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瑶
[摘 要]目前,“五育”融合存在一些困境:教师“五育”融合能力有待加强;“五育”融合课程开发有待优化;“五育”融合评价制度有待完善。为此,要提升新时代教师的“五育”融合能力;优化新时代“五育”融合课程开发;完善新时代“五育”评价体系,赋能育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五育”融合;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教师评价
“创造性地结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1]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以此“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则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通过“突出德育时代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等构建全面培养体系。[2]
一、基础教育中“五育”融合的现状
(一)教师“五育”融合能力有待加强
当代学校基本大多以学科学习为主,各科教师教授不同科目,专门负责某学科知识。而知识价值观本身又是双重的,即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当前,学校中尤其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学校,大多以“学科本位”,学科间缺乏连接,教师间也缺少跨学科联动教研,因而导致学科间割裂,学生习得的知识素养也未能达到“五育”融合的教育成效。此外,学校部分教师由于学务繁忙,难以顾暇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素养、“五育”融合课程的研发和探究,仅仅依靠外在学校培训,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能及时与时俱进成为“五育”融合的现实困境。[3]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各行各业要求高效、快速和结果,使得工具理性主义日益蔓延,延伸至教育领域则是悲剧性结果,育人本身就是一项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过程,只强调高效结果,反而会陷入“唯分数论”,或者只强调“智育”,即强调知识价值而忽略育人价值。[4]换而言之,教育如果只关注眼前需要,忽视教育的百年大计和长远利益,忽视教育本身的育人目的,违背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科学规律,用一些“高效率”“快结果”的短线专业取代正常的长线专业,忽视育人的本质和价值理念,忽视人的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性教育,也忽视了学科中的人文素养的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心灵滋养,将教育渐渐演化为专业技术培训班,最终将遗失教育的灵魂和本质,即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5]。
(二)“五育”融合课程开发有待优化
“五育”融合在具体贯彻落实中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研发与实践中。在当前学校管理中,各个学校或者德育为先,或者劳动教育为核心,或者体育课程为突出“五育”单项,“五育”融合认知深度有待加强、素养有待提高、技能有待优化、专门研究和课程开发有待精进、专业人员有待拓展培养,使得“五育”得到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在课程组织方面,单纯知识灌输和讲解,没办法生动地呈现“五育”的效果,违背了“五育”的全面发展和育人目的,机械枯燥的生搬硬套,阻碍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五育”融合的效果差强人意。此外,部分学校或者教师对“五育”融合认知不足或者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为了完成“五育”“指标”,活动设计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实用性,未能发觉学生潜力和特长,更展现不出融合的优势;课程内容形式化,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立意和初衷是美好的,然而体现在实际作业中,就有所变质,变成春节抄写五十副对联,十篇作文。以上活动,追求“五育”,然而缺乏对其深刻认知和课程研究开发,对学生缺乏人文情怀的培养,导致学参与不积极、体验感不理想,未能做到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三)“五育”融合评价制度有待完善
“五育”融合评价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过度关注学科价值,忽略育人价值,即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品行习惯、兴趣爱好、身体心理健康、艺术特长、社会能力、生存能力等各方面关注不足。比如,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艺术天分很高,审美能力很好;有些同学知识面广博,但是品行不良等现象;有些学生运动天赋很高,运动素质超群,学科知识不理想;有些学生成绩优秀却不擅长或者不会劳动等现象。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大多参考其班级成绩和升学率,对学生本身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兴趣特长、生存能力、健全人格等方面相对弱化,从而造成“五育”融合效果不佳,违背了育人的初衷。受世界“一体化”发展影响,全球教育呈现教育共享,共同合作,多元文化发展,就当前学生日常学习中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的情况下,对应教育评价标准相对单一,不能适应世界多元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多元发展的步伐,未能及时与时俱进,制定完善的量化多维度“五育”评价体系,忽视“五育”过程性评价,只注重结果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
二、“五育”融合在新时代基础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新时代教师“五育”融合能力
教育要素和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复杂性,教育对象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人,因而教师必须具备灵活应变地协调各方教育要素的能力,科学自然地将育人价值和学科价值融为一体,有效促进“五育”融合。首先,具有基础性的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即教师对教学相关的深刻准确认知能力。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学情、价值、授课方式、课堂组织、教学情境、课堂突发情况、课堂气氛、学生情绪和参与的分析与预测能力[6]。“五育”融合是融合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为一体,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全面地客观地了解学生,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是带有个体差异性的独立个体,教师应当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价值,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悦纳自我,扬长避短,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教育感知能力,能够随时挖掘身边潜在的教学资源,这也是个体教育经验和经常反思自我才能够做到的能力,通过观察和思考,寻找教学情境与学生课程的连接,运用自然而然又不脱离学生日常所见,又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方式授课,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受到课堂和教师的启迪和引导,教学资源也能够被充分地挖掘和开发,将课堂效果与学生经验习得效果发挥到最大。有学者认为,“心理与逻辑、方法与教材、教学与课程水乳交融[7]、相互作用与动态统一”[8]。此外,杜威非常重视教育中的反思性思维。他认为反思性思维能够使人们自觉有目的地进行活动,能够对行动进行合理规划,能夠充实行动的意义和价值。“五育”融合教学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个体能力提高的必选项,更是自我更新的挑战,同时更加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常反思与琢磨调整,不断发展和改善教学策略。研究者认为,教师最应该反思的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师生互动态度和教学责任,反思自身教育活动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融入,以及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对象的发展。[9]将“五育”融合思想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即育人理念转换成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思考和设计教案,按照教案照搬即可,需要教师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时制宜,课后及时反馈并反思课堂不足,不断通过有效实践反复琢磨,将有效课堂模式提取出来,不断琢磨调整,将“五育”内核渗透入课堂中,形成教师教学思想和行动的一部分。以融合育人观念和实践深度开发课堂教学的价值。学校方面,要鼓励各科教师来参与自己的课堂,形成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为跨学科课程研究课开发做准备,各科教师通过学习不同课程的思维逻辑和价值,进而提升对本门课程文化的核心理解,融合各科思维与人文价值。“五育”融合理论认知和实践融会贯通,教师可以采取教育叙事方法,[10]教师需要经常反思课堂教授方法和效果以及学生反馈之间的关系,同时,实事求是地记录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教学事件,尤其是与学生发展有关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征教育活动,结合个人教育实践反思,进而生成科学性、指导性、实践性的教育理论,为探索“五育”融合创造实践路径。[11]通过人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和表象认识再到对其本质的升华,进而将认识融入教育实践才得以形成。[12]教师学会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活细节,尤其是特殊教学案例中解决问题的行为,不仅能够帮助自身解决尚存的困惑,还能促进自身认知和实践质的成长。
