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怡①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将“育人为本”作为中心,指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的方向,提出“三全育人”,即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员育人的基本原则。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基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研讨活动,将情境创设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非常必要。
情境创设的课堂教学是指以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或者文化情境为背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建模等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课堂教学设计。其中,现实情境和数学情境的创设比较多,科学情境和文化情境的创设在近两年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科学情境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体育、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用数学和跨学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关键能力,促进数学学科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文化情境曾经出现提供大量的文言文翻译或图形解析的现象,减弱了数学文化情境的意义。近两年文化情境有了更多元创设。譬如,体现地域文化、非遗文化,或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文化素材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等,帮助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独特的数学智慧,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主要以真实性、适切性、公平性和多样性为基本原则。“真实性”主要指情境创设要反映真实生活、学习境况下的实际现象与问题。“适切性”主要指情境创设要适合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范畴、理解水平和心理特征等,还应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信息量适当。“科学性”主要指情境创设的条件和结论无科学性错误,表述无歧义。“多样性”主要指情境创设应该多样化,不宜单一。
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一线教师。通过新课标下情境创设教学设计的研究引导教师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关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理解知识本质,感悟数学思想,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