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亮
摘 要: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针对会计核算展开绩效考核工作能够直观地展现出企业业绩的发展状况,并针对会计工作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全方位分析与协调,有效规避会计差错造成的影响。本文以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概述与主要特征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主要诱因,并基于某大型國有生产企业会计核算前期差错案例进行分析,依托契合度分析、产生原因确定以及责任追溯等角度对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绩效考核制度建设的作用与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绩效考核
所谓会计核算,主要指的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分别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针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会计信息参考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在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可能会出现计量差错,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还可能会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决策形成一定的误导,进而引发更加沉重的损失。因此为尽可能减少会计差错造成的影响,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对会计差错的标准化、规范化处理。
一、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概述与主要特征
(一)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概述
会计核算工作当中,一些工作人员未能合理运用前期财务报表编制过程当中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以及前期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导致对财务数据的计算与判断出现失误,对企业财务活动以及会计活动过程当中涉及的各项事实产生忽略或曲解的一种错误现象,按照核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前期差错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的影响一般可分为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不重要的前期差错等两种。
(二)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主要特征
1.分析条件较为严格
会计核算当中前期差错的定义需要满足时间节点、可靠信息以及应用过程错误等三项主要条件,当某一条件不符时,则不能将会计差错定义为前期差错,因此其分析条件较为严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应当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分析与梳理。
2.影响范围较为广泛
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前期差错涉及会计政策应用、会计活动事实情况、企业生产存货情况、固定资产盘盈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其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如何进行差错更正成为企业会计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面对的另一项重要挑战。
3.责任追溯难度较大
基于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当中的相关条款规定可知,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引发核算差错的原因往往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前期差错与责任追溯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很难明确财务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类型与责任内容。
二、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诱因
(一)会计核算舞弊
核算过程当中的舞弊行为是前期差错的重要诱因之一。在一些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计人员采用欺瞒、隐藏等违法违规手段,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与真实性原则,导致前期财务报表当中所反馈的信息内容与企业实际的经济财务活动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从而引发核算前期差错。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核算差错主要特征点在于会计核算人员的有意为之,因此经调查取证过后认定出现会计核算舞弊现象,当事人员需要承担最为严重的责任。
(二)会计核算工作失职
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需要从业者严格遵循谨慎性与准确性的要求和原则,认真履行核算责任,保障最终得到的核算数据准确可靠,从而为企业的财务决策与战略发展提供相应的信息参考。但在一些企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会计核算人员未能正确履行会计核算的相关要求,对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与准确性原则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疏忽与偏差,最终的核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出现脱节,因此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出现核算工作失职的现象,核算人员需要承担较为明确的责任。
(三)会计核算工作失误
从长期的会计核算实践以及企业财务管理进程当中能够发现,现阶段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流程较为复杂,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对核算人员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组织开展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还可能会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核算失误与差错等现象,通过对会计核算前期差错进行分析与调查过后,当差错诱因为核算个体能力欠缺时,财务核算人员可承担较轻的责任,而当差错诱因为核算工作当中的不可抗力因素时,核算人员可免于承担责任。
三、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绩效考核制度建设的作用与方法
为使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更加科学完善,现基于某大型国有生产企业会计核算前期差错实例进行分析,明确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借助案例当中的相关信息为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绩效考核制度的优化提供支持与参考。
(一)会计核算“前期差错”案例分析
案例企业A公司为中小型制鞋企业,由B公司直接控股,在公司管理工作当中,由B公司财务部门按照月度与年度周期针对A公司财务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其中,当A公司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出现严重前期差错时,B公司财务部门有权针对A公司财务绩效进行扣减。经过B公司管理层提名与审核过后,A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于2019年发生变更。
2020年,为进一步加强B公司对A公司的管理,充分规避企业的内控风险与财务风险,保障A公司的正常稳定经营,B公司委托第三方审计部门针对A公司2019年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过程当中发现,A公司经营过程当中具有一笔周期较长的预付债权未能得到收回,且后续收回概率较为低下,因此做出计提坏账申请。通过对A公司内部账款债权情况进行全面历史清查过后得出结论,其内部账目管理存在一定混乱,约有10万元的预付账款存在错误挂账的现象,该笔账款形成于2016年,并于2019年年报审计时进行了计提。
经B公司财务部门进行梳理评估过后认定,该账款挂账错误属于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的前期差错,因此针对A公司变更后的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绩效调整,而被调整主体则认为,账款挂账错误形成于岗位调整之前,因此自身不应承担相关责任,导致A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与B公司绩效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意见分歧,财务部门负责人认为绩效调整决议的下达不规范、不合理,亟待針对公司内部有关会计核算工作的相关绩效考核机制进行重新梳理与研究,进而构建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会计核算绩效考核体系,为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管理目标提供助力和支持。
