动的时间,可以采取轮班制、弹性上下班等制度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从而在满足学生素质化发展的同时让教师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后服务建设。
教师共同体本质上是教师学习与产出的组织。教师个体基于共同的工作目标,协同完成工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个体间的思想碰撞、知识交流、经验共享,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我们分别阐述了教师共同体在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服务上的工作机制,其核心思想始终围绕在如何结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实现教师减负提质,更好地满足学生素质化发展的需求。
四、教师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1.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营造合作共享文化
良好的教师评价体系是构建教师共同体的基石。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个人绩效,鼓励个体竞争,忽视团队合作。在鼓励教师个人“进步”的同时,也构建了教师交流的壁垒。当前教师评价体系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忽视了教育初衷,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却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因此,改变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合作共享的文化,是构建教师共同体的前提条件[15]。教师共同体将以教师个人贡献度和团队成果两项作为教师评价的基础。教师个人贡献度的评价标准包括为共同体提供的有效学情、作业信息和反馈结果,以及在课后服务共同体中的参与度等。这些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共同体类型的特点来制定。另外,教师共同体并不排斥竞争机制。教师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基于不同共同体的团队成果来评价。通过鼓励教师共同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可以提高教师个体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共同体内部的合作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2.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共同体建设
教师共同体的长期运行不仅需要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学校、有关部门等多方的支持和保障[16]。首先,鼓励学校管理者、资深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核心人物来领导共同体建设,以其深厚的知识底蕴、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来吸引广大教师群体的加入。其次,构建教师、学校、家长、社会群体等多方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教师共同体可以有效地统筹社会资源,积极展开校际合作、科技创新入校、名师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推动思想交流和碰撞,丰富教学形式,实现教师共同体的信息化和素质化发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资源。最后,制定教师权益保障政策,明确教师共同体工作职权,推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保障教师个体的合法权益,激发和保护教师个体参与共同体建设的自主性。
3.健全共同体管理机制,实现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教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17],以保证教师共同体在正确道路上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和持续发展。教师共同体应明确教师减负提质的运行准则,并基于此制定共同体的监督、评价和反馈机制;密切关注共同体推行的所有举措,结合客观事实和数据对教师共同体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关注教师个体工作负担是否降低、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人能力是否提升,并收集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随后,结合教师共同体的力量,对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对教师共同体运行举措做出正确的修正,不断推动教师共同体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参考文献
[1] 钟建林,庄月芳,周成旺.“双减”背景下教师负担新变化及其对策:基于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6060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2):114-118.
[2] 高鸾,吴蒙蒙.教育政策从教师的减负与赋能开始[J].中国教师,2022(07):11-14+19.
[3] 王天晓,李敏.教师共同体的特点及意义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08):25-27.
[4] 余亚,李威.“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减负提质的阻滞因素与改善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12):8-11.
[5] 于川,杨丽乐.“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的风险分析及其化解[J].当代教育论坛,2022(01):87-96.
[6] 余慧娟.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J].人民教育,2021(22):12-15.
[7] 潘竟峰,邓帅雅,韩俊,等.集体备课的现实困境与创新优化策略[J].高教学刊,2022,8(S1):39-42.
[8] 周序,付建霖.“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应教尽教[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1-5.
[9] 宁本涛,杨柳.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政策实施成效及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137个地级市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2(01):9-16+23.
[10] 王月芬.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建构的价值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21(10):9-13.
[11] 游莎,周先进.弹性离校背景下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内涵、价值与目标[J].教学与管理,2020(09):31-35.
[12] 陆云泉,王宇航,平亞茹.“双减”背景下区域课后服务质量调研与提升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2(31):21-24.
[13] 徐颖.让每个儿童发现最好的自己: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实践[J].中小学管理,2017(10):45-47.
[14] 刘登珲,卞冰冰.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课程化”进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11-15.
[15] 魏宝宝,孟凡丽.教师共同体构建:蕴含价值、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9(04):23-33.
[16] 闫建璋,郑文龙.“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教师共同体及其构建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08):49-54.
[17] 姚计海,张蒙.“双减”政策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41-49.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