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俭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目标与活动方式,应当通过研究教材安排的学习任务和课标设定的任务群来确定,其教学可以一体化进行。
下面以《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是统编教材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的三个学习活动中的第二个学习活动,教材安排了五项学习任务:
1.从你所学的古诗文中,再梳理一些一词多义的例子,比如“兵”“报”“亡”“朝”“理”等,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
2.参考后面的“学习资源”,梳理一词多义的例子,撰写学习笔记,说明词义的引申关系。
3.参考上述例子,梳理下面的词语,也可以再找一些,看看词义变化的情况。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用其他形式,在班里展示、讲解。
4.下面这些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何理解?再搜集一些类似的例子。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白居易《琵琶行》)
5.查找资料,搜集容易错误理解的成语,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这些词语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避免误用?
通过研读教材安排的这五项学习任务,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所有学习任务都是围绕文言中的多义词开展的。理由是:所举的例子全都是文言文中的词语;任务1 和任务2 中明确要求“梳理一词多义的例子”;任务3 中的“上述例子”有“江、子、涕”等,“下面的词语”有“菜、宫、睡”等,也是多义词;任务4 中的“地方、痛恨、无论、因为”分别都由两个多义的单音节词组成;任务5中“容易错误理解的成语”,如教材举例中的“不赞一词”里的“赞”,也是多义词。总之,五个学习任务都是围绕文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开展的,只不过有的是单纯的单音多义词,有的表面上看起来像双音词,其实也是两个单音的多义词。
2.所有活动的内容都是探究文言多义词的词义。对文言多义词,教材要求把握的内容有:“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任务1)、“说明词义的引申关系”(任务2)、“看看词义变化的情况”(任务3)、判断双音节的文言词“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何理解?”(任务4)、判断“这些词语的含义是什么?”(任务5)。每个任务都是围绕把握多义词的词义而开展的学习活动,有的是理解词义(任务1、4、5),有的是把握词义的引申关系(任务2),有的是把握词义的古今区别(任务3)。
3.探究多义词词义的目的是避免误解和误用。教材明确指出,“阅读古诗文时,要注意避免以今律古”,即避免用今天的词义去理解古代的诗文,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任务4)学习“从古代沿用而来的成语”时,要避免“望文生义而误用”,即避免用今天的词义望文生义地去理解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进而造成表达中的成语使用错误。(任务5)
除此以外,教材安排的这五项学习任务中还规定了学习活动的形式。
1.梳理活动。任务1 明确要求“再梳理一些一词多义的例子”,任务2 再次要求“梳理一词多义的例子”,任务3 指令开展“梳理下面的词语”活动,都是要求对多义词有哪些义项开展梳理活动。
2.搜集活动。任务3 明确要求“也可以再找一些”,任务4 明确规定“再搜集一些类似的例子”,任务5 也要求“搜集容易错误理解的成语”。另外,梳理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是首先要“搜集”若干例子,所以,任务1、2、3 中也隐含了“搜集活动”。
3.探究活动。五个任务中虽然没有出现“探究”字样,但都暗含有“探究”的要求,如任务2 中的“说明词义的引申关系”、任务3 中的“看看词义变化的情况”,这二者都是以探究出结论为前提的,没有探究出词的本义、引申义及其引申关系,就没有办法“说明”;没有探究出古今词义的区别,就没有办法“看看词义变化的情况”。
4.运用活动。不仅包括理解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任务1“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任务4“如何理解?”任务5“这些词语的含义是什么?”并且还包括理解词义后对多义词的正确运用,如任务5“如何避免误用?”而且还包括将探究的结果进行表达交流,如任务2 的“撰写学习笔记”,任务3 的“在班里展示、讲解”,任务5 的“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总之,《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学习活动的目标是把握文言多义词的多个义项的古今联系与区别,学习活动有“搜集——梳理——探究”三种递进式的学习活动,最终达成正确运用这些多义词的目的。
下面以对多义词“走”的把握为例,展示一个我们设计的学习活动:
范仲淹的《与韩魏公书》中有“西事之责,在公与走”一句,其中的“走”字很不好理解。请搜集含有“走”字的文言句子或成语,解释并梳理“走”在古代汉语中的词义,探究“走”字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正确理解“西事之责,在公与走”中“走”字的含义。
任务一 积累活动:搜集含有“走”字的文言句子或成语。
(1)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
(2)飞沙走砾。(袁宏道《满井游记》)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几欲先走。(《虞初新志》)
(5)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6)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
(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8)弃甲曳兵而走。(《孟子》)
(9)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
(10)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11)羽大破秦军钜鹿下,虏王离,走章邯。(《汉书》)
(12)走一介之使。(苏轼《策略二》)
(13)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14)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庄子》)
(15)上无逸飞,下无遗走。(张衡《西京赋》)
(16)其地不干,其草如茅与走。(《管子》)
(17)以车两走,轴闲广大,以圉犯之。(《墨子》)
(18)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梅尧臣《建德新走》)
(19)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20)走虽不敏。(张衡《东京赋》)
成语“走马观花”“飞砂走石”
任务二 梳理活动:解释并梳理“走”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意思。
1.奔跑。如(1)(3)(6)(7),成语“走马观花”
2.逃跑。如(4)(8)(9)(10)
3.赶跑。如(11)
4.驱使。如(12)
5.奔向,通向。如(13)
6.去,到。如(5)(14)
7.滚动。如(2),成语“飞砂走石”
8.会跑的野兽。如(15)
9.能移位的草。如(16)
10.滚动的车轮。如(17)
11.跑腿的下人。如(18)(19)
12.谦称“我”。如(20)
任务三 探究活动:探究“走”字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1)“走”字的本义:
(2)“走”字古今词义的联系:
“走”的本义为“奔跑”,“奔跑”有方向性,引申出“奔向,通向”的意思,如“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沿着这方向就可以“奔跑”到某地,所以,进一步引申出“去,到”的意思,如“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奔跑”向贬义化方向发展,就引申出“逃跑”,如“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向褒义化发展,就引申出“赶跑”,如“羽大破秦军钜鹿下,虏王离,走章邯”(《汉书》),进一步引申出“驱使,派遣”等意思,如“走一介之使”(苏轼《策略二》)。
“奔跑”向名词化方向发展,引申为“奔跑的物,奔跑的人”,如“上无逸飞,下无遗走”(张衡《西京赋》)指会跑的野兽,“其地不干,其草如茅与走”(《管子》)指能移位的野草,“以车两走,轴闲广大,以圉犯之”(《墨子》)指滚动的车轮。
“走”的词义演变脉络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1:
(3)“走”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走”这个词语现代仍然在使用,而且使用频率还比较高,但今天的“走”已非昨日的“走”,词义已从“奔跑”,转移为“步行”了。由“奔跑”的动作转化为“奔跑”的物与人,以及谦称的“我”等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完全消失,又发展出了“泄漏”(说走了嘴)、“改变”(走样了)、“离开”(车走了)、“交往”(他俩走得近)和“死了”(他年纪轻轻的就走了)等新的词义,阅读古代诗文时切不可以古律今、望文生义。
任务四 运用活动:正确理解“西事之责,在公与走”中“走”字的含义,并用现代汉语翻译整个句子。
(1)解释:句中的“走”是岳飞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
(2)翻译:西边(抗金)战事的责任,在于您(指韩琦)与我。
当阅读古诗文遇上关键词解释障碍时,我们就需要就对该词开展“搜集——梳理——探究”三大活动,以系统把握其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最终结合语境正确解释该词语,这是教材要求的、高中生需要养成的积累文言词语的习惯与素养。