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按栏目排序,括号内前一位数字为期数、后一位数字为文章起始页码)
前沿观察
论新时代青年团结奋斗精神的培育与养成
陆玉林(1.1)
多视角下的青年发展[主持人:陆士桢]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
陆士桢 蔡康鑫(2.1)--从寻求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
域外政治变迁中的青年危机及其治理
刘庆帅 虞希铅(2.11)
智能时代:改变了青年的就业、教育及社交行为
叶锦涛 崔 娟(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青年观研究
黄志坚(3.1)
协同共治: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制度建设与未来进路
谭 杰(4.1)
青年理论
大学生学习方法与学术探索精神的培养--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
毛寿龙(1.14)
青年学批判:回到马赫列尔--青年学在中国与中国的青年学
田 杰(3.14)
中国共产党与青年
时代新人的素质结构与共青团培养理路
赵 雷 綦佳荣(1.24)
大城市新城青年干部群体发展研究--基于上海某新城的调查
华莉莉 陶志欢(1.33)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特点与社会价值刍议
海泽龙 (2.35)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索
冯旺舟 梁晓莉(2.46)
青年生活悖论化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陶志欢(3.28)
政治社会化视域下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常进锋 吴爱思(3.39)
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的探讨
曹 桢(4.13)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安市青年工作的历史考察
冯 兵 吴周阳(4.25)
共青团改革与青年组织
共青团员队伍建设的演变历程与启示
钟 良(1.44)
共青团引导的扶持“三农”工作研究--以历届团代会有关内容为文本
李凌鸥 刘七扬(1.5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发展问题研究与突破
吴 庆 (2.56)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作用与对策研究
向春玲 吴 闫 等(3.48)
行政合同制下青年社会组织自主性的法律考察--以A市政府购买服务为例
汪明岳 陈 琼(3.59)
共青团为党育人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赵 雷 王怡茜(4.37)
大革命时期广东团组织对农民运动的探索与启示
黄 裕 罗向晗(4.49)
国家治理与青年发展
生育模式变化研究[主持人:赵联飞]
年轻父母的压力溯源与政策研究--基于全国十二个城市的调查
李 芬 风笑天(1.66)
人口城镇化对青年初婚初育间隔的影响--基于CLDS2016数据的实证研究
方 芗 周玉娇(1.81)
青年新型就业与灵活就业研究[主持人:李家华]
灵活就业青年生存发展需求及政策保障--基于对上海市的抽样调查
曾燕波(1.92)
新职业青年就业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2022年广东省的调查
伍珍贞(1.107)
家校社协同推进基础教育研究[主持人:薛二勇]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当校外教育遇见“双减”
王秀江 肖凤秋(2.67)
深层次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与战略逻辑
高书国(2.76)
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态度及其政策探究
陆杰华 戚政烨(2.83)
理解青年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媒介实践[主持人:马中红]
“游戏”算法:网络迷群媒介实践的主体性及文化愉悦
马中红 柳集文(3.71)
青年网络流行语解读中的“他我式误读”探析
刘涵慧 杨 晨(3.86)
破解青年群体就业困境与职业发展[主持人:刘保中]
我国高学历青年晋升:总体状况与异质性分析
黄敬宝(3.95)
城市女性青年的职场困境与就业对策
王伶鑫(3.110)
青年婚恋观与生育实践研究[主持人:风笑天]
对当代青年婚恋话语的考察与分析
陆士桢 凌伟强(4.59)
私人领域的育儿实践与青年职业女性的三孩生育意愿--基于内蒙古已婚职业女性的抽样调查
甘雪慧 (4.70)
影响我国当代青年婚恋观的文化元素探析
谭忠艳(4.82)
社会质量对我国城市青年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C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树志 (4.93)
志愿服务与创新
志愿服务嵌入城中村治理的实践研究
汪彩霞(1.117)
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发展的思考--纪念学雷锋运动 60 周年
朱 红 曹仕涛 等(2.94)
西南地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新高地” 建设探析--以贵州省为样本
马 凯 刘 琳 等(2.104)
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基于广东“山区计划”为范例的分析
胡启谱(3.121)
论青年志愿服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功能
谭建光 (4.105)
青年志愿服务热点可视化研究
唐颂歌(4.114)
粤港澳与青年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作的国家认同提升机制--基于一项合作志愿田野调查
傅承哲 莫庭阳 等(1.129)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择偶与生育文化 [主持人:周晓燕]
从求偶到求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女性
丁 瑜 黄奕秋(2.113)
使用数字约会软件的空间再造
90 后青年的婚姻观与生育状况研究--一份来自广州市的调查报告
裴谕新 林 媚 等(2.128)
合力培养爱国爱澳青年人才的路径分析--以澳门“千人计划”为例
娄胜华 吴碧珊(3.131)
少年警讯计划对香港青年发展工作的作用和影响
蓝家达 褚珏然(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