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文
(福州市闽清县总医院,福州,350800)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中,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的特点。脑卒中的发生主要因脑部血管阻塞、破裂引起,局部血液无法进入大脑,脑组织无法接受氧气、营养组织,进而诱发脑卒中[1]。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常见病理类型,在对症治疗后,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偏瘫、神经功能障碍等,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2]。为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康复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3]。本文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州市闽清县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15±2.22)岁。病理类型:脑出血22例、脑梗死28例。病灶部位:基底核28例、丘脑11例、脑叶11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68.22±2.19)岁。病理类型:脑出血20例、脑梗死30例。病灶部位:基底核31例、丘脑10例、脑叶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各项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体格检查等方式确诊[4];3)生命体征平稳,具备基础性沟通能力;4)参与组前动员,知情实践内容,积极参与。
1.3 排除标准 1)非缺血性脑卒中确诊患者;2)未控制高血压[舒张压不低于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不低于185 mm Hg]患者;3)合并相关性急性并发症患者;4)神志不清晰、意识障碍,依从性差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遵循各项操作要求,进行全过程指导,注意危险事项防范等。
1.4.2 观察组给予对应干预内容 1)针对性措施:在进行患者的接待时,需保持耐心、重视双方的互动,注意态度应亲切、温和,耐心地回答患者对于病情、治疗的相关问题,对患者所表达的负面情绪进行接收并做出反馈,告知患者负性情绪对病情、治疗的不良影响,引导患者调整负性情绪,借助听音乐、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分散精神压力。2)环境护理:维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定期室内通风,保证患者体表舒适,在室内摆放一定的私人物品(家庭成员照片等)、绿植,减少患者的生疏感。3)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被动护理,按照一定的护理要求,展开局部肢体的干预,例如各重要关节的干预等,每次10~30 min,协助患者进行被动翻身、坐位训练,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移动,注意肢体、局部部位的伸展,促进局部功能的展开;实行主动性干预,从各方面对应展开,由小至大,在保持局部功能恢复的基础上,逐渐加强措施,以全面康复为宗旨,展开各项内容。
1.5 观察指标 1)采用NIHSS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症状改善效果,以护理前、护理干预3个月后为时间节点,展开该项目的对应判定[5],量表依据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等项目综合评价,分值范围0~42分,评分越高,反馈测定对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的差异[7],量表包括12个维度: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家庭角色、上肢功能、精力、视力、思维、语言、个性、情绪、活动,以Likert5级评分法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各项指标加权计算最终检测值,量表总分245分,评分越高,反馈患者生命质量越好。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6],涵盖7个维度,在统计指标的记录中,由患者主诉与护理人员观察、询问综合评定,如得出评分越高,即表明测评对象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越差。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QLQ-C30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中患者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QLQ-C30评分比较
脑卒中又称“中风”,属于急性脑损伤疾病之一,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功能障碍等,脑卒中的发生与患者脑血流下降、脑供氧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有关[8]。在临床中,脑卒中具有缺血性、出血性不同类型之分,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在脑卒中病例中占比超过80%[9],其病理机制为动脉硬化、血栓栓塞血管进而引起的脑血液供应中断,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遗传因素以及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均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10]。
既往研究围绕此类对象的干预,其主张内容较为肤浅,仅仅表现为对病情的处理上,但其干预目标存在局限性,导致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直接影响患者的医护效果[11]。本研究提出、实施了一项新型措施,其区别于前述内容,将常规方案作为基础,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优化、改进,通过设定目标,围绕此目标设计各项针对性内容,以保证患者的个性化恢复需求,促进各项功能的改善[12]。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仅仅需要的是对症处理,还需要结合康复需求,生活需求,展开更具个性化、科学性的康复内容[13]。本研究中,既结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结合病例资料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身心状态综合评估,并组织患者及其家属,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危害性、治疗内容等关于病情的信息进行介绍,帮助患者消除对病情的错误认知以及自身的负面情绪,提升医护工作配合度[14];通过功能锻炼,从语言、肢体等不同方面,促进患者机体的改善,以最终目标为参考,逐步恢复,直至恢复自主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的综合康复[15]。
综上所述,本案中所应用干预措施,以目标为内涵,围绕患者进行设计,其按照患者需求展开,实现对应项目的改善,并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总体健康程度,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可行性。
利益冲突声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