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兰察布莜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2-27 05:41张晓儒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2期
关键词:莜麦乌兰察布燕麦

张晓儒

(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莜麦被誉为乌兰察布三宝(莜面、山药、羊皮袄)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从民谚广为流传的“五谷杂粮,莜面称王”足见当地百姓对莜麦的喜爱。莜麦又称裸燕麦,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莜麦作为乌兰察布市的传统农作物,近几年来其规模化效益逐渐显现,产业的不断发展也给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莜麦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1 莜麦产业发展现状

1.1 莜麦种植规模

2020年,乌兰察布市莜麦播种面积为64 220 hm2,总产量98 802 t,各地区莜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见表1[1]。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察右中旗、卓资县和四子王旗6个旗县的播种面积达到了全市莜麦播种面积的70%,每年各旗县种植面积会因种植条件、种植补贴政策、市场变化等情况有所调整。

表1 2020年各旗县市(区)莜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单位:亩、t)

2021年全市莜麦播种面积105万亩,其中水地10万亩、旱地95万亩,平均单产80 kg/亩,其中水地200 kg/亩、旱地65 kg/亩,年总产量达8万t。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拨付2017年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的通知》《乌兰察布市关于调整完善玉米和大豆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2017年玉米、大豆和燕麦种植面积核查工作的通知》中阐明了燕麦补贴标准为50元/亩,乌兰察布市玉米、燕麦、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共计20 400万元。燕麦生产者补贴制度建立及资金补贴,极大促进了本市燕麦实现供求基本平衡与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保障了本市燕麦产区农民种植收益基本稳定,提高了燕麦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1.2 莜麦“二品一标”认证情况

乌兰察布工业污染小,农药、化肥用量少,土壤、空气和水洁净,生产出的莜麦具有口感好、味道独特等特点,良好的生产条件为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莜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认证绿色食品莜麦及莜麦面的企业及合作社5家,认证面积为2 784亩,认证产量为341 t;认证有机食品的莜麦及莜麦面的企业及合作社31家,认证面积为78 055亩,产量为11 864 t;2017年乌兰察布莜麦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商品,产品生产总面积为66 667 hm2、年产量为125 000 t。

1.3 莜麦营养品质情况

乌兰察布市昼夜温差大,降水量集中,雨热同期,无霜期短,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燕麦生长,是生产有机裸燕麦(莜麦)的首选地,被誉为“中国燕麦之都”。吴凯龙、吴海霞等的研究表明[2],乌兰察布市莜麦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06 g/100 g、13.73 g/100 g、61.45 g/100 g和11.21 g/100 g,矿物质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磷(3 370 mg/kg)、镁(1 041 mg/kg)、钙(603.4 mg/kg)、铁(27.1 mg/kg)、锰(17.8 mg/kg)、锌(17.4 mg/kg)、硒(0.032 mg/kg),每克蛋白质中氨基酸(TAA)总量分布范围在111.3~144.4 g/100 g,平均值为130.8 g/100 g,必需氨基酸(EAA)的总量分布范围在37.33~47.87 g/100 g,平均值为43.52 g/100 g,占氨基酸总量的33.27%,非必需氨基酸总量(NAA)分布范围为37.33~96.53 g/100 g,平均值为87.28 g/100 g。

2 莜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随着莜麦产业持续发展,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乌兰察布市科研机构少,人才外流严重,并且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及科研领军人物缺乏,同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科研力量未能形成合力,莜麦科研成果少,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实用人才少,技术推广支撑和服务能力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莜麦产业停滞发展20年。此外,莜麦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力量单薄,组织化程度低。营销主体功能普遍较弱,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队伍,已成为制约乌兰察布市莜麦销售的瓶颈。

2.2 旱作莜麦产业化水平低

乌兰察布市旱作有机莜麦以分散农户种植为主,种植方式传统,技术水平落后,机械、植保、肥料等方面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低,导致莜麦产量低、效益不高。在此基础上,虽然能生产出天然高品质产品,但主要以自食和当地销售为主。由于缺乏品牌营销和精深加工的有效带动,旱作有机莜麦产品开发滞后。

2.3 企业带动力不强

目前,大部分莜麦加工型企业经营规模小,劳动力年龄大、人工劳动成本高,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扩建改善、产业发展、产品提升上,不能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可能会影响全市莜麦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氛围。同时莜麦清洗、分级、包装等初级加工发展滞后,精深加工企业数量少、加工能力低,带动力不强。另外,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利益联结不紧密,也是加工对种植带动作用不强的原因之一。

2.4 品牌效应不明显

乌兰察布市莜麦有品牌、有质量,但无溢价,品牌效应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品牌价值不明显,受制于产品本身价值及国民生活方式限制,产品中高端输出路线受阻,输出方式多数依靠从田间大批量低价销售。同时品牌宣传不到位,目前品牌有效宣传途径仅限于纸媒及展会推介,新科技、新媒体宣传手段运用不足,无法打破信息通的“高墙”。

3 莜麦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加大莜麦人才引进力度

引进莜麦高层次科研人才、实用型人才,聘请莜麦知名专家、莜麦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整合全国范围内莜麦专业技术人员、资金项目等,建立健全莜麦科研体制机制,集中力量对莜麦产业进行联合科研攻关,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目标,推动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着力提高各个莜麦企业的科技经营水平,及时把握国内外市场、客户需求、竞争动态及宏观环境等信息,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赢得主动权,占领优势地位。

3.2 加大莜麦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积极引进莜麦品种繁育、标准化种植、产品储藏、加工、销售、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经营主体,推动莜麦产业发展。制定“一对一”招商服务政策,在项目审批、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给予减、免、缓等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新型信贷业务,如承包耕地和宅基地抵押、小额联保、企业应收账款等贷款方式;放开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招商优惠政策,逐步完善相关的税收减免优惠;完善生产所需生产资料优先充分供应的相关政策,如优良品种引进补贴、加工企业优先保障水电供应等政策。

3.3 加强旱作有机莜麦基地建设

一是打造旱作有机莜麦标准化生产基地,整合有机旱作农业、耕地轮作等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建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有机旱作农业生产种植基地,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二是建设加工专用型莜麦生产基地,按照“加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模式,继续扩大订单农业,发展规模种植。

3.4 积极扶植龙头企业带动市场竞争力

大力扶持当地龙头企业,依托国家的惠农政策和措施,多方筹集资金,为莜麦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增大技术培训支出,向科学技术要经济效益,通过提高商品技术、运营技术、物流技术、加工技术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成立大型的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领头羊”作用,引领龙头企业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和帮扶作用。此外,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本市莜麦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5 加强品牌宣传

加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乌兰察布莜麦的宣传,积极主动通过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和各级媒体推介品牌、宣传品牌,形成政府重视、企业主动、消费者认知、多方合力推进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3]。充分利用交通要塞,在京张高铁沿线车站、机场、公路等场所,全方位进行乌兰察布莜麦宣传与报道。宣传部门要帮助企业做好品牌的宣传策划,促进品牌输出,扩大品牌农产品知名度。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市场的净化,不断组织力量打假保真,保证品牌的纯净度和影响力[4]。

猜你喜欢
莜麦乌兰察布燕麦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莜麦菜是莴苣的变种
燕麦的栽培技术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一垄莜麦
乌兰察布之夜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