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伟,季芳桐
(1.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2.南京晓庄学院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深入研究其深刻的理论内涵、政治内涵,坚持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还要把握其实践内涵,构架衔接各领域具体制度的配套,探索落实有效的实践路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与纲要》)将“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战略性部署。《规划与纲要》还立足2035 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做出总体规划和具体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热点之一,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文化政策的历史梳理与理论分析,如李资源著《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刘源泉著《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对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演进(包括公共文化政策)的系统研究,王瑜运用空间生产理论探讨文化政策如何促进各民族交流;①参见李资源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2页;刘源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3页;王瑜、马小婷《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实践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27页。文化建设的某一实践领域研究,如熊健对图书馆、张英对文旅产业等的研究;②参见熊健《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图书馆建设》,2020年第S1期,第9页;张英、于沛鑫《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37页。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研究,如任丽莉对“文化润疆”、徐平对浙江北仑流动少数民族等关注。③参见任丽莉、伊力夏提·艾合麦提《文化润疆:时代意义、内涵诠释与实践路径》,《新疆社会科学》,2022 年第2 期,第149页;徐平《北仑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第4页。民族地区是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既往成果主要研究公共文化现状,如张仙对多省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的比较研究;①参见张仙《西部民族地区村民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8页。公共文化服务实践路径,如王琳琳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与地方文化的融合适应中多元主体的作用;②参见王琳琳、崖潇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行动逻辑——基于广西河池市的扎根理论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第133页。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认同,如武宁对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中华文化认同过程中分工协同问题的研究;③参见武宁《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公共文化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151页。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方向,如包鑫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和公共精神关系的论析。④参见包鑫《文化自觉与公共性重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双重使命》,《图书馆建设》,2019年第1期,第94页。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尚有一定的研究扩展空间: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还需紧密贴合国家政策,从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上把握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研究如何全面、准确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各个实践领域。
民族地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仅是为了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和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更关系到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本文以《规划与纲要》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整体规划与具体要求为依据,探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在思想引领、载体建设、形式创新、内涵提升等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遵循落到实处、精到细处、确有实效,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开始在民族地区建设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与共同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跨越式转变,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途径。2012 年至2020 年间,民族八省区艺术表演团体机构从789 个增长到1 115 个,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从10.86 万增长到12.95 万,博物馆机构从400 家增长到734 家,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由4.03 册增加到5.74 册。“十三五”期间,国家为边远贫困、边疆民族和革命老区每年培养、选派约1.9 万名文化工作者。⑤参见李俊清、李泽锋《用好文旅资源,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中国民族报》,2022年5月10日,第6版。“村村通工程”“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东风工程”“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修缮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等持续投入,夯实文化基础设施。这一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法律颁布实施,《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强边境地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发布,夯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基础。民族地区围绕2020 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工作,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体系更加完善。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报告(2019)》指出,中西部民族地区仍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薄弱环节,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⑥参见傅才武、彭雷霆《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指数报告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68页。一是一些地区重经济、轻文化,重建设、轻服务,缺乏统一、持续、科学的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思想、管理机制僵化,政策落实、物资人员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有待提升。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地区、城乡、人群投入差距较大,基础设施分布与有效利用问题有待改善,特别是乡村、牧区、边疆和偏远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与供给不均不合理、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并存,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三是尽管图书室、文化站、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电影下乡等传统文化服务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受互联网普及、人口流动等影响,传统公共文化供给对中青年、“网生代”的吸引力、影响力下降。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滞后,实效性、贴近性、可及性有待提升。四是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贴合不够紧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地区文化传统、实际需求仍有脱节,公共文化服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待挖掘、提升。
综上,当前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完成了“建”的问题,“用”的问题也取得重要发展,而重点与核心是解决“能”的问题,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文化建设工作的主线和重要遵循,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充分正向效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更好地保障各族群众文化权益,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使文化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劲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建构有效的文化建设路径,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之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权益,是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执政理念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和基本途径。
