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红
“铺”是地名中常见的行政单位。商周时期,“铺曾经是古器名,“铺首”指门环底座,秦汉时期形成“铺首衔环”的稳定结构。唐代以后,“铺”逐渐观念化和空间化,几乎同时发展出商业网点、驿站等行政建制意义,推动“铺”完成这种演变的则是传统的道器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很多含“铺”的地名,比如“清水铺”“广济铺”“陈桥铺”“龙潭铺”“十里铺”“烟铺村”等,甘肃地名中也不例外,最著名的莫过于红色革命圣地哈达铺。据统计,仅甘肃,含“铺”的地名就有401个(数据来自国家地名信息库),其中武威市和定西市最多,都是91个,庆阳市和天水市次之,分别为46和44个。其他则分别为:平凉市25个,白银市25个,陇南市21个,临夏州20个,兰州市17个,金昌市6个,甘南州6个,酒泉市5个,张掖市3个。“铺”在地名中的功能有四:(1)命名乡、镇、村、社区等基层行政单位,如庆阳市和临夏州都有“三十里铺镇”,平凉市崆峒区有“三十里铺村”,白银市会宁县有“二十里铺社区”,庆阳市庆城县有“三十里铺社区”,其中嵌套的数词以“十、二十、三十”为常见,最多可达到“七十”,如天水秦州区有“七十里铺村”;(2)体现地方人文,如“哈达铺”中“哈达”是藏语,体现族群分布,“X家铺”的地名如“支家铺”“杨家铺”等体现姓氏分布,而“瓦窑铺”“石匠卧铺”“磨坊铺”则体现了当地相应的手工业作坊的历史;(3)命名山、梁、沟、河、滩、窝、弯、塬、岘等自然地貌,如“窝铺岘”“青岗铺”“砂梁铺”“三十里铺沟”“中铺沟”“三十里铺河”“水泉铺”“四十里铺河”“草滩铺”“涧滩铺”“铺子洼”“铺湾”等;(4)命名桥、车站、隧道、服务区等后天形成的交通建制,如天水秦州区有“七十铺桥”,秦安县则有“三里铺桥”,酒泉玉门市有“低窝铺站”,定西市岷县有“哈达铺隧道”,平凉市崆峒区有“四十里铺服务区”。那么“铺”在历史上是怎么演变为地名的呢,这值得好好探究一番。
一、“铺”是古器
据《说文解字》,“铺,箸门铺首也,从金甫声,普胡切”。在中式庭院中,我们经常见到朱红色的木门上、一人高处往往挂着一对铜制门环,门上挂着门环的兽形底座叫“铺首”,铺首通常是周边饰有祥云纹、忍冬纹、回字纹的一对青面獠牙、双目圆睁的兽面,多为饕餮、老虎、狮子、龟蛇等,门环衔在大张的嘴里,既威严又有震慑力,有避邪求福的用意。铺首带门环,雅称“铺首衔环”,客人来时,轻叩门环,主人应门,既实用又美观,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造器精髓。从史料中可以看出铺首的材料多选能发声的金属,并根据材料的不同而命名,如“青琐银铺,是为闺闼”中的“银.铺”,“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咳而似钟音”中的“金铺”,“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中的“铜铺”,此外,从博物馆展品来看,常见的铺首还有玉铺。
“铺首衔环”最早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同一时期,“铺”则是一种盛器。
“豆”是先秦时期最常见的盛器和礼器,“铺”属于“豆”类,“丰”是与商周礼器“豆”类似的盛器,在器形上,“丰”比“豆”矮一点,而“铺”与“丰”在器型上完全一致,称其为“铺”则是取其铺荐之义。商周时期,铺荐、铺陈之义是“铺”的主要意义,后来“铺”的对象不限于草席,可以是锦褥、虎皮等。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后,“铺首”承袭了“铺”的这一意义,“铺”即平铺展开,可引申为铺垫、装饰。铺即平铺展开,铺首是将兽面平铺于门上,其实是将视觉俯视下的“平铺”意象旋转了九十度(将平面旋转成立面)所致,使门环达到固定、附着的功用。
二、“铺”是商业网点
唐代文献中可见“书籍铺”“店铺”这样的词,如《北户录》有“目录后有临安府太庙尹家书籍铺刊行一行”这样的记录,“书籍铺”的叫法通行于唐宋时期,相当于现在的印书馆,“店铺”初见于唐代《封氏见闻记》卷六关于“饮茶”的记载:茶有止渴,令人不眠的功能。南人好饮,北人起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位降魔师大兴禅教,寺僧因不睡觉又不吃晚饭,便允许其饮茶,寺僧到处煮茶喝,僧俗相互效仿,遂成风俗,从河北、山东、河南以至长安一带,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后来不问僧俗,只要给钱就卖。可见,这时卖茶的“店铺”既是手工业作坊又是商业网点,其后,唐代文献中又出现了“药铺”“纸铺”,今天我们所说的杂货铺,唐代叫“星货铺”,言其所陈货物像星星一样繁杂,从“星货铺”可知“铺”所售卖的商品丰富,并不局限于单一货品,后来“杂货铺”替换了“星货铺”,“杂货铺”一直续用至今。