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甲骨卜辞所见殷商战争观念

2023-02-23 20:12张亚南
关键词:殷商卜辞王朝

张亚南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甲骨文自1899 年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它是现存最早的汉语言文献和汉语史可以追溯的源头。本文首先结合最新的缀合成果搜集整理与军事有关的卜辞材料[1,2],通过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地测查与分析,在参考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解析殷商时期商人的战争观念。探究殷商时期商人的战争观念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洞悉先秦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同时,通过追本溯源,有助于理清后世对殷商战争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构建古代军事思想体系。此外,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商人的生存状态,也奠定了本民族的人文心理与文化品格,从中可条析出其中辗转流传的民族精神。

一、神本文化影响下的天命战争观

《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商时期,迷信鬼神之风盛行,祭祀隆重而繁多,几乎每天都有祭祀,而行事之前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则达到了无事不卜的程度。在此文化影响下,商人在战前、战中、战后均通过祭祀占卜的方式向鬼神请示。

(一)战前

商人获悉敌情后,从祭祀先公先王告之战事,到庙堂之上商议作战计划以及征兵选将等,事无巨细均进行占卜。

贞□大甲告。(《合集》06137+《合集》06147[3]407:1)

告于黄尹。(《合集》06137+《合集》06147:2)

贞勿于黄尹告。二(《合集》06137+《合集》06147:4)

上甲为殷之先公,大甲为殷之先王,唐即商的开国君主商汤,黄尹是殷的旧臣,因对殷商有功所以也在祭祀名单之列,卜辞中常有“告于黄尹”的记载。这几条卜辞反映的都是商人向祖先行告庙礼时,通过祭祀祖先告祭敌人的消息。

庚申卜,王,贞余伐不。一(《合集》06834 正:7)

庚申卜,王,贞余勿伐不。一(《合集》06834 正:8)

甲子卜,□,贞出兵,[若]。二(《合集》07204)

这几条卜辞是王在庙堂商议战事,《合集》06834 正:7 和《合集》06834 正:8,贞卜是否讨伐不方;《合集》07204 贞卜出兵是否会顺利。

□□卜,争,贞王立中。(《合集》07365)

唐兰先生认为“中”字本旌旗之类,“立中”即建旗[4]。“人”“立中”都是征召兵士,为战争作充足的人力准备。

贞今者[5]乎比望乘伐,弗[受其又]。(《合集》07538)

乎雀伐。(《合集》07597)

(二)战中

商人在战争中将祖先灵位从宗庙迁出并随军前行以期得到祖先庇护,必要时还会寻求军事援助。

甲申卜,令以示先步。(《屯南》00029)

这条卜辞反映的是商人在战争中将祖先牌位随军前行,贞问是不是让祖先牌位比商王先行。

“以”为致送、带来之义。《合集》32997:3,贞卜冓会不会致送新编成军的射手;《合集》07311:1,贞卜征集下危人和自己一同作战,会不会受到保佑。射手是军事武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兵种,下危人的征集可以扩大殷商对敌方战斗的军事力量,这两条卜辞都与战争中寻求援助有关。

(三)战后

商人在战争结束后,除了将随军出征的祖先牌位迁回宗庙,还会将获得的战利品包括俘虏献给祖先神灵以表达对他们庇佑的感激。

己巳,贞示先入于商。(《合集》28099 正+《合集》32185[6]:1)

《合集》28099 正+《合集》32185:1,贞卜战后祖先牌位是不是先进入商都。商人非常重视战争中俘虏的敌方首领,往往用来祭祀祖先,《合集》26925 贞卜是不是将两个羌族首领祭祀祖先。

《诗经·商颂·玄鸟》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尚书·汤誓》记载:“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从商先祖的诞生到商汤灭夏,无一不打上天命的色彩。“天命”即上帝的旨意,在商人的心目中,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主宰着自然气象,支配着农业收成,控制着商王福祸,左右着人间城邑安危与建设,决定着战事是否可行与胜负[7]540。上帝是意志的决定者,主宰天地万物,并交由臣使去实现其旨意。正如《尚书·伊训》所载:“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尽管整个商王朝最重视的是祖先神,但祖先神和以上帝为首的天神存在着某种关联,甚至正是商人对上帝的无比敬畏因而往往不敢直接对其进行祭祀或表达诉求,而是战战兢兢揣摩其旨意(卜辞常见“帝受又”)或通过其臣使去完成心愿[7]541。所以,殷商时期对鬼神的祭祀占卜究其根本是对天命的崇拜和顺承,而在此文化影响下的军事行动则呈现出天命战争观的特点。商人认为:天命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制导着战争的胜负。因此在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商人都在不断通过祭祀占卜的手段沟通鬼神,以期用精神慰藉的方式抵御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二、氏族部落遗风下的服人观念

商王朝属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它脱离氏族社会未远,还带有较多的原始性。在生产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商与方国的战争究其根本是对土地、人口、财物的争夺,这与氏族部落冲突十分相似。此外,受氏族部落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商王朝与方国的上下级统属关系非常松散,军事行动上并没有采取类似后世“大一统”的兼并政策。