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形态前置特征,决定了社会价值观的整合及主导文化的认同是其重要功能。人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社会价值观和认同感、归属感等社会情感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固化的思想意识。在民族种族众多、宗教信仰各异、文化传统多元、经济状况不一、利益诉求不同的国民群体中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播代表“国家主导文化意识”[2]的精神文化内容,促进国民在社会价值观念上的整合,实现最广大国民对国家制度所推崇的文化价值观,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标。①参见颜玉凡、叶南客《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政府的行动逻辑》,《开放时代》,2016年第2期,第162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国家主导文化意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根本目标和当然命题,将具有公益性、普惠性、贴近性、多样性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结合,为其在文化层面落到实处和细处提供有效载体,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首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基本问题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凸显。构建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文化成果,保障文化民生,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让各族群众享有更为充实、丰富、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有助于各族群众将精神文化的获得感、幸福感转化为真挚强烈的国家认同。
第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铸牢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十三五”期间,新疆新建扩建了一批博物馆,与内地省市博物馆联手办展,围绕新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讲述西域大地与中华文明始终历史相沿、人文相关、根脉相连的紧密联系。全疆博物馆年客流量从2015 年的30 多万人次增长到2021 年的600 万人次②参见张海峰《当博物馆成为旅游必选项》,《新疆日报》,2022年5月23日,第3版。。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发挥好作用,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增进情感认同。南宁市通过突出文旅景点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内涵,赋予民族节庆新的功能和蕴意,创作反映各民族手足相亲、同心圆梦题材文艺作品,利用文化场馆,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同时,构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空间。人们通过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互动仪式”[3],实现彼此关注、情感连带,产生集体共识、群体自觉的“道德感”,以中华民族文化这一“最大公约数”,激发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兄弟民族的情感认同。
第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助于统一发展认同。民族地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满足文化需求和增强精神力量相结合,传承优秀文化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相结合,提升文化生活质量和凝聚社会发展认同相结合,有助于各族人民统一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上来,引导各族人民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紧跟时代步伐,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供给文化服务和产品,亦是一种思想引导、文化培育,而更深层次的是接续、畅通、发展中华文化供给关系,从精神深处强化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母体的内在关联性。通过回应和解决“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服务”等文化建设的本质性问题,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确立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具体定位和发展方向,牢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根基,促进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持续汲取给养,并与中华文化主干相衔接、主流相融合,进而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围绕《规划与纲要》的部署,国家相关部委出台《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 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确立了政策导向和行动指南。《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 年版)》还将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列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8 个主要内容之一。民族地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找准工作着力点,着重突出一系列指向性强、含金量高的工程项目和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共识中凝练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体,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贯穿于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始终,融入日常生活,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共识。
民族地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应当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紧密结合,贯彻推进文化建设和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深入研析优势领域和弱势短板,走适合地方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不断深化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融居的民族人口格局和大流动、大融居的人口分布趋势决定了要加快制定有利于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不仅体现在地理空间上,亦是在思想文化、经济活动、社会交往、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纳入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公共治理的政策举措范畴中,加强多民族社区、移民新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加强双语文化产品服务供给,让公共文化服务扎根社区、贴近群众、融入生活,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创造有利的文化条件,在精神文化领域促进广泛、深度、自觉的交往交流交融。重点关注青少年、流动少数民族等群体,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协作融合,发挥好社会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4]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要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的重要遵循,牢牢守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新闻宣传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新闻传播全过程,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舆论氛围。民族出版工作要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加大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宣传阐述,客观准确传播民族文化知识,提升民族出版质量水平。新闻出版单位要发挥示范作用,贯彻党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夯实文化认同的基石。
广播影视、文学文艺创作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重大现实题材和重要时间节点,挖掘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真实真挚、动情感人的细微之处和日常生活,阐发中华文化富有历史性、跨文化性的永恒魅力和当代气韵,讲述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进步的历史事实和时代精神。近年来,《远去的牧歌》《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第一次的离别》等新疆民族题材电影取得良好口碑,正是因为作品在对传统文化、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与关照时,超越了“民族寓言式”的简单表述,以共情、共性、共通的表达来建构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获得各民族观者的共鸣。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脉,探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所涵养的文化共性和精神共鸣,阐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演变和中华文化深厚内涵、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等重要问题上提出自主性、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媒体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反映人民呼声的主要渠道,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对新闻宣传工作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年2 月)》,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71 亿,网络成为获取新闻资讯主渠道之一。