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栋,林小清,陈秋波,张雪英,陈春燕,揭育丹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危急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被广泛应用,CRRT 可有效清除机体炎性因子及有毒物质,保持机体酸碱平衡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等[1]。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血管通路最为重要,血管通路是保证CRRT 治疗的前提,往往决定了患者的生死存亡,若是血管通路不畅,极易因为凝血导致CRRT治疗的终止,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2]。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很难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难以移动治疗所需的各种仪器和管道使得护理难度加大,保持血管畅通是护理干预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3]。而临床护理中CRRT护理质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方法具有较高的运用率,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4],近年来,CRRT 技术在危急重症疾病的抢救中应用效果较好。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危急重症患者CRRT 血管通路不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危急重症且符合CRR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 组 中 男21 例,女22 例;年 龄27~72 岁,平 均 年 龄(56.24±10.54)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为(24.44±11.48)分。研究组中男19例,女24 例;年龄28~71 岁,平均年龄(56.42±10.43)岁;APACHEⅡ评分(24.76±10.02)分。纳入标准:(1)均行CRRT 且持续24 h。(2)选择双腔导管血液净化通路。(3)具有完整认知和行为能力。(4)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CRRT 时间<24 h者。(2)未选择双腔导管血液净化通路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在患者治疗期间准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周围环境干净,注意患者的日常情绪,及时对患者进行开导,对患者讲述CRRT具体实施过程以及治疗方案。(2)随时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导管是否打折,及时处理CRRT 报警,监测仪器参数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给予患者日常翻身治疗,防止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改变体位时,管路位置也要更换。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1)置管护理。详细评估对患者进行置管的医护人员,统计记录相关不利因素,选择合适的置入部位,依据患者自身体重等指标选择适宜长度导管,确保置管后用肝素进行封管,无菌操作,室温保持25℃。医护人员观察管道连接是否正常,要求相关医护人员维护好置管位置的血管通路。患者取卧位,中凹卧位,床头抬高45°左右,下肢抬高30°左右,肢体外展45°。(2)封管护理。封管前洗净残留在导管内的残余血液,缓慢注入与患者相适应的封管液体,注射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注射完成后夹住导管防止泄露。(3)血栓后溶栓护理。确认导管内有血栓形成,及时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将20 万IU 的尿激酶溶入50 mL的生理盐水中缓慢持续注入导管,对于已完全堵塞的导管,先采用静脉注射器抽吸血栓,再注入尿激酶。(4)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同疾病患者的成功经验,采取放松疗法以避免患者心生恐惧。必要时可按ICU 患者治疗指南给予丙泊酚注射,提高患者镇静水平。(5)导管抗凝护理。每间隔15 min 就对管路进行冲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水量,防止导管被血脂堵塞。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生命体征(包括患者体温、呼吸、心率及血压)、24 h 肌酐水平、活化凝血时间(ACT)及血管通畅率。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PACHEⅡ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PACHEⅡ评分情况(±s) 分
组别研究组(n=43)对照组(n=43)χ2值P值干预前24.44±11.48 24.76±10.02 0.238>0.05干预后9.53±3.72 15.24±7.14 5.214<0.05
两组患者干预后体温、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命体征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命体征情况(±s)
注:1 mmHg = 0.133 kPa。
组别研究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体温(℃)36.77±0.79 37.21±1.24 2.356>0.05呼吸(次/分)20.87±3.79 20.86±4.25 2.264>0.05心率(次/分)92.42±16.68 97.20±21.00 0.026>0.05收缩压(mmHg)134.20±18.61 129.48±20.79 1.654>0.05舒张压(mmHg)74.78±13.68 74.00±8.94 0.725>0.05
干预后,两组患者24 h肌酐和A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24 h肌酐和ACT值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24 h肌酐和ACT值情况(±s)
组别研究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24 h肌酐(μmol/L)ACT值(s)初始259.71±268.13 434.40±536.02 24 h-185.92±333.62 323.71±246.30差值153.84±189.53 181.22±143.01 0.489>0.05初始162.12±38.63 180.32±121.85 24 h 174.82±19.95 174.72±50.41差值0.24±4.23 0.26±3.64 0.886>0.05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管通畅率为58.14%(2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0,P<0.05)。
随着近些年医疗水平的提升,CRRT 用于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在ICU的应用中,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血管通路是CRRT 治疗的基础,危急重症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容易出现血管通路不畅,容易在管道和滤器中发生凝血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ICU 护士常进行超负荷工作,护理安全性较低,而临床对血管通路护理的重视度不高,容易产生管道生凝血等问题而停止治疗[5-7]。因此,寻找有效管理血管通路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8-10]。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找出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制订科学护理方式的新型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运用率较高,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一定创新性,可提高护理质量[11-12]。张慧等[13]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生命体征得到改善,治疗效果理想。干预后,治疗效果若与预期目标不符,原因可能是没有进行长时间的干预,疗效评价指标不足[14-15],可加入尿素氮等评价指标。由于CRRT已经得到认可,血管通路是否通畅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ACT代表活化凝血所需时间,24 h肌酐提示着肾脏功能水平。结合ACT 值可调整肝素用量。本研究中,研究组ACT 值基本符合文献[16-17]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护理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防止了导管堵塞情况,合适的置入部位,确保无菌操作,封管前洗净残留在导管内的残余血液,保证导管畅通,维持血管通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18]。
综上所述,危急重症CRRT 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在CRRT患者中应用,能够对患者血管畅通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CRRT 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还能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防止出现过度疲劳,提升护理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