(二)优化新时代“五育”融合课程开发
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各科教师对课程的认知不能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本身,而是需要培养“融合”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在精通本门课程的基础上,主动和不同科目老师极强沟通交流,共同寻求知识相关的链接桥梁,致力于融合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的研究,共同开发适合当代学生全面发展的融合课程。具体来说,教师应该以自身课程为基础和原点,辅之以其他课程的理念、思维、教学方式,挖掘课程更多的教育价值和意义。[13]
例如,当代教育中的研学旅行,就是融合探究性学习与教育性旅行的典范,为学生创造现实情境,增加个体体验式学习,身临其境,将课本上的文字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真实环境中丰盈学生心灵,开阔学生的视野,浸润学生的情怀,提升学生的觉悟,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才干,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班级的团结,扩充对历史的见解,丰富学生的生命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教会学生生存和热爱生活的能力等等,增加了育人的价值和意义。是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更是德智体美劳之间的“五育”融合。[14]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走班、走校、走社会的动态学习模式,积极推动区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全面、开放、共享的复合式学习空间。[15]“五育”融合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又会反作用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品质的全面发展。[16]学校应该专门聘请“五育”融合专家学者组建专业研讨,将顶层设计的理论与学校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定期开展高质量学术交流,共同致力于“五育”融合课程的科学开发。此外,建立家、校、社三方协同机制,共同开发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是社会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校外课程资源,为学生制造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和场域。校园范围或周边方面,尤其是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广阔场域,可以家校社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的农田里实践,亲身结合课程知识动手种植培育一种农作物,定期观察和记录他们的生长,这不仅是劳动教育的实践操作,也能在此过程中深刻加深知识认知,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其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和当下的生命情感,也是德育和美育的自然结合;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学校可以运用本地化优势,邀请学生家长,或者民间手工艺人进校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升认知、感知美、发现美和创造美。[17]
(三)完善新时代“五育”融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的一种重要工具就是当下学校里比较流行的教学档案,他起源于学生档案,即通过有目的地收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践事件,尤其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事件,记录教师教学成长过程和成果并据此进行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真实、及时有效,[18]进而在教育教学中提升调整教育方法,提升自身教学的质量,升华教育价值。“五育”融合视角下,学校应积极组织并鼓励教师搜集和记录,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关于“五育融合”育人的教学案例,组织各科教师互相学习交流。通过教学档案教师详细地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学细节,有助于教师经常反思自我,提高自身元认知水平,提高“五育”融合育人理念和技能的成长。另一方面,教学档案需要量化标准,适当地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调动其积极性;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同伴互评,教师自评,通过教学档案客观评价等。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课堂范围内的单纯讲解和说教,而是组织学生在课堂或课外,营造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真实经历感受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五育”品质,完成学科价值、育人价值和学生自我建构的统一。由于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感受、认知与思考都是多元的,因而我们也应建立完备的课程评价机制。基于“五育”素养,建立多维度覆盖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评价量表。具体来说,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量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实践、课程反馈和总结等各环节来评价其是否体现了“五育”的育人目标,关注学生不仅在“五育”观念认知、技能、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维度的教学活动表现,结合预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三者结合,记录“五育”成长经历和过程,运用数字化赋能,将教師、学生教学档案多维度记录并分析数据信息,深挖数据背后的价值,以探求育人目标是否达到了“五育”融合标准。不以单纯的教学活动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结合家、校、社三个场域活动表现,结合多主体评价和自身评价,同时通过多种工具比如观察记录、问卷、自我测验等进行科学调查,回归育人价值和本质。[19]
参考文献:
[1]马飞.论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教学范式转型[J].当代教育科学, 2022(07).
[2][14]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20(03).
[3]潘霞. 以“五育”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03).
[4][11][13][18]张琦.“五育融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2(10).
[5]叶澜,白益民,陶志琼,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
[7]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02).
[8]张琦.“五育”融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及其实现[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2(10).
[9]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3).
[10]丁钢.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 [J]. 全球教育展望,2008(03).
[12]王鉴,李定仁.对教育理论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03).
[15]宁本涛.“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04).
[16]宁本涛,樊小伟.成融合气象,育中国少年——“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综述[J].基础教育,2020,17(02).
[17]庹潇予,冉芮岑.“五育”融合视域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以劳动教育为线索的五育融合探索[J]. 中国教师,2023(01).
[19]段俊霞,李世伟.教学档案袋评价——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和专业发展的新路径[J].江苏高教,2014(04).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