①参见《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闻潮》,2022年第2期,第3页。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加快适应这一变化,更正工作思路与方法,把握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创新话语方式与传播手段,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在巩固传统媒介的同时,民族新闻宣传工作应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着力发展新媒体,建设融媒体宣传矩阵,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营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团结和谐的网络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创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虚拟场域,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有学者调研新疆库车融媒体中心,评价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典型样本”[5]。中心在引领主流舆论的同时,关注地方发展和社会民生;用好乡村大喇叭、广播、电视等“土方法”的同时,通过融媒体渠道精准投放信息内容;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同时,牵头建立红色纪念场馆;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提供助农、科普、创业、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等服务。库车经验说明,县级融媒体要发挥有效作用,关键是把准功能定位,发挥社会治理媒介作用,关切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以贴近群众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的路径与作品,讲好民族团结的地方故事和共同进步的地方实践,将基层媒体打造成干群沟通渠道、综合服务平台、基层信息枢纽和各民族凝心聚力、团结共进的精神家园。
现阶段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硬件条件已经基本实现。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点仍集中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软件升级上,难点是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塑造具有内在活力并适应现代社会的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是各民族共同造就的,凝聚着千百年以来各民族文化交流、经济交往、联姻交融和共同开发边疆、共同保卫国家、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根乡土,面向乡民,传承乡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介入点和有力突破口,发挥着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性作用。
民族地区要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增强基层文化服务覆盖面、实效性。深掘乡土底蕴,传承乡村文脉,发挥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互鉴、和谐相处、团结共进中的传统优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弘扬时代新风。在文物古迹、村容村貌、公共空间的保护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化产业发展中,突出中国风格、中华元素,增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着眼于乡村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镇乡村史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为乡村文化新地标,丰富功能与内涵,探索与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旅游文创、民俗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激发公共文化资源的最大效能。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广泛互动、深度融合的历史见证与宝贵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诠释宣教、保护传承、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既是繁荣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客观需要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不断加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遗迹等的设施与内容建设,发挥好文化传承中的场域作用。保护、研究、利用好典籍文物、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所承载的文化资源,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的认知,赋予中华民族形象以新的时代蕴意与当代诠释,使中华文化符号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高度出发,深挖长城、长征、黄河等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蕴,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在增加文化认同、延续文化基因的同时,建立新的文化效益增长点,打造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永续传承的重要标志。
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合发展,要立足于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激发各族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广西民族博物馆始终紧扣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主线,延伸开展社会教育、志愿者建设、研学开发、新媒体宣传等工作,以开放、主动、创新的姿态,力图让文化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广西民族博物馆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关键在于建立了常态化运行机制,提高参与度和获得感,形成各民族共同享有、共同传承、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新发展理念是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就是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结果。”[6]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协作融合,完善地区、城乡协同发展和对口支援机制,引介运用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模式、策略和成果,实现文化资源、活动、服务、管理、开发等多领域共建共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功能融合,促进公共文化场所和其他社会机构联动,联结“设施孤岛”为组织体系。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西藏实现从“资源富地”转向“文旅高地”,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2020年,西藏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就业8.6 万人次,年人均增收4 300 余元,建成各级各类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产值超过60亿元。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1页。西藏的经验在于激活丰厚的人文生态资源,释放民族文化的生产力,提升文旅资源共享和整体服务效能。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与科教、旅游、健康、农业等多产业联动发展,探索“文旅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旅融合+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模式,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截至2020年7月,全国5个自治区行政村通光纤、通4G 比例均超过98%,所有自治县实现光纤、4G 网络全通,所有自治州全部建成“光网城市”。截至2021 年11 月,民族地区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②参见《我国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科技日报》,2021年12月31日,第3版。。把网络基础建设成果转化为精神文化生活载体优势,核心是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科技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统筹宣传、文艺、文物、科教、政务服务等信息资源,拓宽文化数字共享平台和服务应用场景,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多元参与的供给体系,让群众享受更为丰富、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文化事业建设中汲取理论力量和实践经验,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播种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宣传队、中华文化滋养各民族文化的滴灌器、维护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安全的前哨站,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文明发展、保护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持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提供制度保障。①参见管守新《论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制度保障》,《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45页。
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过程,通过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浸润民族地区,使各族群众深刻理解、真心接纳、深度认同蕴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精神内涵,有效引导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发展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石,坚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