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社科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定位研究

2023-02-23 07:51王婧之王健谢淼
传播与版权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定位

王婧之 王健 谢淼

[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党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科学术期刊理应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中国文学研究》的《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为例,探讨社科学术期刊如何通过调整特色栏目定位,使自身学术品格与社会责任达到更高程度的统一,从而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文化自信;社科学术期刊;《中国文学研究》;特色栏目;定位

作为我国出版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科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社科学术期刊有两千余种,如何提升社科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值得相关从业者深思。着力打造特色栏目、展现不同风格,无疑是社科学术期刊提高核心競争力的有效路径之一。然而,一个特色栏目的开创和策划,社科学术期刊除了要考虑其所承接的历史、所涵盖的领域和所辐射的地区,还应与时俱进,做到精准定位。随着近年来出版媒介促进文化繁荣、引导公众舆论的文化功能逐渐强化,出版媒介在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社科学术期刊也理应发生一些改变:不应局限于研究引导、成果评价、交流传播、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学术功能方面,还要在坚守正确政治立场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识地回应一些现实关切的问题。

《中国文学研究》是湖南师范大学主管、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省级文学类理论期刊,创刊于1985年。作为《中国文学研究》一直着力打造的特色栏目,《湖湘文学》为了顺应当下形势,于2022年正式更名为《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重新起航,致力于实现期刊学术品格与社会责任在更高程度上的统一,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完成新时代赋予社科学术期刊的使命。

一、栏目调整的新标准: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1]。党的二十大报告专列一章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针对文化自信做出以下要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软实力将成为我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因此,落实坚定文化自信的相关工作,也成为当前出版界的重中之重。

文学学术研究的价值,就是为文学以及文学中透露的社会认知树立良好的思想导向。因此,《中国文学研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规划《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做出了良好示范。《中国文学研究》选择《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作为突破口,将文化自信落实到湖南源远流长的地域特色当中,与此同时,以湖湘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更多有效资源,担负起促进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可以说,《中国文学研究》探索湖湘文化的过程,也是在政治层面贯彻文化自信战略的过程。只有将文化自信贯彻到栏目的选题策划中来,落实到选文的标准中来,才能使湖湘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二、栏目调整的立足点:面向当下

社科学术期刊的栏目只有充分面向当下、结合当下、服务当下,才能迸发鲜活的生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相关内容的进一步阐述。这为《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解决如何“面向当下”的论题提供了思路:把研究目标由远拉近,更着重于湖湘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具体来说,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以“作品”为中心,评介一些具有现实意义或展现三湘风土人情的精品力作。如《中国文学研究》的2022年第4期就曾刊发对《山南水北》和《生还》两部作品的研究论文。《山南水北》是著名作家韩少功的重要写实作品,韩少功以曾经插过队的湖南汨罗县八溪峒乡为场景,记录其对自然山水和人文乡土的深入体察,“力图提供另一种对中国的认识路径”,并“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2]。《生还》则是《花城》杂志前主编、湘西土家族作家田瑛的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湘西形形色色的人物视角,营构了一个奇幻而神秘的湘西形象,继沈从文、孙健忠等人的作品后,开拓了别样的湘西叙事。两部作品都借助文学这一特有方式,向世人讲述了湖南故事,塑造了湖南形象。

其二,《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以“作家”为中心,以老带新,及时将本土优秀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代表作家推至台前。从20世纪70年代末湖南作家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开始,“文学湘军”就逐渐成为彰显湖南文化实力的代名词之一[3]。从古华、莫应丰折桂首届茅盾文学奖到“湘军七小虎”横空出世,从20世纪60年代作家群、女作家群、儿童文学三大特色鲜明的作家群[4]到至今仍活跃在文坛的王跃文、韩少功、阎真、汤素兰等人,湖南文学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如今,谢宗玉、马笑泉、沈念、郑小驴(郑朋)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已崭露头角,成长为文坛中坚力量[5]。因此,《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除了关注名家名作,也有责任将冉冉升起的湖南文学新星挖掘出来。

其三,《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以“评论者”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出一支较为稳定的批评队伍。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认为,创作与批评是文学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6]。区域文化虽然在地方性的土壤中得以孕育滋养,却受限于外部条件,使大部分学者对地方文学的研究难以为继。故《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在自由来稿中择优之余,也主动出击,为栏目选定的作品寻觅合适的批评家。比如《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拟以王跃文《家山》、阎真《如何是好》、万宁《城堡之外》这三部新作为研究对象,力邀文艺界的知名学者和评论家赵炎秋、叶立文、唐小娟等进行深度评论。《中国文学研究》还通过组稿的方式,有意识地集合专业的批评家,鼓励他们把湖南文学作为长期研究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立足于当代作品、作家、评论者,以“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为己任,将坚定文化自信的工作持续下去。

三、栏目调整的资源获取:历史回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而在中华文化的伟大谱系当中,地域文化无疑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屈原、贾谊、杜甫等人展现的爱民兴国的家国情怀到近代魏源、曾国藩等人提供的经世致用的方略意识,再到当代黄兴、蔡锷等革命者心忧天下的责任担当和周扬、沈从文、丁玲等文学巨擘贡献的浸润人心的思想内涵,湖湘文学与文化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依然是当下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重要的研究课题。