(二)分析会计处理与“前期差错”的契合度
基于上文能够得知,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当中的会计核算工作涉及的流程较为复杂,内容较为繁复,因此会计核算中所产生的前期差错现象具有分析条件严格、影响范围广泛、责任追溯难度大等特性,所以在针对企业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建设与优化之前,应当针对性分析核算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策略与方法与前期差错认定条件之间的契合度,当满足前期差错相关条件时才能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基于会计核算前期差错定义影响,其认定条件涵盖了时间节点、信息可靠性以及核算过程当中的应用状态等三方面内容,下面通过对案例所给信息进行分析和验证。
首先,针对案例当中2016年的预付账款往来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在A公司2016年所开展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活动的过程当中,会计人员能够获取到的财务信息涵盖了账款的使用情况、合同金额、到货金额以及发票金额等,且上述金额一致,均为15万人民币,因此基于财务管理工作管理以及国家相关要求,财务人员应当针对存货成本、结转成本、应付款项等进行明确,并按照合同金额针对供应商欠款进行核销,从而保障企业资金往来平衡,而在2016年A公司内部财务会计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经手人将合同金额、到货金额以及发票金额均记为5万元人民币,导致最终的挂账债权达到10万人民币,与企业实际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会计活动之间出现了一定偏差,对于财务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所涉及的会计信息存在误用与漏用等现象,符合会计核算前期差错认定条件当中未合理运用前期财务报表编制过程当中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以及前期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等相关条件和要求,因此能够认定案例属于核算前期差错。
其次,针对案例当中2019年的债权计提情况进行条件分析与认定。在2019年的前期财务报表编订与报审工作的开展过程之前,财务人员以及会计人员能够获取到的可靠信息分别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10万预付账款挂账的可靠性。自2016年该笔预付账款被挂账以来,A公司内部组织架构、经营环境等相关要素未发生显著变更,且历年均接受了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相关认定,因此上述预付账款挂账的可靠性得到了相关机构和单位的背书。
第二,在2019年年末至2020年年初进行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第三方审计机构同样针对10万元账款的挂账进行了相应确认,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额外的参考信息。
第三,在2019年年末审计公司提出款项回收警告的同时,A公司财务部门向上级B公司进行了针对性汇报,并申请进行坏账计提准备工作,而B公司未经严谨调查以及充分梳理就予以审批和确认,同样也对10万元账款的挂账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因此在A公司2019年的财务活动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会计人员获取到的相关信息具有相应的可靠性,且会计人员的核算活动方式同样也契合会计信息的合理运用要求,因此其相关工作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认定,在责任分配以及责任追溯的过程当中也应当予以考量。
(三)确定核算错误的产生原因
针对会计核算前期差错进行认定工作后,为了使绩效考核机制更加规范科学,提升财务人员责任分配工作的合理性,企业应当组织相关力量明确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前期差错的产生原因,更加深入地研究核算错误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相关影响,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管理的针对性。
基于上文能够得知,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当中,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主要产生原因主要涵盖了会计核算舞弊、会计核算工作失职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失误等三种不同类别,且上述三项因素当中财务人员以及会计核算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存在差异,因此针对本文所述A公司财务核算工作案例进行分析过后能够发现,2016年A公司入账的10万人民币预付账款属于会计核算过程当中的前期差错,其成因涵盖了会计人员的失职以及会计核算的舞弊等两方面内容,而2019年审计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错漏现象主要受到企业内部不可抗力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属于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产生的前期差错。
与此同时,在针对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相关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考虑到前期差错不同成因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同时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与要求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内容进行定性,有效提升绩效考核机制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使其能够为财务工作者所更好地接受。
(四)明确财务人员需承担的责任
通过对本文所述案例进行分析过后能够发现,A公司2016年所发生的会计核算错漏现象属于典型的核算工作前期差错,因此需要按照绩效考核制度规定针对财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进行追溯与明确。
基于案例背景能够了解到,受B公司战略部署以及管理需求的影响,经提名讨论过后,A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于2019年发生了岗位变更,因此2016年的核算前期差错应当对前任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责任追溯。为了更好地加强财务追责工作的权威性,在责任分配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还应当针对前任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并因地制宜进行责任量化。
当前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存在有意为之的情况时,则符合会计核算前期差错因素当中的核算舞弊,需要承担较严重的责任,而当前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属于疏忽大意的情况下,则符合前期差错成因当中的核算失职,可按照失职规定进行处理,从而确保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的全面客观,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受人为因素或管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核算差错,给企业发展决策造成一定的冲击。相关企业应当结合会计核算前期差错的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研判,更加合理地认定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有效提升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效果,实现企业财务工作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析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论,2020(19):137-138.
[2]常欣.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商业故事,2022(10):70-72.
[3]张世兴,刘安琪,董江春.重大会计职业判断:析出与界定[J].财会通讯,2021(17):3-7.
[4]陈海琼.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理财(经论),2020(0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