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宇 张玲玲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6)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维度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在积极拥抱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党和国家客观辩证地看待各国的发展模式的差异和利弊所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了一条独特而颇富成效的发展道路。目前学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缺少专门从党史维度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所作出的独特且重要贡献的相关研究。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主要特征背后深层次的发展逻辑,挖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结合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进行劳动和生产过程中所总结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路及模式的演化和发展。
在一个人口规模十分巨大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上,我国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以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才强国和控制人口规模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提高人口素质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开始着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1963 年,毛泽东在听取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提高社会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要有人才支撑,因此“要培养一批懂得理论的人才,也可以从工人农民中间来培养”[1],明确指出要从工人和农民等人民群众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这些举措对提高我国当时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口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直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也就是最直接的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水平,让更多贫苦农民和工人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可以提高自身劳动力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从而可以胜任更具有技术要求和创新性的工作需要,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稳步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建设高水平科技工作者队伍对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在珠海参观时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相信这是正确的。我很高兴,我们有这么年轻的科技队伍。”[2]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水平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培养科学技术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强国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更是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资源发展进行全局性的研究和布局。2003年12 月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进入新世纪,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并由此作出了一系列组织安排和工作部署。2012 年,为适应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党的十八大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的战略布局,强调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这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 年9 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我国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新的总体构想,强调了新的国际局势下加快建设世界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对我国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意义,要使我国人才发展工作成果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战略支撑[3]。新的发展形势下,全国各大城市也都认识到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人才落户,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持。
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为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我国于上世纪70 年代初开始实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1980 年,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迈入制度化轨道,有效控制了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将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我国人口发展的具体情况,经过听取各方专家学者的建议与群众的意见反映,决定开始逐步对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结构发生深刻性变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遵循。2013 年,我国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并宣布将继续逐步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以促进人口规模长期稳定增长。2017 年,十九大报告设定了我国新的人口发展目标,并对我国的人口结构及质量提升进行战略性谋划。2020 年,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国要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战略,为生育适龄人群减轻生育成本和抚养成本,为新生儿家庭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支持服务和优惠政策,促进我国新生人口规模稳步扩大[4]。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人口规模巨大,我国有14 亿人口,在如此大规模下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发展难题,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引,始终将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并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
建国后,面对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化程度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质量较低的情况,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决定集中全国资源重点建设和发展新中国工业体系,并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在收入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政策,这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由于平均分配机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激励效果,许多行业出现消极怠工、偷工减料的不良现象。例如在很多农村地区,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让部分农民群众对生产工作的态度变得消极,再加上很多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粮食总产量在一段时期里没有得到较高水平地提升。整体看来,这样的分配制度和单一的经济体制制约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蓬勃发展。认识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对收入分配机制进行更具有激励性质的改革,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自觉性[5]。面对新实行的收入分配机制,当时人们心中普遍存在资本主义道路复辟的担忧,很多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专家学者也对新的收入分配体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对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都产生了很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都需要一个对如何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让人民群众都能接受的答案。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解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这个解释强调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要地位,从理论上对共同富裕问题做出了完整而准确的解释,让人们对于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有了信心和方向。邓小平还指出,在改革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两个重要原则[7]。这两个坚持是社会主义国家保持其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基石,同时对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也有重大指导意义。
十八大以来,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落到实处成了党和政府最关心的事情。一系列重大的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集中出台,民生保障事业也提升到了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高度。为确保按时完成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历史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改变了之前“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模式,使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国家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的目标,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国民收入分配秩序得到逐步改善。最终,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2021 年2 月25 日,我国完成了全面脱贫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同时也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反应。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的共同富裕事业将获得更大的成果,也就是指社会整体贫富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更多人民群众将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这同时也是对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在一个拥有巨大人口的国家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数十年的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收入与分配公平以及社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力的稳步提升的同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是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领域。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逐渐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其重要的社会基础,同时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思想。