推动湖湘历史文化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坚持的工作。《中国文学研究》创刊伊始,即深度参与推动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发展的工作,服务于文化强省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连续4年设立 《湘籍作家研究》专栏,发稿范围覆盖古今,推出了一批有关贾谊、李群玉、黄周星、王闿运、沈从文、丁玲、张天翼等湖南作家的研究成果。《中国文学研究》后来几经改版,仍陆续推出了《楚地作家与作品》《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湖湘文学评论》《湖湘文学研究》《湖湘文学论丛》等专题栏目,不仅使发稿内容扩大到湖湘文艺、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也开始聚焦莫应丰、古华、韩少功、残雪等活跃于当代文坛的湖南作家。因此,调整后的《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继承了这一优秀研究传统。比如,《中国文学研究》2022年的第1期的《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就刊发了沈从文研究专题,其2023第1期又刊发了丁玲研究专题以及关于早期湖湘文学精神气质的文章,皆是对湖南文学史的回顾和致敬。《中国文学研究》若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则仍未达到《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调整的初衷—对过往文学、文化史的梳理研究。《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不仅要对文化历史进行深描或复述,更需要在写作经验、人文精神、思想观念等方面攫取新的意义,从而激活文化内在的生命力。

湖湘文脉中丰富优质的资源在中国文化乃至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的背景下,《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更需要发挥其价值,通过学术研究的方式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甄别、推广,以此深入湖南文学。在当下意识形态问题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社科学术期刊推进叙述历史的工作也刻不容缓。面对时代的诸多变化,社科学术期刊需要阐释这些变化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中国文学研究》更要通过对湖湘文学与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史为鉴,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栏目的未来:在探索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近几年,文学的区域性研究受到学界重视,如何避免同质研究和重复研究,仍需要研究者回归文学本身去追寻答案,正如学者李怡所言:“‘地方不仅仅是‘中国的局部,它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不可替代的‘中国,是‘中国本身。从‘地方路径出发,我们不是走向地域性的自夸与自戀,而是通达形色各异又交流融通的‘现代中国。”[7]这种通过文学“地方路径”来重新辨析“文学中国”整体经验形成的方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无论是面向当下,还是回顾历史,《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始终要以学术为根本,用深刻、思辨、创新的方式展现湖南形象,乃至中国形象。换言之,地域文学之于国家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品,以当地人的优良品性来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要素,以区域的社会境况来展现中国的现实境遇,以地方的文化体验来充实“作为民族生存共同体的‘中国经验”[7]。

但是,社科学术期刊不能停留于研究领域的象牙塔内,还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国家意识形态提供传播平台。因此,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以来,诸多社科学术期刊的编辑团队在不断提升学术品位的同时,逐渐强化责任意识,致力于做好政治导向与文学研究之间的桥梁工作。

为此,《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仍可做出一些尝试:第一,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可以深入湖南文学创作现场,适当关注一些为时代立传的优秀作品,比如集中反映脱贫攻坚、红色基因、生态护理、“国之大者”等内容的长篇巨制,上文提到的万宁长篇小说《城堡之外》即为湖南现实题材长篇创作工程选题[8];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理论创新,对作品的解读不仅从外来文化的影响上寻求解释,更要向本土文学和文化理论寻根觅源,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理论、方针;第三,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依托期刊和学科平台,加强与湖南省作协、文联、其他文学杂志社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在举办学术会议、建立专家库、开办湖南当代文学批评奖项等方面协力共进。

总之,改版后的《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有创新,也仍需要开拓探索。未来,《中国文学研究》会根据栏目的反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扬长处,弥补短板,真正将特色栏目提质为品牌栏目、口碑栏目,为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在社科学术期刊发展领域展现新作为。

[参考文献]

[1]刘金田.大国记忆:新中国七十年经典瞬间[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2]王雪瑛.访问韩少功[M]//收获杂志社.收获长篇专号:2017夏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3]唐伟.文学“湘军”的命名及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9(01):158-164.

[4]王伟,文述,何雯.文学湘军30年回眸[N].中国文化报,2012-01-04.

[5]廖慧文,李婷婷.人才竞相迸发,厚植新湖南文学沃土:新时代湖南文学发展成就综述之三[N].湖南日报,2022-07-29.

[6]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党组书记胡革平率队莅临文学院与《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展开交流[EB/OL].(2021-11-21)[2022-12-02].http://sdwxy.hunnu.edu.cn/info/1050/4635.htm.

[7]李怡.“地方路径”如何通达“现代中国”:代主持人语[J].当代文坛,2020(01):66-69.

[8]廖慧文,李婷婷.打造精品力作 书写新征程人民史诗:新时代湖南文学发展成就综述之二[N].湖南日报,2022-07-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以学术期刊为平台提升高校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项目编号:22050619426192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婧之(198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编审,《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王健(1985—),男,山东成武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学研究》编辑;谢淼(1982—),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研究》编辑。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定位
定位的奥秘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