(一)方国林立的共存局面

有商一代,方国林立。除极个别方国一直与商王朝为敌,绝大多数则一直处于友好关系状态,当然也有一些方国随着商王朝军事实力的强弱而时敌时友。而商王朝对方国战争的结果,并不是以兼并为最终目的,只要方国臣服商王朝且尽一定的义务即可和平共存。

王勿比鬼。(《合集》06474:4)

鬼方与商王朝的关系一直友好,卜辞中未见对鬼方进行征讨的记载。《合集》06474:4,贞卜是否联合鬼方讨伐巴方;《合集》08591:1,贞卜鬼方是否有忧患。

贞乎龙以羌。(《合集》00272 反:1)

勿乎龙以羌。(《合集》00272 反:2)

贞乎爰龙。一(《合集》10075 正:2)

龙方与商王朝的关系时敌时友,卜辞中屡见征伐龙方的记载,但只要龙方臣服商王朝即可和平共存且受到保护。这几条卜辞均是龙方已臣服商王朝,《合集》00272 反:1、《合集》00272 反:2,反映的是命令龙方致送羌人;同时商王朝也会关心龙方是否有忧患,如《合集》04656;而且商王朝还会对龙方进行军事援助,如《合集》10075 正:2,“爰”有“援助”的意思。

(二)方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商王朝与方国的上下级统属关系,使商王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宗教祭祀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权力。但众方国尽管社会性质不一,都有自己的军队和经济收入,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不其来马。一(《合集》00945 正:5)

己亥卜,殻,贞曰戈以齿王。一(《合集》17308:1)

《合集》32896+《合集》33192,贞卜方国是否送来牛;《合集》00945 正,贞卜(古)方是否送来犬和马;《合集》17308:1,贞卜戈方是否送来象牙。这几条卜辞都与贡纳有关,而甲骨文中类似的贡纳卜辞举不胜举。除了占卜需大量使用的龟,祭祀所需的豕、牛、羊,生产生活中需用到的马、犬、象、猱、鹿、兕、玉等,均见贡纳。臣服方国的贡纳不仅有效补充了商王朝的经济所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方国拥有自己的经济收入。

“方国”一词最早见于孙诒让《契文举例》,泛指和中原王国相对的所有国家。既包括甲骨文中直接称“方”的,也包括称侯伯的,还包括少数称子和王的[8]。卜辞所见的方国总数,尽管各家说法不一,但其数量之多却是不争的事实。众方国中绝大多数与商王朝一直为友,但商王朝与臣服方国并非后世大一统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以使其政治上朝见、经济上贡纳、军事上征战戍边等为内容的上下级统属关系,齐文心先生对此有详细论述,他认为“商王朝对这些小国的统治方式,一般来说,是通过赐予其封号,承认其首领在该国的统治地位,保持传统的统治结构和职能。小国在内政方面有相对的独立性,据地称雄。他们对殷王进贡方物、奴隶、女子,有的还要贡职,派人供职于王朝,在必要时还要提供军队。商王则通过自己直接掌握的比较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确保小国的安全。”[9]此与《国语·越语》中所载的“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的情形非常相似。

商王朝在军事行动中对方国的“服人”策略,主要体现在强制与抚柔结合、绥靖与征讨并重的控制手段,这种模式使其边疆地区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政治疆域上没有后世明显的国界线,统属关系上也没有后世中央集权制严密的行政系统。这与国家建立之初尚未形成强大的实力以及完善的统治制度密不可分。但其初具雏形的管理模式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为周朝所吸收从而最终在大范围内实现了较稳定的统治。

三、统属思想下的“正义”观念

商王朝虽不同于后世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但王朝与方国依然是统属与被统属的上下级关系,而在此“统属”思想影响下的殷商与方国的战争用语则具有了明显的感情色彩。

据陈年福先生统计,甲骨文军事动词共64个,其中征伐类动词11 个,侵扰类动词8 个[10]8。这些动词有的一般只用于商对方国的行动,有的一般只用于方国对商的行动。

(一)商对方国

这几条卜辞都与军事有关,“戈”为与“征伐”、“攻打”有关的动词,一般用于商对方国的行动。

“乎”即命令之意,“雀”为武丁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雀”与“征伐”之义有关,一般用于商对方国的行动。

贞勿正土方。(《合集》06447)

赵诚先生认为,“正”用于商对方国的行动,有以上临下之意,和一般意义上的征伐不同,带有讨伐的色彩[12]。

(二)方国对商

在甲骨文中“侵”一般用于方国对商,刘钊先生认为“侵”为一种小规模的偷袭行动,它往往与侵伐对象联系起来[15]。

《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认为“凡(皇)”义为徘徊骚扰,用于敌方的侵袭骚扰[10]22。

此外,甲骨文中表示敌方出动、来犯的“同”[16]等词一般也只用于方国对商。

[戊]戌卜,方其同。五(《合集》08662)

