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琳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南京 211200)
建设教育强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要有的有力支撑。教师群体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教师队伍的建设关乎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关乎人才培养质量高效与否。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面临新的任务与挑战。因此,师德建设需要将教师群体打造成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队伍,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首,以公众期待为镜,注重提供服务式的师德培训,实现多元化的师德评价,并敦促教师群体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涵养职业道德,用优秀的师德和师风培育时代的新生力量。
提到教师队伍建设时,近年来国家颁布的政策性文件中,思想政治素质与教师职业道德这两个主题经常共同被提及。例如,2018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2020年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第二部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中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与“培育弘扬高尚师德”也作出了详细阐述。由此可见,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教师职业道德两者都是教师担负“立德树人、传道授业解惑”使命不可或缺的前提。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也强调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性。例如,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2021年考察清华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这些论述反映了新时代师德的具体内涵,强调了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明确要求。因此,从广义的视角而言,师德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包括对教师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1]。
故此,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两者密切相关且相互作用,是师德建设的关注重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其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则是其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只有两者共同发力,才能够推进师德建设并实现其强有力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教师的思想状况关乎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角色定位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很多人关注到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但对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鲜有提及。现阶段,教师群体虽然重视学科教学,但普遍轻视思想教育。由于升学压力或是考评体系置教学和科研于首位,很多教师忽略了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和修炼。学校层面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由教师工作部门或基层党组织牵头,通过学习党的精神和文件传达的方式开展工作,这种形式缺乏互动性,效果并不理想。上述因素导致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政治意识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他们缺乏对中国国情、党情和社情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刻和敏锐的思考。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现代教师与老一辈不同,他们兼顾奉献与索取,更加强调自我价值。
考虑到这一点,师德建设过程中应更加强调 “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2]。在教师群体中开展“教师思政”,以此为抓手,切实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构建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师德养成体系。以下是建议重点开展的几方面工作:
1.加强价值导向,坚持思想引领,同步推进业务。需要全方位、常态化展开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定不移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教师的头脑,做好价值引领。具体的教育形式中,应注重发挥榜样事迹的宣传作用,通过角色互动、情感互动、利益互动的方式,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以多样化的培育活动浸润教师内心,激发他们塑造师德模范的内生动力。
2.利用大数据时代红利,全面掌握教师思想状况。在大数据时代,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收集教师思想变化动态数据,建立数据库,掌握教师思想动态。通过相关模型对教师言行变化的趋势做出精准预测,进而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针对性[3]。
输入“师德”二字,百度词条解释为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简言之,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然而,现有研究对于此概念的界定并不一致。概念解释时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但在评价时,教师的其他个人表现都被纳入考察范围。这种现象与我国传统社会尊师重教的文化给教师“道德赋值”有很大的关系。教育是道德教育,而教师则是道德的化身。作为特殊的示范群体,教师的道德状况具有引领和标杆作用,因此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也更高。
公众对教师群体的道德期待内容涉及私域、公域和职域等道德领域。公众期望教师们在德行修为、职业操守、公正为民、依法行事及生活自律等方面发挥垂范、代表和标杆作用[4]。这种期待是近乎全面性和整体性的,也可以理解为公众对教师的期待和评价标准是多元且泛化的。然而,这种道德期待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道德期待具有理想化色彩。涂尔干曾说过:“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公众对教师的道德期待是一种神圣化、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美好想象,寄希望于教师能够成为超脱于常人的“圣人”。自古以来,教师被赋予了很多隐喻,如“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隐喻凸显了教育价值、教师精神、职业道德等要素,将教师塑造成奉献忘我、舍生取义、公正廉洁等丰富且多面的形象。二是道德期待的笼统性。公众对教师群体的高位道德期待还表现在衡量标准的一刀切,公众往往忽略了不同学段、教师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师德层次的差异性。不同学段的教师有不同的道德责任,教师的发展阶段也分为新手型教师、成熟教师及专家型教师等情况,而师德层次更是包括了底线师德、崇高师德及中间的师德养成阶段,公众忽略这些因素并且用单一的标准去评判教师行为进而衍生出所谓的师德失范问题。
