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2023-02-23 10:44王美红沈秀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肺结核情绪理论

刘 霞,王美红,沈秀梅

(高邮市人民医院 江苏高邮225600)

肺结核指因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为咳嗽、咯痰以及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甚至会出现咳血症状[1]。该病发病突然、发展较快、病程较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当前肺结核在全球仍是一个需特别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在我国也属于重点防控的传染病[2-3]。其临床治疗手段多依靠化疗,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导致部分患者依从性差,不遵守医嘱,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除药物带来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外,患者心理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预后,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情绪ABC理论由国外心理学家Ellis提出,该理论认为事件无好坏之分,主要是人们对事件的主观判断产生的各种情绪[5]。有研究表明,情绪ABC理论能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目前,关于该理论在肺结核患者方面的应用报道并不多见,故本研究主要探讨情绪ABC理论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7];②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膜粘连、伴钙化;③痰涂片结果显示阳性;④接受本研究护理方案,对本研究了解知情。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癌与其他严重肺部疾病;②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妊娠期或孕期妇女;④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20~65(50.57±10.38)岁;病程(5.48±1.35)年;病灶左肺31例,右肺29例,双肺15例;浸润性肺结核39例,空洞型肺结核25例,结核性胸膜炎11例。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0~70(51.12±9.79)岁;病程(5.76±1.22)年;病灶左肺33例,右肺30例,双肺12例;浸润性肺结核35例,空洞型肺结核28例,结核性胸膜炎12例。护理干预4个月,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最终纳入观察组70例、对照组6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肺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用药、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绪ABC理论对患者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干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2名高年资护士和1名心理咨询师,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所有人员接受情绪ABC理论相关知识培训,每周培训1次,共培训3周。培训结束后考核所有小组人员,考核内容包括情绪ABC理论,以引导患者思考、质疑,并解释、分析和沟通等,考核合格者获准进行本研究。②护理干预:分析情绪ABC理论的核心内容,A表示诱发疾病的产生原因,即为导致肺结核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的原因;B表示对A产生的信念和态度,即系各种诱因下肺结核患者对事物的看法;C表示A、B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即系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心理和行为反应。A由护士长与心理咨询师共同负责,通过结合文献及肺结核的发病原因,了解肺结核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B由高年资护士负责,通过护士长、心理咨询师查询的疾病诱因,耐心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之前存在的不正确认知;C由高年资护士与心理咨询师共同负责,及时反馈肺结核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每天的不良情绪、负性心理、个体行为等,并由心理咨询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③家属健康教育:通过对家属进行肺结核疾病相关的知识解释,与家属进行沟通,配合干预小组实施干预计划。干预频次每周1~2次,每次2 h,共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症状: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8]、贝克抑郁问卷(BDI)[9]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HAMA内容包括14个项目,重度焦虑>21分,中度焦虑为14~20分,轻度焦虑为7~13分,正常为0~6分;BDI内容包括21个项目,采取0~3计分法,得分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严重。②生活质量:采用WHO制定的个体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评估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内容主要有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方面,26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生活质量越好[10]。③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11],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0~4,得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好。④转阴率:比较干预后不同时间痰菌涂片转阴率。⑤护理满意度:干预后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A、BD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A、BDI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后GSE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2.3 两组不同干预时间痰菌涂片转阴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干预时间痰菌涂片转阴率比较[例(%)]

2.4 两组干预后QOL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QOL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有数据统计[12],国内肺结核患者近300万,占全球患病人数的15%。肺结核不但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长此以往,生理与心理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肺结核的临床治疗。如今医学界对护理的关注点有转向心理护理干预的趋势,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情绪ABC理论是一套应用较成熟的心理干预理论,国外有学者表明情绪ABC理论能有效建立患者的心理弹性机制,更好地处理负性情绪。目前,已报道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模式较为多样,应用效果不尽一致,关于情绪ABC理论的护理较为少见。故本研究分析其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效果,以期为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情绪ABC理论里的A为Activating Event,B为Belief,C为Consequence,A表示外界的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评价与解释,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与行为结果。ABC理论突出表现人们自我认知的改变,认为人们转变自身的想法与信念,控制不良情绪反应与行为结果的产生,从而达到新的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效果。该理论认为焦虑、抑郁等不良因素的产生与事件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由于个体对事件产生错误的评价和认知。因此,通过分析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诱因,主要分为3种:①绝对化:肺结核患者对放疗效果和治疗周期的绝对化要求,希望尽快、尽早、彻底地治愈,一旦结果未达预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急躁等不良情绪;②片面化:对肺结核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偏概全,片面笼统地概括、评价,往往导致自责、自卑、自弃的心态,自我效能感差;③极端化:肺结核患者往往认为疾病的发生,结果会极度糟糕、失望,从而导致患者陷入极端的负性情绪中。当个体对外界诱发事件的认知到了极端的情形,想法过于极端化。通过对上述诱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AMA、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观察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满意,该结论在其他研究中得以体现。分析原因,可能是情绪ABC理论的干预模式打破了常规护理的局限性,重视不同诱因所导致的心理需求,较好地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心理介入模式,进而有效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情绪ABC理论干预后的患者,其自我效能感增强,造成这一结果,原因推测是相比常规护理,情绪ABC理论的干预模式,可帮助肺结核患者转变自我认知,引导患者正确认知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非肺结核本身,而是患者自身对肺结核及放疗手术、用药方案的不正确评价与解释导致,通过由不合理到合理认知的理性转变,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而在干预开始后的不同时间,本研究发现,两组干预1个月、2个月痰菌涂片转阴率均高于干预1周(P<0.05),但两组痰菌涂片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接受治疗和干预后痰菌转阴率有所改善,且改善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应用情绪ABC理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与其他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干预模式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情绪ABC理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研究尚存样本量偏少的局限性,后期应进一步研究予以完善。

猜你喜欢
肺结核情绪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