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3-02-24 05:49刘茂杰王尧刘如伟余威四川农业大学
体育风尚 2023年21期
关键词:全民公共服务体系

刘茂杰 王尧 刘如伟 余威 四川农业大学

1.相关概念

1.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定义延伸,本文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供给系统体系、资源配置系统体系、核心实施系统体系和效能系统体系。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

(1)“供给系统体系”包含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制度、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主体;

(2)“资源配置系统体系”包含人力、财力、体育场地设施以及信息供给等服务;

(3)“核心实施系统体系”包含全民健身组织形式、全民健身的服务形式、全民健身“线上线下”信息服务形式、全民健身培训指导服务形式等;

(4)“效能系统体系”由政府服务效能、社会组织服务效能、公众满意度和公众参与度等四个部分组成。

2.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果,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成效应该从哪些维度,由哪些指标来反映,又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现实水平,是当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虽然公众参与健身的热情高涨,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问题依然严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现象复杂治理任务异常艰巨,影响范围较广,效果呈现周期长。因而需要明确、具有可操作化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治理进行评价。通过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评价,一方面能够了解和掌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现状;另一方面,对治理的成效进行评估,为全民健身事业长足发展提供参考;同时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发展提供明确的能力提升目标。

因此为了找出并解决当前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急需构建。目前我国对于新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基于政策层面、新时期实现路径等宏观层面的研究。具体到评价方面,大多数学者聚焦于整体或地区公共服务评价研究较多,但是基于健康的视角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新特点、新使命的角度入手建构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稀缺,因此为评价与促进新时期我国公共服务与全民健身工作,对丰富当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3.如何构建

全民健身计划虽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依然面临体育需求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矛盾,发展不平衡、缺少品牌赛事等问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服务体系的构建任重而道远。

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过程看作一项动态的评价指标,动态的评价模式能对过去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价,还可以对将来的发展进行研判和提出治理能力提升路径,以此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评价的过程。因此使用以善治向度为目标导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评价的“投入-过程-产出”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是国家、社会、公民、市场等多主体,多元协作,集体行动,共同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开展合作管理并达成善治的一种过程,最终目的是共建、共治、共享。所以本研究的基本框架选择基于善治理论下“投入、过程、产出”三个维度去探索,最符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层面体现出投入之善、过程之善、产出之善,价值层面体现在国家、社会和人民三个层面。具体到标准层面包括:组织工作与政策保障、经费、人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满意度、体育人口、健身意识、治理公平等方面。

4.构建效果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十三五”期间的治理现状进行评价,对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不足进行反思。有助于全面了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发展情况。

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果进行评价,能够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监督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对“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果进行评估,能够了解和掌握在“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基础数据、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从而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有利于推进“健康城市”建设,随着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促进人民健康成为当前政府各项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实践意义在于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合理选取适合的指标,建构了基于健康视角下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当前全民健身的相关政策、工作尤其是在健康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优化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助力“健康城市”“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为新时期全国其它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价与改进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与人民对健康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提升地方各公共服务的水平以满足人民需求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建构健康中国视角下成都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为全国其他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价与改进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5.指标选择

5.1 一级指标的选择

5.1.1 治理投入

组织工作与政策保障。建立了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健身“三纳入”常态化落实。形成了专项投资基金、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特许经营、政府补贴、个人和社会力量社会捐赠的多元资金投入模式。全民健身信息化投入,形成了微信、微博和APP 为主导各地市州协同的新媒体矩阵和无障碍交流系统。

5.1.2 治理过程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开放。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科学健身指导。开具“运动处方”积极探索“体卫融合”新模式,举办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印发科学健身宣传手册,普及科学健身方式手段。

5.1.3 治理产出

公众满意度。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局官网和政务微博、微信等为载体,以明确监督检查的任务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措施,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准确公开政府信息,加强政策解读,让群众及时了解体育相关政策,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群众,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健身意识。

5.1.4 健康投入

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性投入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经济强国,首要的因素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第一位,而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必不可少的条件。

5.1.5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健身指导

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参与体育健身的基本需要,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所形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指导群众性健身活动、健美锻炼和健身操示范教学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

5.1.6 体质健康水平

是指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即身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身体运动能力、心理发展状态、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它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

5.2 二级指标的选择

5.2.1 体育健身组织

国际体育组织的健康行动转向,存在内因与外因,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多重驱动。主动性方面,调整其内部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结构,这种改革也见到一定成效。被动性方面,社会文化认知性制度环境变化,尤其是健康观念、体育观念的变化,让国际体育组织面对严峻的健康结构性危机,迫使体育组织必须做出回应。

5.2.2 体育消费市场

全民体育热潮下,体育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线上线下体育消费方式的拓展,体育类型及运动场景的丰富,体育消费市场的潜能被持续激发,体育消费热持续升温。引导和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主体、补齐全民健身公共资源与服务不足不均的短板、持续推进体育消费文化建设,必将推动体育发展实现新突破,更充分释放体育消费的综合效应。

5.2.3 国民体质监测

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督促国民参加体育锻炼,科学地指导国民开展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国民体质。

通过监测科学地了解自身的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有效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5.2.4 城乡体育资源均衡分布

根据全民健身的深入发展,开辟新的体育旅游热线,建立休闲健身区,完善服务导游网络,促使体育锻炼与旅游休闲、医疗保健等有机结合。要发挥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形成各方有效产于圈内体育资源开发管理的机制。

加快推进健康高平建设,扎实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全面促进高平市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急需解决的民生需求。对照相关标准和群众需求,建议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

5.2.5 体育人才培养

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提倡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了组织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健身活动的必要性,以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健康水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逐步形成群众广泛参与以及充满活力的一套运行机制,并建立健全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

5.2.6 公共组织服务效能

随着政府职能重心从传统的统治管制向现代的服务回应转变,公共服务呈现出主体多元化、供给社会化的变化趋势,社会公众不仅要求公共服务具有高效率和高有效性,更重视供给主体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水平。

公共服务效能是指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及其人员为实现服务对象需求和自身管理目标,在公共服务的提供、组织和实施等诸多环节中,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的效果、效益的综合体现。

5.2.7 体育行政部门

政府机构,负责监管和管理国家体育事务,其职责包括发展和推广体育运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管理国家体育竞赛等。体育行政机构通常是由政府设立和管理的,例如国家体育总局等。

市民健身意识:健身意识是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自觉性的反映。正确的健身意识来自对健身意义的深刻理解,并对健身运动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2.8 经费投入,以及场地设施建设

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的载体,也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保障。我们主要调查成都市的场地设施建设,居民参与情况。从我们调查中可以发现,经费投入,以及场地设施建设都是重中之重,大多数文献中都是二级指标,这就说明我们要着手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5.2.9 商业联动,以及公益互动

怎么去调动全民健身更重要的是“全民”包括青少年,成人,老年人,残疾人,怎么去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中有很多的提到,这说明居民参与健身锻炼一般都是依靠一些活动、赛事,缺乏了自主性。

猜你喜欢
全民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爱·阅读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