由上可知,甲骨文中的军事动词已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商对方国的行动一般为褒义词或中性词,而方国对商则一般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这与商人认为商王朝对方国具有“统属”权力是不无关系的。在统属思想下,商王朝对方国的战争是正义合理的,而方国对商则是非正义合理的,因而在使用词语的语体色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左传》中“君子”(即评论者)明确评价有些战争是正义的,如《左传·鲁隐公十年》“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邓勇在博士论文《王霸:正义与秩序——从春秋战争到普遍正义》指出“在《春秋》与《左传》中,战争正义性表现在‘春秋书法,理在事中’,即不虚美、不隐恶,即事见理、因事明理。”[17]但商对方国战争的“正义性”与善恶是非关联不大,仅体现在统属与被统属的上下级关系中,上对下即为正义合理,反之则否。

四、非危不战的慎战观念

中国历代先贤都提倡“和为贵”,对战争采取否定、审慎的态度。《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则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对战争也已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一)巡视省察与敕戒镇抚

此外,甲骨文中常见商王到方国境内狩猎的内容。如:

甲骨文中还有一个释为“宓”的动词,《说文解字》训为“安也。”裘锡圭先生在《古文字论集·释柲》一文中认为当表示“敕戒镇抚”的“毖”字,即使受戒敕者安宁顺从[20]。

壬戌卜,[贞]令周宓,若。(《合集》04885)

《合集》04885 贞卜令周方安宁顺从,是否会顺利。

徐义华先生将商王朝对方国的控制策略概括为武力震慑、各族混居、以方制方、物质与精神笼络、政治婚姻和建设礼制文化等[21]。在非必要情况下避免使用武力,而是用抚柔性手段代替,商人的“慎战”观念由此可见一斑。

(二)军事筹谋

商人在战前时刻监视方国的举动,一旦发现异常,其发达的驲传制度可将敌情第一时间报告商王。防患于未然的“察战”是对战争的谨慎,而战争来临时认真备战、精心筹谋,更是以积极的态度不轻言战事、不草率用兵的“慎战”观念的体现。

根据是否表示军事行动及其结果,甲骨文中的军事动词按战前准备、战中进行、战争结果可分为监伺、报告、通告声讨、集结、军旅驻派与调遣、出兵、侵伐、防御、追击、战术、翦灭擒获、伤亡等12 类。仅“出兵类”就有“出”“来”“至”“爯”“同”“启”等6 个动词,而“侵伐”类则包括了“伐”“正(征)”“侵”“敦”“璞”“戎”“敢”“蔑”“罙”“戋”等十几个动词。用词的不同表示采用形式手段的不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商代用兵的细密考量。此外,商人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也会精心选择作战时机、地理位置,巧妙运用战略战术。如:

这三条卜辞字体相同,均为宾出类,应为同一时期为同一事所卜。从语法结构上分析,“冓”应为人名,“陟”“上”“下”应为选择的作战地点,可以看出作战者对地理位置进行了深思熟虑[23]。

戊申卜,马其先,王兑比。大吉。(《合集》27945)

丁酉卜,马其先,弗每。(《合集》27946:4)

“马其先”即骑兵先行,亦是对战争中兵士调遣的考虑。

《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殷商时期的巡狩监察、军事震慑,使双方兵刃未接即降服敌军,既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预期目标,亦能有效避免战争的发生。《汉书·艺文志》有云:“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军事筹谋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在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前提下促使战争取得胜利。无论是战前的防战还是战中的谋战,殷商时期的“慎战”思想清晰可见。

结语

商人认为:天命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制导着战争的胜负。战前从是否要出兵征战到商议作战计划征兵选将,战中将祖先灵位从宗庙迁出并随军前行,战后将牌位迁回并将俘获的战利品献祭神灵等,事无巨细均进行占卜,神本文化影响下的殷商战争呈现出天命战争观的特点。商王朝属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它脱离氏族社会未远,还带有较多的原始性。受氏族部落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商王朝与方国的上下级统属关系非常松散,军事行动上并没有采取类似后世“大一统”的兼并政策,而是以使其政治上朝见、经济上贡纳、军事上为其征战戍边等为目的的“服人”策略。商王朝对方国战争的结果,并不是以兼并为最终目的,只要方国臣服商王朝且尽一定的义务即可和平共存。商王朝虽不同于后世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但王朝与方国依然是统属与被统属的上下级关系,而在此“统属”思想影响下的殷商对方国的战争则具有了“正义”的观念。商对方国的军事动词一般为褒义词或中性词,而方国对商的则一般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兵凶战危,国宜慎战。殷商时期对战争也已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巡视省察防患于未然,敕戒镇抚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来临则认真备战、精心筹谋。不轻易发动战争,但必要时又不否定战争,殷商这种不崇拜武力也不盲目使用武力的思想正是其“慎战”观念的最好体现。

猜你喜欢
殷商卜辞王朝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殷商遗址大搜寻
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
释甲骨文“衁”字的几个异体
再谈卜辞中的“/又史”及相关问题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奇波利尼的王朝Saeco
《甲骨文合集》30282版卜辞考释辨析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