此外,公众对教师的道德期待与教师角色认知存在复杂的影响机制。公众的道德期待能够描绘出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合格教师的典型形象,对教师群体起到鞭策作用,对师德建设产生浸润式的效果[5]。同时,公众的道德期待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明晰自身的角色及承担的使命。教师观念层面的认知决定教师实践层面的认知及行为表现。教师对公众的道德期待合理研判、准确定位,对于其道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促进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帮助其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及时调适职场遇到的各类困境,自觉内化师德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然而,过高的道德期待会剥夺教师基本的心理需要,使得教师的责任边界无限放大,角色泛化,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不一致,加剧角色冲突,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及其职业生涯发展。因此,教师群体如果不能够理性看待和认识公众的期待,很可能加大对公众的抵触与反抗心理,无法进行道德反思,进而影响开展教学工作,无法成长为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公众期待是师德建设环节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公众对教师职责要求的多元化远超出教师个人行为边界,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今后的师德建设中,公众期待环节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1.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为教师群体创造温暖、和谐、友爱的外部生态环境。全社会既要重视教育又要尊重教师道德发展的自由意志。公众应当树立新时代师德观念,厘清新时代师德观念的内涵和边界。公众的期待应当止步教师的职场表现,最大限度的留出教师私人空间。
2.调整预期并合理期待。可以鼓励但不应该强制教师德性的完美。公众需要意识到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局限性,对教师群体抱持合理的期待与信任;并审慎地调整自身对教师群体的期待程度,还教师身份的职业化。
3.经常开展自我道德审视与反思。在网络时代,面对示范群体的报道和失范事件的发生,公众需要理性思考和分析,约束个人道德行为,切勿站在道德高位对失范行为主角进行谴责和攻击,需要对具体的行为和情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后加以剖析而非简单妄下定论。
关于教师培训,人们通常关注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很少提到师德修养方面。《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曾指出:要将师德教育等作为通识课程,列为培训必修模块。由此可见,师德培训是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升教育教学本领和思想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6]。
然而,现有不少研究表明,当前的师德培训效果不佳。在教师层面,更多的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培训,体验被动且具有强制性,经常是培训心得头头是道真实收获寥寥无几。在课程本身方面,更是问题多多,如培训目标空泛模糊,形式单一粗糙,培训内容偏理论轻实践,培训的师资团队与教师需求脱节等等。由此导致的师德培训效果可想而知,着实让人担心。
从培训的视角出发,师德建设需要长期、连贯、一体化的服务。这种服务应该能够激发教师的培训意识,符合师德发展规律,注重教师成长需求,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浸润式培训引导教师开展双向交流和平等对话,促使教师道德审视和道德素养提升。这样的培训是一项非常富有生命力的职场服务。
1.师德培训需求调查。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的师德培训,前期的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需求调查入手,能够了解参训教师的需要和成长状态,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师德培训的目标。此外,这也能确保师德培训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使培训工作遵循科学规律,贴近教师的实际情况。
2.师德培训的对象。无论是初入校园的新手教师、有工作两三年业务日渐娴熟的合格教师,还是游刃有余的优秀教师,他们各自的成长发展阶段面临的师德养成内容都有所不同,师德培训应当按照教师发展实际,做到学科全覆盖,学段全覆盖、年龄全覆盖、岗位全覆盖,构建教师群体全员师德培训体系。
3.师德培训的课程。当前的师德培训呈现出示范性不强、针对性不足、关联性不深、透彻性不够等问题[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师德培训课程按照“系统设计、分类实施”的原则,囊括基础性必修课程、实践体验类和问题探索类选修课程,以满足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培训阶段的差异性。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一是结合理论知识和具体的道德事件,二是增加塑造科学师生关系的相关内容。
4.师德培训的师资。师德培训中,师资团队阵容的专业性、多样性和权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尽可能包含知名的德育专家、中小学一线模范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专业培训人员和社会优质资源,综合地域性考虑,以多层面的师资力量给予参训教师全方位的体验和收获。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载体和手段,是依据一定的师德标准对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促进教师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7]。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师德评价被视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的先决条件。然而,这种形式主义的师德评价并没有真正帮助新时代的师德建设。传统的师德评价理念和作法明显有其弊端,其目的已经变成了鉴定与考核。评价的形式是总结性评语,评价的标尺是教师有无违反师德规范行为。这种考核为主的师德评价忽略了教师个人道德发展的真正目的,而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忽略了教师道德发展的动态过程。此外,这种评价方式对引发教师道德行为的情境缺乏深入研究和针对性指导,同时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的考察也显得不够全面。
因此,在新时代的师德建设中,师德评价的实施应当遵循动态化、多层次及全面性的工作思路。评价体系应该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道德化的评价内容以及档案化的评价材料,且评价结果应该反馈到教师身上。
1.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当前,师德考核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教师工作部门和教师自身所在部门。除了上述部门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还应当包括受教育对象和家长的评价、教师同事和同行的评价。多元化主体的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师德行为。
2.区分师德评价标准与行为。首先,无违反师德规范行为是师德评价的前提,但并非唯一标准。无违反师德规范行为并不意味着教师师德合格或优秀。其次,师德评价的行为范围是指教育场域中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不含“非道德行为”[7]。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法准确区分以上三种行为,导致社会对教师的师德评价外延无限延伸,给教师个体带来困扰和压力。最后,明确师德评价中底线师德是教师应遵循的标准,而崇高师德是高标准要求,鼓励提倡但不强求。
3.建立师德档案。如同学生的成长档案一样,师德档案可以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式收集教师的道德信息和道德行为表现,并通过适当的书面材料建立和积累教师个人的师德档案,动态化地记录教师道德发展轨迹。这也有利于师德评价中全面掌握教师的整体情况。
4.反馈评价结果。道德反思是师德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我们提倡师德评价的双边性,既有评价主体对教师的督促和指导,同时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促进教师个人的反思和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与互动,这样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精神扶持,同时也达到评价的根本目的,即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发展。
新时代赋予师德新的内涵,呼吁新的师德。因此,师德建设的脉络和框架需要拓展和延伸,从思想政治的视角培养教师的政治素养,从道德期待的角度明确职业道德边界,从师德培训的维度加强教师内外兼修,从师德评价的全面考察到反馈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