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互动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2023-02-24 19:34:06江苏省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王雪娟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分母小数

江苏省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 王雪娟

立足小学数学学科特征,基于教师实际教学活动,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脉络,掌握数学课堂教学节奏,以生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互动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成效;定期反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持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因此应注重学生数学知识实践能力的培育,使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切实实现实际和理论的充分结合。为了达成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目标,可为学生构建数学教学活动课堂,保障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建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认知状态,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顺应本心,激发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点保持探索欲望,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以互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高效培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形成良好学习氛围,不仅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也可体现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始终坚持“生本”理念,调整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凸显学生主体性;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原有知识探索新知识,通过不断探索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提升数学课堂质量

(一)以材料创设生活化情境

学习材料不仅在数学教材中,也可从生活中寻找、发现。以数学教材为参照,科学选择学习材料,既包含电子出版物、道具,也包含报纸、图书及音、视频等,多样学习材料为数学课堂知识延伸、创新提供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学习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保障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学习材料既可以来自教师,也可通过学生自行收集、整理而来。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材料整理应视学生能力而定,而非带有强制性的特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也可达成数学课程预习的目的,学生通过整理学习材料,锻炼自身信息提炼能力。预习数学课程内容,基于数学学习材料初步内化知识,汇总问题,与教师、同学课堂上讨论交流,可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水平。以学生所整理材料为基础予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并以此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课程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如超市的采购、商品的售卖价格等,让学生对小数有初步认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材料,加深学生对小数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好胜心,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布置超市环境,以水果区域为主,收集整理不同水果的价格,讨论分析,“哪种水果的价格最高,哪种水果的价格最低”,由此让学生理解水果价格上整数与小数关系,教师可随堂设计任务活动,完成水果价格比大小,加深学生认知。其次,教师立足以往学习的分数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是否可以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实现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巩固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明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熟悉两者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教师为学生设计小游戏,准备小木棒、趣味卡片等学习材料,教师随口说出小数,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材料快速摆出小数,让两名学生互相做游戏;或者一位学生写出小数,另一位学生快速说出小数,激发学生对小数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为学生准备小数点位移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了解小数位移后数值变化情况,通过反复多次的小数点位移练习,总结小数点移动规律,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知。教师可丰富学习材料,以孙悟空金箍棒的变化代入小数点位移知识点,让学生对小数点位移知识点有直观感受,有助于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基于实际充实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情境要贴合学生实际,教师创设具体情境内容,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学习活动,达成教学目标。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观察者,给予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回归正轨,感知学习知识点,提高学习成效。教师在数学教材与现实生活中搭建桥梁,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感悟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点。小学数学教师基于学情,挖掘生活元素,创设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呈现,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以此强化数学学习成效。

例如,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课程时,学生难以理解“分数”,对教学的重难点掌握程度不高,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了解数学知识点的运用,并借此促进学生思考。按照教材教学目标划分教学重难点,逐渐增加难度,完成第一阶段教学子目标后,组织下一个教学子目标的学习。针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教学子目标,教师为学生设置“吃西瓜”教学情境,由教师将西瓜分为8份,分别分给两名学生,每人两份西瓜,共计吃了几份西瓜,由此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练习。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点扎实掌握的基础上,联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高效解决“异分母”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及时提示学生结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点,锻炼其数学思维,抓住“将异分母化为同分母”的关键点,实现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列举学生课间活动内容,全班有的学生玩游戏,有的学生在班级中沟通交流,请问课下玩游戏、沟通交流的学生一共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学生运用“通分”方法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技巧,并可熟练运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律、异分母分数运算律与整数加减法运算律进行对比,让学生判断整数混合加减运算律是否适用于分数混合运算,巩固整数混合运算律的同时,进而扎实掌握分数混合运算律,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二、以课堂互动保障数学课堂质量

(一)以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氛围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以此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互动不仅体现在传统含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体现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多种形式的互动,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数学课堂,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点利用技术予以展示,促使学生直观了解数学知识点,掌握数学知识点学习技巧。以信息技术实现互动,既可以在数学课堂上,也可在课下,其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科学指导学生分析数学重难点问题,鼓励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技巧,自行探究数学知识点,聚拢学生思维,保障学生学习成效。

例如,学习“百分数”课程时,教师应联系“分数”与“百分数”,制作课件,由此实现新课导入,让学生明白课堂主旨,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存在的“百分数”进行列举,让学生明了“百分数”概念,并比较“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划分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讨论,总结结果,予以分享。为了深化“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意义,教师将人口变化数据进行呈现,引导学生计算“百分数”,获取“百分数”数据,引导学生将“百分数数据趋势图”与“人口变化数量图”对比,让学生评估两种形式的方式,确定其便捷性,明了“百分数”实际运用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技巧,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关于百分数的学习内容,提炼相应的信息,提升学生信息提炼、信息技术运用等能力。教师可为学生设置拓展性习题,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巩固“百分数”知识点,深化“百分数”学习印象。教师可以设问:“在日常生活中,百分数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自行设计学习项目,例如,身高数据调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每位学生的身高,将高于165厘米的小组成员人数记录,求其占比。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整理调查数据,借助电子思维导图整合信息,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百分数”概念,且能更好地灵活运用“百分数”记录生活事件。数学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实践气息课堂氛围,学生可放松心情,激活自身驱动力,不断进行探索,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保质增效。

(二)以互动实现合作探究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主要以直观思维思考问题,无法运用空间思维想象问题,无法对问题进行立体化认知。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物化的教学环境,以生活实物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清晰认知生活实物,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而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最为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该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互动,也可实现师生互动,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课程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平均分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为了高效培养学生的平均分意识,划分学习小组,每组六个人,每小组发放十八个玻璃球,小组学生依次拿玻璃球,完成平均分活动,计算每个学生手中玻璃球数量,即“18÷6=?”;如果以两名学生为一组,依次轮换给一个玻璃球,实现“平均分”活动,计算学生手中玻璃球数量,即“18÷2=?”;如果三个人一组,依次拿玻璃球进行活动,结算每人手中玻璃球数量,即“18÷3=?”;如果四个人一组,依次拿玻璃球进行活动,结算每人手中玻璃球数量,即“18÷4=?”;……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总结规律,并组织小组成员探讨交流,深化“平均分”概念。且在小组学习互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小组中学情较差的学生可以学习学情优秀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首先,数学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时,应基于学生兴趣点,整合教育学习资源,不仅要利用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也要注重课外教学素材的整理、运用,拓展学生视野,促使其正确认知实际生活与数学关系,能独立自主收集学习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保障数学课堂的丰富性。其次,教师要清晰认知现实生活除了有丰富教学内容外,也可为数学课堂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支持,吸引学生兴趣,保障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要基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了解数学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再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互动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提升自身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并且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技巧,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通过互动锻炼合作探究能力,感受到团队协作的乐趣,并且在小组内与其他学生积极沟通交流,以小组间互动强化学习成效。教师要认知不同教学方法蕴含的教育价值,在数学课堂中积极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营造高效课堂,保障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立足新课程标准,正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活动问题,从生活维度、互动维度入手,严格遵循“保质增效”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分母小数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材料
创造(2023年9期)2023-10-10 12:37:26
小数加减“四不忘”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民族翻译(2021年4期)2021-10-29 09:39:02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