1954 年,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8]是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要实现的发展目标,这个发展目标在强调我们要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更要让全体国民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从而让整个国家达到一种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水平,这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克服旧社会留下的广泛存在于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中的资本主义残余和个人主义思想,党和政府通过系列宣传教育运动,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从而使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另外,还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和推崇以艰苦奋斗、劳动光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了一种积极高昂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良好氛围[9]。同时,为了解决在各地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党中央决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对各类贪污事件进行公开曝光,对贪污腐败分子进行严肃处理,在人民群众中间树立起秉公执法、惩治腐败的良好形象,这次运动及时遏制了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在新的国家机关中开始出现的不良势头,对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和健康的社会风气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论述,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继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10]。1982 年9 月,在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强调,在今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党要继续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十四大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如何在新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和发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鼓励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规划和部署,到2050 年前后,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我国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到较高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突出强调了提升国家软实力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深刻阐释,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同时包括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这就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指引,在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二者的协调发展与有机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核心目标,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做出了重要部署。因为旧中国连年战乱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水利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农业生产也遭受很大的影响。为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1958 年,成都会议深入研究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该水利工程对改善长江流域洪涝问题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长江治理体系做出了系统的规划[11]。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邓小平指出:“要聚精会神把长期规划搞好,长期规划的关键,是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12]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力量薄弱的发展阶段,邓小平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13]。1995 年9 月28 日,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遵循的重大发展思想,要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14]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15]。2003 年10 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由胡锦涛总书记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遵循。
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出了新的规划,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建设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中国将在未来40 年完成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重要任务。2021 年,经过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以及多年的筹备,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顺利举办,全国碳市场开始正式运营。碳交易是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所设定的一种交易模式,即各个地区(省份)指定一个固定的碳排放量标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碳排放量相应的也会高,超过这个排放标准的排放量可以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进行交易,即购买经济落后地区剩余的碳排放指标,实现整个国家碳排放总量保持在合理水平。全国碳交易的成功开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结合自身生态环境特点,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同年,党和政府就全国各省如何开展碳达峰以及碳中和工作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很多地区为响应政策安排,都采取了行政机关节能减排绩效考察、公共建筑照明时长减少等措施。种种举措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对我国碳中和以及碳达峰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并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进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为我国继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世界和平观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处理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及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局势仍不稳定,存在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通过对世界形势的缜密分析,毛泽东对发生战争的危险做出了充分的估计,同时也看到了避免战争的可能性,对世界局势整体向和平方向发展持积极态度。正如他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各国的政府和人民是和平的新生活的建设者。我们完全不需要战争,并且坚定反对新的世界大战。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地为和缓国际紧张局势而努力。”[16]苏联解体后,很多学者对当年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冷战为世界和平带来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做出了深刻的思考,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是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他们的观点具有局限性,他们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付出的努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从实质上说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美苏争霸最终以苏联的解体画上了句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握了国际社会舆论的主导权,为洗清自身罪名,才在各种新闻报道以及影视作品中将社会主义国家描述为邪恶和战争的化身。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深刻认识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和平外交,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下,1971 年10月25 日,联合国大会第2758 号决议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短期内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的可能性于之前而言已大幅缩小[17]。1982 年8 月,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赴华访问,邓小平与他会面时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并对当时的国际局势做出了判断,邓小平提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和摆脱贫困落后,并明确指出要积极实行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发展大局,并将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推动世界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十八大之后,我国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新的进展。2017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再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做出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数十年国际事务参与的经验,基于让所有国家和地区不分贫富都可以实现更好更高水平的发展的立场,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安全、发展等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参与很多国际会议时都提到了这一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其内涵的普适性和合理性而得到多国政要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18]。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国始终强调要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作为解决地区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抓手,各国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要坚持遵守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多边主义朝着正确方向发展。2021 年1 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中强调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代性难题时,全球各国更应该自觉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协商合作和开放包容,不搞意识对抗和封闭排他。习近平的讲话为如何解决全球性挑战指明了方向,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
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的世界和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的高度对世界和平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吸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和平问题的思考精髓,在实践中更是以和平与发展为开展我国外交工作的核心任务,为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以及全世界和平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中国将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解决复杂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