宋代,交子出现,“交”者“交易”也,纸币带来的便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大扩充了“铺”的种类,继“铺子、杂货铺、书铺、药铺”后又出现了“肉铺、米铺、商铺”等。“铺”的商业内容在元明清时期继续得到扩充,元代文献出现了“铁匠铺”,钉马掌的工作最初是由铁匠铺代为完成的,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马掌铺”从“铁匠铺”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行铺。明代后期,铺户活跃于城镇,随着商品交易的扩大,迫切需要专门的金融机构来完成兑换业务,于是钱铺便应运而生。“铺”一直在产出新词,清代,出现“绸缎铺”和“裁缝铺”,而后的“菜铺、烟酒铺、钟表铺、小卖铺,营业铺、电焊铺”等反映了“铺”所涵盖的商业领域逐渐扩大,覆盖副食、百货、五金、手工业作坊等领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铺”仍然使用廣泛。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商业模式的转型,“铺”部分地被“店”和“部”替换,比如原来的小卖铺都换作“小卖部”,“药铺”都改称“药店”。
三、“铺”是驿站
“铺”的驿站义起于唐代,据《太白阴经·马铺土河片》“经曰:每铺相去四十里,如驿近远於要路山谷间,牧马两匹与游奕计会,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则奔驰相报。”可见,此时,“铺”与“驿”所指相同。中国驿递的创制,远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周礼》云“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后世,驿递制度经历了邮驿分离、缓急分理、水路并行等改革,到唐代,馆驿之事日臻完备。宋代,“铺”的驿站义固定下来,宋时设置专门的“急递铺”,以应对同辽、金、西夏以及交趾战事中边境的文书传递时效问题,急递铺铺兵行路时“过如飞电”“日行五百余里”,路人唯恐避之不及。另外,文献中出现类似地名的“三十里铺”,如《玉隆集》卷四载“复出大路,至暗山头,遂至三十里铺”。差不多同时期的北方,辽、金、西夏政权也有正常的邮驿通信,金世宗时,效仿中原,设立了急递铺,《金史》记载“朕尝欲得新荔枝,兵部遂于道路特设铺递。”“泰和六年,置递铺,其置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铺兵三人……”规定每十里一铺,每铺铺头一人,铺兵三名,急递铺所养马匹费用,一律向民间征收,称之日“铺马钱”。元朝时候的急递铺则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设施了,这时除了极少量的紧急公文由驰驿传送外,几乎全部文书皆由急递铺传送。急递铺的制度,没能顺利发展下去,到元末就衰亡了。明朝时候也没有更多的发展,清代后期就逐渐消失了。但“铺”在地名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南北方都有叫“十里铺”“三十里铺”的地方。
在少数民族地区,“铺”作地名的意义显然更加丰富厚重,“哈达铺”则尤其具有典型性。“哈达”是藏族、蒙古族常用的丝织品,明代在哈达川这一岷江上游的藏汉结合部设立“铺”,铺户经营哈达这种特殊商品,故其得名哈达铺。“哈达铺”是个藏语和汉语组合而成的合璧词,这一地名巧妙地凸显了“铺”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驿站和商业网点的二重属性。
四、地名中的道器观
“铺”在先秦时期是古器名,即便秦汉时期专指门环的底座,也是延续了先秦古器的特征:动物纹样、祥云花草绕边。实用、美观是其作为器的本分,金银铜铁玉不同制作材质和规格凸显尊卑秩序的礼制,在满足器物功能的同时以礼定制,使“器在道中,道在器中”。当我们仔细观看铺首时,在赞叹其精美复杂的工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隐隐的震慑,当我们听到“十里铺”“三十里铺”“哈达铺”“烟铺”这样的地名时,复盘“铺”从具象器物到抽象行政建制的演化过程时,我们的内心似乎在接近古人,了解了他们对古代造器活动中“道”与“器”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器”不仅仅是实用之器,更是观念之器,造器并赋予其理念,器便具有了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